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茶楼听曲

  圣人有云:“食色,性也。”李墨觉得,圣人他老人家说得对,男人嘛,不拈花惹草还算是男人吗?以前身边总有人跟着,不太好去那种地方。可眼下,大小姐忙着打理韩家的生意,伏婉又在忙着追查摩尼教的行踪。这样一来,李墨就没人管了。

  虽说跟岳帆这帮大老爷们整天东游西逛,喝酒吃肉也挺好,但总是这样,难免也会有腻得时候。就跟吃饭一样,天天大鱼大肉未必下饭,总要弄点青菜果蔬调剂一下。在韩家,李墨不是找不到愿意陪自己玩弄的姑娘,韩家的丫鬟们想必会很乐意,可老话说得好,兔子不吃窝边草,李墨觉得要吃草,还是要外边吃比较香。

  四皇子柴冲一直想要再见到那个叫他难以忘怀的女子,虽然他心里也明白他与那个女子恐怕到头来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但他还是忍不住想要再见对方一面。这次非要跟着一起来苏州,有一半的原因就是柴冲想要再见方嫣然一面。

  两个人一拍即合,打着出去游玩的借口,离开了韩家大宅。

  逛青楼这种事情不是集体活动,三两人一起已经足够。为了安全起见,李墨跟柴冲在出门的时候拉上了岳帆。岳帆也不是个好鸟,有人请客他自然是乐意去的,跟着李墨还有柴冲一边在街上闲逛,一边帮着打听在苏州的青楼哪一家是最有名的。

  怡红院,这个在小说世界中经常出现的名字,苏州最大也最好的一家青楼,被李墨与柴冲定为了晚上要去消费一下,涨涨见识的地方。

  此刻距离傍晚还有段时间,青楼没有白天开张的,基本上都是在傍晚才会开门迎客。李墨与柴冲此时就算去了,人家也不会招待。找个地方打发一下时间,也就成了二人的共识。

  茶馆,是消磨时间的一个好去处。李墨一行三人在怡红院附近的一家茶馆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点了茶水还有一些点心,一边听着茶馆里其他客人天南海北的胡侃,一边等候傍晚的到来。

  大周朝文风极盛,言论自由,没有“莫谈国事”这种潜规则,不过听着邻座那几个士子看似忧国忧民,实属胡说八道的高论,李墨还是忍不住感到有些好笑。

  “这位兄台似乎对在下的言论颇为不屑,不知有何见教?”邻桌的一人忽然对李墨拱手问道。

  “啊?兄台误会了,我可没笑你,你们继续就是。”李墨闻言连忙拱拱手答道。永远不要跟二百五争论,哪怕最后争赢了,那也是只比二百五要强一点而已。李墨没兴趣跟对方闲扯,赶忙挂起了免战牌。

  只是对方却因为看李墨也是一副读书人的装扮而不打算放过李墨,见状追问道:“那不知兄台对在下方才的言论有何看法?”

  “呵呵……我又不是知府大人,你问错对象了。”李墨笑呵呵的答道。

  “哼!”对方见李墨不肯接战,冷哼一声,面露得色的坐下与同伴继续闲谈。或许在他心里,已经将李墨划入草包之流了。

  李墨才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了,萍水相逢,你瞧不起我,老子还看不上你呢。当下也不计较对方的态度,继续跟柴冲还有岳帆闲聊。

  就在这时,茶楼掌柜领上来两个半大孩子,姐姐大概十五六岁,怀中抱着一个皮鼓,弟弟大概十二三岁,手中拿着一个竹篓。李墨一见心里就明白了几分,知道这是一对卖唱赚钱钱的姐弟。说实话,像这种依靠卖唱赚取生活费的江湖艺人,李墨不是没有见过,可要是说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这对姐弟的年纪实在太小了,一般来说,似他们这种年岁的卖艺人旁边总会有个老人跟着帮忙陪衬,毕竟小孩子见识不多,为人处世不如老人圆滑。

  “李兄,怎么了?”坐在李墨旁边的胖子见李墨望着那对姐弟出神,不由出声问道。

  “没事,只是看那对姐弟似乎生活有些困难。”

