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蒋庆泉:抗美援朝志愿军步话机员

  战或许是错,但败不是错。战争或许有错,但战士没有错。朝鲜战争对于年过八旬的蒋庆泉,是无论如何也忘却不了的。当年,他从暗堡爬出时,身边一百多名志愿军战士已经倒下,阵地上只剩下他一个人。面临重兵压境,阵地即将丢失,蒋庆泉视死如归,拿起步话机向我指挥部极声高呼“向我开炮”。

  战后,他沉默寡言,把难以碰触的经历,掩藏了半个多世纪。如果不是因为亲戚偶然间看到的一个节目,蒋庆泉或许永远都只会是一个生活在辽西偏僻村庄没人注意的老头。

  战火中,他高喊“向我开炮”;战后,他又是历史淹没下的英雄。

  寻寻觅觅 英雄安在?

  2004年的一天,辽宁省锦州市大岭村蒋庆泉的儿子蒋利接到舅舅冯自元的电话。冯自元说,看到中央电视台崔永元主持的《电影传奇》中一位老嘉宾说《英雄儿女》中喊“向我开炮”的那个王成是有原型的,名叫蒋庆泉。

  “我问你爹了,他说是媒体炒作。”冯自元在电话里焦急地问,“可电视里说蒋庆泉是23军的,你爹不就是23军的吗,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对于47岁的蒋利来说,《英雄儿女》并不陌生,这部战争影片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在葫芦岛市当小学老师的蒋利,知道父亲参加过朝鲜战争,是一名老兵。父亲桌上常年备着的《抗美援朝纪实》、《志愿军战事全纪录》、《三十九军在朝鲜》等书籍,大多被翻掉了书角。然而对于当兵的故事,蒋庆泉不允许子女过问。在蒋利的记忆中,父亲唯一一次主动提起打仗的事是在40年前。那次,蒋庆泉从村里带回了一张泛黄的报纸,指着里面一篇描写志愿军攻打石岘洞北山的文章对儿子说:“这场仗爹打过。”

  挂了舅舅的电话,蒋利当晚赶回锦州进一步询问父亲。蒋庆泉沉默许久后说“喊了又怎么样,他们没有开炮啊!”随后,便开始发抖直至沉默。蒋利没有继续追问,他感觉到父亲埋藏着一段特别的经历。

  回家后,难以平静的蒋利,通过电脑发现有人在寻找自己的父亲,题目包括《关于王成原型》、《“向我开炮”的又一轶闻》、《呼唤“王成”:你在哪里?——“向我开炮”英雄故事后面的故事》等。

  这些文章明确指出,23军步话机员蒋庆泉在石岘洞北山阵地上喊出了“向我开炮”。文章的作者是同一个人,一位叫做洪炉的老作家,他曾经是23军《战地报》的一名记者。蒋利没想到这么多年,居然还有人在寻找自己的父亲。随后,他在一个论坛的转帖《呼唤“王成”:你在哪里?》下面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留下了电话和电子邮箱。而那个被称作洪炉的记者,从1964年《英雄儿女》在全国放映开始,便尝试着寻找蒋庆泉。遗憾的是当时23军被裁军后都被整编到了其他部队,原有战士的资料全都遗失。

  10年过去,蒋庆泉仍然音讯全无,就在洪炉几乎要放弃之时,2008年9月,一个来自江苏的长途电话打破了那份静默。

  电话是亲历那场战争的原志愿军战士陆洪坤打来的。当时正值暑假,陆洪坤的孙女正在家中上网。当孙女在网上搜搜爷爷的名字时,无意间发现了《呼唤“王成”:你在哪里?》的这篇帖子和蒋利留下的联系方式。通过蒋利,陆洪坤联系上了蒋庆泉。当听到老战友的声音时,一种难以言语的激动涌上心头,路洪坤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向你开炮的人找你来了!”

  两位老人的长谈中,陆洪坤始终喊着“小鬼”,蒋庆泉则叫着“小胖子”, 双眼湿润的两位老人,跨越半个世纪后的通话,沉重而激动,那份因战争而结下的永恒情谊依旧如昨日。

  放下电话后,蒋庆泉“激动得浑身发抖”。这个20多年没出过远门的老人当即决定,要看老战友。国庆时分,蒋庆泉坐上了驶往宜兴的火车。20多个小时的硬座,承载着一位老人的心酸与心情,向前,向前,向前……直到来到战友陆洪坤家,这段被埋没的历史重现江湖。

  人生起落

  英雄无悔

  蒋庆泉,辽西偏僻村庄农民,中国共产党员,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因表现英勇,曾荣获三等功。

  在1953年4月时,狭窄的三八线两侧,密集部署了双方200多万人的军队。每一块阵地都反复争夺,“人肉如山”,战士们没有时间修筑工事,就把尸体堆成坎,趴在上面打仗、进食、喝水。

  同年4月18日,蒋庆泉所在的23军67师201团5连接到命令,攻占石岘洞北山,然后“扼守阵地,组织炮火大量杀伤反击之敌”。出发前,连长便开始指定,若他死后谁来指挥下面的战斗,一直从排长指定到了年岁最小的一位班长。

