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阮氏三雄

  “你二哥是什么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时候他哪肯听你说什么买卖。”阮老太闻言笑着对阮小七说道。

  阮小七一听也对,他自家这二哥一旦投入进去,那就非要尽兴才成,贸然打断他的“雅兴”,一会准得拉长个脸,到时别买卖没谈成,反倒把人给得罪了。

  “小七哥附耳过来,我教你一招,保准让你二哥不怪你。”李墨见状笑着冲阮小七招了招手道。

  ……

  阮小七将信将疑,“能成?”

  “准能成。”李墨自信的冲阮小七点点头。

  阮老太不知眼前这个年轻后生给自己儿子出了什么招,就见阮小七在草屋前站定,深吸一口气后冲着屋内大叫道:“快跑啊,官府来抓赌啦!”

  “哗啦~”屋内一阵慌乱,就跟着就听屋后传来几声落水声,李墨笑着对阮小七说道:“还不赶紧去把你二哥给追回来。”

  阮小七连忙点点头,动身去追阮小五,草屋前就只剩下李墨一行人跟阮氏三雄的老娘。

  “嬷嬷不用担心,我们虽然的确算是官府中人,不过我们不是来抓赌的,只是有事想要请您老的三个孩子帮忙。”

  “……你这后生还真有主意。”

  “嬷嬷过奖。嬷嬷饿不饿,我带来的酒肉,不如我们边吃边等。”

  阮老太似乎像是见过世面的一个人,对李墨的盛情没有拒绝。不多时,阮小七跟阮小五还没回来,倒是得到阮小七通知的阮小二赶了过来。

  “老娘,老二跟老三呢?这几位是……”阮小二上前问老母道。

  “你三弟去追你二弟了,这几位是来找你们兄弟几个谈买卖的。”

  “哦,不知尊驾贵姓?”

  “免贵,我叫李墨。这次奉圣旨前来梁山练兵,听闻你三兄弟水性了得,所以想要请你们帮忙捕鱼,不管你们能捕多少,我都照单全收。”

  “……不知李相公手下有多少兵丁?”

  “圣上许我一千人,我如今只招了五百人,还有五百人的空额我打算训练水军,你三人对此地熟悉,不知可有什么好的推荐?”

  “……李相公买鱼是假,招兵才是真吧?”阮小二试探的问道。

  “呵呵……买鱼是真,招兵同样也是真。我大周兵强马壮,不过皆在陆上,而我想要令圣上另眼相看,自然要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我也不瞒你,来时我的确有想要招你兄弟三人为我水军统领的念头,不过这也要你们兄弟自愿。不管你们兄弟愿不愿意到我麾下做事,这买鱼的事情都是要谈的。”

  阮小二没想到李墨会这么坦诚,一时没了主意,习惯性的望向自己的老娘。阮老太见状不由嗔道:“你这孩子多大的年纪了?还要老娘替你指路不成?既然这位李相公是找你三兄弟,主意自然要你们三兄弟自己定夺。”

  “……娘,二弟跟三弟这不是不在嘛。”

  到底是母子情深,被阮小二这么一求,阮老太也不好再推辞,看向李墨问道:“这位李相公,不知你训练水军意欲何为?”

  乡间老妇能说出这么文绉绉的话?李墨不觉得会有,对阮老太的身份不由感到好奇,当然对阮老太的问题李墨也不敢怠慢,他是看出来了,能不能招到这阮氏三雄,关键就在眼前这个阮老太身上。

  “嬷嬷,实不相瞒,您别看我现在是个领兵的将官,可实际上我可是这一届科举的榜眼,之所以圣上会让我出来带兵,理由现在暂时不方便对您老说,不过我可以保证,阮氏三兄弟跟我不吃亏。不说什么光宗耀祖这类虚话,至少不会埋没了他们这一身的本事。说句您老可能不爱听的,一辈子打渔能有什么出息,倒不如趁着年轻出来闯荡闯荡。”

  阮老太并没有被李墨三言两语的说服,不过她也没有马上就拒绝。李墨最后一句话打动了她,一辈子打渔到头来终归是个打渔的,以前是没有机会,也没人瞧得上自己这三个孩子的本事,如今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亲自登门的,这是个机会!

