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节 袁吕合谋

  刘弥这边风风火火的,一人独占三州之地,户口百余万,人丁七百多万,刘弥一时间也没兴趣去和袁术、刘表厮杀,他还需要抓紧时间整合内部实力,刘弥这边闲着,其他诸侯可忙的很,刘表去年在袁术手中夺下了南阳,刚拿下不久,这边董卓的残部张济又带人来攻打了,两方在南阳打得如火如荼,而袁绍忙着争夺青州,与青州刺史田楷也打得热火朝天,袁术也在忙着休养生息,屡屡遭挫之后,袁术可谓是实力大减,如今只占据豫州大部以及寿春一地,失了南阳这个大根基的袁术,再也难以与曹操争锋了,南阳一地人口几乎是半个豫州的人口总和,而且土地肥沃,乃是产粮重地,如今被刘表夺取了,连颍川也被曹操所得,袁术可谓是一蹶不振,如今手下只有两百万的人口,袁术还是强征了十几万的兵力,豫州一地的百姓可谓是苦不堪言。

  就在此时,兖州曹操的大本营陈留城内,曹操正在与他们的心腹谋士程昱、郭嘉、荀彧三人商量着,此次他们讨论的事情十分重要。

  “仲德、文若、奉孝,如今兖州大定,先前我等商议的迎奉天子之事,你们觉得如何?”曹操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对于这件事他还是拿不定主意。

  “属下以为,此时正是时机,洛阳密探来报,杨奉、董承、韩暹、张杨等人各怀心思,明争暗斗不止,依在下之见,可联络董承为内应,击败杨奉等人,自当可以得以朝见天子,且朝内有钟繇、董昭等人接应,主公必可一战而胜。”一直心向汉室的荀彧首先说道,这是他巴不得的事情。

  “属下也觉得可以,可先遣一军前往荥阳,探探杨奉等人的动向,等确定情况之后主公再举大兵而去,迎奉天子于兖州,如今关中董卓余部甚是猖獗,天子寄居洛阳实在危险,而且洛阳此时乃是一片废墟,难以立足。”程昱也上前答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下倒是觉得可以先遣人前往弘农一地散播谣言,就说张杨欲连接袁绍袭杀杨奉等人,而杨奉欲连接袁术袭杀张杨、董承等人,让他们先闹起来,而后主公以雷霆之势东进,将天子解救出来,这样我军损失会最小。”

  曹操分别听取了三人的意见,而后开始思索起来,片刻之后才起身拍拍身上的衣物,笑道:“好!就依奉孝所言,先以离间之计消弱他们的力量,而后一举东进迎奉天子。”

  在曹操的决定之下,这件事就交给了程昱负责,曹操知道郭嘉的个性,出谋划策他是上佳之选,可惜郭嘉为人豁达洒脱,这种实际行动还是交给稳重的程昱最为合适。

  就在曹操谋划迎奉天子的时候,身在寿春的袁术开始坐不住了,这些年他连番受挫,失了南阳、九江等地,还被曹操屡次大败,袁术知道若是自己再坐困豫州一地,很快就会被周边的那些诸侯们排挤掉,曹操、刘弥一个个都不是善茬,连西边的刘表也不是无能之辈,自己需要东山再起的资本,兖州之地袁术是不敢再打主意了,九江一地刘弥在合肥布有重兵,想拿下也不容易,袁术将眼光看向了东面的徐州,尤其是知道吕布就在徐州之后,袁术心里开始打起了小九九。

  梧县将军府内,吕布、陈宫正在迎接一位神秘客人,此人正是袁术的谋士阎象,阎象其实并不赞同袁术的谋划,但是袁术有命他却不得不遵从,阎象此次来到梧县的目的很简单,希望联合吕布一起攻取徐州,徐州驻守的兵马只有四五万,袁术觉得凭借自己手中的十几万兵马再加上吕布这个内应,完全有可能一举拿下徐州,徐州又没有什么山川地利,完全是一马平川的,这也是袁术选择这里的原因。