  攻山成功后,165人组成的加强连,已经只剩下十几名战士,其中连长、排长、班长都已经阵亡,剩下的全是战士。在阵地的暗堡中,伤痕累累的战士围着担任步话机员的蒋庆泉。蒋庆泉已经成为他们的心灵支柱,因为此时唯一能与外界联系上的只有这台步话机。战士们保护着蒋庆泉的安危,以便他可以顺利为指挥部汇报炮兵射击诸元。但敌人越来越多,越来越近。枪林弹雨中,战友一个个相继倒下。

  蒋庆泉的心似乎都要撕裂了。在阵地即将丢失之际,蒋庆泉嘶吼的向炮兵指挥部汇报着射击诸元,并大喊:“向我碉堡顶上开炮……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然而,蒋庆泉并未等到他要的炮火,却被敌人的弹片轰中了后背的步话机。后来他得知,我方炮兵的弹药供给出现问题。负伤的他在地上爬着,寻找枪自杀。没几分钟,一枚瓦斯弹骤然打入碉堡,炸晕了蒋庆泉。

  带着浑身的疼痛,待蒋庆泉缓缓醒来之时,却发现自己躺在一辆运输战俘的汽车里。这段被俘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人生的命运。

  当时,作为《战地报》记者的洪炉,找到了当时指挥所的谷德泰和陆洪坤,并于1953年5月18日,迅速完成了战地通讯——《顽强的声音——记步话机员蒋庆泉》。然而,部队在为蒋庆泉准备报功向军内外宣传时,一个消息传来:在与“联合国军”在板门店协议交换的战俘中,我军6000多名志愿军被俘人员名单中出现蒋庆泉的名字。按照规定,凡被俘者不予宣传,烘炉的这篇通讯也被压了下来。整个步话机排都知道蒋庆泉的故事,大家都觉得他可怜,被俘了就什么都没了。

  归国后,志愿军战俘全都送往辽宁昌图归来人员管理处。在管理处,蒋庆泉与另外15名战士搭配为一个班。一年时间里,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认罪、检讨,不讲功,只讲过。虽然每个人仍然穿着志愿军军装,却不再被认为是军人。负责教育审查归俘的干部有这样的论断:“人民军队的字典里没有被俘,被俘就等于变节。”

  一年后,蒋庆泉被组织上给予党内处分的结论。到“文革”时,蒋庆泉被造反派批斗,称其为叛徒,到处贴满了大字报。

  1981年12月,民政局和组织部做出取消对蒋庆泉党内处分的决定。那一天,在朝鲜战场上没流过一滴泪的蒋庆泉,终于嚎啕大哭。

  民族气节 撑起一生

  洪炉将蒋庆泉与另一个战士的事迹融合在一起,写出了《向我开炮》一文,这篇报道被《英雄儿女》的编剧毛烽和导演武兆堤发现,他们结合英雄杨根思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情节,塑造出了经典的人物形象王成。

  1964年《英雄儿女》在全国放映,掀起了举国轰动的爱国热潮,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几乎没有人不记得英雄王成。王成的英雄事迹,几乎成为一个标尺,令人崇敬,令人神往。

  作为“王成”现实版的原型之一蒋庆泉,却并没有像电影中王成那样成为人们崇拜的英雄。

  “战争,把我爸的一辈子都打没了,他却记了战争一辈子。”蒋利说,从战场归来,除了弹伤,便只剩下难以碰触的经历。回国后,蒋庆泉不愿向任何人提起往事。

  洪炉记得,蒋庆泉曾噙着浑浊的泪水对自己说:“我是俘虏,但我不是叛徒!”对蒋庆泉来说,那段战俘营中的经历像刀子。被俘后,因为重伤,他被送到汉城的后方医院。后来,联合国军决定与中方交换俘虏。一天,联合国军方面要在蒋庆泉和其他被俘战士的胳膊上刺上“反苏反共”的字样。

  蒋庆泉硬是挺直了腰板:“要想刺可以,取刀去,这两臂你砍去,你随便刺。你这是断了我回家的归路,要硬给我刺,我宁可把舌头咬断了!”字最终没有刺成,他随即被送往釜山战俘营。至1953年8月,蒋庆泉和部分战友,突然被押解上一艘登陆舰并关进铁笼。他们以为自己即将被处决了,并做好了视死如归的打算。但历史又和他们开了玩笑,他们最终被送回国内归来人员管理处,开始了反省之路。

  离开管理处后,蒋庆泉的生活更为平静,现年83岁的蒋庆泉,每周主要的生活,就是从住了20年的老房子里推出一辆满是铁锈的三轮车,将几百双老伴缝制的1块钱一双的鞋垫,塞进黄色的纸箱,然后送到集市上去卖,余下的时间就是抽1块钱一包的香烟、照料院外种下的小葱和韭菜,而这样的生活已经过去了几十年……

  半个世纪过去,如果不是因为亲戚偶然间看到的一个电视节目,蒋庆泉或许永远都只会是一个生活在辽西偏僻村庄没人注意的老头。

  战或许是错,但败不是错。战争或许有错,但战士没有错。在当年《战地报》记者洪炉和亲历者陆洪坤,将蒋庆泉的事迹向外界吐露后,引起国内多家媒体的反思和跟踪报道,昔日默默无闻的英雄,今朝终于有了平反的一日。

  他,是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榜样!视死如归面前,他没有变节;威逼利诱下,他依然高傲。虽为战俘,气节却始终如一。他,挺起的是中国的脊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