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闲

  移民计划因为事先准备充分,目前正在按部就班的执行着,有梁山海军保驾护航,从大周至耽罗岛的这一片海域,是李墨说了算。

  先下手为强呀,在清除了附近的海盗以后,梁山海军一家独大,北边的契丹人不重视海上利益,朝鲜也忙于跟世仇女直人拼命,结果就被李墨给捡了便宜,等到朝鲜人得知高贞干冒死送来的消息时,李墨已经在耽罗岛站稳了脚跟,只一战就将气势汹汹来找事的朝鲜水师给尽数送到了海底。

  海路断绝,陆路又被世仇女直人给堵得死死的,朝鲜就算是想要派人去向大周抗议都找不到门。要说朝鲜人对抗外敌有两**宝,一是坚壁清野,缩在城里跟敌人打消耗战,二就是找老大。可眼下李墨压根就没有要登陆的意思,第一招也就没了用武之地,而第二招找老大……

  朝鲜以前的老大是大周,后来朝鲜看大周这个老大不如契丹这个老大厉害,便转投了契丹。可如今是多事之秋,契丹这个老大现在有点自顾不暇,前阵子龙兴之地都被女直人给占去了。所谓的龙兴之地,就相当于契丹人的祖坟。眼下祖坟都被人给占了,哪还有心情去管小弟的死活。听说契丹皇帝这回纠集重兵来战占了他家祖坟的女直人,不让朝鲜人出兵牵制女直人就不错了,哪还会在这时为朝鲜人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分心。

  求告无门的朝鲜人只能暂时忍下这口气,没办法,不忍也不行啊,大海之上无法无天,哪怕是打着使者的旗号都会被梁山海军击沉,想要借着大周的商船偷偷前往大周,可那些人离开了朝鲜半岛就没了音讯,几次下来,也就没谁愿意去接这种有去无回的任务了。

  李墨才不管朝鲜君臣如何的痛恨大周的蛮不讲理,他反正是我行我素的继续着自己的计划。耽罗岛已经落入手中,移民的事情轮不着他去操心,他要操心的只有养马这件事。第一批种马已经被送到了耽罗岛上,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那批种马的情况还算不错,没有因为水土不服而出现折损,相信等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以后,它们就可以开始为李墨提供源源不断的战马。

  想要扩大马群的数量,目前的办法只有从外引进,可大周境内的种马李墨又有些看不上。既然要做那就要做最好的,要不然又何必费心劳力的跑到耽罗岛上受罪,李墨的目标是来自契丹的种马。

  现在的契丹已经大不如前,至少边境的把守不像以前那样严格。契丹也是倒了血霉,摊上了一个恶邻,刚刚从黑山白水间走出来的女直人把发财的首选目标定在了契丹人的身上,谁叫契丹人离他们最近呢?兔子不吃窝边草这句俗语女直人明显没有听过。

  整日里为了生存在黑山白水间与猛兽争斗的女直人根本就不是那些已经过惯了富贵日子的契丹人能够抵挡,要不然也不会连祖坟都叫女直人占了。

  契丹人想要奋起,但奋起却不是单单靠口头说说就行的,再加上契丹人如今的领导实在不是块打仗的材料,在与女直人的战斗中,契丹人是一败再败。与李墨所知的历史一样,虽然如今没有了大宋,但契丹人的大辽皇帝还是天祚帝。这位天祚帝真可谓是皇帝界的一朵奇葩,如今女直人会得势,那完全就是这位天祚帝惯出来的。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领导。这句话用来形容天祚帝那是再恰当不过。想当年,女直人发动叛乱,天祚帝率领七十万大军御驾亲征,而当时的女直人仅有两万之众,数量如此悬殊,可结果却是女直人大获全胜。

  而导致女直人大获全胜的原因,就是在战场之上天祚帝忽然逃跑所致。他是皇帝呀,原本在战场最高处观战,可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战局正酣的时候正在前线跟女直人拼命的契丹勇士回头一看,身后高坡上代表皇帝的大旗没了。