  “温候,你乃世之龙虎,当代英豪,手下有雄兵过万,为何寄人篱下,岂不有损威名?”阎象说道,他这是在挑动吕布的狼性。

  “我家将军败于兖州,幸得吴王收留,吴王对我等甚厚,没有阎象大人说的那么糟糕。”陈宫一眼就看穿了阎象的心思,连忙上前答道,以免吕布落入别人的圈套。

  “陈军师言过了吧,以温候之名完全可以坐镇徐州,为何只寄居一县之地,吴王刘弥这种假仁假义难道陈军师看不出来,刘弥分明是畏惧温候之名,所以打压温候,难道温候甘愿在这一县之地老死余生吗?”阎象继续撺掇道。

  “阎先生所言正是,还是请先生说明来意吧,布乃一介武夫,不喜欢拐弯抹角。”吕布被阎象的一番话吹上了天,不安分的心更加强烈了,刚来梧县之时还觉得不错,时间久了就觉得太过憋屈,他也不是笨蛋,知道阎象此来不是来溜须拍马的。

  “温候果真是性情中人,那在下就不绕圈子了,在下乃是奉我家主公左将军之命前来与温候结盟,希望与温候一起出兵夺取徐州。”阎象说明目的之前还不忘恭维一下,让吕布很是受用,这让旁边的陈宫很是无奈。

  “若是夺下徐州,我能得到什么好处?”吕布直接询问自己的能有什么收获。

  阎象笑道:“若是温候愿意,事成之后,我主得广陵、下邳两地,温候得彭城、东海、琅琊三地,温候觉得如何?”

  吕布一听自己的收益竟然有这么大,顿时两眼冒光,很是兴奋的说道:“好,我答应你了,与袁公路一起攻取徐州。”

  “温候……”陈宫见吕布这么快就答应袁术,觉得很是不妥,连忙劝阻,可是吕布根本不给他机会,直接挥手打断了陈宫的话,陈宫更加无奈了,一气之下拂袖而去。

  袁术在得到阎象的回报之后,也甚是高兴,有了吕布这个强有力的外援,拿下徐州就问题不大了,当下招来诸将,下令纪灵率兵三万攻下邳,桥蕤、雷簿二将各率兵马两万分别袭击彭城、淮阴。

  就在袁术下达命令的时候,席间一名文士却是摇头叹息不止,此人正是吕范吕子衡,退席之后,吕范回到家中,连忙令妻子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左将军一直对你亲睐有加,为何要离去?”妻子不解的问道,吕范的妻子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当年吕范娶她之时老丈人还不同意,后来许邵对老丈人说吕范将来必定封侯拜相,不可小视,老丈人这才答应下来,吕范也是一直在努力希望真的早日迎来那一天。

  “袁公路,冢中枯骨,我何必跟着他陪葬,还是走吧。”吕范叹息一声说道。

  “那去哪里呢?”

  吕范闭目沉思了片刻,之后说道:“去建业!”

  话说吕布答应袁术之后,袁术也还不错,送来了几千石粮草,但是这让身在广戚的张辽、高顺二人很是难做,就在刚才他们已经收到吕布的密报,要他们三日后偷袭彭城。

  “文远,此事该当如何?”高顺喝了一杯酒询问张辽。

  张辽一时间也难以抉择,说道:“吴王殿下对我等甚厚,自来此地之后,粮草不曾短缺,时有赏赐,锦衣、美酒、宝剑,这些你我都有,温候那里更甚,如今温候听信袁术之言,偷袭徐州,你我堂堂七尺男儿,岂可做此不仁不义之事。”

  张辽的一番话也是高顺的顾虑,他们虽来徐州只有半年,但是就是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面,他们也是深知吴王刘弥在徐州的仁政,百姓安居乐业,他们要是破坏了这一切,他们真不知道如何面对徐州的百姓。

  “徐州小学堂之中七岁顽童都知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我等堂堂七尺男儿,难道还不如那七岁的娃娃?”高顺苦闷的叹息道。

  “忤逆温候是为不忠,攻伐徐州是为不仁,此事我等实在难以兼顾啊,不如这样,我等率军先赶往梧县与温候汇合,到时候再对温候劝言。”张辽向高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好!就依文远所言。”

  随后二人点齐军马暂时先赶去与吕布汇合。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