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节 义弟娶亲

  顾雍的办事效率果然不错,一个月之后,张廉、吴普、李当之三人全部到达建业,至于医学院的地点刘弥早就已经选好,就坐落在国学院旁边的一处小院之内,平日里就是医馆,刘弥安排了五十名十三岁到十七岁的少年前往医学馆学医,毕竟学习这类的事情要讲天分与兴趣的,刘弥找的都是对医学有兴趣的孩子,要是强制学医,想来也得不到效果,这一点刘弥身为后世人是很清楚的。

  医学院的事情处理完毕之后,刘弥就是筹备孙策与周瑜的婚礼了,在几天之前刘弥已经派人前往鄱阳和柴桑通知二人回建业。他们这次并不像上次一般匆忙,这次倒是很悠闲,等了十天才到达建业。

  “伯符、公瑾,为兄等你们好久了!”刘弥得知孙策与周瑜抵达建业,心情很是高兴,连忙拉着二人到了吴王府。

  “有劳兄长久候了!”孙策很是有礼的说道,刘弥看到之后也很是满意,孙策现在越来越有儒雅之风了,少了一些刚烈之性,多一些温文儒雅之气,这也是刘弥一直期待的,正所谓极刚必折,刘弥也不希望孙策像历史上的那般结局。

  “伯符,公瑾,为兄前不久为你们说了一门亲事,此次让你们来建业就是为了此事,迎娶的对象正是庐江乔公二女,孤也已经通知了你们的家人,大家都很是满意,你们先在建业休息几日,孤已经命张昭全部筹备妥当,过几日你们就前去迎亲,孤已经派人前去曲阿和庐江迎接你们的家人,你们二人一同在建业完婚。”刘弥将二人引入坐下之后开始讲述此次找他们回来的目的,其实二人也已经知晓。

  “多谢兄长美意!”二人同时向刘弥拜谢道,虽然他们先去已经得到了消息,但是当刘弥亲口说出来的时候,他们还是十分感激的,真正的体会到了刘弥对他们的一番良苦之心,这种情谊江东诸位之中他们是唯一的。

  在刘弥的安排之下,孙策与周瑜在建业休息了几天之后,正式亲往皖县迎亲,三条迎亲的彩船很是显眼,光是聘礼就装了两船,比起刘弥当初成亲之时不遑多让,所过之处引得百姓皆是羡慕不已,江东二乔的名声在外,孙策与周瑜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这样的天作之合怎么能不让人羡慕嫉妒。

  在长江迎亲的彩船之上,周瑜与孙策站立在船头之上,一个儒雅、一个俊俏。

  “伯符,我想问你一件事?”周瑜一边享受着和风迎面的舒适,一边与孙策闲聊起来。

  “何事?”孙策询问道。

  “汝父文台公乃是一方豪杰,先前也是豫州刺史,威名传天下,你有没有想过重振父业,难道你真心是想在大哥手下为一将?”周瑜询问道,他依旧还是那副享受的表情。

  周瑜的一番话让孙策很是震惊,他从来没有想过,孙策沉默了半晌,才缓缓答道:“公瑾,不瞒你说,先前我只是想借助大哥的力量帮我复仇,其他的没有想过,但是这几年大哥对我们越来越好,越来越看重,我也知道大哥的意思,于我而言,帮助大哥成就一番伟业也是不错的选择,论征战沙场我自问不惧任何人,但是若是为人主坐镇一方,我并不适合,难道你不是这样认为的?”

  周瑜笑了笑,他没想到孙策反问起他了,周瑜笑道:“兄长确实是天下少有的明主,气度不凡、做事不拘一格,且待手下人皆是推心置腹,我亦有辅助大哥成就王霸之业的想法。”

  孙策也笑了起来,说道:“好小子,原来是试探我,放心!若无大哥,我安能报仇,我母亲弟妹等安能安全的回到老家,我今生之愿乃是为兄长披坚执锐、扫清环宇。”

  孙策与周瑜的一番话,正式开门见山的表明了心迹,他们的目标一致,船从建业出发,经过四日的行程抵达皖县境内,而后弃舟登岸,前往皖县之中。

  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因为有张昭这个老资历的人筹办,孙策与周瑜并不需要担心什么,迎亲队伍很快就返回了建业,这些年刘弥对长江水道肃清的很严密,加上周泰蒋钦这两个水匪头目游说,扬州境内的水匪基本上都已经招安纳降了,而且刘弥实行仁政,连占山为王的强人都差不多下山从良了,扬州地界是相当平静。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在礼乐长的吆喝声之中,孙策的母亲孙老夫人与周瑜的父母双亲都很是高兴,笑的合不拢嘴,连孙策的几个弟妹还有周瑜的侄儿都围着嬉笑不已。

  礼成之后,作为主人的刘弥开始讲话了,不管是作为主公还是兄长,刘弥都要说几句话的。

  “今天,孤很高兴,孤的两位兄弟都正是成家了,古话说得好,成家立业,如今成家了,那么该是立业的时候了,在此,孤先宣布一项任命,今日孤上书朝廷表奏孙策袭文台公之爵,为破虏将军、乌程候、豫州刺史,周瑜为讨逆将军、历陵候、交州刺史。”

  众人闻言全部都惊得瞠目结舌,他们没想到刘弥会下达这样的任命,因为这不仅是殊荣,更是鼓励,要知道豫州、交州都不在刘弥的手上,刘弥将不是自己手上的地盘分给孙策、周瑜,那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刘弥以后的方向,豫州如今在袁术手中,交州被朱符、士变等人瓜分了,刘弥这是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向他们传达自己的意思。

  “恭贺孙豫州、恭贺周交州……”众人在戏志才的带领下开始向二人祝贺。

  随后就是一番开怀畅饮了,气氛也是相当融洽。在建业停留了半个月,周瑜和孙策各回驻地去了。

  195年九月,刘弥收到消息,关中巨变,汉献帝刘协在郭汜、杨奉、董承的护送下东归洛阳,这是翻天的事情,刘弥相信袁绍、曹操、刘备等人都已经得到消息,根据刘弥对历史的了解,袁绍最后是放弃了迎归献帝的,曹操现在还没有那个实力去迎接汉帝,而刘备虽有心,可是实力还不如曹操,且他要想迎归汉帝还要越过上党、河内,并州刺史刘繇是不会答应的,刘繇就更加难说了,手上只有三四万人马,守土保境刚刚够,根本没能力,袁术就更加不用提了,他巴不得汉帝死了,他好名正言顺的荣登帝王,自从得到传国玉玺之后,袁术这颗心就像猫挠一样,做梦都是做的皇帝梦。刘弥也是有心无力,要想迎归汉帝,就必须通过袁术和刘表的防区,袁术与刘弥仇恨那么深,刘弥可不会这边愚蠢。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