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由光的属性推断出超感知物质的存在

  我的叙述方式可能会让你感觉到我玩世不恭,我是使劲浑身解数来营造出一种轻松的阅读气氛,在我高中毕业时这本书在理论方面基本已经定型,但我当时的写作能力有限,并没有急着写出来。我不想用纯概念的形式叙写全书,因为我注意到很多伟大的科研著作,它本身有很高的价值,值得让世人去分享,但因为它们的叙述法方式太直白、太枯燥,普通人根本没有读下去的欲望,这让很多人感觉自己与前沿科技之间存在距离感。

  你写出来的东西,在主体理论是正确的,但从社会人群的平均认知水平出发,你的理论别人都看不懂,并不代表你的理论高深,别人愚钝,只代表你的表述能力差劲,或者你的理论内容存在严重的错误。

  我一直处于沉默状态,所以我的表述能力一直都很差劲。大学期间我在物理学和生物学的思考上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主要时间用于写短文、写小说,用这样的方式练习我的写作能力,希望能把我的思想转化成让人想读、易懂的文字形式,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我的叙述方式,我只能尽力而为。但我这样的叙述风格,并不代表我在理论部分的处理上不够严谨!下面将根据“光的螺旋柱体论”和“光的反射模式”,结合生物机体的特性,推导出一个不被人理解的世界——超感知世界!

  从我提出的“光的反射模式“中,可以明显推理出,人是根本不可能用光学方式观测到原子核的表面结构的,因为光柱的直径远大于原子核的直径。这也跟现实相符,目前观测原子核用的是电子显微镜,我没有研究过这种显微镜的原理,想必跟“乒乓球撞击墙面”的原理一样。电子比光子大得多,又比原子核要小得多,大量电子撞击到原子核表面,一部分电子会被弹射回来,弹射回来的电子被电子仪器接收到,依据反射出的电子排列来估测原子核的表面结构。

  单个原子核的结构都被看出来了,人不免要想,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和光子的结构终有一日会被人了解。我也期盼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在我的纯物质理论中,要把光子列入实体物质的行列,并要指明它是有质量的,最让人信服的办法是想出一种实验模型,观测到单个光子的外貌。

  我苦思了很长一段时间,发现在以人体机制为基础的世界观里,根本就不可能了解处于游离态的单个光子!

  在面对超高速运动的物理问题时,其实理论物理学家们早就满头雾水,不过还会时不时强颜欢笑地在公众面前提出一些新的观点。紧跟着实验物理学家赶紧预想和制定实验方法,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多数结果是他们也不敢确定到底有多少是对的。数学物理学家的境况就更糟糕了,根本就没有具体的数值,让他们怎么带进公式算!某种程度上说,在某些高等物理学领域,物理学的发展已经处于一种“瓶颈”状态,一直在原地踏步走,完善现有的理论系统。

  我认为这种瓶颈状态主要是由“光子”引起的。

  在人的五大感官系统中,器官能够感知到的最小物质在光子级以上,这是生物机体不可改变的特有属性。人眼的工作原理依靠的是光电效应,它可以把接受到的光学信息转化成电子信息,原理跟前面提到的第二种“光的反射”现象有点类似,应该是这样:螺旋状的光子集进入人的眼球,进入人眼的感光组织内,无数像弹簧一样的螺旋状光柱在原子中通过时,部分光柱会跟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的运动轨迹完全相符合,这些光子接连不断地撞击电子的表面,跟电子融合为一体,电子的能量增大,从低能量轨道运动到高能量轨道。有些电子的能量大到脱离原子核的束缚,从原子中逃逸出来,传递到眼球上的神经细胞内,变成电子信号传递给大脑。

  但眼睛能够识别出的是光子组合成的螺旋柱状集合体,而非单个光子。单个光子撞击到电子上对电子的运动不会构成多大影响,是无法被人体任何部位分辨出来的。人类制造出的机器,能够分辨出的物质大小等级同样也会永远限制在光子级以上。

  单个光子的存在对人类而言就像是“暗物质”,像是空间内的一个“小型黑洞”。就算你晚上处于一个密不透缝的黑屋内,你的周围依然存在大量游离态的单个光子,它们在你的周围毫无规律的高速运动着,而你完全无法察觉。

  由光子不可被人感知的这种特性,可以预断,当两条半径和频率相同的光柱迎面相撞时,由这些光子形成的光柱结构完全破损,光子变成了游离状态,两条可见的光束“凭空消失”,变成人们口中所谓的“暗物质”。

  这种现象应该可以用宏观实验证明出来,比如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用两束光线分别照射到不同的地方,在光线的终点分别测算出它们各自的亮度和热度。然后再将两束光线垂直相交射出,此时光子间会发生碰撞,产生大量游离态单个光子,在光线的终点,两条光线的亮度都会变暗,产生的热度也会减少,造成能量损失的假象。但在整个密闭的空间内,总能量始终保持不变。

  在实际生活中实例为,晚上开车,打开车内的灯,看车外的路会变得昏暗,易引发车祸,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车内和车外的光线发生碰撞,路面反射的光柱部分变成游离态的光子,导致光线变暗。

