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相思难过豆蔻年

  初见他时,我正值豆蔻年华,那日的风很大,吹得眼睛微微发涩,却也吹来漫长的相思。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因着每年新年宫里都要举办庆典,我和莫离早早就起了身,梳洗打扮一番,便随着父亲入了宫。

  每年女眷们入宫第一件事,就是向宫里最大的女人——皇后请安问好,恭祝新春之喜。

  而身为一国之相的父亲,自是和我们不可同日而语的,待嬷嬷一到,他便急匆匆的离开,去前朝忙着安排祭祀和庆典等事宜。

  “姐姐,我好饿啊,不如待会我们见完皇后娘娘,便去寻些吃的来,你说可好?”

  跟在嬷嬷身后,莫离轻轻拉了拉我的衣角,小声的开口问到,因为要面见圣颜,加之父亲怕延误时间,是以,从起身到现在我们皆是滴米未沾。

  我宠溺的看了莫离一眼,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终究是个孩子,哪能这般由着她挨饿,心里想着待会见过皇后娘娘便带她去寻些吃食,莫要叫她饿坏了。

  “皇后娘娘有旨,宣蓝氏姐妹觐见。”

  “皇后娘娘有旨,宣蓝氏姐妹觐见。”

  “皇后娘娘……”

  随着一声声由内至外的大唱,之前领着我们过来的嬷嬷微福了福身子,就退至一旁待定,她虽是皇后身边的人,但不得召,亦不得觐见。

  其实,这也是一种悲凉,偌大的皇宫之内下到婢子上到各宫妃子贵人,那一个不都是按照规矩做事,就是那高高在上的皇后娘娘要想面见圣颜也是同样道理。

  每次觐见皇亲贵族,不外乎都是些繁琐的礼仪问候,待我和莫离问安行礼毕,已是辰时时分,我寻思着,怕是这时莫离是要顶不住了吧?

  不过,想来今日的莫离确实装扮得讨喜,加之皇后膝下除一皇子,便无其他子女,在看到莫离眼巴巴的瞅着盘子里的糕点的模样时,着实喜爱便招了她过去,予了她些糕点。

  莫离便仗着嘴甜,一口一个‘皇后娘娘’叫着,更是惹她怜爱不已,我见着此般场景,便知莫离一时半会是不会想起我这个姐姐的,也就退了出来。

  说起皇宫来,我最为熟悉的也就只有御花园了,御花园内有着成片的梅林,我只需寻着梅香,很快便到了梅林,沐浴在晨光中的梅花更加让人觉着其典雅高贵。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腊梅本性孤傲,与其他花卉不可同日而语,却唯有在这园中方能见着百花争妍斗丽之异景。”

  想着后宫诸女,我略带着感慨吟出以往在书上看到一篇抒写梅花的诗词,是啊,这后宫之中可不就是百花争艳,齐齐盛开吗?

  “诗好意好,却略显哀愁,小姐远非深宫怨女,为何多生感慨?”

  我诧异于那道突然响起的悦耳之音,心想着这个时辰又怎会有与我一样在御花园闲逛的人,看来此人绝非外臣,当下不敢怠慢,便急忙转身向他望去。

  那一刻,我似乎看见了不似这世间之人,仿若九天之上的谪仙般朝我走来,月白色的锦袍随风飘动,脸的轮廓俊美柔和,明明是走着的,却给人似飘来的感觉,清逸脱俗,逆着光晕更显梦幻了。

  “呀,还当真是只有在这园子里,才能瞧见百花齐开争艳的盛态呢!”

  他走到我身旁,看了一眼园中百花,略微的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看向我,笑弯了眼。

  “蓝莫念见过二皇子,二皇子吉祥。”

  对上他眉眼弯弯,微勾的唇角,我福了福身,做了个万福,却因他未开口让我起身,便一直微蹲着,埋头不敢再看他一眼。

  谁人不知,眼前的主乃是皇上和皇后的嫡子——慕容辰逸,虽身为二皇子,却颇得皇上喜爱,甚至有传闻道,这太子一位非此人莫属了,但奈何上面还有一个大皇子压阵,这才一直不得志,而这也是天朝至今未立太子的原因。

  我在这厢将他的传闻梳理了一遍,却始终不见他唤我起身,心中不免有些恼了,暗道这人今日是怎的?莫不是,在何处受了劳什子气,没处发了,正好寻着我?可看他刚刚的神情却又不是?

  心中虽然哀怨,可他是皇子,我是臣女,纵然有不耐,也得伺候着他,也不知是否老天眷顾我,就在腿上微麻快要撑不住时,莫离恰恰带着皇后娘娘前来寻我,我才因此得救。

  后来,因此间之事着实令我迷惑,便曾一度或暗或明向父亲提起他,惹得父亲说我那是害了相思,扎扎实实被取笑了一番。

  “辰逸,你怎的在这儿?你父皇正派人到处寻你呢,前朝祭祀活动已准备得差不多了,你快些去吧,莫叫你父皇久等误了吉时。”

  “是,母后,孩儿知道了。”

  俗话说的好,娘同儿亲,皇后娘娘是见着自己孩子便很是亲热,忙唤了他去教诲了几句,见我还半蹲着,又赶忙让我起身,这才领着一大群莺莺燕燕往前朝方向走去。

  一天的忙忙碌碌就这样过去,回到家中早已明月高悬,我看着在父亲怀中熟睡的莫离,宠溺的笑了笑,前刻还在嘻嘻哈哈,现在却睡得不知人事,怕是有人此刻将她劫了去她亦是不知吧?

  “父亲,更深夜露,你都累了一日了,还是让福叔他们抱离儿回屋吧,你且早些安歇,莫要误了明日早朝。”

  “好,父亲知道了,念儿,你也早些去休息,女孩子家最为忌讳劳累,稍不注意肤色就变差了,长久以往下来对身子也不好。”

  “恩,念儿谨遵父亲教诲。”

  对于我,父亲更多的是愧疚,因为他觉得是他才会让我和莫离小小年纪就失去娘亲,从小便要担起照看莫离的责任,本该无忧的年纪却多了份不该有的老成与不符合年龄的沉稳。

  其实,对于父亲我从来没有怪过,娘亲曾说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法,而她的缘法如何不怨任何人,哪怕最后她没能来得及见到父亲,但是她却是带着笑意离开的,是那种弥漫着幸福的笑意。

  从那一刻开始,我便知道父亲和娘亲是彼此相爱的,所以,我无怨亦无恨,对莫离更是宠溺有加,但我不敢对父亲说出我的心里话,我怕说了,他反而更内疚,不仅对我,更是对娘亲。

  只是,我若在那时就知道以后会发生的事,我说什么也不会让父亲带着心结离开,不会让他在弥留之际还满腹遗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