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有意南侵

  秦八郎死了!

  作为安东大都护,秦八郎一死立刻就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先是辽国耶律定在顺州与金国中路军激战时被突然杀至的金国东路军击溃,逃往渔阳途中又被亲信出卖,被金国生擒活捉,送往了五国城。紧跟着河北柴英也因安东大都护府的变故开始摇摆不定,以至于大周官军连连突破河北军的防线,李墨在开战前最担心的情况正在逐渐出现。

  安西家底不厚,无法支撑三线作战所需的消耗,李墨必须在河北柴英玩完之前先解决掉一路敌人。而离李墨此时最近的耶律大石,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李墨的头号敌人。

  数月的交锋,已经让耶律大石明白此次东征计划失败了。这段时间若不是说服了回纥、吐蕃出兵,他也支撑不到现在。但他还是抱有一丝幻想,期待周、金二国会在自己拖住李墨的安西军主力之时出兵攻入安西军的腹地,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自身的压力,甚至还会出现他期待已久的战机。

  只是耶律大石高估了周、金二国的决心,在彻底解决河北柴英之前,二国是不会主动去招惹安西军的。别看此时李墨被耶律大石拖在了西北,但安西军三十万人马,此时出现在西北的也仅仅十万,尚有二十万人马在严阵以待,即便周金两国有心,也找不到占便宜的机会。

  耶律定的辽国方灭,金国正忙着清点战利,哪有闲工夫去管本来就不是盟友的耶律大石的死活。而大周的主要目标还是河北,眼瞅着盟友已经摆平了耶律定,而自己这边却迟迟没有搞定柴英,这已经让胖子极为不满,朝堂上自然没人敢提出分兵去管闲事。

  辽国的南京道此时已成金国的囊中物,但经过这么些年战争,南京道的战争潜力早已叫耶律定挖掘一空。金国这次虽然生擒了耶律定,灭了东辽,但实际上的收获却很小。一个连粮草都需要盟友周济的政权,能有多少余财留给金国。

  为了不空手而归,金国将士四处劫掠,官府捞不到钱,那就从民间下手。金国上层此时当然也认识到了人心的重要性。可问题是那些金兵却不晓得这些,他们愿意出征,那是因为有丰厚的回报在等着自己去拿,至于什么大局,不是他们这些小兵能掺和的。

  金国本来就在南京道不得人心,在被金兵这么一闹,原本还指望忍气吞声就能继续在南京道生活的人们彻底绝望了。拖家带口的开始涌入西京道,至少在那里,不会有人拿着刀冲进自己的家抢走自己的积蓄和女人。

  完颜宗望作为中路军主帅,在生擒耶律定后的确得意了一阵,可等他得知百姓出现大规模迁徙的情况后,顿时就急了。没了百姓,田地谁种,赋税谁缴,最关键的是,将来仆从军如何建立。

  人口稀少是女直人最大的短板,也正是因为这个缺点,完颜宗望在得知安西军手上有三万女直战俘以后才不敢打安西军的主意,唯恐因为自己的冒失而让这三万战俘遭遇不测。

  今时不同往日,下任大金国的皇帝与他完颜宗望基本无缘,那完颜宗望的目标就是做一权臣。而兵权,就是完颜宗望达成期望的最大依仗。虽然这三万女直战俘不是自己的部属,但四弟完颜宗弼一向与自己交好,只要他们兄弟齐心,即便吴乞买有心对付自己,那在动手之前也要好好掂量掂量后果。

  为了留住西逃的百姓,完颜宗望一方面命人安抚民心,承诺会善待百姓,另一方面又当众斩杀了一些被人赃俱获的兵卒,用以证明自己的诚意。当然被杀的兵卒都是从仆从军中挑出来的,真正带头的女直士兵完颜宗望可舍不得杀。

