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内乱

  柴冲怎么对付柴构,李墨不关心,反正他是不打算亲手要柴冲的命。不管这次柴冲是顺利平叛还是被逆贼反杀,那都是柴冲的命。李墨要做的,就是冷眼旁观,柴冲活下来,李墨就按兵不动,继续积攒实力等待以后,若是柴冲不幸挂了,那李墨挥兵南下的机会就来了。

  老话怎么说来着,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代表汉室正统的柴冲一死,那李墨自然有资格来分一杯羹,不过前提就是柴冲这个汉室正统不能死在李墨的手里,以免日后受人诟病。

  在安西,李墨说了算,没人会反对李墨的意志,而且与南下和汉人争夺天下,大部分人还是想把金人这个外患先除了再说,以免日后叫金人渔人得利,趁着汉人内斗的工夫篡了汉人的江山。

  李墨信守承诺,在与柴冲分手之后便命人撤出了太原城,原本太原城中的官吏也遵从个人的意见,愿意留下的就留下,不愿意留下的,那就随安西军一同北撤。

  接手太原城的是平西军的种师道,除了种师道所部外,其余平西军人马已经归到柴冲的麾下效命。不过仅凭柴冲此时手中所掌握的人马,想要跟占据京城的柴构叫板还是有些困难。

  柴冲接受了魏辅梁的建议,一面打出了自己的旗号召集各地人马前来勤王,一面发出旨意让京城的柴构前来一见。魏辅梁,原本是高俅的幕僚,随着高俅来到河东,只不过高俅前段时间因为京城传来天子倒台的消息,在柴冲来到河东之前跑了,潜逃了,把魏辅梁就扔在了河东。

  魏辅梁原本打算回京,反正他也不是天子的亲信,高俅与他的关系也不深,既然此时没有了报国的机会,魏辅梁就准备回家继续隐居。只是没想到天子柴冲会出现在河东,是人皆有功利之心,真正可以做到无欲无求的人又有几个。魏辅梁考虑了数日,没有等到他去天子柴冲那里毛遂自荐,反倒是柴冲慕名前来拜访,这就让魏辅梁感动了,决心辅佐天子夺回大权。

  虽然柴冲此时没有玉玺在手,可他的身份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随着召集各路兵马勤王的旨意发出,离河东最近的各路州县立刻响应,虽然每州每县能够派出的人马并不是很多,但积少成多,当天子柴冲的人马开始南下的时候,柴冲手上除了五万平西军外,各地勤王义士的人马已经近十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

  天子的大军正在逼近,京城柴构此时也慌了神,终归是名不正,言不顺。当初能够软禁柴冲,那是因为京城已经被虎威军控制,而效忠天子的虎贲军又被击溃,天子柴冲无人可用,这才着了柴构的道。

  可随着柴冲被金人掳走又被辛从忠带人救出,虽说柴冲经历了一番风险,但换个角度来看,柴冲却也可以算是因祸得福。若是一直被软禁在京城之内,柴冲不可能有翻盘的机会。可离了京城,这主动权就又回到了柴冲的手中。

  他是大周名正言顺的天子,他所说的话相比起自称监国的柴构,大部分地方官员还是认同的,这一点从各地纷纷派出人马勤王就可以看出。

  天子相招的旨意,柴构是绝对不会认同的。柴构清楚,自己去了就是有去无回,别人不清楚这里面的内幕,可柴构却绝对相信自己要是落到柴冲的手里,那绝对是没有好下场。可天子的大军正在一步步逼近,留给柴构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柴构一时间想不出一个对策,但已经跟柴构拴在一条绳上的宋江却想出了一个办法。宋江比柴构更清楚成王败寇的道理。与柴构不同,好歹柴构是宗室子弟,投降或许还能有一条生路,可自己就不行了,天子柴冲绝对不会放过自己。一旦事败,等待自己的那就是诛九族的结局。

  “王爷,不能再犹豫了,你必须立刻下定决心。”在密室之中,狼狈为奸的二人正在商议对策,宋江一脸急切的对柴构说道。

  “……有把握吗?”柴构还有些犹豫。

  看到柴构犹豫,宋江恨不得一脚踹死眼前这个没出息的,然后自己单干。不过这也只能在脑海里想想,眼下自己还离不开这个柴构,只能压了压心里的火气,沉声说道:“王爷,事已至此,难道你还以为自己有活路吗?想想那柴勇的下场,你觉得你现在投降,能落个善终吗?”

