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李钧:宁夏的草根支书

  ——本文刊发于《宁夏日报》、《中卫日报》,原标题《“草根支书”李钧》

  每天凌晨4时30分,对大多数人而言,都还在梦乡中。然而,中宁县宁安镇朱营村党支部书记李钧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屈指算来,李钧已经当了13年村官。他每天呆在家里的时间很短,即便是过年过节也不例外。正是因为他13年如一日带领干部群众奋斗,才使朱营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朱营村是中宁县第一个亿元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居全县之首。同时,由村集体筹资投建的朱营市场,如今已发展成为在周边市县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蔬菜瓜果批发市场。而市场管理,则是李钧等村干部每天早上的“必修课”。

  每天凌晨四五点钟,朱营市场内早已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按照一吨蔬菜交纳2元管理费计算,朱营市场每年可为全村带来40多万元的收入。近年来,村上利用这笔收入,硬化巷道、整治沟道,每年还拿出部分资金改善孤寡老人、贫困户、离退休干部、老党员的生产、生活条件。

  朱营村6组村民孙建新曾是朱营村党支部对口帮扶的对象。但如今你走进孙建新家,已很难把他与困难群众联系在一起。宽敞明亮的新房,时尚现代的家具,这背后与李钧的帮扶有着很大的关系。

  几年前,孙建新一家年收入只有3000多元。在李钧的协调下,孙建新种上了枸杞和设施蔬菜,年收入超过3万元。2007年,富裕起来的孙建新翻盖了新居,过上了小康生活。

  说起朱营村村民生活的变化,李钧感慨很多。对于一个人均耕地不足0.3亩的“城中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提高只能依靠村集体引领发展二、三产业。从2001年开始,李钧带领村干部走家串户,引导群众根据各自特长和实际,开辟各类创业致富新途径。

  毕文军是朱营村2组的村民,2001年承包地被征用后,他便在村支部一班人的引导下,办起了家政服务中心。现在,他不但住上了楼房,每年还有不低于5万元的稳定收入。在朱营村,像毕文军这样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占全村劳动力的80%以上。

  如何让朱营村发展得更好更快,让更多的群众分享到发展带来的好处,一直是李钧思考的问题。为此,他多次召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开展关于全村未来发展方向的大讨论。或许是因为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而把家丢在了一边。至今,村里其他群众80%以上都翻盖了新房,住上了别墅或楼房,李钧家的旧房却一直没时间翻盖。为此,李钧的妻子也多次埋怨他,可李钧总是呵呵一笑便把翻盖新房的事抛到了脑后。

  在顾“小家”还是顾“大家”的抉择中,李钧选择了后者,用李钧的话说就是:“作为一名党员,能为群众谋福祉就是最大的回报。只有群众日子过得好了,我这个村官才当得安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