第149章 有时候,问题本身就是错的

  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正文卷第149章有时候,问题本身就是错的其实这是徐佑第一次主动和胡书城说,自己的某个方面能力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和徐佑相处这么久,胡书城当然知道,徐佑不是一个喜欢吹牛的人。

  但只要不必要的话,徐佑根本就不会轻易表现出自己的全部能力。

  如果徐佑说,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已经不比蓟大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差的话。

  那实际上,可能徐佑的计算机水平,已经比他们要强上一些了。

  当然,徐佑对于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到底达到了一個什么样的程度,也没有具体的去估计。

  徐佑只知道,自己做的几个彭俊发过来的硕士毕设题目,被彭俊评价为“非常不错。”

  至于博士的毕业课题……

  徐佑还没有时间去做,也就无法具体的估计自己的水平了。

  胡书城在和实验组的博士们说了这个事情后,博士们也讨论了一下,最终答应了徐佑的这个要求。

  胡书城又将更多的资料信息,给徐佑发送了过去。

  “徐佑,能答应我们,不会对外泄露这些信息吧?”

  “放心吧,你应该算比较了解我的,我的作风你知道的,还是比较稳的。”

  胡书城回忆着过去与徐佑相处的这些日子。

  确实觉得,徐佑是一个非常沉稳的人。

  甚至,胡书城根本想不到,还有谁能比徐佑更加的沉稳。

  就比如说,在盛城大学进行物竞省队集训的这段日子。

  徐佑每天的睡觉和起床的时间,几乎都是固定的。

  徐佑也会每天晚上,保持着做操的良好习惯。

  早上闹钟一醒,徐佑就会准时起床,完全不会有一秒钟的拖沓。

  相比之下,每次胡书城还会在床上赖个十分钟的床。

  最离谱的一件事情是。

  徐佑甚至连每天早上的方便时间,都是非常精准的。

  这也让胡书城只能在徐佑的余味中进行方便。

  “确实,我还没见过比你更稳的人呢。好了,你有空就研究一下吧,要是有什么进展,可以随时跟我联系。”

  胡书城倒没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徐佑身上,只是多了一个可能的渠道罢了。

  在收到胡书城发来的更详尽版的资料之后。

  徐佑打开文档,开始查看了起来。

  把整个资料中的信息阅读了一遍后。

  徐佑也基本了解,这个cfd软件,具体是想要做什么的了。

  首先,这个cfd软件的目的,大概就是想要模拟气流通过阻尼网、织物等,对流动有阻挡作用的区域发生压力骤降这样的场景。

  在进行场景分析后,就需要进行理论建模的工作。

  第一次胡书城给徐佑发来的这些公式,就是理论建模之中的部分。

  而在完成了理论建模的工作后,最后还需要根据这些建模,进行程序的设计。

  做完了这三大部分工作后,cfd软件也就基本完成了研发设计。

  看上去,只需要三大步而已,似乎并不复杂。

  但其实,里面涉及的知识非常多,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完成的。

  而且,就算把这些工作全部完成后。

  后续还需要进行很多的软件测试工作,修复一些出现的bug,以保证软能够顺利的运行。

  这也是为什么cfd软件这项技术,华夏处于被卡脖子状态的原因。

  不过,虽然整个工作的难度是非常巨大的。

  但至少,现在徐佑已经对整个工作的任务和流程有了充足的了解。

  正好现在徐佑的高温超导理论机制这个课题,也处在一个新的瓶颈状态之中。

  不如就拿这个cfd软件的研发问题,去换换脑子好了。

  了解了主要的一些问题后,徐佑拖着行李箱,来到了图书馆。

  解决问题之前,对相关知识进行充电,自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现在正值学期的中段,图书馆的图书储量相当丰富,徐佑可以尽情的去借阅各种图书资料。

  等到期末的时候,大学都会去临时抱佛脚,很多书都是难以借到的。

  徐佑花了一天的时间,把相关的知识补充了不少,对于这些问题开始有了思路。

  “先把软件开发的过程捋一遍吧。”

  为了确保自己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徐佑没有将注意力局限在这些公式的部分,而是全盘分析着所有的问题。

  徐佑知道,有的时候,可能问题本身就是错的。

  面对一个错误的问题,就算是徐佑,也不可能给出正确的答案出来。

  陆续之中,徐佑将一个个软件需要进行的步骤罗列了出来。

  并根据这些步骤的顺序,以及步骤之间的关系,作出了一个复杂的步骤迭代流程图。

  “呼~总算把思路彻底缕清了啊。”

  整个流程图中,涉及到的步骤足有几十个。

  而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流程图那样,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那么简单。

  每个步骤之间的箭头,加起来足足有一百多个,差不多是所有步骤数量的三倍了。

  整个流程图,光是看上去,就让人觉得脑壳大了。

  但徐佑却已经将每个步骤之间的关系完全摸透,整个问题也变得更清晰了起来。

  “果然,这里面的问题,不只是公式的问题那么简单。”

  徐佑所指的,并不是这些博士们的理论建模,已经程序设计的部分,有什么明显的错误。

  只是,在每个步骤之间的关系上,相对比较混乱,没有很好的把关系理清。

  徐佑决定,还是要按照刚才自己的步骤流程,重新把理论建模的工作优化一番,再去考虑方程和公式部分的问题。

  “空间网格的区域标记。”

  “速度/压降特征参数输入。”

  “实例化多孔跳跃边界条件。”

  随着一个个程序的设计,徐佑的理论建模工作,已经逐渐完成了。

  “嗯!就是这样!只要把这两个方程完善出来,这部分问题就基本可以解决了。”

  在徐佑的优化下,之前非常繁琐负责的那些方程与公式,被徐佑化繁为简,只剩下最后两个需要构造的方程而已。

  “多孔介质动量平衡……有了!”

  很快,徐佑便找到了思路,开始对第一个方程进行着构造。

  1秒记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