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危机与机遇

  危机让最近有些得意忘形的胖子清醒,使他明白此时还远不是他可以高枕无忧,去做卸磨杀驴这些事情的时候。他自觉行事隐秘,但却不知他的那点阴暗心理已经叫李墨察觉。此时李墨会出手帮他,只不过是不希望自己所努力多日的事情半途而废,与他胖子半分关系也没有。

  胖子希望可以修复自己与李墨以前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只是他终究不是了解李墨的人,不知道李墨这人对友情的看重。在李墨眼里,友情就如女子的贞洁,一旦失去就不可能再拥有,与其心里留下疙瘩,倒不如老死不相往来。

  胖子的赏赐不可谓不丰厚,可这是要看对象的。就好比一百万,你给乞丐那就如再生父母,可你要是给比尔盖茨……李墨虽然不敢拍胸脯说自己如今富可敌国,但抵上半个还是没问题的。无欲则刚,胖子能给的李墨不在乎,不能给的李墨也没放在心上。不过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收下了胖子的赏赐,只为安抚胖子如今那颗忐忑的心,但私底下对于离开京城的准备,李墨却是半点都没放下。

  李墨,一个跟幸运女神有一腿的男人。家大业大,想要悄悄转移所需时间肯定不短,而胖子那时已经有了对付李墨的苗头。可以说如果不是三王突然发动叛乱,胖子要对付的肯定是李墨。李墨虽然自信可以带着家小全身而退,但在银钱方面的损失肯定不小。

  可如今三王叛乱,需要倚重李墨平叛的胖子此时就肯定不能再针对李墨了,不仅不能针对,反倒还要处处迁就。没办法,继位时间太短,朝中诸多大将尚未真正归心,而胖子原先也不是个很有个人威望的人,当然这也不能全怪胖子不努力,实在是已经驾鹤西游的太上皇所造的孽,把朝堂看得太紧,别说以前不受重视的胖子,就连大皇子柴英也不敢随便伸手。

  虎父犬子说的就是此时大周的状态,太上皇生前太过强势,以至于死后他的继任者此时根本就没有多少人望可以镇得住文武百官,无人可用的胖子也只有李墨能用。

  叛乱一日不平定,李墨就是安全的。当然李墨也清楚这句话不完全对,当胖子熬过初期的困难,在朝中得到绝大多数官员的真心支持,到那时他肯定会将自己甩到一旁,所以留给自己的时间也并不是很充裕。

  财产转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好在李墨以前做生意的时候就多留了一个心眼,在对外扩张的时候要么是寻求合作者,要么就是让人改头换面,换个身份去经营。这样做虽然麻烦了一些,但此时却是正好帮了李墨的忙。

  当初让人用不同的身份去经营生意,目的是为了保持竞争力,以李墨所知的那些经商手段,对付大周原本的商人其实就跟玩一样。而没有对手的人是会变的狂妄自大的,一旦目中无人,那就代表着衰落的开始。

  可现在好了,那些在外人眼中是李墨在生意上的竞争对手都可以得到保留,继续留在大周境内充当李墨的眼线,而那些与人合作的买卖李墨则是选择了撤资,把那个买卖完全放弃。

  李氏集团的总部将转移至丰州,恰好丰州正处于发展当中,正缺建设资金,以前只能小偷小摸,可现在则不需要再遮遮掩掩。当然,说是不需要再遮遮掩掩也只是相对而言,李墨也不可能傻到跑上街大叫大嚷,唯恐别人不知道。只不过是由暗转明,对丰州开始更大规模的投资。

  由于李墨有了离开大周的念头,李氏集团在大周的买卖也将由明转暗,但这不代表李墨以前布置在大周各处的眼线也需要撤离,只不过是变得更加隐秘,更加不易叫人发现罢了。

  如今李墨手下专门负责打探消息的骨干共有七人,燕青、朱贵、朱富、石秀四人负责外事,至于时迁、薛皋、徐觅三人则是负责内事。而这七人,胖子如今并不知道,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七个可以继续留在大周境内为李墨收集情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在李墨眼里,情报才是决定一场胜负的先决条件,谁掌握的情报越多越详细,谁才更有把握令胜利女神向其微笑。

