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一战

  一伍为五人,一什为十人,李墨如今手底下有五百人,也就意味着李墨可以组成一百个战斗小组。不过考虑到兵种的配合,李墨放弃了以伍为单位的组合,而直接选择了以什为单位。十人一组的战斗小组分别由五名刀盾手,三名长枪手以及两名弓手组成。

  个人的勇武李墨直接选择了放弃,李墨始终坚信在战场上,尤其是在混战中,大将的作用有什么连小兵的作用都不如。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永远是落在小兵的身上,而不是那些百人敌,千人敌甚至万人敌的身上。

  鲁达、杜胜很强,但也只是个人武力很强,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阵前斩将,鼓舞士气,但指望靠他们获得战争最后的胜利,有些不太现实。

  说是前往梁山练兵,但实际上李墨却在京城军营里又待了两月有余。没办法,李墨的要求是那些被选中的新兵以往并未接触过的新法。以往的操练与其说是练兵,倒不如说是个人的锻炼,形式大于实际效果。

  在这两个月里,被李墨选中的五百新兵可谓是吃足了苦头。清晨起来洗漱过后先是五公里武装越野,然后是吃早饭,用罢了早饭过后便是一个时辰的站军姿,再然后就是操练合击战术。以什为单位捉对厮杀,获胜的一方中午可以饮酒一碗,至于落败的,那就只能看着别人喝酒自己咽口水了。到了下午,与上午一样,也是先跑步后站军姿,最后决定晚上谁能喝到酒。

  这样的训练虽然很苦,但却并没有人提出退出。倒不是说李墨的人格魅力吸引了这帮大头兵,而是李墨给出的待遇实在是吸引人,餐餐有肉,顿顿有酒,每月的饷银更是其他人的三倍,这么好的待遇,无非就是过得苦点,规矩多点,忍忍也就过去了。

  等到了晚上,李墨便会将由五百人自己推选出来的什长给叫到一起教授他们识字,等这些什长学会了就要去教他们各自所在一什的士兵学会。不要小看古代人对读书识字的渴望,更何况学会了识字,那就意味着日后这些什长至少做个下级军官是可能的。为了自己的前程考虑,五十个什长学的很用心。

  “李墨,你为什么要教那些什长识字?”阿宁对此感到不解,看了几天后忍不住询问李墨道。

  对于圣上让李墨做武官的作法阿宁开头也是不解,甚至私底下跑去找圣上闹过,只是圣上这回的态度却很坚决,并没有因为阿宁的撒娇耍赖而松口。而阿宁见木已成舟,尤其是李墨欣然接受的份上,也就没有再胡搅蛮缠。只是她对李墨能不能练出精兵不报太大希望,所以在李墨练兵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的跑过来观摩,想要指点李墨一二。

  不过指点的机会她没找到,倒是叫那些暗中想要看李墨笑话的人暗暗心惊,庆幸之前没有去找李墨麻烦。阿宁是什么人?那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五公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要是惹到了她,就算是把官司打到圣上的面前,吃亏的说不定还是自己。

  “闲着也是闲着嘛,更何况尊师重道这句话不是说说玩的,我教授他们识字,那我跟他们就有了一个师徒的名分,更有利于我对这支新兵的控制。”李墨随口敷衍阿宁道。

  阿宁并不知道李墨是在敷衍自己,想想的确也是这个理,便没有追问。不过当今圣上却不像阿宁那样好唬弄,他在得到手下回报以后,立刻敏锐觉察到了李墨的“险恶”用心。五十个能够读书识字的什长,只要在军中熬上两三年,最差也能做到一个百人将。五十个人,除去战死或者中途变节的,李墨能控制的人手至少也能翻上一倍。如果长此以往,不出十年,李墨就能在军中拥有一股不小的势力。

