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备战进行中

  李应是个有心人,通过与朱武的一番谈话,为人处事八面玲珑的李应已经猜到李墨打算怎么用他。而在接受朱武建议,去武学院旁听了半个月后,李应越发的肯定自己当初的猜测没错。

  自家人知自家事,李应很有自知之明,而做人最难得的就是要清楚自己能吃几碗饭。李应明白无论是凭能力还是资历,自己想要成为安西军野战部队不太可能。虽然武艺不错,但相比起林冲、卢俊义、高宠那类可在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猛将,李应还办不到这点。而在排兵布阵,指挥千军万马这方面,李应一个说难听点不过是个乡下土财主的人,甚至都比不上安西军内的一个千人将。

  能进安西战营的人,无一不是身经百战。李应虽个人武力要比一般士卒要高,在江湖上的名头也更加响亮,但在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里,李应以前所仰仗的东西并没有太大作用。

  送走了要上任的杜兴,李应谢绝了李墨之前的安排,而是请求李墨可以同意让他去武学院进修一段时间。李墨对此很是满意。不可否认,李墨之所以让李应担任栾廷玉的副手,的确有将栾廷玉调出守备军系列的打算,让李应去就是为了在将来可以接栾廷玉的班。

  四战之地,想要保证内部的稳定发展,强大的武力就是不可或缺的。经过半年多的调整,安西军野战军的二次扩军也开始排上日程,李墨不想临危方授命,他习惯未雨绸缪。其实在接受了蜀王柴慎的馈赠,得到了杜壆、袁朗、縻貹、谢宁四将之后,李墨就有了扩军的心思,但当时为了避免刺激大周朝廷,扩军的事情这才暂时没有公开。但现在,大周朝廷已经按耐不住准备对外动兵了,李墨自然没有必要继续藏着掖着。

  耽罗岛那边李墨并不是很担心,有阮氏三雄以及李俊张顺在,朝廷奈何不了那里。主战场还是在大陆,没有大海这道天然的屏障,正面交兵在日后很有可能发生。安西大都护府虽然不太可能与朝廷在眼下公开翻脸,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想到之前李墨率兵替朝廷征讨齐王时却被朝廷派兵与齐王一起夹击自己,李墨就觉得那个死胖子不是个会顾全大局的主。适当的增加安西军的人马,也是为了更好的防备朝廷突如其来的发难。

  ……

  大周京城

  经过这段时间的讨价还价,大周与大金的使臣终于敲定了两国结盟的相关事宜。完颜希尹完成了使命,整个人都显得轻松了许多,在周臣秦桧的介绍,这段时间认识了不少大周的名士。而随同完颜希尹一同抵达京城的完颜宗翰也是得偿所愿,对大周的军心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相比起完颜希尹这种受汉文化影响颇重的文臣,完颜宗翰明显更相信自己手里的刀子。他随同完颜希尹一同来周,对外说是保护完颜希尹的安全,但实际上却是受大金下任皇帝吴乞买所派,前来比较一下金周两国在军事上的差距。

  将近一个月的军营之旅让完颜宗翰信心百倍,对将来金国与周国爆发冲突时能获胜信心百倍。也不能怪完颜宗翰会有这种判断,大周禁军二十万,但随着胖子屡立新军,不断从禁军之中挑出可战之士,完颜宗翰参观禁军时所见到的那些禁军,其实都是被挑剩下的样子货。看着威武,但实质上却是草包庸才,多是各大家族中来军中混资历的子弟。这样的人惹事生非一个顶俩,可真让他们上阵搏杀,那跟让他们去送死没多大区别。