  还别说,完颜宗望这一手还真留下了一些百姓,但完颜宗望的补救措施终究晚了一些,再加上下面的人阳奉阴违,还是有大批的百姓逃入了西京道。

  “这帮混蛋!真是鼠目寸光!!”完颜宗望在大帐内破口大骂,气愤手下的不配合。

  “狼主,完颜宗翰将军求见。”帐外有人通禀。

  自从金国确认下一任皇帝为吴乞买后,原本关系不错的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就少了来往,虽然表面上二人的关系还算过得去,但二人心里都明白,因为立场的不同,二人其实已是形同陌路。

  忽然听到完颜宗翰来访,完颜宗望不由一愣,他很感激完颜宗翰的来援,要不然他不可能这么快就解决掉耶律定。可一想到完颜宗翰支持吴乞买,完颜宗望这心里就有些不痛快。

  金国的兵权随着老一代名将的老去,此时已经逐渐交到了年青一代的手中。完颜宗望、完颜宗弼、完颜宗翰是这一代年青将领中的佼佼者,其中完颜宗翰在军中的威望最高,吴乞买也正是因为得到了完颜宗翰的支持才得以顺利成为储君。可以说要不是完颜宗翰的缘故,这金国下任皇帝花落谁家还是个未知数。

  对完颜宗翰,完颜宗望虽不能说恨之入骨,但也绝对谈不上有好感。此时听说他来求见,本能的就想要不见。可转念又一想完颜宗翰好歹前不久才帮了自己一个大忙,这时候将人拒之门外,反倒显得自己太小家子气,遂命人将完颜宗翰请进了营帐。

  “宗望,好久不见。”

  “呵呵……没办法,谁叫你我都是诸事缠身,难得空闲呢,请坐。”完颜宗望笑着迎上前说道。

  分宾主落了座,完颜宗望没跟完颜宗翰客套,直接询问起了对方的来意。完颜宗翰也知道完颜宗望因为储君一事不待见自己,也不指望可以与对方和解。见完颜宗望问起了正事,遂开口说道:“此次前来,是为宗望提个醒。”

  “哦?我有什么毛病?”

  完颜宗翰摇摇头,“也并不能说是毛病。宗望你下令善待百姓是为我大金百年大计着想,这道命令并没错。但问题是宗望你忽略了士兵的情绪。我大金的士卒之所以骁勇善战,除了本性使然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每战过后收获颇丰。但此次俘获耶律定,所得战利却极少,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士兵聚众从民间掠财的肯定原因。宗望,这不是一道命令就可以阻止的,那些士兵得不到他们所想要的战利,迟早会对你生出不满。”

  “……宗翰,那你的意见是什么?”完颜宗望沉默了片刻,问道。

  “耶律定仅凭南京道抵抗我大金数年,南京道的财富早已被其挥霍一空,想要从民间掠财,不仅无法满足士兵的希望,更会让我大金在南京道尽失。我的意见就是不必把目光全放在南京道内,而是另寻财路方为上策。”

  “另寻财路?西京道倒是有钱,可安西军手上尚有三万女直战俘,若是此时攻打西京道,那李墨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我当然不是来鼓动你与我一起去找安西李墨的麻烦,我是想要邀你与我一同出兵南下。眼下安西李墨被耶律大石拖在了西北,这东边肯定是已守为主,我们出兵南下,也不必太过深入,只要打下几座州县,那就可以平复士兵的不满情绪。”

  “……只是我大金与大周结盟没过一年,此时攻打大周……”

  “不是攻打大周,而是协助盟友攻击河北。”完颜宗翰闻言强调道。

  这下完颜宗望明白了,对啊!河北此时正与大周交战,作为大周的盟友,完全有义务来帮助盟友摆平河北。

  完颜宗望本来就在头疼如何安抚麾下士兵因为没有捞到战利品而生出的不满情绪,完颜宗翰的提议正好就解决了完颜宗望的难题。他们不是在攻打大周,而是在帮着盟友大周对付大周的敌人。

