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一一七 兰明的辞别

  13年的高考在许多人的期盼与忐忑中来临了。

  早上六点半,载着考生的校车驶出了校园。

  随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在预祝一中今年的高考会有一个好兆头。

  这场考试,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张洋的教室已经搬迁到了三楼。

  他默默地守在窗前目睹着一切。

  在对面教学楼内涌出的人群中,张洋没有寻找到熟悉的身影。

  也许在某个不经意间的时刻,期盼的人悄悄从眼底溜走了却毫无知觉。

  直到所有的人都上了车,张洋才收回了目光,开始专心自己新一天的学习。

  ……

  林文琪的考场在哈市,中午间歇时张洋给她发去了短信,询问她上午考试的情况。

  第一天的考试有两个科目,语文、数学。

  其中语文考试安排在上午,所以张洋知道她的语文已经考完了。

  林文琪回复张洋还不错,一切在预料之中,勿要担心。

  张洋知道高考的这一天许多家长都会陪同在考场之外,他不知道林文琪的父母是否也会陪着她一起参加高考。

  但是张洋不敢询问,因为有关家庭的话题一向是林文琪的禁忌。

  整整一天,张洋虽然刻意维持表面的常态,但心中总会有一种忐忑的感觉,像是他本人亲历高考似的。

  与他一样心中不能平静的还有同桌吴玥,毕竟她的哥哥吴亮也正在高考的考场之中。

  书上说,当人与人产生一样心绪的时候,会有一zhong共通感。

  同桌的两个人可能是相互间感知到了彼此的担忧。

  张洋笑着问她:“今天怎么心不在焉的,担心你哥了?放心吧,就他那个心理素质,绝对没问题的。”

  吴玥没有否认:“怎么能不担心呢,一生只有一次的高考。别看我哥平时大大咧咧的,可实际上他的胆子特别小,我真怕他一到考场就会紧张。”

  吴亮胆小?还是第一次听人这样形容那个家伙,实是大出意料之外。

  在张洋的印象中,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吴亮都不像一个胆小的人。想当初,32层的大厦平台都敢从上面向下俯视呢。

  张洋觉得有些好笑,“是么,我倒是看不出来。”

  吴玥不高兴了,“哼,别在那幸灾乐祸,行不?”

  张洋有些冤枉,解释道:“哎,别误会,我可没有那个意思,毕竟吴亮也是我的朋友,我当然希望他能考好。”

  吴玥撇了撇嘴,“切,你还有心思忧虑我哥?之前看你心事重重的样子,只怕心中已经被某个人装满了吧。”

  张洋心中一动,明知故问:“某个人?谁啊?”

  吴玥不屑的神色更浓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女朋友呗,难道不是吗?”

  “呃……”张洋尴尬之余有些好奇,“你听谁说的?”

  不知为何,在潜意识中,张洋不愿意让吴玥知道他和林文琪的事情。

  吴玥轻飘飘地说道:“还用听谁说么,我是你的同桌,你平时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的。”

  张洋转念一想,明白了原因。一定是吴亮这个家伙没管住自己的嘴,向吴玥说了这件事情。

  不由心中有点生气,暗暗决定事后要找吴亮好好地算这笔账。

  当下,张洋做了个无辜地表情,便不再言语了。

  ……

  下午六点钟,考生从考场返回来了。

  不过张洋并没有去打扰林文琪,因为对方还有一天的考试呢。

  应该让她有一个空间,去调整自己的状态。

  似乎林文琪也是这样想的,回来后也没有联系张洋,想来是在准备第二天的科目。

  张洋躺在家中的床上,正感到无聊,突然接到了兰明的电话,要请自己出去吃饭。

  张洋纳闷,都这个时候了,明天还要考试,不在家歇着请自己吃什么饭呢?

