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一七六 跑腿计划

  这天,张洋在网上浏览近时段的热点新闻。

  他发现入冬以来,关于‘懒人’的新闻是越来越多了。

  有那么三五条,完全是来给大家伙送欢乐的,一向沉稳的张洋都感到十二分的不可思议。

  比如,年纪小伙手机欠费,订不了外卖,在楼上竟然饿了两天一夜,待到家人发现时,已经倒在床上人事不省了,送到医院抢救,才知道虚惊一场,只不过低血糖、饿晕了而已。

  张洋感到可笑的同时觉得非常荒谬,做人懒到这份上也真是没谁了。

  不过,他也清楚,现在的网编热衷于夸大其词,吸引眼球赚点击量,事情可能是存在,但不一定有这么严重。

  但无的放矢也是不常见的,还是证明了在现实社会中,有这样一批懒人生活在我们的周围。

  既然存在这类特质的人群,何不利用他们身上的惰性去挖掘商机呢?

  张洋突然觉得自己是一个商业天才,仅凭几条新闻就发现了潜在的机会。

  他认为自己可以做一个跑腿的业务,说白了就是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只要给钱,什么都干!

  这种类型的公司、服务虽然早在多年前就曾出现过,但在当地一直未流行起来,至少张洋以及周围的人没听说过身边有类似职业的存在,最接近的也只是一些家政、快递服务,可他觉得这些还是太片面了。

  张洋闷在屋子里计划了好久,先是构思了一下广告词,又临时申请了一个支付宝账号。

  广告词还是令张洋很苦恼的,因为他是临时起意、突发奇想,事先不曾接触过这个行业。

  冥思苦想也不能全面,索性上网搜一搜,结合群众的智慧结晶,然后再凭借机智的补充,一个史上最全面的跑腿人就此诞生了……张洋意淫。

  他在一张纸上写的密密麻麻,很全面,一连串的代,代购、代缴、代驾、代接、代送、代管、代找、代办、代管、代排……后面还厚颜地写着代吃、代玩、代喝、代看、代对象……总之,n个代,虽说其中大部分都是劳务性质的‘代’,可还是存在一些技术含量的业务,不过有些事情,张洋做不了,他可以请人嘛,组建一个专业的团队……当然,这是他脑海中终极的构化,目前来说第一步且没有迈出,考虑这些还为时尚早,但张洋相信,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需求,有需求就一定会产生跑腿的存在。

  况且,张洋并不认为跑腿一定是那些懒人所需要的,一些工作繁忙的阶层同样需要这样的服务。

  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从而引发人们不断地注重时间观念,外加上各行各业之间不停地被细分化、专业化,如果在不必要的事情上过于耗费精力,无疑将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久而久之,人们若要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必然会渴望另一种可以为此弥补的行业得到发展。故而,这条路并不是一条寥无人烟的荒弃之路,反而可能成为一条通向彼岸的捷径。

  何况现代人复杂,有许许多多**的事情不能亲力亲为,需要一些专业的人员去代办。

  总的来说,跑腿一词的本意原指帮人办事,且这个人多半是相熟的人。然而现在,可以把这个定义扩展一下,成为一个依靠劳动收取报酬的便民职业。无论你是什么人,只要支付报酬,代理方便可以办到委托方不情愿或者没有时间精力去完成的事情……前提法律范畴之内,能力范围所及。

  或许在未来,‘跑腿’会成为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张洋自信力爆棚,他觉得,这个机会不能放过,要成为一个先驱者,去引领一个时代的潮流……

  不得不承认,张洋脑洞开的很大,是个想象力天赋绝佳的人。

  下午两点,一切就绪,准备付诸实际行动了。

  他来到一个广告店,没少破费银子按照拟好的广告词打印了几百张传单纸,并买了四五管专业的胶水。

  路边小摊上,他又补充了两把小刷子。

  今晚,夜深人静、月黑风高,将是他大规模为不幸的周边地区制造垃圾的时刻。

  同时决定,日后逐步扩大范围,将令居委会阿姨们深恶痛绝的小广告进行到底!

  哈哈!

  张洋心里奸笑一声,打个电话通知曹铭飞……体力活怎么能少得了这个家伙呢?

  曹铭飞有点不情愿,电话里说:“洋哥,什么事啊?我正在一个qq群里联系活呢,目前和人家谈妥了,明天起早去接单……”

  张洋打断他,“行了,别接什么烂活了,给不了你多少钱,跟着我干吧!”

  曹铭飞听出了话中的言外之意,“洋哥,找到什么美差了,这么自信?”

  张洋故作神秘,“你下来,我在对面的医大教学楼a栋侧门等你。”

  曹铭飞很疑惑,“有事上楼说不行啊?”

  张洋诡异的一笑,“耽误时间,are-you-know?”

  曹铭飞不爽地嘀咕了一句,“靠,别跟我来外星文好不,听不懂。”

  几分钟后,两人汇合。

  外面有点冷,曹铭飞不习惯,便同张洋偷偷潜进了大学的教学楼。

  两人都是演技派的选手,在上课的时间里大摇大摆的晃了进去,门卫大爷并未察觉异常。

  两人躲在楼梯转角阴暗的角落,监控看不到的地方,窃窃私语,张洋向同伴诉说计划。

  曹铭飞一听顿时惊为天人,连声称赞,“洋哥,你太有才了!”

  不过激动之后,冷静下来仔细一想,怀疑便衍生了,“主意是挺好的,但洋哥你确信会有人找到我们?你想想啊,现在的快递、家政太多了,订个餐还有往家里送的,也没那么多需要帮忙的业务吧?“

  而且,曹铭飞还有一种不确定的心理,就凭一张简单的广告纸,人家能信着你?

  张洋不认同曹铭飞的看法,“事在人为,没有做过,如何验证可行与否?”

  他想了一下,勉励道:“我们无法预知市场的前景,但可以付出足够的努力……有一句话说的好,凡事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张洋明白,万事开头难,他打算从身边人入手,一点点去推行他的这个计划,首先,就是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存在。

  张贴告示、网上发帖,空间留言,群组转发、个性签名更改、朋友圈刷屏……都在张洋推广的方案之内,一些行为可能有点不道德,会对他人的感受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赚钱的使命在催促着张洋,他已经顾不上太多了。

  没办法呀,谁叫咱没钱呢,只能采取这种廉价的方式,要是兜里有个几百万,谁还扯这些,早到地方台打广告去了。

  张洋内心这样安慰自我,大不了日后赚了钱再反馈给社会,资助一些贫困儿童啥的。

  当然,一切必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能够赚钱,不然,再美好的愿望也只是空想。

  everything-from-now-on!

  一切从现在开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