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和平些

  ;  过了几天,直到这天突然藏军大营发现对面传来了阵阵的欢呼声,往对面看去,发现对面好像人多了,数面大旗竖了起来。

  傻子都知道,对面的援兵到了。

  南路军到达的时间比预计晚了四天,他们是跟随北路军一起过来的。

  而他们来的时候,守军的弹药已经吃紧了,来得正是时候。

  现在在这边境之上西南治安军共有三个营的老兵,共计人数已过6000,而且一路而来,每路还跟随着4000新军,这又是8000人。

  加上之前的这边境上的残余兵力,西南治安军的总兵力已经接近两万,现在局势上,双方兵力已经十分接近,藏军的优势已全然不在。

  之前西南治安军的人并不多,以优势的兵力都不能突破对方的阵地,而现在对方援兵已到。

  知道对方援兵到了之后,藏军便立刻收拾,准备撤退。

  他们准备撤退到后方十里的一个县镇,在那里驻守,对方一旦越过边境,便直接在那里阻击对方。

  他们已经被打怕了,现在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兵力已经不比自己弱的,而且训练如此有素,装备如此精良的部队,根本难以应对。

  西南治安军并未越过边境,也跟着将部队撤退,退回太昭古城,只在边境留下少部分的军队,监视河谷对岸。

  同时向后方发报,告诉剩下的援军可不必前来,又将此时的状态报告给方同。

  方同得知消息之后,与手下参谋商议过后便得出结论,藏军已经被打怕了,他们应该不会再接着挑衅。

  之前的数次战斗,他们兵力损耗很大,现在已无力接着进攻。

  而自己现在又不方便进攻西藏,拿下整个西藏。

  萨南康省刚刚平定,民生、军事都还未解决,而且省内土匪山贼遍地,剿匪也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根本抽不出多余的兵力用在对外扩张上。

  而且此时若是出兵西藏,虽然藏军不是一个太大的威胁,但是极容易刺激西藏嘎夏政府大幅度倒向英国,给英国侵占西藏创造条件,那样得不偿失。

  故而方同命令边境部队不准越过边境,进入西藏,大部队驻守在太昭便可。

  而且那里聚集了很多老兵,完全可以让他们就地剿匪。

  萨南康省西南地区,山区广布,少数民族聚集地非常多,那里山匪是十分的猖獗。

  各地寨民白日里为民,夜间变为匪,匪患猖獗,所以剿匪才一时大计。

  而那里现在正好重兵云集,直接剿匪,以剿匪练兵。

  新兵的数量还是太多,边剿匪边招兵、训兵、练兵。

  现在萨南康省已被平定,军事民生两块儿都要抓紧,而且还要防止滇军、川军和青海马家军有异动,哎,事儿还真挺多。

  在方同的一道道命令下,全省开始了大改动。

  萨南康省正式改名西康省。

  全省之内所有部队大整编,老兵部队缺兵的全部补齐,新兵部队全部整编扩充,加大训练,增加其战斗力,在西康省各处与边境上都布有重兵。

  省内所有的保安团全部取消,口碑好的,有战斗力的全部暂时收编,口碑不好的战斗力弱的全部贬为苦力,上山挖矿、下山修路去。

  没什么战斗力,但口碑也还算可以的,能收编的就收编,不能收编的,发路费,全部解散回家务农或者经商。

  全省之内开始大土改,坚持要把真正的地方权握到手里,决不能容忍有地方宗族势力和自治势力的存在,民生小事,你可以自己做主,但是军事和一些民生原则上的权利决不能往下放。

  民生方面去掉各种苛捐杂税,开始大建工厂,军工方面的工厂优先建立,因为系统的存在,这方面还是十分的方便,发电厂以及各种的民生工厂也要开始大力的建设。

  学校也是重中之重,方同并没有一开始就提出什么九年义务教育,而是提出了五年义务教育,最起码要让孩子都要识字,要有初中的文化,这是最起码的。

  现在整个西康省都在大发展。

  而省的边境也在逐渐的往外放开。

  萨南康省易主的这个消息也慢慢的扩散出去。

  西南治安军这股新兴的军阀势力也逐渐的进入到了各方势力的眼里。

  各方势力之中,对西南镇军最有了解的是藏军。

  藏军撤退之后,便将这次的战况向噶厦政府报告。

  在得知了这次战斗以及详细的战况之后,噶厦政府知道了有一股新兴的势力已经崛起,而且这股势力之强大,绝不是之前区区萨南康省新军可以相比的。

  噶厦政府的几位噶伦也在一起商讨该如何面对这股新兴的势力。

  他们如果直接越过边境,侵入西藏,政府所辖的藏军是否有能力将他们赶出西藏。

  根据之前传回来的战况来看,对方现在仅在边境之上的兵力就已经将近两万人,而根据战况来看,之前对方仅仅数千人,我方数万大军进攻,竟然损兵折将一万多人,而且死的全都是精锐战士。

  这可如何是好?

  难道再来一次江孜保卫战?

  但他们毕竟怎么说也是民国人,不像是英国人,那是外国人,本国之间的内战,敌军他们只要约束士兵不劫掠,不要做得太过,想指望手底下那帮平民和农奴拼死抵抗,有点不够现实。

  边境上惨败的消息根本就藏不住,这消息拉萨已经传的沸沸扬扬,大家都在担心,看着那边的军阀会不会直接越过边境打算吞并西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