  “唔?李兄为何如此说?”胖子好奇的问道。

  “你呀~”李墨摇了摇头,低声指点胖子道:“你看如今天气已经转寒,而他们身上却仅穿单衣,再看他们的脸上面有饥色,说明他们三餐不饱。掌柜的,让他们姐弟过来。”

  茶楼掌柜闻言连忙带着那对姐弟来到李墨那一桌,李墨面色和善,温声对那对姐弟说道:“随便唱几曲。”说完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摆在了桌上。

  姐姐知道这是遇上大买主的,当下清了清嗓子,卖力唱了起来。李墨原本只是心里可怜这对姐弟,想要找借口给他们一点银子,却没想到这个小女孩的嗓音相当圆润动听,一首词牌曲的清唱叫人感觉耳目一新。

  等到小女孩唱罢了一曲,茶馆里的客人中不乏大声叫好。原本这时候做弟弟的小男孩应该拿着竹篓上前讨钱,可李墨身上那套略显“骚包”的衣着却让小男孩有些不敢开口。看了一眼小男孩手中端着的竹篓,李墨微笑着说道:“竹篓拿反了知道吗?手心冲上,那是乞丐讨要的姿势,你们姐弟俩既然是在卖艺,那就应当手心冲下拿捏竹篓……记住了,以后莫要叫人笑话!”说完这话,李墨将桌上的银子放在了小男孩已经纠正过姿势的竹篓中。

  小男孩十分惊诧的望着李墨,涨红的小脸使劲冲李墨点点头。

  李墨的财大气粗叫楼上众人纷纷侧目,一般打赏给个十几二十文就差不多了,谁会像李墨这样“败家”,一曲一两,又不是去青楼里听曲。不过真要是去青楼听曲,一曲一两会被人扔出来。

  不理会楼上那些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李墨喝了一口茶,问小女孩道:“还会别的吗?”

  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难得碰上这么一位财大气粗的“冤大头”,做姐姐的哪里会放过,闻言连连点头。李墨见状笑道:“唱吧,若唱得跟刚才一样好,一曲一两。”

  听到李墨的话,楼内众人已经改变了对李墨的看法,因为但凡是出来卖唱的人,哪个不会十几首甚至几十首词牌小曲,一曲一两,这对姐弟今天算是遇上贵人了。也不知这个有钱的公子哥是哪家的败家子?

  小姑娘为了这笔大生意是拼上小命了。不过不得不说,小姑娘确实唱得不错,知道的词牌曲目也不少,虽然唱功并不扎实,但胜在声音圆润清脆、咬字清晰,听着她所唱的小曲,李墨觉得所喝的茶水都变得比先前更有滋味了一些。

  这一唱就唱了将近有一个多时辰,小姑娘的嗓子明显开始有些沙哑,不过茶楼里的客人却并不怎么可怜小姑娘。有什么好可怜的?嗓子哑了养个十天半月就好,只要这个有钱的公子哥守信,小姑娘这一回就赚了五六十两银子,一个普通百姓人家,累死累活一年也攒不下二三十两银子。

  看着那对姐弟眼巴巴的望着自己,李墨侧头问胖子道:“四殿下,您觉得这对姐弟唱得怎么样?”

  “嗯,很不错,赏。”胖子虽然不明白李墨为什么突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叫破自己的身份,不过还是很配合的点头吩咐道。

  李墨闻言拿出一张百两银票放在小男孩的竹篓里,微笑着对这对姐弟说道:“多出来的算赏钱。”

  “多谢公子爷赏。”小女孩赶忙拉着小男孩躬身道谢。

  “谢错人了,给你们赏的可是这位,当今皇上的四皇子殿下。”李墨笑着摆摆手,指了指身边的胖子道。

  “多谢殿下赏赐。”小女孩又忙对胖子鞠躬。

  胖子笑眯眯的抬手虚扶,对小女孩说道:“不必多礼。日后若是有人找你姐弟麻烦,你俩人可去韩家求助,相信到时会有人帮助你们的。”

  “是,奴记住了。”