  兵败如山倒,就像是滚雪球一样,见皇帝跑了也跟着跑的契丹各部谁也不顾谁,只想着尽快脱离战场,结果就给了女直人趁机掩杀的机会。

  军心士气这东西可鼓也不可泄。天祚帝既然上了战场,那就老老实实在战场上待着,身边有七十万大军保护,两万女直人即便个个如虎,想要伤害到天祚帝也是很困难的。可偏偏天祚帝这个人不按常理出牌,眼瞅着再努一把力就能干掉女直人的关键时刻,他偏抽风撤退了,而且连个招呼都不打,手下那些契丹大将都不知道原因,见老大跑了,他们也就跟着跑,结果一场到手的胜利就这么拱手让给了女直人。

  契丹人输得窝囊,输得莫名其妙,而女直人赢得也是不敢相信。也就是自那次大战过后,女直人的声势如日中天,契丹人则是每况愈下,女直不过万,过万则无敌这话也是由那时候被传扬开的。

  契丹人节节败退,连连失利,到如今连龙兴之地都丢了,而天祚帝却似乎依然没有醒悟,依然我行我素的执行着他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在心腹大臣萧奉先的支持下,他先把自己的老婆文妃萧瑟瑟以谋反的罪名给处死了,后又把无罪但颇有人望的文妃之子晋王耶律敖卢斡给处死,搞得下边无论是贵族还是士兵都其寒心。

  不作死就不会死,都已经快众叛亲离的天祚帝依然没有醒悟,依然坚持要跟女直人决一死战。可他偏偏又是个多疑的,耶律大石才能出众,忠心耿耿,他却不放心,把人给囚禁了起来,重用萧奉先等奸臣。

  李墨所知的历史上,大宋徽宗跟大辽天祚帝就是一对活宝,两个人比着看谁最能作,到最后都是个阶下囚的命。而现在大宋没有了,这世上也就只有天祚帝这一个活宝,但即便没了对手,天祚帝依然在原本属于他的那条作死大道上大步往前,不作到最后誓不罢休。

  也正是托了这位活宝的福,李墨原本以为从北地走私战马困难重重,但实际上所经历的风险却比想象的要小得多。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肯花钱,舍得花钱,小规模的战马交易压根就没人过问,当然那是在上下都已经被喂饱的前提下。

  祝彪作为此事的负责人,在伤好之后就直接前往了北地,有商队配合,用银钱开道,祝彪已经陆陆续续为李墨的梁山军买回了千余匹好马,而且更重要的是,祝彪为李墨开辟出了这条走私线,只要肯花钱维持,就能源源不断的得到北地战马。武装大周的正规军有点杯水车薪,但用来武装李墨手底下的那支马军,却是绰绰有余。像杜胜所统领那一部人马,如今就已经换装成为了一支纯粹的骑军。

  李墨如今的小日子过得挺舒心,他聪明的没有混迹朝堂,不去参与那些争权夺利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这个态度,没有谁主动来找他麻烦。而随着他实力的逐渐壮大,别人也会不得不开始重视他这股力量。

  五千人马并不能对朝堂起到多大的影响,但李墨手中所掌握的那条海上商路,却足以叫人垂涎。而陆上不同海上,没有船,说什么都是扯谈。李墨妙就妙在抢了一个先手,朝廷虽然也组建水军想要制衡李墨,可组建的过程却并不顺利。

  官场潜规则,阻碍着朝廷水军的迅速建成,哪怕是皇帝亲命,那些想要在其中分一杯羹的人还是小动作不断。不像李墨的梁山水军,就是李墨当家,李墨说了算。而朝廷的水军,盘根错节太多,只能眼馋的看着梁山海军从海外运回一船又一船值钱的海货。

