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杀机四伏的黎明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别说,救国军还真有气球。

  原来,科技司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其中也包括橡胶的研究,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霹雳炮战车、其他战车的铁质轮子已经裹上了橡胶轮胎,当然,这种橡胶轮胎目前还无法与后世的橡胶轮胎相提并论,但好歹也是橡胶轮胎不是。

  其实,汽车轮胎与自行车轮胎同理,里面也有内胎,通过给内胎充气来达到减震的效果。科技司也研制出了内胎,准备给战车轮子做内胎,只是无法达到后世内胎那样薄,弹性那样好。

  为了给内胎充气,江海洋又设计制作了打气筒。

  打气筒就是后世给自行车打气的气筒,因为其原理和结构很简单,复制很容易。通过给内胎充气,江海洋想到制作几只气球,作为浮标。当然,制作出来的气球不能与后世的气球相提并论,其厚度是后世气球的数倍,用嘴肯定吹不起来,但用打气筒就没有问题了。

  这样问题又来了。

  经过歇脚点海域的船只发现气球都会好奇,甚至会破坏或者占为己有,于是江海洋想到,让小船上的人在约定的汇合时间给气球充气,再升上天空就没有问题了。

  这样终于解决了船队歇脚点的问题。

  ……

  昨天傍晚时,船队到达歇脚点附近的海域,很快找到了拴着气球的小船。

  这个歇脚点是事先计算好的,完全与料罗港垂直,即使料罗港有人用望远镜也看不见。不过,船队用高倍望远镜却可以看清楚岸上的情况。

  很早之前,江海洋就认识到望远镜是军中利器,在他的指导下,救国军的科技司已经实现了望远镜的设计制造;后来,又研制出高倍望远镜,进而研制出显微镜,现在正研制天文望远镜。在不久的将来,科技司就可以观察外太空,研究天文学了。

  常言道:“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救国军有了天文望远镜,什么样的天文人才吸引不来。

  救国军的船队到达这个地方后,江海洋命令各舰队和运输船队按照各自的目的地开始编队,省得到达目的地附近时还要现编队,不仅浪费时间还不安全,万一出现意外情况就没有时间编队了。而且距离大陆越近暗礁越多,船队在漆黑的夜里编队,无论如何也不如在白天编队安全。

  三支舰队一字排开。

  第一、二、三舰队和六支运输船队的目的地都是金门岛,所以,六支运输船队排在三支舰队后面。排好队形的各舰队开始观察并计算,看目前的位置是否与金门岛垂直,否则立刻进行调整,以便入夜后沿着这条路线一直驶向大陆。这样即使航向有所偏差,也不会太大。

  第四舰队的目的地是泉州湾,已经去预定地点接头了,那里也有一条拴着气球的小船接应。

  各舰队的t望哨都在随时观察周围,防止被人发现,或者遭遇附近经过的船只。当然,如果真有这样的船只经过,也只能算他们倒霉了,都会成为救国军的俘虏。

  到了夜里,各舰队驶向各自的目的地。

  在漆黑的夜里没人发现这支船队,就算有人发现,也只能发现海面上每过一段时间闪现的红色和绿色光点。这个时代的人肯定会认为那些光点是鬼火,从而敬而远之。

  各舰队顺利抵达各自的目的地附近,并通过约定的信号与各自的联系人取得联系。

  ……

  咱们回过头来接着说江海洋。

  原来在行动之前,船队和潜伏在金门岛上的人事先已经约定好,在今天凌晨三点时,他们在岸边点起两盏红灯,作为指引船队的信号。

  值日官报告说船队偏离航向16°,江海洋知道,肯定是由于船队在漆黑的夜晚没有参照物,再加上海风、洋流等因素的作用下偏离了航向,不过偏离的角度不大。这些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但船队如果不是在白天先抵达拴着歇脚点,而是在夜里一路驶向金门岛,那还不知道会偏离航向多少呢?

  如果真那样的话,整个“跳板计划”势必功亏一篑,只能改为强攻,那样救国军损失不知几何。后世的“金门之战”不就是因为忽略了海风和洋流的因素,导致登陆点偏移,最终失败吗?

  t望哨是怎么知道船队偏离航向16°的呢?