  羡慕啊!!!谁能想到这对卖唱的姐弟竟然这么好运,既然能在茶楼里遇上四皇子,并且还得了四皇子的赏钱,这以后谁还敢找他们姐弟的麻烦。掌柜的心里正在暗叫庆幸,庆幸自己以前没有为难过这对姐弟。他倒不是怕四皇子,而是怕李墨。虽然四皇子没有直接指名道姓,但掌柜的却已经可以认定,方才让那对姐弟唱曲的人就是李墨。

  韩家的李墨,已经在苏州城里小有名气,伴随着韩家的买卖逐渐铺开,李墨的名头也越传越响。万一要是那对姐弟跑去韩家求助说自己欺负了他们,那李墨一旦出手,自己可扛不住李墨那些层出不穷的商业手段。别的不说,光是在自家茶楼对面再开一家茶楼,那掌柜的就没自信能扛得住。

  目送那对姐弟千恩万谢的走了,李墨也起身对胖子说道:“殿下,天色不早,咱们该回去了。”

  “唔,的确如此。”胖子也知道今天不是去怡红院的好日子,身份暴露,四皇子夜逛青楼,这话好说不好听,而且要是传到了伏婉那头母老虎的耳朵里,那更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殿下请留步。”邻桌那伙读书人见李墨等人要走,其中一人急忙起身拦住李墨等人的去路,看着柴冲问道:“不知殿下对在下方才言论可有什么看法?”

  不等柴冲回答,李墨皱眉对那人说道:“朝廷取材自有正途,你若真有心仕途,想要一展心中所学,那就去走正途,莫要只想着走捷径。”说完李墨伸手将那人拨拉到一旁,带着胖子下了茶楼。

  “有,有辱斯文。”被李墨随手拨拉到一旁的书生脸色涨红,又羞又怒的叫道。只是在场众人都不是瞎子,之前四殿下坐在那里半天也不见你去问过一句,一知道对方的身份就迫不及待的凑过去,谁还猜不到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苏兄,莫要气恼,那李墨不过狗仗人势,你我读书人不必与他一般见识。”同桌的一名同窗安慰同伴道。

  “嘿嘿……小哥这话可就说错了。那李墨可不是在狗仗人势,他是个真正有本事的人。半年前韩家被柳家逼出苏州,原本应该元气大伤,可就是这个李墨的出现,不仅让韩家没有元气受损,反倒比往日声势更盛。这次韩家来苏州所带来的商品,那肥皂、香皂听说也是李墨亲手发明……”一旁一个满脸大胡子的茶客笑着说道。

  “哼,不过是些奇淫巧计罢了,非君子所学。”方才被李墨随手拨拉到一旁的读书人冷哼一声道。

  “我呸!奇淫巧计?也就你们这帮读书人不要脸才会这么说,一天到晚不务正业……”大胡子茶客说到这忽然神色一动,幸灾乐祸的笑道:“哈哈~我明白为什么四殿下会出现在这里了。”

  “你明白了?给哥几个说说?”同桌的几人闻言问道。

  得意的瞅了那几个读书人一眼,大胡子茶客继续说道:“咱们这苏州人杰地灵,四殿下想必是想找几个门客。只不过殿下对苏州城里的读书人不太了解,所以才带着那个李墨来了这里。读书人首重人品,那些喜好逛青楼的风流才子恐怕不是四殿下想要找的人,我想只要是在这怡红院附近出现的读书人,恐怕都已经被四殿下淘汰了吧?”

  “真的假的?你不会是信口胡说吧?”同伴有人不信的叫道。

  “我怎么是胡说呢?你们想想那个李墨临走时对那个读书人怎么说的?”大胡子茶客瞪眼说道。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墨只是随口一说,但却架不住旁人自己的解读。那几个读书人越想越感觉事情就如那个大胡子茶客所说,四殿下会出现在这里就是想要看看他们这些人的品性。可实际上四殿下会出现在这里,跟他们的目的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没人知道而已。

  美丽的误会就这样产生了,随着那几个读书人的通风报信,苏州城内的青楼行业在这个月的业绩大大下降,那些以前经常流连青楼的读书人仿佛一下子都“从良”了,整日里待在书馆中读书做学问,让书馆的夫子们十分欣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