  完颜宗翰沙场悍将,十几岁就上阵在尸山血海中一路走过来,那眼力自然不是常人可比。禁军中的那些老爷兵,逃不过完颜宗翰的那双慧眼。

  任务完成的完颜宗翰需要马上返回金国,之前的判断有误,周金两国虽然结盟,也议定了日后金国占辽国南京道,大周占河北两路的结果,但在见识了大周禁军这支“精锐”以后,完颜宗翰的想法就变了。在占领辽国南京道以后,完颜宗翰不觉得带兵来周国做做客有什么不对。他需要立刻返回将自己的发现报告吴乞买,从而获得军方的支持。至于钦慕汉人文化的完颜希尹,就让他继续留在大周迷惑那些愚蠢的汉人吧。

  与来时一样,完颜宗翰乔装混入了一支北上的商队。商人逐利,完颜宗翰舍得花钱,商人自然就肯带着完颜宗翰上路。而完颜宗翰这一走,完颜希尹的心里也是暗松了口气。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想要世界和平,除非人类灭绝。大金国建立时日虽短,但内部的斗争也开始愈演愈烈,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就出在大金国的继承人上。

  完颜阿骨打决意起兵抗辽之初,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时也是担心自己横遭不测,跟女直族带来灭顶之灾,完颜阿骨打与他的支持者决定,一旦他战死了,继承者将从他的支持者中选出。

  可问题就坏在这里,完颜阿骨打身经百战,却就是没死,而且不仅没死,反倒让大金国越打越强,昔日的强敌辽国反倒是日薄西山。

  江山继承,多是父传子,子传孙,可碍于当初起事时所立下的誓言,大金的下任皇帝不是完颜阿骨打一脉中的子嗣,而是吴乞买。但在金**队里掌握人马最多的却是完颜阿骨打的长子完颜宗望。

  谁人不想做皇帝?完颜宗望野心勃勃,吴乞买同样也不是易于之辈,二人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只不过当时完颜阿骨打身体还不错,这才将二人的矛盾压下,但随着完颜阿骨打的身体日益衰弱,二者的矛盾就变得再次尖锐了起来。

  每个人都需要站队,中立者往往在很多时候都会成为左右两派率先攻击的目标。完颜希尹与完颜宗弼,也就是完颜阿骨打的四子向来交好,而完颜宗翰则是吴乞买的支持者。这次来大周结盟,二人同样也是面和心不和,此时完颜宗翰走了,完颜希尹自然也要开始自己的任务。

  ……

  河北真定府

  作为齐王柴英的都城,这段时间大周军队的异动时刻挑动着他的神经。身为河北之主,当初既然决定起兵反周,此时他自然也不会选择向大周低头。尤其是在得知柴慎**与王宫的消息以后,柴英对投降一事更是再也没有任何念想。

  他清楚自他决定起兵的那刻起,他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成功便成仁的不归路,等待他的结局要么是登基坐殿,成一代人王地主,要么就像柴慎那样身死,要么就像柴勇那样被软禁,随时可能暴毙而亡。

  不想死的柴英自然不会选择向大周低头,而随着大周军队的异动,柴英也在积极准备当中,除了招兵买马之外,柴英更是与安西、安东以及辽国签订了攻守同盟。柴英知道,辽国的耶律定跟自己的情况差不多,都是需要被搭救的角色,所以对于耶律定的态度,柴英是平等相待。但对安西和安东的态度,虽然不能说谄媚,但低头示好是在所难免。好在李墨跟秦八郎都是厚道人,并没有做出什么失礼的举动,与柴英来往也尽量保持礼节。

  安西李墨知道仅凭柴英自身的力量难以抵挡大周军队的征讨,不得不承认,胖子招揽的那些朝中大将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在确定了安西对大周的防线之后,李墨派兵进入辽国境内参与防守,而作为之前两家商议的结果,在得到察哥与阿里奇所率的三万精骑以后,耶律定也派手下大将郭药师率领两万人马进入了河北,参与防备大周的军队。

  李墨并不打算直接派军队进入河北,那样容易授人话柄,柴英也理解李墨的做法。同时他也要照顾自己手下的情绪,毕竟之前两家还属于敌对关系,现在握手言和只是因为来自大周的压力,但军队间的配合很重要,柴英不想在这时出现任何差错。

