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节 曹操大胜

  公元207年9月,曹军迂回从关中河套地区渡过黄河,攻击西河郡,高干与刘备的兵马基本上都布置在南北防线,他们也也没有料到曹操会实行大迂回,曹军主将徐晃率兵五万直入并州腹地,五日时间就拿下了河西,直逼太原,太原市高干的老巢,高干的家小都在并州,粮草辎重也大部分囤积在太原,高干得知消息之后,连忙率军回援太原,曹操趁势猛攻壶关,三日就拿下壶关,壶关失守,曹操十万大军进入并州境内。

  曹操大军进入壶关之后,曹操没有北上汇合徐晃攻取太原,而是西进攻击河内、河东二地,那里是刘备防守的地方,曹操就是要趁高干无力顾及的时候,趁势剪除刘备,那样的话高干就不足为虑了。

  刘备得到消息之后,连忙收缩防线,将兵马集结在安邑、临汾一带,此时刘备手中只有三万不到的兵马,其中还有两万是高干的并州军,这两万高干的并州军并不听从刘备的指挥,只是协助刘备而已,说直白一些就是高干留在这里监视刘备的,高干并不相信刘备,担心自己落得一个韩遂一样的下场,但是他又需要借助刘备一起对抗曹操。

  曹操原本在河内一带就有曹洪的四五万兵马,现在前后夹击,十几万兵马,是刘备的数倍之多,刘备也是焦急万分,派出十路斥候向高干求援,可是高干此时被徐晃牵制在太原,哪里顾得了刘备呢。

  三日时间,曹操与曹洪的兵马就汇合在安邑城下,将安邑城团团围住,日夜不停的攻打,刘备现在手上是真的没有拿得出手的人物了,关羽战死在了天水,张飞在临汾,安邑城内只有刘备与荀堪两人。

  曹操派出夏侯渊与李典二人牵制临汾的张飞,而曹操亲自指挥攻取安邑,他知道如果不快速拿下安邑,高干就会将徐晃的人马拖死在太原,毕竟徐晃孤军在太原,粮草不多,迁延时日,必然溃败,到时候就真的是功亏一篑了。

  为了拿下安邑,曹操不惜动用了自己最精锐的青州兵,这时当年曹操在青州受降的黄巾乱军,曹操当年在青州收降了三十多万黄巾军,择其中最为精锐的四万人马组成了青州军,青州军在曹操的麾下是待遇最好的一支部队,而且他们也从未让曹操失望过,官渡之战的时候,就是他们冲在最前头,攻打邺城的时候也是他们率先登城,攻破鲜卑大军的时候也是如此,如今四万青州军只剩下两万七千人马了,不到最为重要的时候曹操是不会出动他们的。

  在青州的猛烈攻击下,安邑城终于被突破,青州军登上了城关,而曹操立即下令大军全面出击,一个时辰之后,安邑城内打开,曹洪立即率军出动,抢先入城。而此时的临汾,张飞得知安邑危急,率领临汾所有兵马出城,临汾有一万守军,其中七千是并州军,三千是刘备的嫡系西凉军,张飞刚刚杀出临汾,就遭到了夏侯渊与李典的埋伏,张飞凭借着自己的勇猛,硬是生生杀出了一条道路,但是一万兵马到突围之后只剩下了四千人马,张飞马不停蹄的赶往安邑,结果又在闻喜遭到了乐进的埋伏,四千人马损失殆尽,张飞只带着十几名亲卫杀了出来,当张飞赶到安邑的时候,曹军已经攻入安邑城了,刘备已经率军退守内城,与曹家展开了巷战,但是在青州兵的打击下,刘备是节节败退。

  安邑一战,已经持续了四天,张飞顺利的与刘备汇合了,但是他们身边已经剩下不到五百亲卫,其余的将士投降的投降、战死的战死,逃亡的逃亡,只剩下这点人了。刘备与张飞、荀堪等人都清楚,明日曹操就会大举出击,到时候就是他们的最后时刻了。

  “备自黄巾之乱起,辗转中原、关中,已经二十三年了,没想到今日落得如此下场,被愧对列祖列宗、愧对汉室天下啊!”说道动情之处,刘备是潸然泪下。

  “主公,大势如此,时不我待啊!”荀堪也是悲切伤感。

  “好在刘公桓在江南称帝,延续汉统,刘公桓亦是汉室子弟,天不亡汉,备亦算有所安慰了,若是时间回转,备宁愿将西凉拱手相送与刘公桓,以便早日战胜曹贼,恢复我汉室江山。”

  第二天一大早,刘备、张飞、荀堪带领着剩下士卒慷慨赴义,与曹军决一死战。

  当高干收到刘备全军覆没的消息之时,曹操已经兵发安邑,抵达灵石县,前往汇合京陵的徐晃所部,高干自知大势已去了,此时晋阳城内尚有四万兵马,但是高干并没有信心去与曹操决一死战,他选择了私逃,一天夜里,高干携带家小,只带了几名心腹之人偷偷北逃,他想逃到辽东去,在那里做一个富家翁也是不错的选择,可是在路上却遭到了山匪的袭击,高干身死,财货洗劫一空。

  并州全境最终也因为被曹操所得,曹操也没有想到高干如此怯弱,竟然放弃晋阳,只身逃跑,但是为了并州,曹操也是损失惨重,近二十万兵马在并州相持了十个月,损失了四五万兵马,而且南阳也在这个时候丢失了,曹操为了取得并州,剪除自己北部的隐患,可谓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好在终于得胜了。

  随着曹操取胜,天下两分,自董卓之乱以后,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先后有曹操、刘备、袁术、袁绍、刘弥、刘表、刘璋、张鲁、孙坚等辈群雄割据,天下纷争近二十年,最终只剩下了刘弥与曹操。

  曹操回到许昌之后,大臣纷纷上表,请曹操废除汉帝刘协,晋升称帝,关中的钟繇、汝南的满宠,许昌的郭嘉、毛玠等人全部上表请曹操称帝,唯有一个荀彧坚决反对,曹操也早有此心,如今天下两分,刘弥已经称帝了,曹操称帝已经没有那么大的顾虑与压力了,但是曹操还是谦虚的推辞了。

  曹操推辞之后,群臣三请,曹洪、曹仁更是直接带兵入宫逼迫汉帝下旨,汉帝被逼无奈,禅让帝位与曹操,荀彧称病请辞回乡,曹操也不挽留,但是没有罢黜荀彧的尚书令职位,只是令他回颍川修养,让程昱接替荀彧的位置处理政事,最终在公元208年二月,曹操在邺城称帝,国号大魏,定都洛阳,封程昱为尚书令,贾诩为太尉,荀攸为司空,曹仁为大将军,次子曹丕为太子,改元黄初,封汉帝刘协为山阳公。

  随着曹魏政权的建立,天下两分的局面正是形成,南北相争的态势正式展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