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一二三 时过境迁

  小镇上一个平凡无奇的小二楼就是张洋从前的家。

  当然,并不是整座楼都是张洋家的。

  向上看,走过露天的楼梯,最右面那个门上还贴着鲜红对联的就是目的地。

  张洋平复一下心绪,迈着规整的步子上了楼。

  ‘咚咚咚’

  李筱雨恰好在家,是她给哥哥开的门。

  中考结束了,她也迎来了自己的假期。

  张洋问她考上哪了,她推托说她也不知道,成绩还没公布下来呢。

  进了家门,发现屋子焕然一新了。

  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空间却不是像局外人想象的那么大。

  除了一个还算比较宽敞的客厅外,其余三个卧室小的可怜,平均十几平米一个屋子,偶尔让一个人住进去,定会感到无比的拥挤、压抑。但凡事习惯了就好,至少曾经的张洋就缺少这种感觉。

  不过,相对于两年之前,屋子明显经过了翻修,墙壁刮的雪白,原本水泥的地面也换上了瓷砖。

  家中还添置了一个海尔的冰箱和一个29寸的彩色电视机。在一个孤独的角落中,那个已经淘汰了的小电视静静地躺在那里。

  此时,张洋最想看看的还是自己的房间,可是房门上多了一把小锁头。

  李筱雨告诉他:“妈妈怕我们到你的房间里乱翻,所以给锁上了。”

  张洋看着房门上那一把黑色的小锁,神情有一瞬间的恍惚,“有钥匙么?”

  李筱雨替哥哥在家里翻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把小巧的钥匙,“试试这个。”

  张洋接过钥匙,很顺利的插入了锁芯。轻轻一拧,门开了。

  张洋独自一人进了屋,目光一个环望,就将屋子里的情况全部收入了眼中。

  房间是向阳的,所以整个屋子亮堂堂的,并没有因狭小而让人心生不舒服的心情。

  摆设很简单,一个小沙发,一个单人床,一个写字桌,一个小椅子,还有一盏蒙了尘的台灯。

  最让张洋熟悉的,是墙上贴着的一张海报。

  海报上,艾弗森那富有灵性与斗志的眼睛一直在炯炯地注视着张洋。

  这是初中时兰明送给他的,留在这里已经一千多个日夜了。

  心绪纷乱,五味杂陈,不觉中,张洋的眼睛湿润了。

  他走到近前,手指轻轻地触碰了下画面,再看时,指尖已沾满了灰尘。

  张洋轻语:“过时了,该换一张新的了。”

  书桌下面,规整地摆满了一大摞书籍。

  有《岳飞传》、《隋唐演义》、《封神演义》、《世界上下五千年》、《史记》等名著。

  是张洋从前的课外读物,那时的他非常爱好读书,几乎将所有的压岁钱都用来买书了。

  张洋重重地坐在了那张单人床上,明亮的光线下,升起了一大片灰尘。

  外面,突然响起了开门的声音,是张洋的妈妈宋玉秀回来了,身边跟着的还有李筱雨,很显然,她这是去通报了。

  张洋起身,不冷不热地上前打了声招呼。

  对方也回了一声:“回来了。”

  张洋‘嗯’地点了下头。

  宋玉秀手上提了个菜篮子,显然之前是出去买菜了。

  她问儿子:“晚上吃什么?”

  张洋摇了摇头:“随便吧。”

  宋玉秀关切地道:“那位一夏天都不回来了,你在家多呆几天吧。”

  张洋拒绝的很果断:“不了,马上高三了,学业忙,过两天我就得回去。”

  似乎张洋的答案宋玉秀早有预料,神情上也没有显露出太多的失望,不过还是多问了一句:“真的不多呆两天。”

  张洋给出了准确的日期,“明天一天,后天早车走。”

  李筱雨在一旁嘟囔:“哥,其实妈挺想你的,多呆几天吧。”

  张洋温和的笑了,“我知道,只是你哥的事情还很多呢。”

  说完这些,张洋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中,关上了门,开始静静地回忆过往的故事。

  张洋记得,他是从初一时就住进了这个房间里。

  屋子虽然小,可张洋却异常的欣喜。因为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不用再和大人们挤在一起了。

  同样的,在这个独立的空间中,他也可以做更多想做的事,而不被他人约束。比如,看课外书,这在观念死板的长辈眼里是绝对不允许的,他们对张洋说:“要么你就痛快下来,要么你就好好上学,读这些与考试无关的玩意儿能有什么用?当饭吃么?”

  这让张洋无语的同时却不得不遵守,因为他还小,翅膀不够硬,难以反抗。

  现在,张洋自认为已经没有人可以束缚他了,原因在于他有能力走出这些人的视野范围之内。

  在家吃过了晚饭,李筱雨陪着哥哥出门溜达。

  望着一栋有些寂静的小楼,张洋问:“邢鑫家也搬走了吗?”

  提前这个话题,李筱雨有点伤感,“是啊,一年前就搬走了,镇上的生意越来越少,他家的修理铺开不下去了。”

  从前,邢鑫是张洋在镇上最好的玩伴,他家是开修理铺的,因而邢鑫从小便从父亲那里学来了一身修车的绝活,无论是自行车、摩托车、还是小轿车,只要出了故障,基本上他看一眼就知道哪块的毛病,这点令张洋钦佩不已,有一段时间还把他视为自己的偶像。可惜邢鑫不喜欢书本上的知识,就愿意自己钻研、设计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所以初二的时候就不再上学了,在镇上和父亲一起经营着小修理铺。

  张洋落寞的道:“本来想这次回来找他说会儿话的,没想到这家伙居然搬走了……”

  李筱雨接口,“你不知道,邢鑫哥可厉害了,他都可以用废弃的零件自己组装车了。”

  张洋一怔,“自行车?”

  李筱雨摇头,“摩托车和汽车。”

  张洋觉得不可思议,“真是了不起。”

  接下来,张洋又接连去了几个从前比较熟悉的地方。

  昔日的杂货店已经变成了裁剪铺;碧波网啊的网管早已换了别人;镇外的小山坡业已被夷平了,挖沟机的爪痕清晰可见,不难想象,曾经的小山已然成为了某个高大建筑的一部分。

  日落之际,西边的天空燃起了熊熊烈火,落幕一角,化为了一片火海。

  这是夏季常见的火烧云,预示着雨水充沛、万物蓬勃的时期已经来临。

  此刻已经七点了,张洋觉得没有必要再继续转下去了。

  因为已然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旧景虽在,牵挂不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