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陆静然早早的就办好了签证。

  这次去的一行人有她、周美美、陈美玲,然后还有李志杰和周石,外加上负责安保的曾宇。

  长时间的飞行后,几个人从机场出来。

  陈忆琳是美籍,她在这边长大和接受教育,生活圈子也在这里,所以自然是驾轻就熟。

  她早就安排了车来接,接到了人后,就去了她的别墅。

  那边宽阔,几个人住完全不成问题,就没有住酒店的需要了,这样更安全和方便。

  几个人推着行李进了门,时差隔了12个小时,又是长时间的坐飞机,众人决定稍微吃点东西,就去休息。

  陆静然看了会儿书,觉得疲乏就睡了。

  周石和李志杰一直很精神,两个人这是第一次出国,而且还是美国啊。

  这几年中美关系还不错,媒体的风向也跟着转,出国潮大热,很多年轻人都对欧美充满了向往。

  他们一直说话到了半夜,

  很久之前,小镇上的青年李志杰,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做一个出色的木匠,多赚钱点钱给家里。

  如果有机会,能去省城见识一下就再好不过了。

  每天跑运输的年轻司机的目标,就是能攒下钱买台自己的卡车,然后供自家的丫头片子读书。

  现在好了,周美美那丫头居然比他还出息,这么小就出国了。

  以前真是做梦都不敢想。

  他们心里生出了很多感慨,打开了话匣子都没完,说着说着就有些想哭了。

  日子过来的,以前过得太难了,从来没想到自己能有机会来美国。

  而且还是工作签证,他们不是口袋里没钱,现在底气很足。

  钱就是一个人的胆。

  隔天早上,陆静然起床给几个人做早饭。

  冰箱里有面包,还有生菜和鸡蛋,她做了个三明治,虽然厨艺不精,但是这种简单的还是卖相很好。

  一众人吃完饭就准备去到处逛一下。

  毕竟是头一天来,很多人都还新鲜劲儿。

  陆静然看到周石和李志杰有些红的眼角,想了下问:“你们这才来第一天,就想家了?”

  她是故意调侃人的。

  李志杰连忙否认:“不是的,就是突然半夜的感慨很多。”

  周石点头说是,顿了下,他有些恼羞地看着陆静然,“哎,我说你怎么一点女人味都没有啊,我们和你不同。”

  陆静然:“哦,我没有女人味你们有,还很多。”

  曾宇正准备喝水,然后生生的刹住了,不然非得笑吐出来。

  李志杰:“……”

  周石:“……”

  周美美抬起头,幽幽地来了句:“哥,难怪你没有女朋友。”

  陈忆琳:“是啊,你们两个,可比我和陆静然女人味多了。”

  陆静然憋笑:“得了,食不言,专心吃早饭。”

  周石耸了耸肩,他做错了什么吗?怎么又成为大家攻击的对象了。

  吃完饭收拾好,几个人就出了门。

  陈忆琳安排好了行程,去了几个地标性的建筑,美国是个年轻的国家,所以现代的建筑比历史更值得去了解。

  街上的车非常多,交通拥挤,和国内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深圳是个很积极向上的城市,路过的年轻人都步履匆忙,但是这里节奏还要更加快。

  陈忆琳定了餐厅,几个人吃午饭接着逛街。

  一直到晚上才会回家。

  李志杰觉得这里是挺好,但是和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他有些庆幸,幸好来之前上了英文课,会简单的口语交流,没有像是个哑巴一样。

