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节

  空空如也的元府在神秘能量与功力的碰撞之后,里面充满了乳白色的气体,不稳定。但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内在中的各种阻逆在元府的催动下逐渐释放,乳白色气体慢慢安静了下来。随着时间慢慢流失,乳白色的气体逐渐沉积,此时元府中很安静。晓峰在用神识慢慢的观察着,看着里面细微的变化。安静的元府,其实只是一个表面上的现象。因为晓峰感觉到小家伙的元府在旋转,似乎在辨别方向,寻找着某个轨迹或是天机。看得晓峰惊奇不已。突然元府不在旋转好像锁定了一个方向,确似在这个方向中吸收了少量的能量。难道这是法则的能量?来不及多想,晓峰赶紧顺着小家伙注入体内能量的一霎那将神识探往了过去。漫天交织像网一样的宇宙立刻呈现在了晓峰的眼前。原来法则之力以这个网一样的存在,晓峰终于明白了,那么交织间的空隙可以叫做空间了!原来万物皆受法则之力约束,居然连自己改变的小家伙们,也受着法则之力约束,身体被注入一丝法则之力!法则真的是无处不在!就算自己能强行扭转,也不过是一时,它迟早会恢复的,恢复到它早已预订好的轨迹。法则之力交织构成一个一个的空间,神元星正是在这个空间里面,只不过是一个大空间,外空,则是一个一个的小空间。一切都明白了!

  在看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晓峰将神识收回了体内,当在一感觉,却是轻易的能发现,因为明白了它以怎样的形态存在。此时在一看几个小家伙的元府,乳白色的气体不见了,只有丝丝的线体像是在交织着某种图案。此时几个小家伙已经提升到了流魂期的境界,流魂期顾名思义就是由静态的混沌气体转为流线型的液体,而线体的流动,正是为魂丹的形成缓慢的在交织,交织着某种形态,形态交织完成之时便是碰撞结成魂丹之刻。也不知道几个小家伙能不能结成魂丹,晓峰只能静静的在一旁观察着,什么忙也帮不上,只能任由它自行演变。此时几个小家伙静静的在那趴着,像是在睡觉一样。突然,天空阴云密布,没有任何征兆,自南北两极像太极一样的像中间聚拢。““这是怎么回事?””晓峰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的莫名起来。之前小家伙们结丹时怎么没有这样的天兆?这分明就是劫云。在一看小家伙们的身体,各种形态图案已经交织完成。原来是与天同步,与天共鸣。晓峰此时变得豁然开朗,原来法则之力感觉到了小家伙们的身体变化,固与此同步。乃是授摄更强法则之力的制约。其实闪电是变异的法则之力,只是这种变异更容易让身体接受。在小家伙们结丹之时,便会有源源不断的法则之力打到小家伙们的身上与它们体内的能量融合。之前小家伙们结丹没有天兆,是因为当时结丹的速度太快,并没有将法则之力融进体内,故此才没有天兆感应。提升境界若没有天兆,则意味着孕育天灾,后果难以预料,轻者被打回原来的境界,重者,难说了!小家伙们正在准备迎接法则之力,到是没有觉得惊呀,因为它们此时的心境与天相通,觉得这是应该的,所以坦然接受。同时渡劫,几个小家伙引来的劫云相对更庞大一些。劫云自南北两极孕育而生,各种空间禁制对它不受影响,戴着不同的电极呼啸而至,速度之快,堪比挪移。见大阵周围阴云密布,众弟子们惊奇不已,驾驭各自法宝,纷纷奔去,哪还有心思与魔兽恋战;想来渡劫是宗派里的人,吸取经验要紧。看着众弟子们都过来了,晓峰到是也懒得出手了,就让他们帮这几个小家伙抵挡劫云吧。