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李信同款战术

  第二百四十章李信同款战术

  “这……这……”

  “李大人,您说的是真的?”

  “无双公子真是这么做的?”

  “这也太……太……”

  “简直是不可理喻!明明只要耗些时间,就能将那匈奴给拖垮,为什么还要做出如此冒险的举动来?”

  “李大人,我们能看看……”

  众大臣在吵吵嚷嚷中,从李斯手里将那张绢布抢走。

  在始皇帝的默许之下,这张被蒙恬书写满各种信息的绢布,在群臣之中快速传递着。

  或许文臣们只能看出来,无双是在冒险。

  但武将在看到这张绢布之后,没用多长时间便从其中总结出了无双的行军路线、蒙恬的战略意图。

  以及蒙恬最后的求兵,希望来自朝廷的武将可以做到何种程度。

  很快,绢布在群臣之中传递了一圈,所有有资格看到的文臣武将,都在心中有了最初的算计。

  最终,这张绢布回到李斯手中,由李斯递还给了王翦,再从王翦手中被交还到了始皇帝面前。

  “众位爱卿,都看到了吗?”

  面对始皇的疑问,众位大臣纷纷点头称是。

  “李信将军!”

  “臣在!”

  伴随着始皇帝的召唤,李信从武将阵营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走了出来。

  很难想象,一个有资格进入凌烟阁的武将,一个拥有灭国战功的武将,会站在如此偏僻的位置上。

  “给百官们演示一下。”

  始皇帝说着,挥手让身后的宦官们将一副雕刻出来的上郡长城前线舆图摆了出来。

  “是,陛下。”

  李信垂着头,似乎不想让自己的眼睛和任何人对视上。

  他走到始皇帝下令摆出的舆图之前,开始用一种干巴巴的、几乎没有什么生气的声音,开始对蒙恬给出的情报里,蒙恬大军、匈奴、以及无双的军队,还有蒙恬请求的援军的预定路线讲了出来。

  台下的王翦看着上方李信讲解的内容,却总觉得越看越熟悉。

  再一看台上讲解的那人,猛然反应过来。

  无双使用的这种战术,以及蒙恬求援兵对援兵行军路线的要求,这行军作战风格倒是和这李信相当相似!

  李信偏爱骑兵的训练,尤其是轻骑兵的作战方式。

  所以养成了李信将军的作战特点——一个字快,可以说李信就是闪电战的鼻祖。

  只可惜,当初在灭楚战争中,李信兵败滑铁卢,随之也失去了统帅大军的勇气和贯彻自己作战特点的信念。

  虽然后来同样参加了灭燕、灭齐的战争,但是作战中规中矩,完全看不出那是李信的风格。

  或许朝堂之中无人会想到,这么多年之后,李信的这种作战风格,会再一次在朝堂上亮相。

  在发觉这一点之后,讲解这舆图的李信,言语之中同样似乎多出了一分骄傲。

  可惜这份骄傲实在太过微弱,也只有始皇帝可以稍稍察觉到那么一丝一毫。

  然而,在李信讲解完毕之后,几个白胡子的言官突然站了出来,面对着还没有退下的李信,朝着始皇帝跪拜到:

  “陛下,老臣看出来了!”

  “无双公子所使用的战术,几乎和当年的李信将军没有什么差别!”

  “无双公子,奢望着通过轻骑兵的快速穿插战术,达到攻克匈奴王庭的目的。”

  “可是他却忽视了,一群轻骑兵要如何攻城略地的现实。”

  “更何况,无双公子没有大秦的后勤支持,纵然可以全力发挥出轻骑兵的机动性,但是也难以克服诸多困难,导致战斗能力持续性下降。”

  “老臣记得,上一次使用这种战术的,还是李信将军。”

  “可是,在灭楚战争中,李信将军兵败,二十万大军覆灭!”

  “无双公子和当初的李信将军一样,不过是有了一些功绩,便因为年少轻狂,有些得意洋洋!”

  “老臣斗胆,请求陛下能够敲打一番无双公子!”

  “作为领军镇守一方的大秦公子,无双公子是大秦的骄傲,但是也绝对不能让无双公子自身骄傲自满,丧失理性!”