  不过看出来归看出来,圣上却并没有任何动作。对于长期把持兵权的一个皇帝来说,圣上很清楚李墨这么做并没有错。别扯什么结党营私,但凡要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那都必须要培植亲信,尤其是在军中。若是一个将领在军中连个亲信都没有,那最好就不要在军中混了,因为那可能会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当今圣上让李墨走武途的目的是为了伏婉的将来考虑,说白了他现在培养李墨就是为了等自己百年之后让李墨成为替伏婉遮风挡雨的一堵墙。别看李墨赚钱的本事很大,但面对刀子,他的那些钱只会成为惹祸的根源。

  而且李墨的练兵法也叫圣上感到有些好奇,掌军这么多年,就没见过有哪个兵像李墨手底下那些兵一样身上带的零碎那么多。人手一把臂弩,抬手就是一次释放三弩,除了弓箭手外,一什中的其余八人每人还要配备两柄小斧,都是五斤上下,一旦开战,五百人除去那一百弓箭手,一个照面就先飞过来八百把小斧,估计就是绝世猛将也吃不消。

  对于李墨的奇思妙想,圣上很感兴趣,也正是因为感兴趣,圣上不动声色,只想看最后李墨能练出什么样的兵来。

  从训练之初,李墨就拒绝了以秦八郎为首的军中将领的探视,这些人都是日后的对手,李墨可不想“泄露军情”。不过以秦八郎的手段,想要弄清楚这两个月李墨到底在做什么,还是可以办到的。

  与当今圣上一样,秦八郎也对李墨的练兵之法产生了浓厚兴趣,只等一年之后军中演武的时候看结果再决定是否在全军推广。

  两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五百新兵也已经适应了李墨的训练。因为是处于封闭训练,所以这些新兵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但等他们与昔日那些袍泽相遇的时候,立马就发生了不同。

  本来能被选中就是因为他们自身的身体素质要高人一筹,但等与那些昔日的袍泽再见面时,双方所表现出的气质一眼就能看出来。

  老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两个月的新兵训练一结束,李墨就开始了对这些人的实战训练。架式练得再好,不能实战那也是白费功夫,李墨可不愿意花费了自己大把银钱的五百新兵最后只是个样子货。反正要去梁山了,与其规规矩矩的走过去,倒不如一路杀过去。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穷山恶水那就只能吃人了。不是说大周朝的治安不好,只是总有那么些喜欢不劳而获的人存在,占一个山头,劫掠过往行人。而这回李墨的目标就是这些人,杀人者,人恒杀之,凭啥只许你抢别人,这回也该让你体会一下被人抢是什么滋味了。

  原本从京城到梁山是十天的路程,但为了练兵,同时也是为了把前段时间的投入找补回来,李墨在行军图上所画的路线绕了一点,自西向东,沿途需要经过的大小山寨足有二十余座。请注意,这些山寨还不包括那些没名没姓的,大多都是人数超过两百的大寨。

  寨子越大,那就意味着战利品越丰厚,李墨已经跟手下五百新兵约定好了,所取战利除了拿出一部分发给战死的袍泽外,剩下的一半李墨占三成,剩余的七成则由这五百新兵来分。

  被训练了两个月的新兵此时战意正高,为什么要当兵?还不就是为了能够有口饱饭吃,如今听了李墨的许诺,这些人哪有不愿意的?只不过李墨这帮人士气高涨了,被他们当做肥羊的贼人就倒了血霉。

  自京城南门出发,李墨一伙人先是到了距离京城大约四十里的桃花山。据可靠消息,桃花山上有三个头领,手下聚集了二三百人。其中大头领姓毕,猎户出身,擅使一柄钢叉,落草的原因似乎是在陪当地县令打猎的时候失手将县令给射死了。二头领姓燕,念过几年书,是三兄弟里的狗头军师,落草的原因是勾搭有夫之妇,事发后在当地无处容身,至于三头领姓云,原本是一马夫,后来在送雇主前往目的地的途中发现雇主的女儿年轻貌美,起了歹心,杀人劫财之后顺手把雇主的女儿也给糟蹋了。