  海上贸易利润极大,同样风险也不小,一旦遇上海难,那就是船毁人亡的结果。所以一条熟悉又安全的航线,就成了影响海贸至关重要的因素。眼下李墨已经掌握了大周与朝鲜这条航线,但李墨并未满足。朝鲜就是一个穷地方,出产的东西对大周来说可有可无,维持这条航路,主要还是以大周产品的输出为主。李墨最想要得到的还是南方的航路,只不过眼下鞭长莫及,也就不痴心妄想了。

  眼下自己有船有人,过了朝鲜就是日本,虽然日本也是一个穷地方,但好歹要比朝鲜要富有,而且最主要的是,眼下日本可不同于李墨所知的那个后世的日本。现在的日本可是以能跟周人来往为荣。

  不过去日本的航线目前还处在摸索当中,李墨手下五支舰队,除了守岛的一支,剩下的四支也各有任务,李墨当然想要扩充自己的舰队,但眼下却是有船无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能够挑起大梁的水军统领,相信日后肯定会被培养出来,但眼下,时间上却来不及。

  这是李墨唯一感到有些不满的地方。

  “唉~人生不如意事常**。”闲着无聊,跑到海边钓鱼的李墨自我安慰着,只是人不找事事找人,李墨的悠闲时光总是短暂的,奉旨出任李墨幕僚的徐慧娘就一脸怒色的走了过来,见到李墨在钓鱼,二话不说就把李墨钓上来的几尾鱼给扔进了海里。

  李墨已经见怪不怪,等徐慧娘扔下了木桶,这才问道:“这回又是谁惹你了?”

  “无聊呀,整日里无所事事,原本还以为跟着你出海能遇上什么趣事,却没想到比待在京城还要无聊。”

  “没事就是好事嘛,我可不像你,总希望着能出点事。”

  “……我想回家。”徐慧娘郁闷的对李墨提要求道。

  “可以啊,等下一批船过来的时候你就上船回去就是,算算时间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李墨毫不挽留的答道。

  “……你就一点都不挽留我?”

  “腿长在你身上,我挽留你做什么?不过你想好等你回了京城以后怎么跟圣上说了吗?”

  “谁说我要回京城了?我要去杭州。”徐慧娘眼珠一转,笑着对李墨说道。

  李墨这下不淡定了,他并不知道徐慧娘好女色是徐慧娘有意为之,还真以为徐慧娘就是个拉拉。一听徐慧娘要去杭州,他立马就想到李香君还有韩家两位小姐,徐慧娘去祸祸别人家的女人李墨可以当做没看见,可要是想祸祸自己家里的,那可不行!

  “你去杭州做什么?”

  “你管我做什么?”

  “……你是陛下指派给我的幕僚,要有点敬业精神。”

  “那你倒是给我找点事呀,整日里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我又不是猪。”

  “猪怎么了?你知道有多少人羡慕猪一样的生活。唔……既然你想要找点事做……”

  “我可事先声明啊,一般的小事我可不做。”徐慧娘抢先对李墨提条件道。

  李墨原本还真打算给徐慧娘安排点琐事干干,一听这话,原本的打算就不好说出口,正犯愁给她找点什么事做的时候,忽然就见吕将神色匆匆的跑了过来。

  “出了什么事?”李墨跟徐慧娘异口同声的问道。

  “……的确出了事,不过不是岛上的事情,而是北边出了问题。大人,祝彪叫北边的人给扣下了。”

  “因为什么?”李墨皱眉问道。祝彪是负责从北边走私战马的主要负责人,他被人扣下,恐怕也是跟走私战马这事有关。

  “不清楚原因,对方只是说想要见见祝彪背后的人。”

  “想要见我?对方是什么来路?”

  “不清楚,不过据送信回来的人说,对方的来头不小,好像是契丹的贵族。”

  “契丹贵族?难不成是想要跟我谈笔大买卖不成?”

  “大人,如何答复?”

  “对方规定见面期限了吗?”

  “说了,说是两个月后,在营州恭候大驾。大人,要去吗?”吕将沉声问道。

  “扣了我的人跟货,自然是要去一趟的。你要不要跟着一起去?”李墨问徐慧娘道。

  “当然要去。”徐慧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答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