  “无双公子是大秦的希望,绝对不能让无双公子重蹈李信将军的覆辙!”

  几个言官你一言我一语,虽然听上去是在为无双和大秦考虑,但每一句话,似乎都在将李信和他的作战风格打上“失败者”的标签,想要将之抛入深渊之中的历史垃圾堆,让它们再也不要被人翻找出来。

  听着这些言官的话,李信的拳头慢慢捏紧,可是似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那捏紧的拳头又泄气一般的松开。

  灭楚战争失利、让大秦损失了足足二十万精锐士兵,这件事一直都是李信心中的痛。

  虽然这场战争的失败,很大一部原因是因为昌平君的背叛。

  但是李信始终没有忘记,那死在楚地的二十万大军,他们的统帅是自己。

  没能将他们从楚地带回来的人,也是李信自己。

  也是在这场战争之后,年少轻狂的李信失去了自己的锐气,在一夜之间“长大”了。

  也是在这场战争之后,大秦境内,甚至是六国境内,突然多出来不少流言,就连始皇帝自己都听说过一句“李信可为将不可为帅也”。

  也是在这场战争之后,李信开始被自己最初得罪的那些人排挤。

  虽然有人会帮衬李信,甚至始皇帝自己都没有放弃李信。

  可是放弃了李信的人,是他自己,别人无论再想帮忙,都没什么用。

  后来,李信请辞。

  始皇帝没有同意。

  但是,最终身负灭国功勋的李信,也一步一步将自己,挪到了那个可以说是最偏僻的位置上。

  看着那副被自己圈圈点点的舆图,李信似乎看出了当初制定出这一战术的无双公子,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正如当年灭亡了燕国的自己,近乎不可一世。

  而那些在下方指手画脚、吐沫星子横飞的言官,李信记得当年自己灭楚战争失利,想要踩自己一脚的人力就有他们。

  原本应该有更多的人,不过他们之中很多都因为当初的四大家族、或者六国贵族牵连,被无双公子和始皇帝送进了死牢、送上了断头台。

  只剩下了这么两个看似清白清高清明的老不死。

  那些粗哑的声音传到李信的耳朵里,是那么的刺耳。

  看着那些吐沫横飞手舞足蹈的言官,李信最终也没能攥紧自己的拳头。

  但是,他却上前一步,低吼了一声:“够了!”

  虽然声音不够响亮,却带着独属于将军的杀机与气势,在瞬间便让那几个连杀鸡都没见过几次的言官将剩下的话卡在了嗓子里。

  李信一步一步走下来走到他们面前,一双虎目圆瞪,低声吼道:“针对匈奴,无双公子的战术根本没有问题。”

  “当年我李信用这种战术失败,那是我李信无能!”

  “但是,无双公子的能力,比我李信强百倍!”

  “无双公子选择的,就是针对匈奴最正确的策略!”

  大概是被惊吓到屏蔽了理智,一个言官被李信的杀气刺激之后,反而凑了上来,对李信喊道:

  “区区败军之将,少在这里大放厥词了!”

  “如果这种战术真像你说的那般没有问题,那你李信又为什么会失败?”

  “你说你李信无能,你李信确实无能!不然外界也不会有‘李信不可为帅’这种奇奇怪怪的流言!”

  “你一个败军之将,又有什么资格评论无双公子的对错?”

  看着那言官狰狞的脸,李信面无表明的面孔上努力牵出了一个并不好看的笑脸,嘲讽意味十足:

  “不错,我确实是败军之将。”

  “但是我李信,好歹也是个上过战场的将军!”

  “可你呢?

  身居高位不知兵戈,就凭你一张嘴,就能评论无双公子的是非?”

  “谁给你们的勇气?”

  李信的话让不少武将都产生了共鸣,被骂的言官身后也多出了几个想要维护他的好友。

  眼见这朝堂之中的文臣与武将即将爆发出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丞相李斯在这时突然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臣以为,此时不是争论谁对谁错的时候。”

  “现在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赶快向边境派遣兵力。”

  李斯的话让王座之上的始皇帝嬴政点了点头。

  但随后,嬴政又问道:

  “那诸位爱卿,朕向边境派遣兵力,究竟是应该直接对边境进行增兵,还是下令按照这信中要求的方式,来将兵力派遣出去?”