  “老身年岁大了,这种大事还是让他们自己个商量着办吧。”阮老太沉默了许久,这才对李墨说道。

  李墨闻言大喜,他并不指望一下子就能说服阮老太,而阮老太现在这种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已经达到李墨的目的了。

  ……

  等到阮小七跟阮小五回来,三兄弟一合计,阮小七开口对李墨说道:“你想要招揽我们也成,不过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我们的本事只卖给识货的,你是那个识货的人吗?”

  “我招人也同样不是随随便便是人就谁,就说我背后这两个,那都是有万夫不当之勇,这一路剿匪过来,他们出力颇多。至于小七哥问我是不是那个识货的人,我一时间也找不到什么证明,只能用这些黄白之物来表达一下我的心意。”李墨说完冲身后招了招手,立刻就有两个亲随捧着两盘金银上前。

  “莫要推辞,这是给你们三兄弟的安家费,你们愿意把性命卖给我,我自然不能小气。”见阮小二想要推辞,李墨抢先说道。

  钱这东西不是万能的,但有些时候钱又是无所不能的。李墨想要告诉阮氏三雄自己很看重他们,可如何表达这种看重,光靠一张嘴恐怕不行,还是用成堆的金银更加实在。

  阮氏三雄都是打渔的出身,自由是自由,可生活水平却只能维持在温饱,换句话说,大锭的金银他们就从来没有见过,眼下一看李墨毫不犹豫的拿出两托盘的金银,不由得就相信了李墨的诚意。没谁会特意跑来拿他们三个打渔的寻开心。

  “不知我兄弟投你以后,李相公准备如何安排我们?”阮小二出声问道。

  “我意组建一支水军,而你们三个就是水军的统领,至于人手由你们自己去招,只是你们要记住一点,身手差点没关系,但人品还有家底必须要干净,要是招进的人在日后作奸犯科,那到时你们可不要怪我不给你们颜面。”

  “那不知李相公需要招多少人手?”阮小二又问道。

  “暂定五百人,等我回京以后再行扩编。”

  “李相公回京做什么?”阮小七嘴快,好奇的问道。

  “回京找圣上要编制呀,私自招兵那可是要掉脑袋的,既然是吃官家饭,官家的规矩自然要遵守。”

  “那不知水军每月的饷银如何算?”

  “与我手下那五百步骑一样,每月五贯。”

  “五贯?”阮小五惊呼出声。

  “对,五贯,不过那是兵丁的饷银,你们这些做统领的自然是要翻倍。还有一点我要提醒小五,军中禁赌,谁要是被抓着,倒是挨罚可不要怪我事先没提醒。”李墨看了阮小五一眼,笑着说道。

  “嘿嘿……我不在军中赌就是了。”阮小五挠了挠头道。

  阮小二隐蔽的白了没出息的兄弟,又对李墨说道:“李相公,据我所知,咱大周军中的饷银好像没有这么多吧?这每月五贯的饷银,官府真的愿意给?”

  “官府愿不愿给都没关系,我有钱给不就成了。你们放心,我这人小有家资,这点饷银还是支付得起的。”

  “那你干嘛要回京城呀?”阮小七插嘴问道。

  “刚才不是说了吗?回京找圣上要编制呀,你们不会以为我招个五百水军就满足了吧?我的目标可不是五百,你们也不要以为手下有了几百水军就自满。别说五百,日后五千、五万都是可能的。”

  “……你不会是想要造反吧?”阮小二犹豫的看着李墨问道。

  “我吃饱了撑的,造个屁反。我只是眼光要比别人要长远了一点,在别人把眼睛都盯着陆上的时候,我却把目光投到了海上。总之你们放心,不是带着你们去干掉脑袋的事情……呃,也不对,你们这些水军日后难免还是要打仗的,不过你们打仗的对象却不是咱们大周的人。”