  哪怕就会简单的几句话。

  今天晚上,李志杰和周石没有失眠了,一觉睡到了天亮。

  隔天一群人就开车,送周美美去学校报道,然后去了要寄宿的家庭。

  安排好了这些,也就到了下午四点多了,时间很不经用。

  几个人在美国停留了一周,期间参观了不少的公司。

  哪怕只是站办公楼的下面,都可以感觉到不同。

  在国内网络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周石和李志杰也搞清楚了,什么是互联网和网站。

  周石说,感觉就是有种特别的吸引力。

  陆静然笑了下,如果没有吸引力,怎么会从开始浩浩荡荡的禁止青少年沉迷网络,到最后家长都放弃治疗。

  因为变成了全民沉迷网络。

  十年后,发展最好的公司,除了做得好的实业,就是各种网络科技公司了。

  她很期待那个科技智能时代的再次到来。

  去了一趟美国回来,周石和李志杰彻底改变了想法,很赞成公司投资网站或者互联网相关的提案。

  他们觉得互联网这个大的方面不会错。

  虽然他们自己懂得不是很多,但是有钱可以投资啊,大多数创业者在初期都是困难的,需要资金。

  而且今年开始,国内终于可以拨号上网了,没有网线,使用的电话线,速度也非常慢。

  网络费很贵,而且只有几个城市可以拨号上网,没有打范围的推行。

  这个年代还没有网吧,只有电子游戏室,那些电脑只能玩一些单机游戏,却依然让人着迷。

  陆静然把手上的几个案子处理完,转眼就又到了年底。

  又是新年。

  一年一年过得很快,特别是下半年,她大学毕业后总感觉时间再前进。

  春节陆静然在深圳过的,她的房子在那边,最近这一段时间,她大部分都在深圳。

  因为可以接触最新的信息。

  她是从二十多年后来的人,所以对网络不是很惊喜,但是公司的其他人却不是这种心态。

  现在一个网页外加几张图片和一段文字,能够卖到一万块,而且网站就更贵了。

  这样的行情,不过是因为国内互联网发展的初期,会这个的人少,市场也相对的不规范。

  陆静然不会这个,她对编程没兴趣,不过公司却招募了一批海归。

  高价聘请,而且待遇也非常好,许诺工作到一定的年限会分股份。

  人才就是最大的竞争力。

  96年全国的主要是城市,都可以联网,但是网民还是很少,因为电脑价钱不便宜,而且网络费很贵。

  一分钟三毛钱,如果每天一个小时,一个月得五百,这相当于一个技术工的每月工资了。

  所以能有条件上网的很少。

  而且上网消遣的方式也很少,大多数都是进聊天室聊天,这个年代还没有□□。

  现在国内的网站很少,但是前面一批坚持下来,很多都发了财,做得好的都上了市。

  这就是最大的商机。

  陆静然虽然不是技术拔尖,但是在所有人还在摸糊试探的时候,她却知道发展的大致轮廓。

  用后面二十年的眼光,来发展的看现在。

  很多东西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华为后面成为国货之光,但是它在九零年代初期,就已经估价过亿了。

