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节 攻取阴陵

  刘弥在抵达阴陵城下之后,先将阴陵四面围住,但是却没有攻城,而是在城外挖掘浅沟,并向城内射进数千份劝降书信,刘弥也是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在领土之内建学校的好处了,随便拉出一个士卒都能写上一份书信,基础的文字手下士卒差不多都能认识,军事素养不是其他军队能够比拟的。

  阴陵城内的纪灵与华歆也是惆怅不已,刘弥亲率三万大军而来,眼下阴陵周边的当涂、平阿等诸县基本上都已经被刘弥拿下了,眼下九江一郡也就剩下阴陵与寿春还在袁术手里了,也就是说阴陵其实已经成了一座孤城,纪灵与华歆都很了解袁术的为人,他是不会派大军前来救援的。

  “伯安,眼下吴军四面围城,吴军素来骁勇,我等该当如何啊?”华歆在得到消息之后连忙来找纪灵商量出路,是坚守还是投降都要有个说法啊。

  纪灵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将自己手中的劝降信递给华歆,说道:“子鱼,看看吧!”

  “袁术世受国恩,不思报效,僭越称帝,孤奉天子诏讨贼,尔等皆为大汉子民,何以附逆叛贼,孤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阴陵生灵涂炭,五日之内暂不攻城,五日过后若是阴陵城内不开,尔等即为附逆,孤即刻挥军强攻。”华歆一字一句的念着布帛上面的文字,念完之后,华歆也是沉默下来。

  “子鱼,你怎么看?”纪灵见傻愣愣站在那里的华歆,向他询问道,想听听他的意见。

  “袁术僭越称帝,且对治下百姓压迫甚苦,我等本不该助纣为虐,然袁术毕竟是我们的主公,我等难道真的要背弃他吗?”华歆叹息道,其实在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已经表明了他的心思,已经偏向于归降,不然也不会直呼袁术的名字了。

  “纪灵原本乃是卑贱之民,得蒙主公厚遇,忝为淮南第一大将,主公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亦是不忍弃之啊!”纪灵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时一名小校冲了进来,报道:“将军、监军,城外有一人自称乃是将军旧交,希望与将军会晤。”

  纪灵与华歆得知后一同前往城关察看,来人正是昔日的同僚吕范,华歆与纪灵还不知道吕范已经投靠了刘弥,只知道吕范在去年已经辞官离去,没想到这个时候会出现在此地。

  “子衡,不知子衡前来有何贵干?”华歆主动打招呼道,他与吕范是老相识了,但是吕范此时出现在此,他多少也猜测出一些。

  “伯安将军,子鱼先生,在下已经归附吴王帐下,此次前来乃是念及昔日情义,特来相救耳,我有一言,二位老友请静听。”吕范在马上回礼之后说道,表面了自己现在的身份和此来的目的。

  “伯安,子鱼,阴陵此时已是孤城一座,寿春的袁术也绝对不会派兵救援,我家大王与曹司空合军二十万夹击袁术,袁术破灭在即,难道二位想与袁术陪葬吗?我知二位皆曾受袁术之恩,但是袁术此次僭越称帝,乃是大逆不道之举,子鱼与伯安这些年为袁术殚精竭虑,早已经报答完袁术的恩遇之情,此时乃是大义抉择之时,还望子鱼与伯安慎重,难道真的要让阴陵城因为袁术的私欲变成一片废墟吗?”吕范的一番话说得是大义凛然、不卑不亢,虽然他并不擅长游说,但是好歹也能侃上几句。

  不待纪灵与华歆搭话,吕范继续说道:“自从袁术占据江淮以来,江淮百姓之苦,二位心知肚明,皆是亲眼所在,袁术只图享乐,不顾百姓生死,这样的人,你们对其愚忠有何意义?”

  不得不说吕范的话确实戳中了华歆与纪灵的心,也让城上严阵以待的士卒都徘徊不已,他们原本只是普通百姓,若不是袁术强征入伍,他们也不需要背井离乡,还要虽是面对死亡,他们其中年纪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年有,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也不少,这也是袁术为何能够在只有一百多万的人口之州土内拉起一支十五万的大军。

  “在下言尽于此,何去何从还望二位深思!”说完吕范打马而回。

  回到自家大营之后,吕范将情况简单的说了一遍,刘弥知道后笑道:“子衡辛苦了,此次拿下阴陵,子衡当为首功啊!”

  吕范连忙谢道:“多谢王上,只是这阴陵城此时尚为开城献降,属下岂敢居功!”

  刘弥不以为然的说道:“子衡放心,明天我们就能进入阴陵了,纪灵与华歆皆不是袁术心腹死忠之人,原本就是放不下袁术这些年的知遇之恩,所以今天你的一番话必定能够点醒他们,让他们明白他们更应该忠的汉室江山是天下黎民百姓,所以明天一早他们必定会开城的。”

  鲁肃见刘弥这边自信,赞同刘弥说的确实有道理,对刘弥的眼光也深表欣慰。刘弥自信这次不会看错的,这些年他闲暇之时就读六韬、孙子兵法、春秋等书籍,再加上后世的所学,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刘弥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