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节 定襄阳

  当太阳升起之时,刘弥的各路大军都开始运转起来,都在准备着各自的任务,太史慈率领三千骑兵慢慢逼近襄阳东门,守将蔡中早就等候多时,见太史慈的先头部队到达,蔡中很是热情的上前欢迎,黄盖率领着后续人马在后接应,距离太史慈的先头部队只有一里之遥,隐约可见。

  “大军戒备,缓缓入城!”太史慈还是很谨慎的,刘弥在出兵之前就已经和他说了,这次要小心行事,担心蔡瑁耍诡计,但是只要城门开了,太史慈相信凭借手中的三千人马可以受到黄盖前来,到时候就算有埋伏又能怎么样,荆州军的战斗力他是见识过了,也就那样,一旦大军入城,那就不是问题了。

  此时后面的黄盖看到太史慈发来的信号,知道城内无恙,黄盖连忙下令全军入城。这一入城,扬州军就活跃起来了,先是缴了蔡中这些人马的械,太史慈将蔡中带到一个偏僻的角落了里,拔出佩刀,一刀就将蔡中砍死了,蔡中做梦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自己都已经开城献关了,对方还要了自己的性命。

  太史慈将刀上的血在蔡中的身上擦了擦,冷笑道:“在下也是奉命行事,对不起了!”太史慈行事的地点很是偏僻,所以根本就没人看见,随后太史慈与黄盖汇合,开始攻打其他城门,接应其他大军入城,这十万人马不可能全部都从东门入城的,刘弥也担心这样的话被刘表趁机溜了。

  守备南门的是刘表的侄儿刘磐,他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扬州军不知道怎么了就出现在了城内,刘磐一方面担心刘表的安全,一方面又受到内外两路军马的夹击,一时间也是心急如焚。

  而此时吕蒙也率领一千精兵进入城内,他手上的这一千人马是富有特殊使命的,他们没有去刘表的州牧府,而是去了蔡瑁的府邸,此时的蔡瑁正在府内来回踱步,他也在担心襄阳城的战况,又不好出去察看,要是被误杀了可就不值当了。

  “嘭!”吕蒙带着一千士卒冲进蔡瑁府内,蔡瑁不知道对方所来何事,但是见到是扬州军,也没那么担心了,他反而担心刘表知道自己叛变拉着他一起陪葬,蔡瑁上前对着吕蒙笑道:“小将军,在下就是接应楚王殿下大军入城的,不知道小将军来此何事?”

  “杀!”吕蒙没有回答蔡瑁的话,而是直接拔出刀剑回答蔡瑁,蔡瑁猝不及防,当场就被吕蒙斩断一臂,连连哀嚎!

  “蔡府之内,鸡犬不留!”吕蒙对身后的士卒下令道,蔡府之内的壮丁此时也是奋起反抗,但是双方实力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他们这些家丁平时欺负一下平米百姓尚可,和骁勇的扬州军作战,那就是自找死路,半个时辰之后,蔡府的三百五十八口全部丧生。

  “走!去下一个地方!”吕蒙确定已经没有活口之后带着士卒撤去,临走之前还放了一把火。

  刘表在得知扬州军入城的消息之后,先是吃了一惊,但是很快他就想通了,扬州军入城肯定是城内有人叛变,四门皆有重兵防守,北门有襄水阻隔,定然不是那里出了问题,西、南二门是有自己的侄儿刘磐与心腹王威驻守,当然也不会是他们那里,就算是他们那里有人判断,他们也应该早就向自己汇报了,唯一的就是西门了,蔡中防守那里。

  此时荆州别驾刘先来到,对刘表劝说道:“主公,眼下事以不济,主公还是速速撤离吧,北门兵少,从北门而出,或可逃去!”

  刘表大笑,说道:“我刘景升一世英名,岂会逃窜,就算我能走,我的妻儿如何?你们如何?罢了,眼下事已至此,何必再添杀戮,始宗,吃我手令,令荆州将士放下武器吧!”

