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赵延年:创建新时代的“都江堰”

  导读:时隔四十多年,赵延年再次考察南阳, 萌生了一个设想:同心协力、聚精会神地再干20年左右,南阳盆地可能建成有效灌溉面积达千万亩,保灌面积八九百万亩的大灌区,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就可能建成新时代的“都江堰”。

  一心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的赵延年,至今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赵延年:创建新时代的“都江堰”

  赵延年,1929年生,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人,回族,中共党员。建国前曾任学生会和共青团干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解放后于1954年任南阳县县长,1958年调宁夏回族自治区,历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书记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副主任和政策研究室主任。1980年调北京工作,先后任国家农委计划局和外事局负责人,国家经委农业局局长。1986年至1993年任国家民委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8年至1996年兼任国家民族问题研究中心总干事。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现任九届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名誉会长等。

  凭着多年农业工作的丰富经验,带着对故乡的深厚感情,他希望南阳抓住南水北调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建成新时期的都江堰。“这个机会难得,千年之机,几千年这么一个机会,抓住这个机会,作为渠首,应该是发挥这个干渠的作用,我觉得,南阳有条件建成个新时代的都江堰,把这个旱涝保收田搞到八百、九百万亩,争取一千万亩。”

  据悉,南阳是河南省第三大城市,素有“中州粮仓”之称,是全国粮、棉、油、烟集中产地。正常年景,粮食总产约占全省11%、全国1%;棉花占全省20%、全国4%;油料占全省13%、全国2%。有6个县市区是国家商品粮、棉基地,3个县市区为国家优质基地。

  在种植方面,赵延年认为在南阳灌区应当改变在高、低水位之间的“消落地”轮种庄稼的做法,改种耐水淹的芦苇和杨、柳,蓄水线以上,利用水库的蒸发效应,可扩种桑竹和药果。同时,发展编织等加工业,打个比方说就是给水库戴上一条“生物项链”。这既是环保工程,也是扶贫举措。同时,南阳灌区扩建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应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功能结合起来。凡是能推向市场的项目,应当放手地依靠市场,依靠社会去办。内乡正在探索水利建设权、责、利相统一的投入和经营管理机制,水利设施由单一的国有制改为多种所有制和混合所有制。如今,这种设想已经开始试验并取得成效。

  年过八旬的赵延年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日常十分关心我国农业、文化、移民等方面的问题,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长远影响和积极意义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南阳作为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要树立“大渠”意识,在工程建设中树立标杆,使这一工程成为中国的名片。“南水北调渠首在南阳,185公里的干渠在南阳,是不是带个头,争取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成为我们国家绿色、低碳、高效的经济带,建设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文化旅游长廊,在国内是个缩影,在国际上是我们中华的一个名牌。”

  现在,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宁西铁路通车、许平南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为南阳开足马力建设新时代的“都江堰”注入了新的动力。赵延年希望,在这股动力之下,一个属于全中国的新时代“都江堰”早日建成,造福于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