  “王爷,房大人求见。”

  “快请。”

  房学度劳苦功高,是柴英的主要谋主,柴英对房学度也是十分信任,听说房学度求见,柴英就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王爷,好消息,安东派来了两万人马助战,领军之人乃是军中宿将张清。”房学度一脸高兴的对柴英报喜道。

  相比起郭药师那样的外人,柴英明显更相信张清这样的自己人。张清本是常胜军内的一员战将,追随秦八郎离开,也成了大周朝廷眼中的“叛将”。但柴英不是大周朝廷,对张清自然不会存在偏见。与此相反,对秦八郎舍得将张清派来助战一事,柴英感受到了秦八郎十足的诚意。

  “他人现在哪里?”柴英问道。

  “此时已经安排进了军营,王爷若是相见那张清,不如等到晚上接风宴上。”

  “嗯……此事就劳烦房卿多费心。房卿,我们自家的人马准备的如何了?”柴英点点头,问起了另一件自己关心的事情。

  “王爷放心,众将斗志高昂,对与大周一战并无任何胆怯之心。”

  听到房学度这话,柴英稍稍松了口气。房学度是个实诚人,既然他说没问题,那就是没问题。不过柴英也了解房学度,他不可能只是为了报告安东援军到达这点小事就亲自跑来一趟,之所以过来,肯定是有其他事情要对自己说。

  “房卿,你此来肯定还有别的事情。”柴英看着房学度说道。

  “王爷英明,微臣此来确有他事。”

  “你我之间有何事需要这么客气,你但说无妨。”

  “此事非是微臣之事,而是张清将军那里出了一点小问题。”

  “唔?什么问题?”

  “在微臣安置张清将军等人的时候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你有话直说,莫要再绕圈子。”柴英有些不耐烦了,催促道。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张清将军手下有一将名龚旺,他与邬梨将军手下的……”房学度话未说完,有一人神色慌张的跑了进来,一见柴英就叫道:“王爷,不好了,打起来了。”

  “休要慌张!谁跟谁打起来了?”柴英见状喝问道。

  “是,是安东的援军跟邬梨将军的人马打起来了。”

  “什么!?”柴英跟房学度都是一惊,对望一眼之后,房学度起身说道:“王爷,我先去看看。”

  “速去,务必不要让事情闹大。”

  “微臣明白。”

  房学度匆匆赶到安置张清人马的营地,就见两拨人马在营前对峙。张清带着两员副将守在营门前,而房学度一看到来找事的那员将领,脑瓜不由生疼。

  跟张清等人对峙的那将是员女将,是邬梨将军的义女琼英。这琼英女孩子家家不好好待在家中,偏偏要学做一员武将,还别说,在邬梨的精心培养上,琼英的武艺不俗,更要紧的是打的一手飞蝗石,百发百中,而且专打人脸。以往有不服气者上门讨教,无一不是事后躲在家中十天半月不敢见人。

  今天看到了她,房学度的心里就暗自叫苦。不为别的,就因为这琼英不仅长得貌美,而且百般伶俐,颇得齐王喜爱。若不是已被邬梨收为义女,保不齐就会被齐王收为义女。这样的“刁蛮”丫头,房学度平时也不愿招惹,但现在事关两家和睦,房学度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

  “琼将军何故在此?”房学度上前问道。

  “房叔,你怎么来了?”琼英认识房学度,知道房学度是齐王柴英身边第一亲信,也不敢怠慢,连忙问道。

  “听说有人要找张清将军麻烦,故此特地赶来,以免两家生出误会。”

  “……原来他叫张清。”琼英似乎没有看到房学度的眼神暗示,喃喃自语道。

  “琼将军,不知是何事让你来此?”房学度见琼英走神,不由提高了一个调门问道。

  “……无事,只是听闻安东有援军到此,来长长见识,顺便讨教一二。”

  房学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