自己功力奇特,怕惹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很快晓峰就把自己的意思传达给了众第子。自己则在一边清闲起来了。当然丫头也会参与进来,说是众第子,其实是几位长老出力,其它弟子境界不够。此时劫云已经孕育而成,小家伙们元府里面交织的形态已经开始慢慢融合,随着开始,第一道闪电落下,说是第一道,其实总共有六道,只是同时落下,固称为第一道。第一道雷电很弱,众所周知,所以几位长老并没有阻挡,而是任由雷电打在小家伙们身上。融合的力量与雷电之力接触的霎那产生了强烈的震动,振得几个小家伙身体抖动不已。雷电被引导入地,雷电里面的法则能量被尽数吸收。被吸收的力量便是法则之力。雷电只是载体。雷电过后,法则之力被尽数吸收。交织的形态更进一步。第二道雷电落下,交织的形态已经进入了第二次融合。第二道雷电比第一道雷电相对强,具体强多少?其实是不强,只是雷电流相对大些。众位长老阻挡雷电,法则之力源源不断的打入这些小家伙们的身上,但还是留有一些雷电作为载体。这些表面上的常识众所周知。只是大家都知道雷电打在身上,对渡劫者有好处,却不知道好处在哪里。只是这好处并不是在雷电上。第二道雷电没有太大悬念,被众位长老阻挡。只是阻挡雷电的方式比较奇特。没有借用法宝,确也不能借用任何法宝,只能任凭功力瞬间击打出去。法宝与施为者心神联系,若借用法宝,势必会引的法则之力倒入施为者身体里;对渡劫者没有好处,对施为者更没有好处。大家都是按照前人留下的方式抵挡雷劫,前人的方式便是没有借用法宝。具体为什么没借用,想来也没人知道,只是不借用就完了,管那么多干什么,前人不用,自有不用的道理。

  前人栽树,后人好乘凉,便不在去计较。此时第二道雷劫已经过去,只剩下最后一道雷劫。总共有三道雷劫。每提升一个境界便会增加一道雷劫,雷劫的威力也会随着境界的提升而增强。最后一道雷劫随之落下后,与前两道雷劫威力一样,只是这第三道雷电粗犷了些,若任由它打在身上,却有爆体的可能。因为它的作用力比较奇特,却有扩展元神的作用。看着小家伙们已经安全渡过雷劫,晓峰欣慰不已,众人也松了一口气,三道雷劫到是没什么,这么多人还能出什么意外,每个人都有着异样的想法。小家伙们安全结成魂丹,但是功力还有点弱。这回晓峰可不想乱来了,得让它们自行修炼,有了这样的成果已经很让他欣慰了。经过了这几个小家伙的一系列的变化,让晓峰对自己的功力有了更深的了解。晓峰决定自己创造出一套功法,虽然上次接收权杖的传承,自己也知道了一些事情跟一些功法,但那些并不适合自己修炼,权杖的功夫里面强调的是法,也就是强调修炼出法则之力。自己修炼的却不是,具体是什么,晓峰也说不上来,不过这绝对不是法则之力。都过去这么些年了,不知道东神帝还会不会下来,晓峰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突然想起这些,自己重生,他不可能不知道!或许有什么事情让他无法下来吧,不过自己感觉他迟早还会下来的。这些年过去了,自己每每想起婉晴的事,就痛不欲生,不过随着境界的提升,晓峰已经将这些事情看的很淡了,居然都把婉晴给忘了。晓峰不由嫣然一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果,确因因而起。看透了因果,就不在乎这些了。不过自己却不能继续呆在宗派里了,自己一个人承受也就罢了,何必要连累这么多无辜的人。想到这里,晓峰决定在巩固一下宗派的大阵交代一下宗派的事情然后就离开。众位修士,以及几个小家伙被晓峰遣去杀魔兽了,境界相差太远,它们也帮不上什么忙。不过晓峰已经跟他们说了自己的意思,剩下晓峰独自一人研究大阵。宗派的大阵是早些年由晓峰跟宗派的长老们共同建造的,威力还可以。