  但朋友之邀,难以推托,张洋还是决定立即动身,前去赴约。

  还是那家‘冰城人’烤吧,熟悉的隔间,熟悉的人,兰明早已在里面等候张洋了。

  只不过此时的兰明没有了当初叼烟、跷腿的悠闲状态,而是一副淡淡的愁容,没等张洋来呢,就在那里自斟自饮地喝着酒。

  见到张洋进来了,才赶忙换上了一副笑脸,请张洋入座。

  张洋心细,看出今天的他有点不同以往,便问道:“怎么了兰明,试没考好?“

  不等对方回答,继续说道:“没关系呀,明天不还有两科呢么,还有希望啊,这是干什么?战斗还没结束呢,现在就放弃了?”张洋说了一大串安慰、鼓舞的话。

  兰明摆了摆手,“哎呀,洋哥,你多想了,我没啥事,就是想请你吃顿饭,咱哥俩再聚一聚。”

  张洋不信,他认为兰明肯定是因为高考的事情而受了打击,要不怎能在这种关头还会出来喝酒呢?

  考试前,最起码要保持一个清醒的状态,不然头脑昏昏沉沉的,肯定要影响考试的发挥。

  兰明仍在喝酒,张洋有点看不惯了,“得得,别喝了,赶紧回家洗洗脸,清醒一下头脑,明天还考试呢。”

  兰明罕见的没有听张洋的,虽然未直接拒绝,可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咋地了,我说话都不好使了啊?先别管高考的成绩会如何,只要你努力过了,那无论怎样的结果都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张洋开导兰明,见他还没有反应,继续道:“有句话说的很好,你听着,叫‘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

  沉默了半晌,兰明终于开口了,“洋哥,你说的我懂。但我请你来,真的跟今天的考试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就是纯粹的想和你一块喝顿酒。”

  张洋观察着对方的表情,看他不像作假,便说道:“就算跟考试无关,也一定有别的事。说说吧,啥事烦心了?”

  “还是洋哥懂我啊。”兰明笑了,从兜里拍出七八张百元钞票,又扔过来一张菜单,“先喝酒,今晚不醉不归,可这些钱点儿,花不没就是瞧不起你兄弟!”

  张洋疑惑,还要说些什么,却被兰明堵住了话:“洋哥,事一会儿再和你说,先把串点了,再陪我喝几瓶酒。”

  事已至此,张洋不好再拒绝什么,只能答应了下来。

  不一会儿,烤串、菜品就摆满了整个桌子。

  兰明的话也开始多了起来,他一边喝酒,一边回忆着两人之间的故事。

  从初中到高中,从球场到考场,从校内到校外……一桩桩,一件件,挥之不去,犹如隔夜。

  期间,张洋也终于明白了兰明心里不痛快的缘由。

  原来,兰明的父亲是一个建筑工人,最近两年在外地承包活儿,发了财,便准备举家搬迁到南方去,据说房子都已经买好半年多了。

  之所以迟迟未动身的原因就是要等兰明念完高中,而如今高考都快结束了,这个计划自然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兰明告诉张洋,最迟后天,他可能就要永远地离开冰城,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不再回来了。

  张洋的鼻子酸了,最终还是没能抑制住情感,眼泪哗哗地掉下。兰明可以说是他迄今为止十九年人生中最要好的朋友,没有之一。

  如今对方告诉自己,他即将离开了,从情感上来说,张洋是万分舍不得的。他的朋友本来就不多,如若再失去了兰明,岂不是又少了一个可以交心的人?

  兰明的眼眶中也含着泪水,他何尝愿意远离故乡、与好友告别呢?可现实却让他不得不迁移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这顿饭在无限期的延长,已经是午夜时分了,可两人依旧没有离开的意思。

  因为他们不知道,今日一别,再见会是何时?

  三年?五年?十年?或是更久?

  谁人可以预知?谁人能够预料?

  两人能做的,只能在心底为彼此默默地献上一份祝福,祝愿前行的路会一帆风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