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拦路虎

  清风寨上下五十余户,连老带少二百多口人,定居桃花县虽然一开始会有点负担,但从长远考虑,这何尝又不是一股助力。

  人多力量大,无论要做什么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没有人,什么事都办不成。这二百多人到了桃花县,县里只要划出一块居住地即可。这时候可不存在什么人多地少的问题,相反的,地多人少才是当权者头疼的问题。

  李墨为了安花逢春的心,一面让钱六带着自己的书信先行前往桃花县找许忠安排准备,一面让鲁达带着一百兵丁随行护送,自己则带着杜胜并剩余的四百兵丁一路缓行,等待完事的鲁达等人赶来汇合。

  一路无事,桃花寨已经叫李墨带人平了,附近不成气候的蟊贼也望风而逃,这让紧张了一路的花逢春不免有些失望。花逢春箭术过人,但其他本事就有些差强人意,而鲁达自小在寺中长大,又是被当做护寺武僧培养,虽不敢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与花逢春相比,那就相当于是一个宗师级的人物了。

  深知自家短板的花逢春见路上无事,便虚心向鲁达求教,而鲁达也不藏私,有问必答,二人虽无师徒的名分,但却又授业之实,从鲁达那里,花逢春学到了一门枪术,这一路上除了练枪就是学习骑马,至于照顾族人的事情,花逢春现在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

  一行人到达桃花县的当天,花逢春的族人就得到了安排,事先已经得到了李墨的通知,桃花县的一二三把手自然不敢怠慢,毕竟拿人手短,三万石粮食的好处这些人还没有消化完呢。

  “县令大人,这些粮食是……”看到停在新建村落广场的一辆辆粮车,花逢春忍不住好奇的问许忠道。

  “这是李大哥的安排。他说你们刚刚下山,家中的存粮恐怕不多。正好前不久剿灭桃花寨的时候缴获了不少粮食,所以让我按人头给你们发一些粮食,以便你们能熬到下次秋收的时候。粮食不多,一人十石,回头让你们选出来的村正负责发放给大家。”

  花逢春闻言恍然,心里不由感到一阵惭愧。在见到这些粮食之前,他还真没考虑到这个粮食问题,没想到那个李墨却不声不响替他准备好了。

  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族人,即便是对“招安”颇有微词的花二叔此时也不言语了,默默无语的站在那里。而三爷爷则是有些激动的拉着花逢春不住叮嘱,让花逢春跟着李墨好好干,千万不要辜负了人家的厚待。

  非亲非故,却能替你考虑周详,这就表示了人家对你的诚意。虽说老套了,但士为知己者死这种情怀在古代并不少见,此时的花逢春就是这种情况,在他心里,已经认定要跟随李墨,至少先前李墨承诺将来会推荐他去凤鸣军的话,花逢春已经抛至脑后。

  在来桃花县的路上,花逢春除了每日与鲁达习武,休息的时候也跟鲁达打听过有关李墨的事情,而鲁达是个憨直的性子,觉得李墨的事情没有什么是不能对人说的,站在他的角度将他所知的有关李墨的事情告诉了花逢春。花逢春听说自己所投之人竟然还真像他自己所说是这届科举的榜眼时吃惊不小,再听到李墨与四皇子关系密切更是惊讶的没了言语……等听到李墨与凤鸣军副帅关系暧昧时,花逢春都已经有些麻木了,这时候鲁达就是说李墨跟当今圣上是忘年交,花逢春都不觉得有什么意外。

  大人物呀!投靠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看所投之人究竟值不值得自己相投。而李墨很明显符合像花逢春这样有本事却没门路的人投靠,只要能够得到李墨的信任,那自己建功立业一展抱负的愿望就不难实现。

  安顿好了族人,花逢春随着鲁达一路急赶,想要尽早返回李墨的身边,而此时的李墨却遇上了麻烦。清风县的崔县令倒是不敢找李墨的麻烦,虽然清风寨里的仇人被李墨给“私放”了,但回头想想,这样也好,至少自己治下没了强人,在政绩方面可以写上一笔。不过崔县令不吱声,却不代表崔县令就能咽下这口气。