  支撑“光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这种理论存活了这么多年,另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于“真空状态”的认识本身就是错误的。真空状态指的是没有任何物质存在的空间,我想问有谁敢站出来确保他能够制造一个空间,空间内不存在任何一个光子?我敢确保的是没有人,这种空间根本就制造不出来。

  如果有人要求你去抓一个光子给他看,就好比只给了你一张渔网,让你在空气中捕捞一个氧气分子回来一样,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一方面肉眼无法看出空气中哪个是氧分子,另一方面单个氧分子可以无视渔网的存在,它在渔网的网格里进出自由。同理,人的任何感知系统、制造出的任何机械设备,在面对游离态的单个光子时,全部失灵!人是绝对不可能感知和排除掉单个光子的存在,那么如果有比光子更小的物质,我们就更不可能发现它们的存在了。何谈制造一个绝对没有物质存在的空间?这就是个不现实的课题!

  我们目前制造出所谓的“真空状态”,只能说没有原子级物质的存在。以目前的科技手段,是否真的能制造出一种绝对不含一个原子核,或者一个电子的大型空间,我持怀疑态度,所以那些科学家用实验验证的“光速不变论”,我觉得应该反思实验的可靠性。

  开篇依据物质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把物质分成不同的等级,在这种等级制中,不太严格的说,大致有三种规律:1、不同的等级中存在一些统一的、固定的运动规律。2、小等级的物质构成大级别的物质,小级别物质可以解释大等级物质发生现象的本质,反过来则基本不能。3、事物的现象最好放在适合的等级中去解决。

  比如拿流感病毒举例来说,放在星体级是没法解释这种现象的;放在大体积物质这个等级中,我们知道这种疾病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并能看出它跟身体其它细胞发生的斗争;放在化合物级,我们了解到病毒的身体构造,以及它是制造什么化合物去攻入细胞膜,然后制造相应的化合物,用各种方式阻止它攻入细胞内,去掉它的致病性等;放在分子级,我们是通过分析病毒的遗传物质,来制定相应的对策,靠改变基因排序来治疗疾病;放在光子级,这个问题也能够解释,但太过于繁琐,并不适合把感冒病毒放在这个级别去解决。

  人体机制限制人类所能感触的物质等级在光子级以上,这是人类在认识事物方面存在的一条界限,但人们想到的一些问题放在光子级以上的物质中是得不到答案的,必须引入比光子更小的物质中,比如说能量的传递模式,必须进入能量子的层面去思考这个问题。

  对于光子级以及比它更小的物质,我们根本无法依赖任何微观实验发现它们的真身,它们是完全黑暗的,我们只能在宏观现象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级别的物质存在的统一的、固定的运行规律,去预断每个级别的中物质的形态及性质。

  在光子级中可以判断光线的本质,在能量子级可以解释清能量的相关问题,在力子级可以解释清力学的本质。这些微粒子物质就是我所说的“超感知物质”。

  对于超感知物质,显然物理学家并没有把它们列入到“物质”的行列,原因是他们自认为人的眼睛是万能的,看不见的都属于非物质!如果你还在执迷不悟的遵循这老套的思维模式,认定光子、能量子、力子等就是非物质,我觉得你还是把光的反射现象好好的想一想为妙。如果你感觉我的模式是错的,也可以提出和依照自己所想的模式去分析这个问题……

  在对于“物质”的描述中,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它的产生是从无到有的,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小级别的物质组合在一起,构成大级别的物质,不论处于哪个级别,它们始终都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到了光子级之后被人体明显感知到而已。

  人的“感知世界”是在“超感知世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感知世界里存在的物质是由超感知世界里的物质构成的,前者只是后者的一小部分而已,感知物质经过不断分裂,都可以分裂成超感知物质。

  对于超感知物质,它们属于暗物质,但并不跟目前人们所理解的“暗物质”这种概念完全相同,暗物质的范围要广得多,大体积物质也可以变成暗物质,比如黑洞。关于黑洞我没有收集到与之相关的较确定的、稳固的信息,所有我无法较准确的预断它的模式,但根据光的螺旋柱体论,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制造出一个“黑洞”。比如可以增加原子束缚光子的能力,使所有的光子进入原子后都无法逃逸出来,这种办法某人在某些地方也提到过类似的想法,还有的办法是在原子射出光柱后,用某种物质撞击光柱,打乱光柱中光子的排列顺序,这样也可以把大体积可视物质变成暗物质,这两种办法人眼和电磁波接受器都感受不到物质的存在。还可以在可视物的表面包裹一层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改变光波波长,把从物质表面发出的可见光变成紫外线或者红外线,这种方法人眼看不见物质的存在,但可以用电磁波接收器确定物质的存在;还有一种神奇现象是,不对光源处进行改造,而是增加观测者的移动速度,此时你原本可以看见的物质会变成不可视物,原本许多看不见的物质可以用肉眼看见,这种现象下章将解释。

  超感知物质属于物质分裂到光子以及比光子更小的体积后,所形成的物质,这类物质种类繁多,但由于我们的身体感官在面对它们时全部失灵,所以我们永远无法确定它们中任何一种物质的外在形态,这种物质组合在一起后形成了超感知物质,而且它们对我们的生活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力。

  因此,超感知世界的存在,也带来一系列匪夷所思的现象,后面我将陆续描述。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