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剑阁变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莫光在全力挡住了真器、神术攻击后,自己全身血潮翻腾,一波强烈的疲惫感袭上心间。

  在这旧力方泄、新力未生之时,正是防御最薄弱之机。

  吴凌峰猛吸一口气,脚踏“凌霄神步”,一步闪动来到近前,对莫光挥枪就来一个直刺。

  莫光感到了极大的危险,强大的本能支撑着自己极力闪避,同时强行分出一点余力来,击挡快如闪电的长影。

  当——吱!莫光的铁剑划过长枪,迸发出一溜三尺长的火花。

  长枪在巨大的击打力量下猛颤,连吴凌峰的双臂都为之发抖。

  噗嗤一声,长枪失去了准头,只剌中了莫光的左肩头。

  “啊!”莫光惨叫,同时气极败坏,快速移剑劈砍吴凌峰。

  一道剑芒如虹从九天落下,直奔吴凌峰的头颅。

  吴凌峰闪退,并全力挥舞长枪,快之极致,只见枪头之处成百上千个枪刃之影浮现,仿佛一堵墙横在了他与剑芒之间。

  吱呲吱呲,刺耳的金属切割声从枪影与剑芒爆发开来,枪影墙不断变薄,而无数的尺长光舌从剑芒上剥落。

  数丈之后,如筷子粗的剑芒穿透阻拦后击中吴凌峰。

  咚!吴凌峰发出了一道如鼓的响声,狂吐几口鲜血跌落地面,滚进了尸堆之中,一动不动,不知死活。

  然而这一切,没有金人关注,他们正专心对付眼前的未死之敌。吴凌峰的倒地,他们只当一个同伴为国捐躯了。

  莫光身体受伤,鲜血直流,威势立减,金人趁机狂攻。

  “啊!”莫光身边的人不断传出惨叫。

  一个心窝被一把长刀插入,一个半身长皮内翻开,露出森森白骨,还有一个人的右手被砍断……

  莫光奋力拼杀了半刻,但金人太多了,其中也有一些修逼近开冠的高手,他是孤虎架不住群狼。

  莫光看情势危急,再不走就没机会了,于是他狠下心来,再一招“血煞残阳”杀开一条血路逃了出去。

  “师父不要丢下我!”

  “莫先生不要丢下我们!”

  “我莫光发誓,一定会替你们讨回血债的!”空中留下了莫光悲凉凄惨的声音。

  “莫光你这个伪君子!不得好死!”被围之人当即纷纷骂道。

  “杀死他们!”强敌远遁,众金人狂呼着蜂拥而上。

  未到一刻,跟随莫光来的人被恼怒的金人剁成血泥。

  而经过半夜血战,活下来的金人不足百人。

  天就要亮了,凭这些残兵败将拿下剑阁是不可能的,即使拿下也守不住。金军将领当机立断,丢下百具尸体火速退走。

  洞天虎则在半路截住了莫光,一击之下将莫光击成重伤。

  为求生存,莫光猛吞下一颗药丸,身体即时恢复,功力高涨,竟然能死拼住洞天虎。

  洞天虎也不力拼,寻机让其夺路而逃,自个寻吴凌峰去了。

  吴凌峰在乱尸堆中装死蒙混过关,在确定金人退走后起身疗伤。

  不用特效的疗伤圣药,靠的只是一部祖传神功来疗伤。

  他现在越来越喜欢祖传神功了。

  因为对于他这种有点粗线条的人,不太喜欢过于细腻的东西,比如常年枯坐调息运气,而祖传神功就比较简略。

  先以接吐纳天地之气通贯全身,打下基础,再借外力伤体,打破原有禁锢,又吐纳天地之气抚伤使之愈合,如此周而复始,犹如千层铁块经千锤百炼后变成一块薄而锋利的剑。

  因此,无论有多大危险,他浴血厮杀的本能不减,战血始终沸腾。

  可这次他觉得“玩”大了,连月来的厮杀让他伤痕累累,元气一直未得到很好的恢复,好几次险些丧命!

  磨砺越大收获也越大。大敌退走让他大大松了一口气,立即充满期待的疗伤。

  经过一夜的运功,他感到自己身体聚气的量比往日多了一倍多,力量感增强了数倍不止。

  初阳露头,山中雾气方散,一群官军走了上来——看打扮是宋军。

  “将军,这有一个活人。”一群士兵围住了吴凌峰。

  为首的校尉看到满地的尸体,十分惊诧,问道:“你是何人?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军爷,小民是宋人。敢问这里离剑阁有多远?”

  “我们就是剑阁守军,有什么事就说吧。”

  “太好了,军爷。这些人是金军精锐,想偷袭剑阁,不想被我碰上,设计灭杀了大部,小部逃走了。金人对剑阁志在必得,他们大军随后杀到,请军爷立即禀报守关大将加强戒备。”

  “金人?!”

  “正是。军爷您可以细看看。”

  这校尉踢翻身边十数个尸首,蹲下来仔细看,半晌道:“皮肤粗糙,高鼻鹰眼,膀大腰圆,确是金人的特征。”

  他还捡起一把弯刀,又仔细端详了半天,道:“看这兵器样式、质地确是金军专用,而且品阶不低。看来你说的不假。”

  “军爷,小民说的句句属实。”

  “这些都是金人这数百人都是你杀的?!”