  阮氏三兄弟相互看了看,起身对坐着的李墨单膝跪地,领头的阮小二恭声说道:“得蒙大人不弃,我兄弟三人愿为大人效力。”

  “呵呵……不必多礼,我这里没有那些繁文缛节,日后咱们都是兄弟。”李墨笑着扶起三兄弟道。

  李墨客气,阮氏三雄却不敢顺杆子往上爬,而李墨也知道日久见人心这句话的含义,当下也不强求,招呼阮氏三雄喝酒吃肉,顺便谈谈了日后有关水军建设需要注意的事项。

  从本心出发,李墨并不喜欢四处跟人炫耀自己的人脉有多广,家资有多丰厚,可有些时候这种炫耀却是必须的。尤其是在面对刚收到的新人时,为了让新人认定自己不是投错了人,这种炫耀可以坚定他们的信心。

  事实也是如此,当得知李墨与四皇子交好,与凤鸣军主副帅交好,自身也是颇有家资以后,阮氏三兄弟对待李墨的态度更加的恭敬,而一直没有说话的阮老太看向李墨的目光也变得有些惊讶。

  年纪也不过是与自家三个孩子相仿,可所做的事情却甩了自家三兄弟大老远,如今自家三个孩子都到了人家手下做事,只要这个李相公人品坚挺,那就不愁自家这三个孩子在将来不能出人投地。

  收的阮氏三雄,李墨此行的目的也就达到。练兵的时候此时已经不需要李墨操心,杜胜、袁虎二人就足以胜任。而李墨对阮氏三兄弟所言的回京也确有其事。李墨的最终目的是夺取耽罗岛上的养马场,而想要达到这个最终目的,李墨离不开朝廷的支持,尤其是当今圣上的支持。否则李墨不声不响的在梁山招兵买马,估计还没等李墨实施计划的下一个环节,朝廷的征讨大军就开过来的。

  取得当今圣上的支持至关重要,只有得到圣上的支持,李墨才能借用国家的力量。水军作战,最重要的就是船,而造船这件事对李墨来说却是两眼一抹黑,自己单凭个人的力量,即便再加上韩家的支持那也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可一旦可以借用国家的力量,那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支持,那都不是可以相提并论。

  如何说服当今圣上支持自己的想法,这是接下来李墨需要头疼的事情,别人也帮不上忙。在安排好阮氏三兄弟的职务之后,李墨跟众人打了声招呼,单人独骑的踏上了返回京城的道路。

  对于李墨一个人回京这件事,鲁达等人是持反对意见的。今非昔比,李墨早已不是在绿林道上默默无闻的人物,有不少人想要取李墨的项上人头,就这么让他一个人回去,鲁达等人不放心。

  不过李墨也不是没有理由,拢共就只有五百人,好不容易才赶到了目的地,这时候为了护送自己回京,那岂不是浪费时间?

  李墨拒绝了鲁达等人陪自己回京的提议,只是让徐觅等人暗中护送,有他们这些专业的刺客随行,鲁达等人也只能放弃了他们的提议,只是对徐觅千叮咛万嘱咐,万万不能叫李墨出了差池。

  即便没有鲁达等人的叮嘱,徐觅也不可能让李墨遇到什么危险。毕竟李墨拥有蟠龙佩,是他们的大头目,这要是让大头目出了事,他们这些人也没脸继续在刺客这一行里混不是。

  这一日,李墨行至了一家酒铺旁,抬头看快到饭点,便准备在这酒铺解决一顿之后再赶路。在路上李墨已经想清楚了,说服圣上的最好办法就是坦诚,实言相告。人常说人老奸马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当今圣上什么没见过,在他面前玩心眼,十有**玩不过他,倒不如据实相告,能成最好,不能成到时自己再想别的辙。

  酒铺不大,不过还算干净,李墨让店小二把马牵去喂草料,自己则找了个靠门的位置坐下。一个人也吃不了太多东西,李墨随便点了两个菜,又要了两碗米饭也就算齐活了,正等着店小二把自己所点的饭食端上来,就见此时门外走进一人,李墨随意的一看,顿时被晃了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