  在未得到大周允许的情况下,金国中路军与东路军合兵一处,杀奔了河北雄州。河北上下正集中力量对付大周的官军,之前因为南京道的存在,在双方势力的交界处都未投放重兵。而南京道被破之后,河北也想要抽调兵力防止金兵有可能的南下,只是没想到金兵的动作如此迅速,抽调的兵力尚未抵达,金兵已经杀到了。

  雄州瓦桥关被金兵一战而定,自此河北门户大开,金兵如潮水般涌入河北四处劫掠。在连续攻破莫州、瀛洲之后,金兵转向西进,直奔真定府杀来。

  得知金兵杀入河北,齐王柴英是真的慌了神,原本对付大周就已经有些吃力,现在再加上一个金国,柴英吃不消了。可好在他知道自己眼下已无退路,无论是落到谁手里,他的下场都不会好。三弟柴慎已经兵败**,而二弟柴勇也在不久前传来暴毙的消息。投降大周,结果恐怕也是一个暴毙而亡。而投降大金,这个念头只是在脑海中刚一露头就被柴英否决了。

  因为李墨早年间的宣传,金国是怎样对待战俘的事情早已深入人心,单是一条金人喜淫敌酋妻女的习惯就已经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柴英无法接受。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若是连妻女都不能保全,实在愧对了这副男儿身。柴英虽然平时有些优柔寡断,但在此时却显得很男人。

  而随着柴英的态度坚定,河北上下也抱定了决一死战的想法。金兵过境,雄州、莫州、瀛洲深受其害,虽还不敢说白骨累累,千里无人烟,但真实情况其实也差不多了。犹如蝗虫过境,女子被抢走,男子被屠杀殆尽,仅剩下一些侥幸未死的老人抱着年幼的孩子坐在被烧焦的家门前哀哀痛哭。

  三州的惨状激起了民愤,更让远在西夏沙洲与耶律大石作战的李墨暴怒。

  “明日决战,耶律大石生死不论!”李墨沉声对帐中众将下令道。

  之前李墨与耶律大石互有胜负,这世上本来就没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事情,只不过李墨吃亏的时候少,占便宜的时候多罢了。但现在,情势危急,已经不容李墨继续与耶律大石比拼耐性了。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合该你耶律大石倒霉,好好的西辽王不做偏要跑来找事,那就别走了,想复国不可能,但让你长眠在故国的土地上,那还是可以办到的。

  随军到此的许贯忠也知道李墨此时听不进人劝,而且他对安西军彻底解决耶律大石也没什么怀疑。别看耶律大石好似与安西军打了个平手,但实际上这还是安西军手下留情的结果。

  替李墨主持西京道多年,当初的书生意气早已消失不见,已经完全成熟起来的许贯忠在考虑事情的时候更多会从大局着手。安西与大周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他许贯忠作为李墨身边第一谋主,将来若是落到大周的手上,肯定不会有好下场。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李墨既然不是夺了大周的地盘自立,那为何就不能有与大周争夺天下的资格。

  不光是许贯忠,那些追随李墨为安西军效命的人们,其实大多数人都与许贯忠的想法一致。谁没个封侯拜将的念想,而这个念想大周给不了他们,他们也不打算通过卖主来求荣,那就唯有拥立李墨来达到目的。

  想要争夺天下,首争民心,其次才是双方实力的比拼。要论实力,包括许贯忠在内,并不觉得大周的官军能胜过安西军。而这民心就不好说了,大周天子虽然这几年光顾着打仗,聚敛民财充作军费,但百姓尚未到山穷水尽,民不聊生的地步。大周的百姓虽然对天子有诸多不满,但还没严重到想要抛弃天子。这大周,还是柴家的天下。

  早在耶律定兵败被俘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李墨就与许贯忠、朱武等谋主考虑到金兵南下的可能,也定下了数个应对方案,但不管是哪个方案的执行,前提都是先灭掉耶律大石,解决安西军自身的后患以后才会回军东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