  这和岸上点两盏红灯有关。如果岸上只点一盏红灯,即使船队偏离了航向,但也许在洋流、风向、风速等因素的作用下,刚好船头对着红灯,这样,就会使t望哨误认为船队没有偏离航向。这个时代的人不明白这些,但江海洋清楚,所以他让岸上点两盏红灯,而且两盏红灯之间有固定距离。

  如果t望哨看见两盏红灯重合成一盏,说明船队与红灯垂直,基本没有偏离航向;如果t望哨看见两盏红灯,说明船队已经偏离了航向。这样,领航员会先估算出船队目前的位置,再按照比例与两盏红灯连成一个三角形,然后,用量角器量出船队偏离航向多少度。

  量角器自然是江海洋设计制作的。

  不过,这样还是有点麻烦,至少计算需要时间。在战场上多耽搁一分一秒,都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于是在船队出发前,江海洋按照比例制作了一张查询表,上面标出了船队距离大陆多远时,观察到的两盏红灯之间距离多大,对应的偏离航向角度是多少。

  各舰队旗舰上的t望哨,人手一张查询表。

  这样,当t望哨观察到两盏红灯就知道船队偏离航向了,再按照观察到的两盏红灯之间的距离对照查询表,即可知道船队偏离了航向多少度。

  这样可使指挥官快速知道情况,以便快速做出反应。

  江海洋听完值日官的报告,吩咐道:“回复对方说船队一切正常,我们会在约定时间到达预定位置;发完信号后命令各舰队调整航向,驶向预定位置,到达预定位置后再联络对方。”

  值日官答道:“是。”然后转身出去。

  各舰队调整航向后驶向预定位置。

  半个多小时后。

  三支舰队各自到达预定位置,停下来发灯光信号,通知金门岛上的联系人已到达预定位置。第一舰队停泊在料罗港附近,第二舰队停泊在厦门港外的厦门湾,第三舰队停泊在安平港外的围头湾里。各舰队与各自的联系人联系后,开始等待行动的信号。

  当天色刚开始发亮时,三支舰队接到信号后各自驶向目标。第一舰队的目标是料罗港,第二舰队的目标是厦门港,第三舰队的目标是安平港。

  江海洋估计,此时,泉州湾外的第四舰队应该也接到信号,驶向泉州港了。

  一场包括四个港口的海陆大战即将开始。

  ……

  大陆上的安平镇。

  安平镇是郑氏集团的老巢,是其军事据点和海上贸易基地,郑芝龙的府邸就坐落在安平镇的安平桥以北,距离安平港非常近。郑府是一幢五开间的院落,又大又豪华,花费三年多时间才建造完成。当然,郑氏集团主要人物的府邸都坐落在安平镇里。

  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镇里的一切都能看清楚大致的轮廓。

  只见,在郑氏集团主要人物的府邸周围,如树上、草丛里、柴堆里等暗处都藏着一些蒙面者。另外,在这些府邸周围的树上、一些较高的建筑物上也都藏着一些蒙面者,正用手中的火铳瞄准这些府邸的各处,显然,一旦这些府邸里有人发现情况企图抵抗,将被射杀。

  不用说,这些蒙面者正是事先潜伏在安平镇里的救国军特种部队。

  此外,在安平镇的一些主要街道的路口周围暗处,也藏着一些蒙面的特种部队,他们的双手都拿着飞天雷。显然,他们准备用这些飞天雷炸增援各府邸的军队。

  如果离得近了就会发现,这些路口中央的泥土都是新的,上面撒了一些灰土做伪装。普通人也许不会发现,但专业人士看到会发现,这些地方都曾经被挖开过,然后又被重新埋上了。显然,这些路口都被埋上了震地雷,也是用来阻击援军的。

  相信在震地雷和飞天雷的联合打击下,没有人能受的了。

  可惜,此时天还没有亮,无论是郑氏集团主要人物府邸里的人还是安平镇里的人,都处于睡梦中,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所知。

  ……

  安平镇附近的安平港。

  只见,港口里停泊着大大小小的船只,不下百十条,大型战船停靠在各个码头上,小船停靠的到处都是。整个港口似乎仍处在睡梦中,显得很安详,只有哗哗的海浪声。在海浪不断的涌动下,所有船只慵懒地摇动着,就像坐在摇椅上的老人一样惬意,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危险。

  如果离的近了就会发现,在这些大型战船周围的海面上,都露出一两根半尺来高、小腿粗细的圆柱,旁边还露出一两根小细管。

  即使有人看见也不知这些是什么东西。<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