  明面上弄不过你,那就背后给你使点坏。崔县令也没做什么大的动作,只是让心腹人乔装改扮了一下,然后去通知了李墨下一站要去对付的贼寇。

  万幸李墨习惯布置前哨,这才没叫卧龙山的强人先下手为强。不过也因为卧龙山的强人事先有了防备,李墨路上想的计划也不得不作废了。

  相比起桃花山和清风山,卧龙山那绝对是块硬骨头,光是有名有姓的强人就有十余个,在卧龙山上落草的贼寇将近一千人。尤其是为首的那个强人,听说当年还参加过朝廷的武举,只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后来中途放弃,跑到卧龙山落草聚义。

  面对卧龙山的主动找茬,李墨并没有打算绕道,士气可鼓不可泄,卧龙山自己下山找死,李墨哪能迎难而绕。不过不退归不退,李墨也没打算跟卧龙山上的人死磕,自己手头就五百来人,就是一个换两个李墨都不干。

  不能强攻,那唯有智取,可一时间李墨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只能一面安营扎寨一面命人返回京城求援。当然李墨不是向秦八郎求援,而是向还留在京城的阿宁求援。人情这东西能不欠最好不欠,尤其是同性之间,欠了人情有许多事情就不好张口了。相比起来还是欠异性的人情比较划算,了不起债身肉偿,以身相许嘛。

  阿宁的援兵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李墨现在能利用的还是自己手头上这点人,好在鲁达跟花逢春已经归队,倒是叫李墨心里稍微多了些底气。

  只守不攻向来不是李墨的性格,眼下人手到齐,自然要去试探一下卧龙山的虚实,五百余人在李墨的率领下来到卧龙山下叫阵。面对李墨的主动挑衅,卧龙山自然不会在这时做缩头乌龟。或许双方所想的一样,都是想要借此机会做对方几个人做为手中的人质。

  第一阵李墨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鲁达,而卧龙山方面也派出了一将,只见此人豹头环眼,身量与鲁达相近,手中一根狼牙棒,看来跟鲁达一样也是一个招式大开大阖,以力量取胜的人。

  二人两军阵前一场恶斗,你来我往一番狠砸,卧龙山见自家人一时间难以取胜,便仗着人多又派出了一人,只是还没等那人赶到近前与同伴双战鲁达,就见李墨那边射出一箭,直接钉在了来人的马前。这个举动意思很明显,但凡那人只要再敢上前一步,下一箭就会落在那人身上。

  “你们要点脸不要?明明说好了单挑,又派人上来做什么?”李墨拿着手里的特制铁皮喇叭冲着卧龙山那边高喊。一句话说得卧龙山那边无言以对,尤其是卧龙山的首领,更是抽空狠狠瞪了自己的军师一眼。

  “哥哥,兵不厌诈呀。”军师小声嘀咕道。

  “莫再丢人……”首领还没把话说完,就听对面传来一阵欢呼,急忙往战场看去,就见自家兄弟已经落马,而那个叫鲁达的敌将正端坐马上,手中那件看上去有些古怪的兵刃正指着自家兄弟。

  “怎么回事?怎么就落败了?”首领皱眉问旁人道。

  “哥哥,那个叫鲁达的好大的力气,竟然把马铭哥哥从马上掀翻。”

  有人在跟首领解释方才首领没看到的一幕,而队伍中也有人急忙冲出阵营想要搭救失手被擒的马铭。

  “休伤我兄弟。”一员大将手舞双戟高喊着直奔鲁达而来。

  李墨这边的杜胜见状也拍马迎了上去,手里拿着李墨专门叫人为他打造的虎头枪截住了要救人的对方。

  “来将通名。”

  “袁虎。”