  “也可以这么说。”

  校尉眼睛瞪得溜圆,问道:“不知公子姓谁名何,师从何门何派?”

  “我是谁不重要,关键是剑阁要早做准备,金人就快要打过来了。”

  “哦。如果你所言属实,你可是立了一件大功。”

  “军爷,我不求功名,只是想大宋免遭受生灵涂炭而已。”

  “麻烦你跟我进剑阁面见守备大人,将情况一一说明。”

  吴凌峰点点头,道:“天虎,我们去剑阁。”

  洞天虎悄无声息的突然从一堆尸首中立起,把宋军吓得不清。

  吴凌峰好好解释下,他们才安定下来。

  看见洞天虎的样子,那校尉低声自语道:“真是大家公子啊!”

  在剑阁。

  “敢问公子来自何门何派?”

  在吴凌峰面前站着一个剑眉大眼、面红须长的将军,戴斗笠式头盔,一身银色铠甲,外罩绿袍。

  “这很重要吗?小民的家不值得一提。”

  “哦,即使不便直言,本将也就不多嘴了。”

  “谢大人体谅。”

  “你说金人就要打过来了?!”

  “不错。”吴凌峰把山中听到见到的情形又说了一遍。

  守备大人沉默半晌,然后似乎才想吴凌峰还在场,呵呵笑道:“壮士一人猎杀金军六百精锐,当称奇人!噢,还望壮士相告尊姓大名。”

  “姓吴,名凌峰。”

  正说话间,一个士兵急匆匆跑进来禀报道:“大人不好了,上万金人杀过来了!”

  “慌什么?!击鼓号令守军全部上关守备,鸣金传令各统领在城关兵楼议事。”守备大人神色自若的斥责道。

  “遵命,大人!”守备大人的镇定自如感染了这名士兵,让他不知不觉中稳定了情绪。

  “壮士,可有兴趣随老夫上关观战?”

  “我布衣百姓现身兵争之地恐怕不合时宜。”

  “无妨,随老夫来。”守备大人一手抓住吴凌峰并肩前行。

  吴凌峰登上城楼一看,倒吸一口凉气。

  城关下千旗招展,马嘶鼓鸣连绵不绝,万千士兵整装待发,铠甲兵器银光镫亮,晨风中弥漫着无限杀气。

  “各军统领到齐了吗?”守备大人问道。

  巡城的一个将领道:“大人,人来齐了。”

  “我们走。”

  吴凌峰跟随他进了城关兵楼,立即引来了众人奇怪的目光。

  坐定后,守备大人道:“各位,金军突袭剑阁,诸位有何良策退敌?”

  “大人,”一位白须将领起身问道:“这年轻人是谁?如此重要的军事会议怎能让一个不明身分的人参加?”

  “王将军过虑了。诸位有所不知,此次金军攻城是有备而来。他们先遣六百军中精锐袭取剑阁,不料被这位壮士撞见。昨夜附近山岗杀声不断,正是壮士在为我大宋退敌。幸得壮士勇猛,杀得大部,只有极少数金人落荒而逃。他赶来报警,说金人大军很快就会杀到,瞧瞧城关下,他们不是杀来了吗?”

  “尽有这回事!”兵楼中将领个个喜形与色,不由得的议论起来,向吴凌峰投来了热切的目光。

  唯有一个淡笑不语,直盯着吴凌峰,目光中浓烈杀意令他感到了如碰到了寒冰一般。

  吴凌峰也不是木头柱子,自然暗暗记下,有了防备之心。

  “诸位静静,前日我六千守军被抽去四千支援杨大帅,昨日金人六百精锐企图偷袭大关,今日金人大军杀到,前后一想我们肯定中了金人的调虎离山之计。”

  一个将领起身气愤的骂道:“我军中定有金人内奸。”

  “先不论这个!”守备大人认为此时论此事,必然引乱军心,于是赶忙阻止,继续道:“我料定杨大帅正率大军回援,同时我急令附近郡县出兵援助,一个时辰内应会赶到。关键是我们如何守住城关一个时辰!”

  两个时辰?两千人面对金人万人大军?希望渺茫。

  众将领脸色顿时肃穆起来。

  守备大人淡笑道:“既食君禄,当为国尽忠,但此次守关凶险异常,个人生死难料。我想诸位家中都上有老下有小,极需照料,若有人此时想走,老夫不会说他临阵脱逃,还要拜托他照料本人一家老小。众位意下如何?”

  “大人此话是什么意思?”一个年轻将领猛起身义愤填膺道:“我们岂是贪生怕死之辈?将士应当马革裹尸而还,我们定与此关共存亡!”

  “不错!”

  “誓死守关!”

  “就是!”

  ……

  “莫非大人想走?”

  “放肆!我堂堂守备大人怎会做如此卑贱之事?!”

  “请大人率我们誓死守关。”

  一个老年将领圆目怒睁,激动的胡须拉动,按剑说道:“谁敢再说弃关,别怪王某剑下无情!”

  “好,大家同心同德共守此关!诸位速回整军备战。”

  “遵命!”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