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回程

  察哥很清楚杀了萧保先这档子事不可能隐瞒一辈子,萧保先的兄长萧奉先在大辽权势熏天,萧家也是名门望族,就如萧保先临死前的诅咒,一旦此事被萧奉先知晓,他们这伙人就真的在大辽没有立足之地,除非萧奉先失去帝宠,可察哥对这点可能是一点信心都没有。

  元妃还有晋王那么好的人,可以说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没有挡得住萧奉先的几句谗言,想看到萧奉先失宠,难如登天。

  蜀国公主是元妃留在世上的最后血脉,察哥不想看到连这最后一点血脉也断绝。而想要保住这点血脉,让蜀国公主继续留在辽地已经不现实了,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人还在大辽,那就随时可能面临危险,这时候反倒是离开大辽比较安全。

  察哥去见马麟,目的就是想要从马麟那里得到几份周人的身份证明。能跑到辽地来走私马匹,而且还有大量银钱打通上下关节,要说马麟这伙人背后没人撑腰,打死察哥都不信。而几份周人的身份证明,对这伙人来讲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察哥不可能对马麟等人说实话,只是推说想要去大周境内游览一番,要几份证明也只不过是为了应付路上会被官府盘问的可能。

  几份身份证明对马麟等人来说不是什么困难,都不需要专门去伪造,只要跟如今在宗泽手下担任书吏的萧让打声招呼就能办到。自宗泽去了耽罗岛担任县令开始,李墨就把自己手下那几个有限的文人推荐给了宗泽,而宗泽也没有拒绝,照单全收。不光是萧让如今在耽罗县衙里混资历,之前受吕将所邀来投的娄敏中和祖士远也在。几份身份证明,甚至都不需要通过宗泽的许可。

  如今耽罗岛上除了朝廷安置过来的两万人外,李墨手下两万大军的家眷也基本上都搬到了耽罗岛上,总人数已经超过了五万,这么多人,宗泽又怎么可能一个一个去认识。挂察哥这几人的名在耽罗县,压根就不会引人注意。

  公门有人好修行!马麟满口答应了察哥所提的要求,不过转脸他就把这事告诉了李墨。李墨倒不是不舍得几份身份证明,几张纸而已。可一想到银月跟察哥在大周科考时干得的事情,心里还是有些担忧。他要真的是来大周境内旅游那还罢了,可要是借机跑到大周来闹事,事情追查过来也是一桩麻烦。自己是能矢口否认,可终归也是桩麻烦。

  “回头让人去郓城县开几份证明交给察哥那伙人。”李墨想了想后对马麟吩咐道。

  “大人,为何这么麻烦?”何元庆不解的问道。

  “为了避免日后有可能的麻烦。”李墨解释了一句,随即又扭头对一旁的时迁道:“让人盯着察哥那伙人,不必出面干涉,只要盯住他们就可以了。”

  “大人放心。”时迁点头领命。今日的时迁早已不是过去的时迁,过去的时迁日子虽然过得自由,但名声却不好,虽然他从来不对平民百姓下手,可贼名声终究不好听。可如今,他成了李墨手底下的密探头子,这个职务虽然不能公开,但明面上也是吃官家饭的人,这让时迁感到很有面子,尤其是看到自小就疼自己的舅父一脸欣慰的样子,那更是认准了李墨,自问没有投错人。

  李墨这人好就好在知道如何悄无声息的收买人心,那种大张旗鼓摆明了就是收买人的举动在李墨看来只是下乘。关心手下心里看重的人,为手下解决后顾之忧,这是让手下全心全意做事的不二良方。

  谁不希望自己看重的人日子好过呢?李墨手下那么些军卒为什么愿意为李墨效命,还不就是因为李墨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他们为了报答李墨的知遇之恩甘愿为李墨效死嘛。