  始皇帝的话,让下方的群臣忍不住对视了几眼,有的更是小声交谈了起来。

  片刻之后,一个言官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以臣之见,朝廷派遣援兵,应该直接派往前线。”

  “按照蒙将军所言,大军对抗匈奴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担心无法将之完全歼灭,导致为边境留下祸患。”

  “既然如此,我们更加应该直接派出更多的兵力,对匈奴造成碾压的局势。”

  “这样一来,那匈奴面对我大秦将士,便不会存在任何优势。”

  “至于那条路线,臣以为更像是无双公子年少轻狂、不懂军事胡乱画写的结果。”

  “大秦既然可以碾压匈奴,便不需要再去冒险尝试其他的手段。”

  “一条是稳路,另一条是奇路。”

  “虽然奇路有事可以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战果,但也有可能一下子,将我大秦带入到万劫不复的深渊。”

  “臣以为,还是选择稳一些的方案比较好。”

  始皇帝看着那言官回到自己的队伍,再一次对下面的百官问道:

  “你们呢?”

  不少文官此时都站了出来,附和道:

  “臣等认为,朱大人说的没错。”

  “朱大人已经将我等所想完全表述了出来。”

  “大秦有充足的时间和充足的后勤,只需要和那匈奴耗就足够,根本不需要再兵行险棋。”

  “陛下,臣也是这么认为的。”

  “无双公子还是年少轻狂了一些……”

  文官集团活跃着,但是最有权力发言的武将们,却一个个沉默在原地。

  实际上,相比心思活跃的文官,武将们确实大多数都不知道此时应该说什么。

  但是,不少武将心中其实都有了和皇帝相同的答案。

  看着那些活跃的言官们,始皇帝嬴政突然轻声说道:

  “谁告诉你们,这条路线是无双制定的?”

  “这条路线,就是蒙恬制定的。”

  始皇的话,让不少还在畅所欲言的言官感觉一口痰卡在了喉咙里,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

  “蒙将军啊,居然是蒙将军制定的……”

  “蒙将军也是个有胆识的人呐!”

  “如果是蒙将军制定的,想来蒙将军对于草原之上的诸多领地,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

  “嗯,蒙将军用兵甚是稳重,必然不会做出什么冒险的举动来。”

  “蒙将军高见……”

  看着那些在朝堂之上上演了一出变脸的文臣言官,刚刚还和他们吵了一架的李信,此时只感觉有些想笑。

  以至于始皇帝叫他的时候,第一声李信都没有听清。

  “李信接旨!”

  原来,当年他李信没有栽在楚国,却差点栽到这些人的嘴里!

  “李信接旨!”

  “啊,臣在!”

  李信愣了一下,随后才面对着始皇跪了下来。

  “朕命你为……”

  始皇还没有说完,王翦突然走了上来打断了始皇帝的命令:

  “陛下,现在咸阳还有兵吗?”

  始皇帝没有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半跪在地上的李信。

  李信也没有让始皇帝尴尬,在感觉到皇帝的注视之后,立即回答道:

  “陛下,大秦的兵力大多分布在边境地区,而中原内地陈兵甚少。”

  “几万兵马,很多一部分都用来震慑六国余孽。”

  “此时想要派遣援军北征,我们的兵力确实不足!”

  但是,所有的武将,包括李信在内,都清楚,这个时候,必须要抓住机会将那匈奴彻底摁死。

  如果这一次,五十万、六十万大军将匈奴完全剿灭了,那么花费的就是五十万、六十万大军。

  如果不派遣援军、让那匈奴冒顿给跑了,将来说不定要花费到草原上的,就是五百万、六百万大军!

  始皇帝皱了皱眉头,随即冷声下令:

  “传朕旨意!”

  “各郡县征兵十五万!”

  “凡是十四岁以上的男性,皆可入伍!”

  “入伍者,全部进爵一级!”

  “绝对要将那匈奴,彻底剿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