  三王叛乱,首先解决的就是江南柴勇。江南一向都是朝廷的缴税重地,不尽快收回将直接影响朝廷的正常运行。而相比起江南,河北就是个赔钱货,巴蜀虽然富庶,可道路难行,远没有江南可通过水路那样交通便利。

  大军集结需要时间,李墨也知道军情似火,多耽搁一日就多给柴勇多一日的准备时间。在安排好京城的事务之后,他就动身赶往江南,准备与整编后的凤鸣军在扬州汇合之后南下平叛。

  *********************************************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江南柴勇果然不是省油的灯,在清楚意识到想要在朝中发展势力极为困难以后,他便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朝外,不仅仅是招募那些江湖好汉,更在暗中训练私军。江南富庶,匪患自然也多,而柴勇化整为零,将自己所募私军以寨为单位,分布在江南各处险要之地。

  决意起兵造反以后,柴勇自然就下令自己的私军集结于信州。而那信州太守本来就是柴勇的人,要不是此人,柴勇的那些私兵也不会一点风声都不露。也正是因为这柄保护伞的存在,才叫柴勇起事如此顺利。

  富庶之地生活的人就是不如苦寒之地生存的人彪悍,柴勇起兵之后,立刻就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周边。江南不是没兵,朝廷的钱袋子朝廷又怎么会不重视,可问题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江南的繁华让那些士卒平日里光顾着挣钱了,疏于训练,欺负欺负平常百姓一个顶俩,可对上柴勇手下那些过惯了刀口舔血的日子,打起仗来如狼似虎的私军,那就变成草鸡了。

  江南危机,河北、巴蜀同样也情况糟糕。大皇子柴英同柴勇一样也是在此经营多年,类似的情况让其选择也基本相同。柴英这个绿林道上的总瓢把子回来了,那些平时占山为王的江湖好汉又怎么会不前来投奔。不过与江南不同的是河北民风彪悍,官兵的素质也比江南的官兵高出不是一星半点,相比起柴勇的顺利,柴英这边反倒不怎么顺利。至于巴蜀之地,由于李墨的飞鸽传书,秦八郎及时调兵拿下了汉中,堵住了柴慎出兵关中的道路,反倒是三路叛军中应付起来最轻松的一支。

  三路叛军,朝廷想要应对就必须要出三员领军大将,江南交给了李墨,巴蜀则托付给了秦八郎,可河北那边由谁负责?虎贲军是皇帝亲军,在江南时没个一把手也不打紧,可在河北要没个一把手……

  李墨推荐了王进,论武艺、资历他都是合适人选,可胖子却没有采纳李墨的推荐,反倒是推出了一个叫李墨都没想到的人选,十节度之首,王焕。

  王焕的确也是个合适的人选,甚至比起王进更加合适。论武艺王焕或许比王进稍逊一筹,可要论资历,王焕却可以甩王进一条街。领兵大将,个人威望必须要能服众,虎贲军是天子亲军,自然心高气傲,即便王进是禁军总教头,恐怕也不能叫其高看一眼。可王焕就不同了,十节度之首,曾为朝廷坐镇一方,严格说起来也是做个封疆大吏的,王进根本就没法跟人家比。

  一个领兵大将的任命对李墨来说不算什么,可胖子不声不响就将王焕招揽的手段却让李墨心中暗生警惕,提醒自己绝对不要被胖子憨厚的外表所蒙骗。似忠实奸才是其本质,看来离开京城这件事必须要抓紧。

  大将离京,家眷必须留在京城,这是朝廷的规矩。而李墨也不想让身怀有孕的伏婉跟着自己奔波劳累,拜托此时无事可做的五公主柴宁代为照顾以后,便带着贝应夔等人离开了京城。

  五公主柴宁自太上皇去世以后,消沉了有段时间,多亏了伏婉的细心开导,这才让柴宁恢复了过来。不过不再消沉的柴宁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任性妄为,按理说她也是凤鸣军的主将之一,可对李墨整合凤鸣军一事,她却保持了沉默。而且自胖子登基以后,柴宁就开始有意无意的疏远胖子,若是无有大事,柴宁绝对不会去见胖子。