  士为知己者死!这里的士并不单单只是指士人,只要是有良心存在的人,都会有这种想法。知己难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李墨很好的充当了知己这个角色,让人愿意把自己的性命交给李墨。而李墨也对得起那些把身家性命交给自己的人的那份信任,不仅妥善照顾那些人的家眷,更是让那些人如今名利双收。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大周军卒百万,可唯有李墨手下的军卒最不惧死。为何?抛开国家荣辱,单从利益出发,只有李墨手下的军卒饷银最高,无人克扣。人心都是肉长,李墨以诚相待,军士们又怎么会不舍命相报。

  事情解决了,李墨才不想插手契丹人内部的恩恩怨怨,说到底要不是如今女直人在跟契丹人死磕,那跟契丹人死磕的就是大周。眼下契丹人家大业大,女直人虽然气盛,但一时半会还吞不下契丹,天祚帝这个败家子还能继续多败几年。而大周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趁着契丹人没工夫去管小弟西夏的工夫彻底把西夏这个契丹人的马前卒给摆平,然后坐看契丹人跟女直人拼命,既不阻拦也不插手。

  而朝廷眼下也的确是在这么干,兵部之所以会拒绝李墨所提出的要求,最大的原因就是眼下大周的西军急需成年战马。西夏与契丹一样都是以骑为主,而在冷兵器时代,对付骑兵的最佳方法就是以骑对骑。大周的骑兵虽然比不得西夏骑兵精良,但有总好过无,不指望大败西夏骑兵,只要能牵制一二,不叫西夏骑兵随心所欲那就足够。

  质不行,那就以量取胜。对待西夏,这回朝廷算是下了狠心,以往每每征讨西夏,讨厌的契丹人总会跑来搅局,而这回契丹人自家后院起火,也就顾不得旁人了。尤其是如今的辽国皇帝天祚帝犯了牛脾气,非要先把女直人给解决了才肯放眼他处。自大周开始发兵攻打西夏以来,西夏的特使早早的就跑到了大辽求救,可辽国皇帝却迟迟没有接见。

  自从天祚帝处死了元妃跟晋王以后,他的身边就尽是像萧奉先那样只会顺着皇帝意思的大臣,忠直有眼光的不是被杀就是被囚,在大辽堪称人杰的耶律大石位高权重,可他倒霉就倒霉在不像萧奉先那样有眼力价,天祚帝不爱听什么他就偏说什么,到最后落了个丢差软禁的下场。

  李墨听着马麟跟自己说着这些有关契丹内部的新闻,那就是在回程路上觉得无聊听着解闷的,他可没兴趣去关心西夏能不能挺过这一关,耶律大石能不能重拾帝心,这些跟他一根毛的关系都没有,他只关心自己跟契丹人的马匹生意能不能顺利。

  大周朝廷的困难李墨是知晓的,所以他才会有此北地一行。当然理解归理解,该记得仇也是要记的。反正自己这边贩马的数量不是很多,估计朝廷暂时也看不上,李墨也就没打算把到手的马送去给朝廷征用。

  原本一路无事,有何元庆、花逢春这样的高手跟着,也不会有什么麻烦会自动上门,可偏偏就是有那么没眼力价的,队伍眼看着就要到达港口,就被人拦住了。

  拦路的不是契丹人,看穿着也不像是北地的汉儿。原先负责押后的祝彪过来询问情况的一见拦路的那人,不由脱口问道:“三郎,你这么在这里?”

  “彪哥,快救命啊。”被祝彪称作三郎的年青人一见祝彪就如同看到了救星,急忙大声叫道。

  “稍安勿躁,我可不是这里的主事人。”祝彪安抚了一下面前的男子,扭头对李墨解释道:“大人,此人名唤石秀,人称拼命三郎,是属下在来北地贩马的时候结识的。”

  “石秀?”李墨闻言一愣,要说起拼命三郎,李墨当初去找安道全的时候还特意让人去找过,得到的消息就是这小子随着叔父出门做生意去了,自己晚了一步,却不想会在这里遇到。为了避免认错人,李墨开口问石秀道:“石秀,你家可是住在建康?建康有一人名唤安道全,你可认识?”