说还可以,指的是抵挡普通的修士。若仙人,恐怕举手之间便可轻易破去,神人那就更不用说了!晓峰知道的阵法不多,手头上也没有什么厉害的阵法。要说这从建大阵,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尽力而为吧!先研究一下吧!自己刚刚提升境界,想来对大阵的理解能力应该能更进一步,自己的境界意境非同一般,想来参悟能力也非同一般吧!参悟一下看看吧!此时的大阵是五行混元大阵,是晓峰早些年研究的,并切运用神元星上的五行作为本源力量,上好的灵玉作为辅助。本源能量还可以,这是晓峰此时的感悟。不过自己打算让它与法则之力相呼应,让它接受天命。若是谁敢毁它,必然会接受因果惩罚。当然这点普通修士及仙人是感知不道的,只有神人才能感觉得到,““嘿嘿,想要毁坏它必须得付出点代价”‘。想到此时,晓峰不由得笑起来,只是他那种笑,却是让人看了,心里毛绒绒的。晓峰打算让这个大阵具有灵性,吸收外力能自然成长。这个虽有点异想天开,不过,尽力而为。原来的大阵结构上来看有点简单,并且能量支持的跨度距离还有点远,起点还可以,若到空中部分,威力就薄弱了些。本源,虽是链接上五行了,但是这几块五行貌似并没有什么灵性,却是死陆一块。要知道链接法则之力,是要靠灵性的。没有灵性作为媒介是链接不上的。土地也如此,却不是每一块土地都具有灵性。土地都是一块一块的链接,它可不是一个整体,却跟法则之力是一样的,呈网一样的布局。““哎””!需要改进的地方还真不少。

  没有在继续研究,晓峰静静的站在原地闭幕养神起来。因为眼前出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迫使得晓峰不得不进入了一个深度的参悟状态。问题出在五行上。晓峰心中每一分钟都进行着数百万次的推算。寻找有灵性的五行真的是太难了!原因是五行灵性根本不固定,也就是说它不一定会出现在哪块大陆上。如此!该如何建造大阵。自己的想法千千万万,千千万万个想法此时都铺在了一条路上,若此时参悟路线错误?一丝理智使晓峰跳出了参悟范围纵观起了全局,却使得他有了一丝明悟。会不会自己参悟的路线是错误的?若此时参悟的路线是错误的,那么自己在往下延想下去,不还是没有结果?想到这里,晓峰不由得睁开了眼睛,将内心平复下来。往前走了几步,这回是踏在法则之力上,晓峰常识着改变了一下思路,闭幕又养神起来。““呵呵。””如此奇妙。果然如此!自己的确参悟进了一条死路。其实晓峰不知道,若不是参悟进了一条死路,他的想法也不会延伸的这么深,居然一进入就让他参悟透了!其实错误、正确的思路无不是开启他寻找答案的大门,只是这错误的路线确是这把钥匙,而正确的参悟路线却使得他遇到了这扇大门,若是没有钥匙,就算晓峰遇到了大门又如何。现在解决问题的办法终于有了;那就是有灵性的五行大路不一定在哪一块大陆上出现,但它一定会在脚下出现。原因是大陆下上也不是一个整体,它也是由许多个小块陆地、自下向上链接组成。现在晓峰只要向下挖,找到那块有灵性的大陆即可。五行大阵位置不动,只是上下位置变了。如此只要挖到那块有灵性的大路,在以灵玉避开其它属性将五行灵性引出地面即可。想到就马上实施。很快晓峰就挖出了一个深井,对于现在晓峰的境界来说,挖个深井根本就不算什么。跟那些凡人挖井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速度。当然这也不能比。就好像蚂蚁跟大象,大象一脚就踩出来一个坑,而蚂蚁却要挖很久,还不一定能挖出到,还得说是许多个蚂蚁挖。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