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章 低于光子级的超感知物质

  有没有觉得“心灵感应”其实跟“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很相近?是的,没错!不只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二郎神有第三只“天眼”,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第三只“眼”,只是第六感知系统中的第三只“眼”没有视觉系统中两只眼睛的识别能力明显。

  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可以大概预测出视觉系统是如何从原始的触觉系统中分化出来的……

  在超感知物质中,光子级物质跟我们的生活有较紧密的联系,我们大概能推测出光子的基本属性,但如果再向更小的级别去探索,还会有无数比光子更小的物质存在于宇宙,它们从总数量和总质量上,应该都比感知物质多很多!

  也许我是第一个对“超感知物质”这种概念进行详细的、认真的论证来确立它们的存在,但如果问我怎么去区分和描述它们,我也力不从心。毕竟我也是个地球人,都“超感知”了那我怎么可能知道它们到底都长啥样!

  其实这一章我不知道该写什么,本应与上一章放在一起,实在是考虑到字数的问题,所以才没有整合在一起。从我写小说中总结的经验来看,每一章字数最好控制在三千五百字左右,少于这个字数内容显得单薄,超过这个字数看书的人会读得厌倦……鉴于种种原因,此章以休闲娱乐无主,大家思想放松一下,坐下来喝喝茶、聊聊天,谈一谈人生,谈一谈理想!对面的你要是男生的话,咱两就谈谈游戏问题,我一般打辅助或者打野,你打什么位置?你要是女生的话,咱两就谈谈感情问题,你有没有男朋友呢,没有的话可不可以考虑考虑我?有的话那就谈谈你们什么时候分手,没分的赶紧分了考虑考虑我呗?嘿嘿嘿嘿……

  好了,开玩笑时间结束,以助你消化一下上一章的内容,下面还是回到正题。精神稍微轻松一下之后,我要硬着头皮带你进入一个不被人理解的世界,真正意义上的超感知世界!

  科技类文章让人感到很乏味的一点是看了一遍之后完全看不懂作者到底都在讲些什么!对于超感知世界,我自己都不是很清楚它的主要运行定律,所以后面的描述会很模糊、很乏味。我希望的是通过我的文字引导,我们可以共同完成对超感知世界初期探索,这要求你和我放缓思考的节奏,提高注意力,释放自己的想象力,互相探索,互相学习……

  超感知世界是由超感知物质构成的,超感知物质对普通人的影响并不大,但对于未来尖端科技发展起来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人类自身想实现超光速运动,必然要对比光子更小的物质有一个更深层的了解;一些不明疾病的产生也会跟超物质物质有关;超感知物质可能还是身体特殊组织内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关键性医学问题必须放在超感知物质上才能得到答案,可能对了解“细胞的衰老原因”有很重要的帮助;很多物理现象也必须对一些超感知物质有足够的认知后,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

  超感知物质无法通过人体器官直接感触到,只能把“宏观现象”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相结合,来推测超感知物质单体的基本属性,根据“光的螺旋柱体论”、“光反射现象的模式”和“光电效应”,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出处于游离态的单个光子有哪些性质,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推断出其余超感知物质的基本属性,并对其做出简单分类。

  像我这种从来都不做实验,靠思考别人悬而未解的实验现象来进行推测的理论家来说,我需要搜集足够的实验现象才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目前来说可供参考的实验现象很有限,物理学的发展主要还是卡在了“光子”身上,大多数实验现象都跟“光学”有关。我相信这本书在得到相当程度的认可后,会帮助科学的发展迈过这道卡,随着越来越多的超光速现象被发现,会极大促进人们推测出更多种类的超感知物质。

  从目前各种实验想象中,我可以非常可靠的指出超感知物质中的三个重量级成员,一个是“光子”,另外两个是“能量子”和“力子”。

  光子就不再多说,前面已经说得挺多的,此章只对后两者进行简短解说。对它俩的解说主要是对它们的属性进行基础的预测,实际定型的话还需要结合今后科学各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实验报告,这需要很长一段过程。

  能量子是组成能量的基础粒子,它具有质量、速度、吸引力等属性。它比光子小许多倍,单个能量子的运动对单个光子的运动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同样条件下,能量子的速度比光子的速度快,大量的能量子与光子相对相撞,可以减缓光子的运动速度,相向撞击,可以加快光子的移动速度。能量子也遵循万有引力定律。

  能量子的结构比光子稳定,不易被破坏,但由于能量子不是最小的物质,所以能量子依然可以进行分解,解体出更小的物质。从这点可以得出,宇宙中能量子的数量不是固定的,它一直处于变化状态,也就是说“能量守恒定律”可能并不完全正确!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合解决绝大多数原子级以及原子级以上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可以把“能量子自身可以进行分解”这一因素算作是误差的范围,未来在研究有关超感知物质的一些问题时,则要把这一因素考虑在内。

  所有有关能量转移和传导的本质问题,都必须对能量子单质有足够的认知后才能得到答案……

  力子是组成各种力的基础粒子,它可能不具有单体质量、运动、速度等因素,它比能量子要小得多。单个力子似乎有固定的粒子状态,但又与其余力子间存在一部分共同体,所有力子形成一种粘稠状态。进入这一层后能够大致了解万有引力、速度、运动等因素是如何形成。这一层是我能想到的最接近基础粒子的一层,不过它依然能够进行分解。

  如果把力子级物质再往小的分解,分解到某种程度后就会找出最终的“基础粒子”,“基础粒子”应该已经不具备粒子的形态,应该统称为“基础物质”。

  基础物质构成了一切。在基础物质身上不存在大小、时间、运动等属性,基础物质以某种完全未知的结构构成一种粘稠、糊状构造。在这一层是真正解释清大小、质量、时间、空间等因素是如何形成……

  超感知物质的解释就到这里,虽然看上去只有这么一点点,但能想出这些已经快把我脑汁榨干!我对超感知物质的基础属性的描述,不是凭空捏造,是根据长期的思考总结出来的,具体把每一句话都解释清楚很难!越解释只会让你越糊涂,在没有与之相关的实验事例出现前,我不对我的思考过程做太多解释。

  更多的交给对面的你去思考、去探索……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