  两年之后,陆静然拖拖拉拉的,终于拿到了律师执照。

  请公司的人一起出去吃饭庆祝。

  她现在都在深圳,所以把李小勇送去了寄宿制的学习,开始陆静然还有些犹豫,会不会对方不适应。

  事实上李小勇很适应。

  他深入了高中,成绩还是持平,全班五十个人,排名永远在三十五名徘徊。

  李小勇也说了,不垫底就好,李志杰听对方这么,真的很想抬手狠狠地抽人一顿。

  可是他弟弟不记打,抽也没用。

  周美美就是完全相反了,她两年都没有回过家,一直在美国,因为想尽快地修完课程。

  陆静然经常和周美美的寄宿家庭联系,对方的反馈也是孩子很正常。

  而且各科都很优秀,不管是功课、还是社交能力甚至领导才能。

  周石没办法,他妹妹不回来,他只能每年去那边看人。

  小丫头片子的英文说得越来越流利,而且没有任何不适应。

  他甚至怀疑,照着这样的趋势,不会他的妹妹读完了大学,然后就不回国吧。

  现在很多人出国留学,都想最后能留下来拿到绿卡,这么一想周石有些着急了,不算自己的混蛋父母,妹妹就算再如何不可爱,也是他唯一的亲人啊。

  周美美皱了下眉,说你放心我现在不回去,不过是为了早点回去。

  周石就没有说什么,他觉得小丫头片子看他的眼神,让他这个大哥非常的没有尊严,太过分了啊。

  陆静然也很费解,同样是一个屋檐下的两个孩子,但是性格完全相反。

  除了拿到律师资格证,今年还是陆静然的本命年。

  她二十四岁了。

  余惊远最近一段时间也在深圳,两个人住在一起。

  就他们两个人。

  也就是说正式的同居了,

  余惊远一直挺保守的,觉得很多事情要结婚后才能做。

  但是陆静然不,男色如刀,何必克制自己?

  而且她已经成年六年了,两个人大事不相互干预,小事情从来都是陆静然做主的,所以想开车就开车。

  自从开了第一次,以后就很顺利,而且越开越溜。

  两个人虽然没有结婚,倒是像夫妻一样的生活。

  他们定了婚期的,毕竟已经在一起七年了。

  婚期在明年的四月,这次没有刻意的低调,在省城的酒店举行。

  会邀请所有的亲朋好友来见证。

  然后就变成了合法夫妻。

  今年陆静然生日,被公司的同事灌了不少酒,不过都是没多少度数的啤酒。

  她只是脸红,神智还是很清醒。

  余惊远是人的专属司机,只要能过来都会负责接送,这样可以让对方在途中多休息一会儿。

  已经形成了习惯了,必须完成的一件事情。

  余惊远伸手接过人,问:“你觉得还好吗?”

  陆静然浅浅一笑:“好得很。”