  听宋江提到了柴勇,柴构心里不由一惊,也终于放弃了心里那丝不切实际的幻想,开始正视自己当前的处境。正如宋江所言,反抗尚有一线生机,可若是放弃,那就是十死无生,即便柴冲念在宗室的份上暂时不对自己下手,可将来死于非命也不是不可能,柴勇的例子就摆在那里,由不得柴构不信。

  决心一下,柴构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当即便与宋江分头行动,自己去联络了那些自己所支持的人,在次日,柴构当众宣布此时人不在京城的柴冲为冒名之人,真正的天子柴冲尚在京城,并且让宋江找来冒充的人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

  消息一传出,天子柴冲自然是火冒三丈,当即下旨宣布柴构与宋江为大周反贼,号召天下义士共讨之。而京城的柴构自然也是不甘示弱,也当众宣布真正的柴冲才是欲造反的逆贼,号召天下共讨之,并且劝告平西军莫要上当,被人利用。

  由于柴冲当初被柴构“送”进金营的时候身无长物,代表柴冲身份的玉玺自然不可能带在身边,而柴冲也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平时就把玉玺藏了起来,柴构虽然控制了皇宫,直到现在也没找到。

  两边打嘴仗不提,总之被柴构这么一搅和,大周出现了对立,各自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支持者,当然也有旁观者,尤其是在柴构宣布京城外的那个柴冲是冒牌货以后,有不少人选择了观望。

  ……

  大周内的乱子,李墨知道的一清二楚,他倒没有插手管闲事的想法。此时的他,正在琢磨究竟是放了完颜宗望,还是不放完颜宗望。

  完颜宗望被辛从忠绑到河东以后,柴冲为了感谢李墨答应了自己的请求,便将完颜宗望作为礼物送给了李墨。而李墨对完颜宗望这个礼物也有些感兴趣,据李墨所知的历史,这完颜宗望可以说是一手灭掉了北宋,不过现在没有大宋,只有大周,还多了自己这个安西,完颜宗望想要做到灭周这种事,估计也是不太可能。

  李墨与完颜宗望并不是头回打交道,当初安西截胡,抢了金国从大周抢来的财物,就是从完颜宗望手里抢的。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完颜宗望虽然此时沦为了阶下囚,但他对李墨的怨气,却丝毫没有减弱半分。

  在完颜宗望的眼里,这安西李墨就是自己的冤家对头,每回自己成功了一半的时候,都是李墨这家伙出来搅局。想当初自己南下从大周抢来那么多的好东西,结果还没等他带回去享福一下,就都被李墨带人抢走了。而这次,虽然自己的收获还没有被李墨抢走,可自己落到了李墨的手里,自己若是想要重获自由,也不知道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完颜宗望,我是不是应该对你说好久不见呢?”李墨笑眯眯的看着完颜宗望问道。

  “哼!”完颜宗望冷哼一声,扭头不理李墨。

  李墨也不在意完颜宗望的态度,笑容丝毫不变的自顾自说道:“我估计你是不想要见到我的,因为每回见到我,就意味着你要倒霉,你要大出血。宗望啊,不要愁眉苦脸的,钱财这东西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又何必固执呢?”

  “我呸!说便宜话,放轻巧屁!既然你不在乎钱财,那你给我行不行?”