  李墨并不知道柴宁最近的变化,这丫头总是有意无意的躲着自己,而最了解柴宁的莫过于伏婉,两个人一起长大,情同姐妹,柴宁为何会有如此变化,伏婉心里一清二楚。与李墨不一样,伏婉对胖子的变化不仅仅是生气,更多的则是失望。

  柴冲、柴宁是伏婉幼年时的最佳小伙伴,却不想皇位的诱惑力是如此之大,柴冲这么快就变了,变得伏婉几乎都不敢去认。而柴宁如今之所以会变得如此沉默寡言,那也是因为胖子有意为妹妹柴宁招驸马所引起的。

  表面上看是哥哥关心妹妹的终身大事,可问题是柴宁的身份并不单单只是一个公主那么简单,除了公主身份外,天子亲军中的龙骧军也是柴宁的亲军。这是太上皇临终前特意交代的,自己死后虎贲军交给胖子,而龙骧军则交给柴宁。

  可胖子虽然表面上没反对,但私底下却没少使小动作。以为妹妹招驸马为借口,介绍所谓的年轻俊杰给妹妹认识。柴宁烦不胜烦,她并不稀罕龙骧军,可她受不了自家哥哥如此算计自己。想要你就直说,耍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作甚?柴宁这段时间之所以跑李家跑得这么勤,一是躲避那些年轻俊杰的纠缠,二就是警告自家哥哥最好收敛一些。

  李墨无意中就成了柴宁的挡箭牌,不过他也对胖子感到不满,便只做不知。反正柴宁是来找自己妻子这位闺中密友叙旧,谁敢找事自己就收拾谁。罪名都想好了,败坏公主名声。

  也正是因为李墨这块挡箭牌,再加上三王叛乱,胖子这才收敛了一些,没再暗中鼓励那些已经投靠自己的“年轻俊杰”去骚扰柴宁。

  ……

  李府

  “阿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的年纪的确也该考虑考虑此事了,你看姐姐我都快有孩子了,而你如今还是孤零零一个。”伏婉轻声劝柴宁道。

  柴宁捂着脑袋做一脸痛苦状,哀求伏婉道:“婉儿姐,你就饶了我吧,天天被人在耳边唠叨这事,我还想来你这里躲会清静,怎么你也说这事。你要再说,我以后可不来了。”

  “唉~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做主,当姐姐的也就是这么一说。可这事光躲也不是个办法呀,你终归是要嫁人的。”

  “姐姐这话妹妹自然也明白,可妹妹不想在这时嫁人。”

  “……难道你已经有了意中人?”伏婉想了想后问道。

  “就算是有,妹妹也不想在这时叫人知道。”

  “还真有啊……是谁呀?说出来让姐姐帮你参谋参谋。”伏婉感兴趣的追问道。

  自知失言的柴宁却不肯说,被问急了干脆说道:“我喜欢姐夫,姐姐可愿分妹妹一半?”

  “……好啊,那妹妹是要上半身还是下半身,又或者从中间劈开?”

  “……姐,自从你嫁给了姐夫,别的本事没见涨,可这脸皮的厚度却是与日俱增啊。”柴宁无语的看了伏婉半天,才冒出一句感慨。

  伏婉闻言也不生气,笑着说道:“夫唱妇随嘛。妹妹,想好怎么分了吗?”

  “停停停,算妹妹怕你了,咱们不说这个了好吗?”柴宁赶紧告饶道。

  伏婉微微一笑,暂时放过了柴宁,转而问起了有关龙骧军的事情。一提这事柴宁就有些生气,忍不住向伏婉抱怨道:“姐,真不知父皇是怎么想的,好端端的干嘛要将龙骧军给我,要是不给我,我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烦恼。”

  “你呀~真是不懂父母的关心。太上皇会把龙骧军给你,本意还是为了你的将来考虑。”伏婉轻叹一声,对柴宁说道:“扶我一把,我有东西要给你。”

  “是什么?”柴宁边扶伏婉往里屋走边好奇的问道。

  “……太上皇的书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