  余惊远于是没有再问什么,把人扶上了车。

  余惊远在家里准备了饭菜和酒。

  陆静然和公司人庆祝后,家里还有一波。

  这都是余惊远的朋友。

  这群人开始进房子的时候,感慨整齐干净,还问余惊远是请了哪家的家政。

  求推荐,很少见到手脚这么利索的。

  余惊远说没有请家政,都是自己得空收拾。

  然后一群人又感慨,余惊远人生赢家,老婆这么漂亮又能干,而且干家务也很在行。

  简直太羡慕了。

  余惊远想了下,还是没有解释,这房子里平时的卫生都是他做得。

  如果陆静然一个人住着,又不找清洁人员的话,保准东西扔的到处是。

  而且很神奇的是,虽然乱但是她要找任何东西都很轻松。

  反倒是整理过后的房子,她找东西需要让自己指导一下。

  今天来家里吃饭的人,都是余惊远的好朋友。

  陆静然第二次吹了蜡烛,许了愿望。

  今天她过生日,但是喝酒多的反倒是余惊远,他都替人把酒挡了下来。

  好在余惊远的酒量很好。

  他看起来,比自己喝得少很多的陆静然还清醒很多。

  沙发和茶几上,都是朋友送的礼物。

  等着客人都走了后,陆静然还能指挥人帮自己拆礼物,给人找一点事情做一下。

  陆静然虽然厨艺不如何,但是她会给余惊远做早餐,作为报答对方送自己去公司。

  她觉得不用多轰轰烈烈,这样细水长流就很好。

  会觉得两个人比一个人好。

  两个人的办公桌都是在一起,占了书房的半面墙,这样工作的时候还能相互看到。

  她很难找到比这个人更适合自己的。

  除了两个人,还有当初养得那条狗。

  余惊远负责早上去遛狗,在陆静然做早饭的时候,陆静然负责晚上去遛。

  萌萌对熟人很亲密,但是在门口听到陌生人的脚步,都会叫。

  这一层就住了一户,两个人不常常有朋友来拜访,这样倒是吓走了不少有企图的人。

  虽然小区的管理不错,但是偶尔还是会有失窃的消息,养了条狗就安全很多。

  有不良企图的人,在外面听到狗叫声大约都会吓得不轻。

  今年的七月初,香港正式回归,举国欢庆,到处都有庆祝的活动。

  最近几天的电视,都是播放相关的新闻,毕竟已经等了那么久了。

  甚至还有人上街表演和□□。

  随着□□对香港岛恢复了行使主权的权利后,背后的暗涌也渐渐平息了不少。

  终于尘埃落定,站了□□这边的自然是松了口气,可是亲英派就要大喘气了。

  很多人当初站队,就是赌英国没有那么容易放弃,□□也没有那么容易拿回主权。

  陈家当初站队坚决,而且还主动积极配合,自然不一般。

  生意人,跟着政治走总是没错的。

  这一年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各方面发展开始加速。

  陆静然一直到年底才回了省城。

  她从前租的那个房子,和主人商量后,用一个合适的价钱把买了下来。

  而且从今年开始,国外的网站现实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而且还开始有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的网吧。

  虽然有了互联网,但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几千上万的电脑有些太过于奢侈,但是偶尔去网吧体验一把还是可以的。

  现在的网吧消费也不低,平均每个小时要五六快,但是生意也非常的好,经常要等位的,因为一个网吧就十几台电脑,供不应求。

  很多小年轻省吃俭用,就是为了能摸一摸电脑,然后去聊天室看别人胡侃见世面。

  李志杰和周石觉得这个生意好,还投资了一笔钱,在省城开了网吧。

  今年过年,陆静然非常的忙。

  她和余惊远四月结婚,也就是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很多亲戚让去拜访。

  她是个孤家寡人,可是余惊远不同,是那种大家族,父母的亲戚非常多。

  中国人讲究人情往来,所有认亲的环节少不了。

  陆静然过年走了一圈,被劝说最多的话就是‘怎么这么瘦,要多吃点’,那些长辈像是怕她没有东西吃一样,一圈下来,收了不少的红包。

  余惊远倒是全程在笑,偶尔帮衬一句。

  多吃点没错,他都快有对方两个重了。

  两个人在一起的这两年,他倒是转变很大,交女朋友会让一个男人成长。

  变得更加好相处,也温和了很多。

  而成立家庭,则是一个男人的第二次脱变

  今年过年,陆静然在余家。

  李家的两口子在南市不回来,因为他们的事情也非常多,经过几年的发展,他们现在的茶园遍布全国各地,也做出了自己的品牌。

  本来发展速度没有那么快,中途李志杰给他们拿了两次钱。

  过年是礼盒茶叶销量最好的时候,市场走俏。

  生意太慢,一下丢不开。

  而且两口子有时候,也会去深圳看陆静然和李志杰,毕竟不远。

  李志杰接了李小勇,一起去南市过年。

  他心情不太好,虽然和陆静然没有男女之情,但好歹是一起长大的,不爽。

  女人结婚了,自然是自己的家庭更重要,其他的都远了一层。

  如果是他有个妹妹,要嫁人也不会太开心。

  自己还是一个人,这样一来,未婚的压力不都是他一个人扛了吗,这也太坑了吧。

  他以后会被催婚的更加紧,显现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见到他妈的第一面,对方就来了句,儿子你以后不要每天都很周石混在一起,你也要想想怎么娶媳妇,多和女人在一起。

  这周石小伙子是不错,难道你们还能在一起,他也不能照顾你,有姑娘家好吗?

  李志杰当时连连点头,妈妈说什么听着就好,有什么反驳的话也都放在心里,不然你就别想清净了。

  什么姑娘家好啊,李志杰在心里想,他还真愿意和周石在一起,每天看球赛上班,然后一起打游戏。

  他是个特别怕麻烦的人,别人也介绍过几个女孩子给他,但是太麻烦了。

  陆静然本来就已经很不正常了,但是那几个姑娘,比那个家伙还不正常。

  他还是个宝宝,还不到男人的黄金年龄三十岁。

  所以还是算了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