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陈年旧恨 第162章 腹背受敌

  第161章陈年旧恨

  喀汗别卓仔细解释了一遍,庆渊依稀才记起来这个宁国夫人究竟是何许人。****

  一年之前的罗克宁一案,也就是庆国和靖国两国之间矛盾的导火索,说到底还是因为查探蓝薇被遇袭一事的时候,调查的方向被误导了,一方面也是庆渊授意之下的尽快结案息事宁人,另一方面也是他对罗克宁这类贵族势力的一次打压,当时朝堂之上全都相信了精骑内卫的调查结果,并没有怀疑事情始末。

  但是,只有庆渊等少数的几个人知道,宁国公叛国灭门一案,是个冤案。

  宁国公跟靖国女皇的纷扰纠结不假,但是那个裙下之臣遍布大陆的绝色女子,从来没有对任何一个情夫提出过让其叛变自己国家的要求,更何况罗克宁是和女皇有过子嗣的人,这样的人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已经是被女皇抛弃了。

  庆渊当时的捕风捉影,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实际上他知道刺杀蓝薇的人是影族的时候他就没打算安心去管这件事了,涯炼城不是他能对付的,但是,他懂得借刀杀人,利用查蓝薇遇刺来打压异己。

  公爵府灭门之后,静清公主无数次问过庆渊,为什么罗克宁连自己最疼爱的女儿都不放过,就为了刺杀蓝薇?当时的庆渊语塞地给不出答案,因为宁国公对罗梦瑶的爱,是整个庆国都知道的。

  那之后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庆渊在疑惑既然罗克宁没有叛国,他最后干嘛要承认,现在在喀汗别卓的提醒之下,恍然想通了……

  这是对罗梦瑶最好的保护。

  那个时候的情况无论罗克宁做什么样的辩解,都没有人会相信他的,所以他不能把罗梦瑶以后地人生交到庆国任何人的手上。那么,他的考虑就只有覆及远在千里之外的靖国女皇——罗梦瑶的亲生母亲。

  事情闹的越大,靖国女皇就知道的越早,虽然不敢肯定她还记得自己有这么个女儿,但罗克宁相信只要有机会让她见到了罗梦瑶,必定会保护女儿接下来的人生。

  因为,罗梦瑶像极了年轻时的女皇,那份惊觉众生的容貌、那份绝不服输地自信,那份让人云霄城无数少女嫉妒的才华……

  “说清楚,宁国夫人难道没有死?她怎么会弄出这么大乱子来?”庆渊对罗克宁在庆国的夫人印象渐渐深了起来。似乎她四年之前嫁进公爵府的时候,很多朝臣都还说过这么漂亮的女子,本是可以嫁给皇族的才是,庆渊当时只是言不由衷地祝贺了一番,并没有想到这个女子今天能给他带来这种麻烦。

  喀汗别卓对行军布阵了解的并不多,就算庆渊要他说清楚,他还是只能给出不算精确地回答:“根据精骑内卫的调查,应该是宁国夫人有人掉包。当日送往刑场处死地并非宁国夫人本人,而真正的夫人已经逃离到无忧河下游的朝日草原,这次的叛乱就是从那里发起的。”

  只用了一年的时间来策划准备这么大的事情,庆渊有些始料不及,想必那个跟罗克宁只有区区三年缘分的宁国夫人,对宁国公的爱恋已是刻入骨髓,才会潜心叛乱,势要颠覆庆国皇权。

  至于宁国夫人是怎么逃离的,庆渊也不想深究了,大凡年轻美丽地女子遭遇不幸的时候。总会有某些人为她做不要命的事……

  当然,在这一点上,蓝薇恐怕是个特例……

  “喀汗别卓,你代替易广驻守皇都,让易广带领三万骑兵连夜赶往交战地点。”庆渊还算分得清事情轻重缓急。立刻就放下刚才正在跟群臣商议的事情,转而将精力投入到战乱之中。

  朝日草原是庆国靠近无忧河下游的一处水草丰美地草场,那里聚集着很多游牧民族。喀汗别卓的族群就是从那里发展起来,在战胜了拉善部之后成为了草原上最强盛的一股势力。

  游牧民族对庆国皇廷地成见是整个庆国最深的,所以宁国夫人选择了从那里起兵,也是很正确的一个决断。陛下为什么不让我喀汗族人杀回草原?易广他不了解草原的气候和地形……”喀汗别卓很奇怪地质疑了一下庆渊的命令。

  “朕决定将你和易广的职位对调,这次你留在这里保护云霄城,打仗的事除了易广,可还有诸位将军,你可不用忧心,至于喀汗部的族人。为庆国出生入死。该是安享太平的时候了。”庆渊淡淡地回答喀汗别卓,说地这个粗鲁而单纯地汉子一愣一愣地。最后竟是叩谢皇恩誓死效忠。

  老丞相笑了笑,率先起身走了出去,刚刚在书房里的群臣也都跟着丞相离开,他们每个人都看得出来庆渊如此安排地真正用途。

  喀汗别卓性格单纯,容易拉拢,所以将他和他的部族,加上精骑内卫的力量,留下来保护自己是最好的,易广虽然一贯担负着云霄城的城防责任,但是如果叛军真的攻到了云霄城,他会不动心吗?庆渊是个疑心很重的人,他不敢冒这个险。

  而且,易广确实比喀汗别卓更懂得如何打仗,他虽然算不上冷静,但危机来临的时候有着足够的判断力,静清公主一直以来就是把他当统御之才来培养的,这次也正好是遇到了有用武之地的时候。

  但是,尽管明白庆渊的这个决策无比正确,老丞相的心里还是一片寒凉,所以,回到相府之后他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将自己的儿子安默儒连夜地送往黄金之城那边去了。

