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陆静然在市中心,租了一层写字楼。

  两百多个平方,前面一家公司开了半年撑不下去倒闭了,这才转租出来,办公桌都是现成的。

  几个人前面就看好了,只是资金没有到位,所以才没定下来,现在交钱签合同手续就很快了。

  三个人花了一晚上,才清理得差不多。

  陆静然没有找到保洁公司……

  她心里是崩溃的。

  周美美要来,被陆静然劝退了。

  公司成立的初期,只要四个人就够了,一个前台接待,两个跑业务的,还有一个出纳。

  毕竟他们本来就有了一个总经理——陆静然,两个总监——李志杰和周石。

  毕竟是省会,大学和中专毕业的不少,年前很多人离职和被裁员,所以年后很多人找工作。

  这个时代也没有可以发布招聘信息的论坛和网站,好在这附近的公司不少,楼下有可以贴东西的公示栏。

  陆静然让把招聘启事贴出去,两天就来了四五十个人面试。

  面试官还是她,李志杰和周石在旁边看着。

  来应聘的人看着老板这么年轻,都觉得会不会不靠谱,但聊了后都改变了主意。

  都在心里猜测,这几位会不会是留学回来的富二代。

  看着不太靠谱的样子。

  谢叶子是明南大学去年七月的毕业生,学的是金融,大学拿了四年的奖学金,去年考了省会所有招新的银行,笔试和面试成绩都很好。

  属于那种家长眼里‘别人家的孩子’。

  谢叶子在银行上了半年班,就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想要去沿海城市发展,但是父母不同意,身为独身子女,不得不参考长辈的想法。

  她其实也能理解,毕竟两辈人的成长背景不同。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子女能找个稳定的工作,钱可以少一点,但是一定要稳定,最好是公职,其次才是待遇好的私企,创业是最不被看好的。

  风险大,不务正业。

  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把能有稳定收入这点看得很重。

  谢叶子从银行辞职,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劝服父母,这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在很多人看来匪夷所思。

  父母要求她在省城找个自己喜欢,靠谱的工作。

  她光是今天面试了三份工作,这家公司是最后一家了。

  空阔没有人的办公室,一共就三个人,而且都出乎意外的年轻。

  她本来想立马转头走,其中有个男的,却已经伸手问她要简历了。

  谢叶子递了过去,心里想还是面试完再走,反正花不了多少时间。

  她对这家公司没有兴趣。

  本来只是本着礼貌,回答对方的问题,但是聊着聊着,就发现这个老板还挺有思想。

  比她之前面试的那些人好。

  这个年代没有完善的工作待遇福利系统,陆静然说得很多都有前瞻性。

  谢叶子觉得和人很聊得来,和对方约定好明天签合同。

  关键的是自己从公司出来,还觉得没有过瘾。

  和对方的聊天,能让她吸收到很多营养。

  所有人都告诉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是她现在觉得这是个悖论。

  她好像找到了自己喜欢又能有前景的工作。

  虽然老板看起来太过于年轻和漂亮。

  陆静然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公司的人还是少,银行的人就这两天过来考察了。

  周石找了一些本地人,穿上衬衫西装充数,假装成很忙的样子。

  那位银行的信贷员,从开始进门只要接触两个人,一是负责把人引导到总经理办公室的谢叶子。

  另外一个就是坐在办公室的陆静然。

  谢叶子是银行系统里出来的,和人说话落落大方,一点不经常。

  这就给信贷员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

  这么大一笔款项,必须有担保人才能审批,陆静然找了陈忆琳。

  陈忆琳对她做的事情都清楚,于是很爽快地答应了。

  陈忆琳看着都不放在心上,但其实这种家庭出来的都门清,比一般人更能看清本质,和目光长远。

  精英家庭更能培养出精英,因为他们和普通出身的人见识、眼界、教育条件都相去甚远,**不同。

  所以,寒门贵子才更难得。

  占着人口基数95%以上的普通人,想要跨越阶层要付出很多努力。

  绝顶的聪明和敏锐的商业嗅觉只是一个小前提。

  陆静然把信待员送出去。

  周石就带着人去‘走一套’。

  就是一套招待,吃饭、洗桑拿、唱歌。

  陆静然毕竟是女的,很多不太方便

  银行贷款审核通过,两天后就到了账目上,1600万。

  陆静然没有耽误,和那边的房地产老板谈判,她一次性入手十六栋别墅,又是钱马上到账,那边说还有优惠。

  最后1800万成交。

  双方签订了合同,陆静然就让周石找来了施工队,把隔着两栋别墅中间的围墙拆了。

  两栋改成一栋。

  这个地段还是很好的,算是靠近市中心的闹中取静,但是地方不大,所以只是修了十几栋。

  开发商为了能多卖钱,这些房子大多都是100平左右的面积。

  这也就是难出手的原因。

  而且这个价钱,开发商是着急出手了才会这么低,因为三个月没卖出去一栋,害怕资金不能回笼。

  这个年代对于能住得起别墅的人,不会嫌弃价高,只会看舒不舒服,小区居民住得杂不杂。

  这个思路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所以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直放在那里,这才着急出手。