  见自家好兄弟马铭已被官兵绳捆索绑的拖了回去,袁虎只能把目标放到拦路的杜胜身上,想要擒了杜胜好换自家兄弟马铭。

  可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能够跟鲁达交手二百余合而不落下风的杜胜同样也不是易于之辈,哪那么容易就能失手被擒。自打跟鲁达一起投了李墨以后,杜胜就一直有着跟鲁达一较高下的念头。倒不是李墨暗中捣鬼,只是杜胜自己不甘人后,总是想着在李墨面前表现一番,不愿总是做那个万年老二。

  一杆虎头枪,一对阴阳戟,由于有花逢春压阵,卧龙山方面也不敢坏了规矩,派人以多打少。只是袁虎虽强,但杜胜同样也不是弱手,在双方实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心态的优劣就起到了决定胜负的关键作用。袁虎一心想要生擒杜胜好换回马铭,而杜胜相比起来却心理负担要轻。心浮气躁的袁虎一个不留神,就被杜胜抓住了一个破绽,一枪杆抽在后背上,好在袁虎背后背着护背旗,这才没被直接抽落马下。不过就这一下,袁虎就没了继续跟杜胜一较高下的资格,抱鞍而走,退回了本阵。

  卧龙山原本还想要再战,只是这时李墨却命人鸣金收兵。除去了花逢春,他手上就鲁达、杜胜这两个斗将,两个人都是恶斗了一场,再斗下去说不定就会失手,倒不如见好就收,反正卧龙山上就十几个头领,一天捉一个,半个月下来也就差不多了。

  旗开得胜的李墨回到军营自然要有一番庆祝,而卧龙山的众人此时却乌云压顶,没人笑得出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会拉帮结派。别看卧龙山上有十几个头领,但就这十几个人,也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其中今日与李墨对阵的马铭与袁虎就是一伙的。只不过眼下一个被擒,另一个也受伤难在上阵,真正愿意替他们哥俩讨回公道的也就只有寨主一人。

  按道理说军师跟寨主也算是一伙的,只是军师要考虑的是整个山寨的利益,哥们义气只能排在第二位。眼下大敌当前,那个名叫李墨的官军明显不是易于之辈,如何帮山寨渡过这次危机才是最主要的。至于其他人,嘴上虽然叫得凶,但一说到救人,就纷纷成了哑巴。反正袁虎下去养伤了,马铭又被捉走了,这二人的心腹也没资格参加这类会议。

  “明日官兵必定还来,诸位兄弟,还是想想明日该如何应对吧。”军师沉声对众人说道。

  “军师放心,明日若是官兵还敢来,管叫他们有来无回。”一个头领大声应道。

  军师闻言好心提醒道:“任兄弟莫要轻敌,今日的情形你不是没有看到,马兄弟跟袁兄弟的武力在咱们山寨里也能排进前五,就是因为轻敌这才吃了大亏。”

  坐在主位的寨主听到这话眉头不由微皱,倒不是他对军师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感到不满,而是他的本意是想要跟众位兄弟商议一下如何去救失手被擒的马铭兄弟,怎么这件事被人给忘了,提也不提。

  “哥哥,那些官兵今日得胜必定得意忘形,今晚不如由小弟带人前去劫营,说不定可以趁机把马铭兄弟给救回来。”不等寨主开口,军师抢先开口请战道。寨主一想也行,这军师为人谨慎,由他带队下山劫营倒是稳妥。

  “山下的官军与往日不同,兄弟切莫大意。”寨主好心提醒道。

  “哥哥放心,小弟领会得。”

  就在卧龙山上下为今晚的夜袭做准备的时候,负责山下放风的喽啰却在这时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退兵了?那伙官兵退到了哪里?”军师急声问道。

  “回军师哥哥的话,那伙官兵回营以后并未多待,直接拔营起寨,退后五里才重新下寨。”

  “唔……”

  “兄弟,怎么个说法?”寨主见军师沉默不语,忍不住问道。

  “哥哥,看来这回咱们遇上对手了。”军师抬头对寨主一脸严肃的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