  “可以啊,等哪天我做了你的俘虏,我肯定愿意花钱跟你买自由。可现在不是你落到我手里了嘛,所以你这个愿望还是等下回再实现吧。这次你大金主动挑衅,要是没个说法你可别想走。”

  “你想怎样?”完颜宗望忽然心里一凛,盯着李墨问道。

  “我啊,我打算命人去一趟金国,问你们的皇帝要个说法,他要是不给我个说法,哼哼,你这辈子就别想离开了。”

  “哼,我大金从来不知妥协为何物。”完颜宗望冷哼一声道。

  “是吗?那咱们就走着瞧吧。也不知道等吴乞买得知你被我安西所俘以后,是紧张你的安危呢,还是感激我安西替他除了一个隐患。”李墨笑了笑,转身要走。

  完颜宗望却是听了李墨的话后一惊,方才就觉得这李墨话里有话,可等他一挑明,完颜宗望镇定不下去了。自家人知自家事,父亲死后,完颜宗望成了完颜阿骨打这一支的主事人,在完颜宗望的带领下,他们这一支没少跟吴乞买对着干。就如李墨所言,吴乞买知道自己倒霉的消息以后,即便当面没有表示,背后肯定偷着笑。

  而且更让完颜宗望感到不安的,则是来自内部的隐患。权势这东西并不是好东西,他可以令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父亲在世的时候,兄弟完颜宗弼与自己那是兄友弟恭,但随着父亲去世,兄弟的野心也在不断增大,完颜宗望实在是担心在得知自己被俘的消息以后,兄弟完颜宗弼会趁机夺权。

  李墨看到完颜宗望变颜变色,也没再继续刺激完颜宗望。这世上的事情,最可怕的就是胡思乱想。看待同一件事,人分乐观与悲观两种,而完颜宗望明显属于后者。让他自己多胡思乱想一会,远比李墨自己动嘴去挑拨有效果。

  扔下胡思乱想的完颜宗望没管,李墨走出了牢房,就见刘敏已经候在了外面,见到李墨立刻上前禀报道:“主公,刚刚收到的消息,大周的柴冲跟柴构交兵了。”

  “哦?干起来了?胜负如何?”李墨闻言问道。

  “互有胜负,暂时应该会僵持。”

  “哦,那等分出胜负以后再来告诉我。还有什么事吗?”李墨又问道。

  “还有一点小事,是耽罗岛那边送来的,说是两月前,在对马岛发现了倭人的战船。”

  “倭人?他们这时候跳出来做什么?”李墨闻言皱起了眉头。

  刘敏见状说道:“主公不必担心,就凭那些倭人又能闹出多大的乱子。”

  “小心驶得万年船,智伯,切记莫要小瞧任何一个敌人。倭人虽然不值一提,但我们同样也不可以不当回事。立刻传令李俊、张顺,告诉他们,在我安西与金国交锋这段时间内,我要倭人片帆不下海。”

  见李墨神色郑重,刘敏也不敢不当回事,连忙答应下来,表示一会就去传令。说完了正事,李墨带着刘敏往外走,顺便随口说了几句闲话。见李墨心情不错,刘敏忍不住问道:“主公,属下有一事不明,还请主公为属下解惑。”

  “……不明白我为什么要放过柴冲?”李墨闻言问道。

  “是,这不光光是属下一人不解。”刘敏诚实的答道。

  李墨想了想,对刘敏说道:“智伯,你觉得想要夺天下,尤其是夺汉人的天下,最要紧的是什么?”

  “……民心?”

  “没错,就是民心。与辽人,西夏人不同,他们受汉人文化的影响并不是很深,别看辽人接受汉人文化已过百年,但与已经接受汉人文化上千年的汉人相比,那并不算什么。在辽人跟西夏人的心里,强者为尊的观念还是占了主流,所以他们才会那么快接受我们的统治。而汉人则不同,想要让其接受我们的统治,那我们就必须要拿到汉室正统这个名分,而这个名分不是说抢就能抢来的。若是单凭武力,我有自信可以灭了大周,如今我安西兵强马壮,将如繁星,可马上能夺天下,但却不能马上治天下,我不希望将来接手大周之后要应付各地层出不穷的叛乱,所以代表汉室正统的柴冲绝对不能死在我的手里。你明白吗?”

  刘敏不是笨人,相反他是一点就透,听了李墨的话后,刘敏恍然,同时也对李墨的高瞻远瞩感到佩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