  最近两年,房地产才兴起苗头,很多还在探索期,会犯这种错误也正常。

  陆静然想到从前偶尔上网,看到很多人说,如果能回到九零年代一定要买房。

  90年代的现在,北京三环以内房价2000不到一平,报纸上说去年毕业的大学生月薪是107。

  也就是说大学生毕业,工作一年不吃不喝,也买不到一个平方。

  用同时期的物价对比,现在买房也没有便宜到哪里去,不是白菜价,还是奢侈品。

  当然,单位集体修建分配的房子,不在这个范畴之内

  等到初期的改造完毕,就已经到了四月初期。

  陆静然花钱买了省报的广告,半个版面联系放了三天。

  她自己写的文案,扬长避短,凸显优点。

  绝版少量、超大花园、环境清幽、毗邻学校。

  东西好得有人知道才行,这个年代‘营销’这个词还不太多人知道。

  早期花钱做广告的,产品差不多能把同行业甩来一大段距离,收回成本绝对没问题。

  广告放出的第二天,就有人来看。

  后面打电话过来预约看房的就更多。

  一个星期的时间,八栋房子就销售一空了。

  成本1800万,后面修葺改造加上广告,一共才花了十万不到,每栋房子200万到——400万不等。

  最后算下来毛利赚了420万!

  王瑞是看着这几栋别墅售空的,他一个月多月前给了陆静然250万,对方说2000万的成本,所以他占了出资的12.5%,最后分了五十多万。

  ……

  在他面前的银行柜员说:“先生,没错,您这张卡今天转入了三百零两千五百,帮您核实过了。”

  “哦,谢谢。”

  王瑞收好了银行卡,掏出了大哥大,打电话给陆静然的公司。

  “我看到钱了,下次要在有这样的好事,还记得叫上我,五百万也可以的!我真的很相信你!”

  这样的好事,自己要提前报名才行。

  陆静然说:“王经理收到了就好,期待我们下次的合作,那我还有事情忙,就先挂了。”

  “好好好,那我们下次聊,请你吃饭!”王瑞乐滋滋的说。

  他太震撼了,这次没像是以往嘴贱得硬撩几句。

  五十万虽然不算太多,但也不少啊,关键才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是自己投资赚到的血汗钱!

  能让他在自己父亲面前,挺直腰板。

  王瑞觉得自己还是很有经商的天赋!

  陆静然放下了电话,从办公桌后站了起来。

  在付清了两家银行的贷款后,她现在有三多百万了。

  周石说:“那个小子还真是幸运,误打误撞让他得了这么多。”

  李志杰说:“是啊。”

  陆静然笑了下:“如果不是开始他给的钱,银行也不会贷款给我们,算是帮了个大忙吧。”

  陆静然把谢叶子叫了进来,吩咐了一些事情,话音一转说:“我要去外地半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公司有事情,你们可以商量着来,如果不能决定打我这个电话,或者用call我的bp机。”

  陆静然把写下电话的纸递给人。

  谢叶子问:“这是你要出差单位的号码?”

  陆静然微微一笑:“这是我学校的电话。”

  “啊?什么学校?”谢叶子一头雾水,难道这个人是在读研究生?

  陆静然说:“我要参加五月的全国联考。”

  “五月有什么考试,还要去学校……等等你的意思是,高考?”谢叶子做了一个很大胆的推测。

  虽然她觉得不太可能。

  陆静然点头:“是啊,我要去参加高考了,所以公司暂时拜托你们了,不过做完这单后,最近应该没什么事情,大家刚好放半个月假。”

  谢叶子还是不相信,看向办公室的另外两个人。

  周石和李志杰都笑了起来。

  陆静然把身份证拿出来,“你自己看,真的没骗你。”

  谢叶子凑了上去,只是看了一眼,就觉得整个三观都被重新构建了。

  居然是十八岁……

  这应该不是假证件,几个人联合起来整蛊自己吧?

  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老板年纪这么小。

  谢叶子曾经也猜测过对方的年纪,和她签合同的是周石,对方身份证上的日期显示25岁。

  陆静然比周石稳重多了,各方面都更成熟,而且周石很尊敬对方。

  所以她曾经猜测老板有二十**,只不过看起来年轻。

  然后不断给自己催眠,有钱的女人都保养的好,这很正常?

  好吧,这很不正常。

  谢叶子想了下,如果开始知道老板这么小的年纪,她再有兴趣怕也是不会留下来……

  太小了!还是自己23岁已经算是高龄了……

  陆静然拍了下对方的胳膊:“还在想啊?我定了明天的火车票回去,今天大家一起出去吃顿饭。”

  周石:“就当是为你践行,预祝你凯旋而归。”

  李志杰说:“我也回去看一下我妈,不过我三天就回来。”

  陆静然说:“叫上另外三个人,都聚一下。”

  他们走出去后,谢叶子才回神也跟了上来。

  她要一点时间才能消化,以前觉得自己从银行辞职已经非常离经叛道了,现在想想,算什么呢?

  自己和老板之间到底差了多少?莫非以后胆子还是得放得更大一点?

  各种想法在脑海里盘旋,这一时半会儿的,还理不出头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