  听到这里,刘先也是心如刀绞,哭喊道:“主公……”

  “去啊!你在这多停留一刻,就有一名将士死于非命!你于心何忍!”刘表暴喝道,刘先也是第一次见刘表发火,当下拿着刘表的手令去宣示指令去了。

  在刘表的示意下,荆州军大半都是听令直接投降了,唯有刘磐这一路,刘磐不相信,仍然带着手下亲信继续抵抗,其实他不是不相信,而是不甘心。

  “刘磐,刘景升已经投降了,你还不速速放下武器?”太史慈率军前来缴械,正好遇到了顽抗的刘磐,此时的刘磐身边已经只剩下三百多人,其他的都已经投降了,只有这三百亲信之人一直跟着他。

  “呸!要我投降,除非我死!杀!”刘磐愤恨的答道,而后继续向扬州军攻击!太史慈见刘磐是铁了心要求死,当下也不想继续跟他耗下去,直接下令弓弩手射击,一轮箭雨之后,刘磐身边的人一半都没有了,太史慈铁戟一抖,与刘磐战做一处,刘磐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不到三十回合,被太史慈一戟刺杀。

  除了刘磐这里,其他地方都还是很顺利的,王威那里在看到刘先之后就放弃了抵抗,饶是如此,荆州军也是损失惨重,城内的四万多兵马战死了一万人,还有很多城内的百姓受到波及,连襄阳大族蔡氏、蒯氏、张氏都遭到扬州军劫掠,其余还有二十多家氏族都难以幸免,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当刘弥进入襄阳之时,刘表是亲自素服拜迎,刘弥倒也没有给刘表难看,而且对刘表是好生安慰。

  “景升兄,你我本就都是同宗一脉,皆是刘氏子孙,此番出兵也是奉了朝廷指令,还望景升兄切莫怪罪!”刘弥将事情的责任全部都推到了朝廷的身上,虽然只是借口,但是有借口就行。

  刘表也不傻,如今自己都这般地步了,怎么还会怪罪别人,就算怪罪也不敢明言啊,只能哑巴吃黄连了,再苦也得自己憋着。随后刘弥出榜安民,襄阳的百姓早已经对刘表没有那么强烈的归属感了,年前刘弥的舆论攻势,让刘表的民心归附值从一百已经下降到了只有四五十,刘弥的名声他们也都知道,倒也不排斥扬州军的到来,虽然此次襄阳之战很对人都受到了牵连,但是基本上都是有头有脸的氏族,平民百姓没有多大损失,对于那些氏族,荆州百姓也没有什么好感,平时他们就是作威作福,死了他们乐呵还来不及呢,哪里还会追究到底是谁的责任。

  刘表不知道是受人的提点还是自己不想待在襄阳了,在刘弥入城之后的第三天,刘表就主动请示说要去竟陵,说是自己身体不好,竟陵那里有自己的一处别院,希望带着自己的家人去竟陵休养。刘弥自然不会阻拦,刘表这般识趣,刘弥高兴还来不及,但是刘弥还是留了一手,让刘表的大儿子刘琦留在襄阳任职,刘表可以带着其他家人去竟陵定居,刘表最好了同意了,刘弥就表奏刘表为竟陵候,食邑两千户,让刘表有个幸福的晚年。

  刘表的离去并未对襄阳的局势带来什么变化,刘弥还是启用了刘表留下的一批旧属,像是刘先、傅巽、王威等人,很快甘宁与高顺也派人传来消息,樊城和房陵都已经拿下,整个荆州,除了南阳北部在曹操手里,其他的八个半郡都被刘弥所得。

  荆南在先前已经被刘弥设为了单独一州湘州,所以荆北刘弥就也必须要重新划分了,南郡一共是十七县,南部九县仍为南郡,北部八县为单独一郡名为襄阳郡,江夏郡十四县南部十县仍为江夏郡,北部四县加上刘表在讨伐袁术时候得到的汝南南部的新息、安阳、弋阳等五县并为一郡,名为弋阳郡,南阳郡三十六县,刘表只有南部的十四县,暂时划为新野郡,湘州治所汉寿,荆州治所襄阳,原荆州以长江为界划为两州,刘弥令宜城的霍峻为新野太守,作为荆北的屏障,王威为房陵太守,作为抵御张鲁东出的屏障,李严为秭归太守,看守荆州的西大门。

  委任周瑜为荆州刺史,别驾还是刘先,伊籍为治中从事,徐州典农从事邓羲调来荆州任职荆州典农从事,纪灵为弋阳郡守、韩嵩为南郡郡守、傅巽为江夏郡守、文聘为襄阳郡守……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