  “认识,建康府的神医嘛。这位大人,敢问你队伍中可有懂得医术的人在,小的叔父忽然发病,眼看着就要不行了。”石秀神色焦急的问李墨道。

  李墨这次出来倒是的确带了两个随船的大夫,可大夫眼下在船上,并不在队伍当中。见眼前这石秀就是自己之前失之交臂的拼命三郎,李墨立刻说道:“三郎毋急,将你叔父抬上马车,我们这就赶回营地。”

  “多谢大人。”石秀闻言立马感激的说道。人命关天,此时实在不是客套的时候,石秀自小父母双亡,是叔父一手将其带大,可以说在这世上石秀最亲近的人就是他叔父。如今眼看着叔父突然急症,石秀哪有心思去跟人客套,就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石秀已经顾不上去考虑李墨的用意了。

  把徐慧娘从马车里叫出来,让人抬着石秀的叔父上了马车,随后李墨就下令队伍加快速度前进,同时还命人快马先行,通知在岸边营地等候的两个大夫做好救人的准备。自从有了安道全,再加上李墨的大力支持,李墨手下的梁山军出现了第一支成建制的医疗队伍。当然这也要感谢安道全的大度无私,他毫无保留的教授让那些慕名前来的大夫学徒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医术大涨,如今在李墨的手下,能够独自坐堂问诊的大夫已经将近百人,而这次随同李墨一同来到此地的两人则是安道全手下医术最好的。

  眼下石秀心忧自家叔父的性命,不是上去套交情的时候,李墨也没去自讨没趣,转而找来祝彪询问起了祝彪跟石秀是怎么结识的。

  听到李墨的询问,祝彪不由笑了,“要说起来,属下跟三郎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不是有句老话叫同行是冤家嘛,大人给属下的命令是收购马匹多多益善,那属下自然不能懈怠,这样一来就导致石秀跟他叔父辛辛苦苦来北地一趟却是白来一趟。这石秀心里不服,就带着人来找属下麻烦,再然后就是不打不相识了。大人,你想要招揽那个石秀?”

  对于祝彪的询问,李墨倒是没有否认,点头问道:“有什么建议没有?”

  “石秀此人很讲义气,而且对他叔父极为敬重。大人若是想要招揽此人,最好把主意打到他叔父的身上。”祝彪轻声答道。

  “这倒的确是个好办法,就是不知道他叔父能不能挺过这一关。”

  “喂,你叫我让出马车,打算怎么补偿我?”一旁同样骑着马的徐慧娘凑过来问李墨道。

  “你这不是骑得挺好的嘛。”

  “这骑马没有坐马车舒服。”

  “总是坐马车对身体也不好,容易发胖,难道你就没发现你比离开京城的时候胖了一圈吗?以前你可是个尖下巴,现在都快有双下巴了。”

  “什么?”女子天生爱美,徐慧娘一听李墨说自己胖了,不由一惊,伸手就去摸自己的下巴,等发现李墨是胡说八道要跟李墨理论的时候,才发现李墨已经催马跑到队伍前头去了。

  徐慧娘气恼的催马就要追过去找李墨算账,祝彪却拦住徐慧娘劝道:“徐姑娘,眼下咱们正在赶路,有什么话不妨等到去了营地再说不迟。”

  “……嗯,你说的有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等到了海上,我倒要看看他会不会去跳海。”徐慧娘听了祝彪的话后从善如流的答道。她徐原本就不是一个恃宠而骄的人,虽然论身份她要比包括李墨在内的所有人都要高出一大截,可在李墨这里,她发脾气的对象只有李墨一人,对待其他人,徐慧娘的态度还是很和善的。

  没了徐慧娘来找茬,李墨耳根清净了许多,一路上也考虑好了如何招揽石秀。他的叔父要是被救回来那自然一切好商量,可要是他叔父不幸,那就只能换个办法。两手准备,就不信石秀能飞出他的手掌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