  这三人里,过往行人要是遇上毕头跟燕头还只是劫财不害命,可要是遇上那个云头,那就不光是丢掉随身的财物,小命也难以保全,若是行人中有女子,那也必会被劫掠上山小住一段时日。

  当地官府以前也不是没有派人来缴过,只是桃花山地形险要,只要桃花山上的贼寇关上山门,官兵往往在困上一两月后就不得不因为粮草不济的原因退兵。久而久之,当地官府也就听之任之,只要没有闹出大乱子,睁一眼闭一眼双方相安无事。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更为了麻痹桃花山上的贼寇,李墨没有带着五百人大摇大摆的从桃花山前经过。他先让杜胜带着二百人通过了桃花山,随后又让鲁达率二百人在后方押阵,自己则带着一百乔装改扮成商队的兵卒大摇大摆的来到桃花山。

  但凡是贼寇都会在自家门口安排眼线,而李墨已经料到了这一点,所谓做戏要做足,强行破寨损失太大,远没有引蛇出洞来的容易。如何引出桃花山里的那些贼人,自然是用他们最感兴趣的金银珠宝。

  一辆事先被做了手脚的马车倒在路旁,一口没有盖盖子的大木箱掉在地上,无数金银珠宝滚落出来,顿时就叫桃花山的眼线瞪直了眼睛。

  “怎么回事?还不赶紧收好。”李墨一脸怒色的呵斥,扮作家丁的王五钱六立刻手忙脚乱的收拾起来。

  “师弟,方才林中有人。”青鸾轻声提醒李墨道。

  “我知道,为的就是让那些人看见。”李墨小声答道。

  对于桃花山上三个贼寇的爱好,李墨事先已经做过调查,金银珠宝是给桃花山的大大王跟二大王准备的,而青鸾则是为了勾引那位好女色的三大山下山一见。至于青鸾为什么会出现在李墨的身边,这很简单,因为李墨的手里有潜龙真人送给他的蟠龙佩。除了青鸾外,青牛与青羽已经被李墨给打发回潜龙真人那里了。

  “一会我需要做什么?”青鸾轻声问道。

  “师姐一会先待在马车里,若是事情不妙,我再请师姐出手相助。”

  ……

  桃花山正厅,三个头领正在喝酒,这几天没有什么过往的行人,三个人都挺闲,正琢磨着上哪去找点乐子,就见有喽啰一脸惊喜的跑了进来。

  “大首领,二首领,三首领,山下来买卖了。”

  一听有买卖上门,三人脸上都是一喜,这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正无聊呢,就有人送上门来给自己解闷。

  大首领毕胜是个急性子,当即就要带人下山,而首相燕鸿倒是个比较稳重的人,拦下大哥后问来报信的喽啰道:“山下来的是什么人?有多少人马?”

  “回二首领,据放风的兄弟们回报说,山下来的是一支商队,算上护卫大概百十来人。二首领,听放风的兄弟说,那支商队好像很有钱,前后二十辆马车,其中有一辆马车出了毛病,从车上掉下一个木箱,里面全是金银珠宝。”

  一听金银珠宝,毕胜跟燕鸿的两眼都是一亮,一旁的三首领云五见状笑道:“两位哥哥,百十来人咱们还是吃得下的,不如就让两位哥哥下山,小弟留下守寨好了。”

  “呃……三弟不一起下山?”毕胜闻言问道。

  “又没有女子……喂,山下那支商队里可有女子?”云五话说到一半才想起自己之前没问,赶忙问来报信的喽啰道。

  “有,放风的兄弟说看到有个女子,似乎是家眷。”

  “哦?那女子长得如何?”云五感兴趣的问道。

  “三弟,不如一起下山去看看。我们劫财,你劫人。”燕鸿笑着对云五提议道。

  “二哥这个提议好,反正留下来守寨也没事,倒不如一起下山看看。”云五赶忙应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