  第162章腹背受敌

  大约只过了两三天的时间,叛乱的步伐就被止在了朝日草原南端的朝日城附近,易广率领的军队,和宁国夫人的叛军在草原上对峙,不过双方都不着急着先手进攻,而是安静地等待着对方的破绽。

  军报一封一封地发往庆渊地御书房里,此时他才发现他所倚重的那些年轻贵族,在真正遇到战事的时候。全都乱了阵脚,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不得已之下庆渊只能忍气吞声地和一些老将商议对策,总算是暂时稳着局势。

  不过,有心人已经能看得出来,庆渊跟那些老臣老将之类的贵族冲突日渐加深,从庆渊的眼神都已经能看得出来,他这段时间没少受那些贵族的气。

  庆渊本就不是个能忍的住多大气的人,这个矛盾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

  老丞相称病不朝已经有两天了,庆渊觉得自己在朝堂之上看谁就不顺眼。每天日不安食夜不安寝,斥责那些年轻贵族出气已经不好用了,倒是他自己反而在朝堂上经常遭到元老贵族们很无礼的责难。

  “红河峡谷驻军……快马急报……”

  庆渊正在高高的龙椅之上等待从朝日草原发过来地最新信息,却听见一声期待之外的报告传了进来,他不禁支起了身子,和下面的文臣武将一道讶异地看着冲进飞天殿的军士。

  “靖国粮草动向有异,从七天前开始大批的战马和补给都被运送到红河峡谷凌山北路一端的关口,我们的情报得知靖国三大军郡二十七城都有调兵的行动。请求陛下派兵增援。”

  简单地一条消息一下子就在朝堂上炸开了锅,满朝文武在最初的震惊之后立刻争论了起来,庆渊的情绪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他已有打仗的准备,但是没有想过会出现这种腹背受敌的状况,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不利的。

  庆国的军力足以应付两边的任何一方,甚至如果有神营存在,可以对靖国速战速决,可是现在的发展完全跟庆渊计划的不一样,不但不可能迅速结束战争。甚至还有可能将整个国家拖入绵长地战线之中无法抽身。

  现在的庆渊很犹豫,他不是拿不出军队来应对靖国,只是如果真的要把所有的军队都派走,那云霄城怎么办?如果元老贵族们心怀不满发动政变,他必将是死无葬身之地。

  “众卿认为如何?”庆渊的声音有些嘶哑。听得出来他心力交瘁地那种无奈。

  “哼。陛下你在这个时候还想着鼓动人去打靖国吗?”一个老臣听到庆渊的问话很不客气地冷哼了一声,“已经都说过了这是假消息,还要来一次两次骗我们才甘心?”

  庆渊的双拳紧紧攥了起来。死咬住牙齿才让自己地怒火压了下去,保持着尚能算是平静的声音说道:“嗯,那你的意思就是不用出兵救援红河峡谷了,朕明白了,还有别的要说的吗?”

  这次的消息确实不是庆渊散布的,不过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所以朝堂之上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这不禁让庆渊想起了很小的时候,母后在云英宫跟他讲地一个狼来了地故事,所以。元老贵族们越是笃定这又是一个假消息。庆渊就越是认为,这其中必有战事。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我们就腹背受敌,这可该怎么办才好?”年轻地臣子们都还是做了一番和庆渊相同的考虑,只是拿不出什么意见来就是了。

  庆渊当然知道他们会腹背受敌,到了这个危机关头他才恍然明白庆国的战争经验实在是太浅。

  如果静清公主在这里的话……

  这个念头一出现就停不住了,军务这方面一向是静清公主在管理,庆渊不禁怀念起那些平静安详的日子,没有战事,没有党争,只有兄妹两人在皇宫里漫步,看着夕阳斜斜地透射着两人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

  那些毕竟都已一去不复返了!

  这一刻庆渊想到了死,如果他要派兵出去救援红河峡谷,云霄城的政变一定会要了他的命。

  轻轻扬起头叹了一口气,庆渊的眼中一遍遍地回放着静清公主的笑容,在自己的生命和国家的存亡之间,他宁愿选择自己一力承担政变,而保住这庆国江山……

  “朕决定派兵前往救援红河峡谷,只留精骑内卫维持皇都秩序,其余军队全数投入对靖国的战争!”庆渊的声音斩钉截铁,那种声音里恍然有一丝无比轻松的决绝。

  高处不胜寒……庆帝这个位置,他到底是做不下来啊……

  想起在相府里,老丞相对他说的关于庆帝让他继位的意图,他现在总算能够感觉得到了,如果他有女儿,必定也不愿意让她承担起这样麻烦的责任,最后在这件事上的心性,庆渊必定还是跟明德帝一致了。

  “陛下!云霄城内不能离了军队驻防,百姓们会心有不安的。”决定一出理所当然地立刻遭到了反对,“这件事还是先等进一步的消息再作考虑比较好,陛下不要一时冲动。”

  庆渊笑了笑:“哦?那爱卿认为,什么时候是出兵的大好良机?等靖国的军队兵临云霄城,我们再迎击才是吗?”

  “末将们都认为这是叛军为了分散我国兵力,而发出的假消息,靖国忙于寻找公主的这个特殊时候,红河必定无战事!”

  红河无战事……庆渊冷笑地将桌子重重一拍,连他都不敢说这种话,那些被上百年的和平蒙蔽了眼睛的元老贵族,却理直气壮地说了出来。

  凌山喷发引起的地形变化,那些元老贵族是看不到的,如果红河真的起了战事那会如何?到时候就不是分散兵力的问题了,那是亡国之灾……

  庆渊马上要悲剧了,亲们粉红票支持一下,么么<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