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林大全:“中国模拟人”之父

  导读:从80年代开始,林大全在国内开创人体组织仿生材料、仿真人体模型的研究,成功地研究出中国成人男性、女性盆腔、胸部病灶模拟、鼻咽部体模及成人女性乳腺等6种体模系列,使中国成为继美、日之后,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生产体模的国家。而今成功研制的体模种类已达20余种,已向社会提供200余具各类仿真人体模型,包含医学 、交通、 航空、 安全、 训谏、 軍事、工程,为民兴利富国強軍!

  林大全说,“机器人“是代替人进行危险、繁重的劳动,而“模拟人“则是作人体替身代人受苦遭难,为的是人类的健康与安全。

  林大全,1940年出生于重庆,现为四川大学人机系统及仿生工程教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终身津贴,四川大学人机工程及医疗设备研究所所长,人机系统及仿生工程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被海内外誉为“中国模拟人”之父、“中国当代名人”、“世界杰出成就人物”---。

  科研征途上无悔恨

  50年代末,林大全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大学生物物理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医学科学院,从事放射物理、辐射仪器及标准化的研究工作,他深入工厂和研究院所拜师学乧,掌握学科与实践过硬本领,为中国体模的研发铺垫了基础。

  1980年前,国外仿真辐照体模已成为比较成熟的技术被广泛运用,而在我国还属于一个新兴的、发展中的技术。而国外这项技术所有参数都是以欧美人种和欧美技术为基础。因此,技术原因和经济实力不能在中国来照搬,当时能够为这种实验提供参考的,仅只有出国留学人员带回的一张照片。林大全和同仁只能采取用水桶、面粉、大米代替人的粗放而原始的办法来采集各种原始数据与信息。

  从这种原始简陋的”组织替代物”开始,林大全采集到了大量数据。虽然林大全也知道用这些东西做实验是不科学的,然而,当时的条件对一丝不苟的专家而言是无能为力的。当然,医院也不敢使用这些信息。这使得林大全横下一条心,要搞出中国模拟人,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而迂居三线的中国医学科院的领导及同仁却是他热情支持者。

  模拟人必须从中国社会的各种人群身上采集各种数据、信息,才能达到与真人对等符合中国人特点,和模拟和诊断治疗效果。为了完成这项工作,林大全和同仁进行了尸体解剖和活体采样,多次被误认为是“盗尸贼”。

  林大全模拟人研制的准备是从对尸体的解剖和仿生材料开始的。尸源来自当时华西医科大学用于人体解剖的尸骨,林大全把工作时间安排在凌晨1点以后进行,天亮前再将尸体送回医科大学火化。

  林大全没有专门的实验室,他们只好租下一间民房进行解剖。累了,他就在尸体前铺上一张竹席,裹上一件军大衣,稍稍打个盹。为了不带来麻烦,在整个过程中,林大全像做贼一般,不敢声张。

  一天早上,林大全与民工抬着用塑料袋裹着的尸体送回医科大学。刚出院门,一不注意,尸体的一条手臂从袋子里软软地滑落下来,这情景被街道上早起的行人看见了,他们立即赴公安局报了案:有一帮歹徒在杀人解尸。

  公安部门获悉后,迅速组织警力侦破。经过追踪,等他们将林大全及帮忙的民工挡获在解剖现场的时候,林大全急忙拿出有关证明文件,这才说清楚了件事耒由,不仅获得他们的同情,以后还获得了他们精神和物质上的热情支持。工矿送-耒化工材料,又带耒一批“自带糧票的自願者“。人民战争的思想使他们赖以生存,得到发展与成功!

  海内外赞誉为国争光

  1985年,林大全的第一个模拟人问世,并参加了日本科技博览会。当时海外的媒体把它作为中国十大科研成果予以赞赏。因此,林大全按中央政治局内参的批件被调到当时西部颇有影响的成都科技大学,方毅付总理亲笔提辞: “发展生命科学造褔人类 “,以之鼔劢。国家科委、国家教委、拨专款扶助林大全的研究。然而,事情并非因此一帆风顺。由于当时国家正处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期,国家、四川省有关部门前后拨给林大全研究室计100余万元的专款被挪借给乡镇企业使用,没有想到,这笔款最后连一分钱也没有收回。

  1987年9月,林大全在运输体模的化工原料途中遭遇了一次严重车祸,生命垂危,经军民的奋力抢救,重返实验室,他决定尝试把模拟人的技术运用到对中国汽车安全假人的研究上。2000年,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公司无偿为他提供了实验场所和剖析实物,上海某公司还提供了风险基金支持。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中国第一具汽车安全碰撞假人工艺模型研究成功。该成果参加了国企改革及技术创新展览会,后在襄樊经国家汽车质量监测中心标定监测,主要指标达到国际规范要求。林大全和同仁们几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目前,这项成果正在火车、汽车、飞机以及航空航天、医学工程、安全工程、军事工程中广泛运用,同时,其他辐射,力学,微波等效的人体模型系列已广泛地运用于辐射安全、放射诊断、治疗与防护,医学教育等各个领域,情系百性,造福中华。

  1992年,林大全的成果被国际权威机构——国际辐射剂量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命名为“成都剂量体模”(Chengdu Dosimetric Phantoms),是向全世界推荐的最新辐照体模之一。林大全与同事们创建)仿真体模的相似性原理,人体组织等效性判别测试及仿生材料的原子、分子、大分子层次设计理论,仿真体模材料物性的计算机仿真,仿真体模的特种成型工艺研究,各种物理因素在体内的传递与分布测量方法,大断面低耗切割工艺等,荣获1990年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教委、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获国家专利局特别金奖。

  20多年来,林大全在仿真体模技术和仿生材料方面的研究为世界作出创造性的贡献,他先研发了20多种类型200余具体模及配件。运用他的成果,已成功救治了1000)多例白血病患者,诊治了近5000名妇科肿瘤病人,20多次用于大型放射事故的剂量模拟。

  目前,林大全教授领衔的研究所,已经成为集科研、教学和开发为一体的军品与民品相结合的世界第三大模拟人基地,也是中国的模拟人研究基地。林大全和他的同仁虽历尽艰辛,但无怨无悔,不为理觧但仍自強不息,立志自主创新,振兴中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