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黄昆:中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

  导读:他一生都在科学的世界里探求真谛,一生都在默默地传递着知识的薪火,面对名利的起落,他处之淡然。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的领域里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名科学家的人格本质。中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黄昆

  黄昆国际著名的中国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先驱、中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1919年生于北京,祖藉浙江嘉兴。父亲当时是中国银行高级职员。母亲贺延祉,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黄昆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家庭中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毫无拘束的气氛,对少年时期的黄昆影响很大。他先后在北京蒙养园、北京师大附小、上海光华小学学习。他回忆自己小学阶段,除去很早就识字,在小学时期常读小说和学会加减乘除之外,似乎没有学更多的知识。他还记得,他小学期间最出色的一次表现,是在三年级北京史地课考试中得了第5名。他带回给母亲的奖品,是一份北京城的油印讲义。

  1944年,黄昆、杨振宁、张守廉西南联大研究生毕业。黄昆被“庚子赔款”留英公费生录取。“庚子赔款”留英公费生是在1930年设立的,比庚款留美公费生晚得多。第八届“庚子赔款”留英公费生,物理学共有两个名额,洪朝生考取了另一名额。洪朝生同时也考取清华第六届留美公费生无线电专业,他决定去美国留学,庚款留英的另一名额由梅镇岳递补。按庚款留英公费生规定,去英国什么学校,选哪位科学家做导师,都可以先由本人提出志愿,再取得接收方的同意。

  当时,有一位英国教授给联大捐赠了一大批在英国出版的科学书籍。黄昆对这批书很感兴趣,大多翻阅了一下。引起他特别注意的是一位名叫莫特的英国科学家。莫特写了三本书:《原子的碰撞理论》、《金属与合金的电子理论》、《离子晶体中的电子过程》。这三本专著覆盖了三个很不相同的领域,每一本专著的出版,都标志着一个学科方向的诞生。这使黄昆感到这位科学家的学识非常渊博。

  黄昆的一生和诺贝尔奖大师紧密相连,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到爱丁堡大学,再到利物浦大学,从诺贝尔奖获得者莫特教授到玻恩教授,黄昆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到来了。物理学大师玻恩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也是晶体原子运动系统理论的开创者,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玻恩就打算从量子学最一般原理出发,写一部关于晶格动力学的专著,但战后因忙于他事且年事已高,此事一度搁置。

  黄昆从1948年开始,在4年时间内不仅以严谨的论述和非常清晰的物理图像对这个固体物理学中的最基本领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而且还以一系列创造性的工作发展和完善了这个领域。

  “有一段时间,我同玻恩教授还发生了争论……”谁也没想到,黄昆当初写进的内容,在1960年激光发现以后被实验证实。由此,奠定了他在固体物理学领域的权威地位。玻恩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伸出了大拇指,他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中说:“书稿内容现在已经完全超越了我的理论……”

  1977年,黄昆被调到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任所长。黄昆认为既然身在研究所,自己就必须在科研第一线工作。在研究所不做研究,情理难容。但是,研究中断了近30年,这30年国内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自己年龄已近60,研究怎样才能做得起来呢?黄昆想,科学家老了会掉队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知识老化,特别是基础理论和方法跟不上发展;二是由于地位,容易脱离第一线的具体工作以致自己原来的老本也会逐步忘记。他分析过自己的情况后,认为要把几十年基础理论的发展认真地补上,恐怕是做不到的。但是,承认这个局限性,并不等于不能做研究。黄昆在国际物理界沉寂近30年后,又重新活跃起来。1980-1990年。正如国际著名固体物理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固体物理研究所前所长卡多纳(M.Cardona)描述一样,“他好比现代的凤凰涅磐,从灰烬中飞起又成为世界领头的固体物理学家”。

  黄昆治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从第一原理出发”,这一习惯也许就是在中学开始的。黄昆研究教学60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治学风格。如今桃李满天下、闻名海内外的黄昆,可以说功成名就,可作为一名物理学家,他似乎壮志未泯。即使已年逾八旬,并身患帕金森病,但仍然坚持每天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上班,直到2005年病逝,享年86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