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节 满月酒宴

  在孙策与周瑜带来之后,刘弥正是开席,这次除了驻防合肥的黄忠、是仪还有庐江的庐江司马冯则之外,刘弥手下的文武基本到齐了,连广陵的陈登也抽身前来,刘弥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席间痛饮不停。

  “报!大王,门外有人求见!”酒至半酣之际,门房前来报道,说是外面有一人求见。

  “何人?”刘弥询问道。

  “来人只说他是东莱太史慈,前来求见大王!”门房答道。

  刘弥一听,连忙放下酒樽,对门房说道:“速速有请!”随后刘弥亲自前去迎接,太史慈啊,那可是三国时代东吴第一大将,勇武不输孙策,而且有勇有谋,忠心耿耿,这样的人物刘弥怎么能不认真对待,说实话,刘弥现在就是希望多一点这样的猛将,他手下也就黄忠、周泰、孙策可以算的上一流,其余宋谦、蒋钦、贺齐、黄盖只能算是中上,偏一流,介于一二流之间,像曹操手下可就牛的很,夏侯兄弟、曹氏兄弟个个都是一流人物,还有许褚、典韦、蔡阳、李典、于禁等人,个个都是一流人才。

  刘弥见到太史慈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人才,二十七八岁的年纪,腰间镔铁双戟悬挂、背后宝雕弓,身材魁梧,目露精光,气场都不同常人。

  “这位英雄就是东莱太史子义,久仰大名啊!”刘弥很是客气的说道。

  太史慈见刘弥这般折腰,连忙拜道:“草民太史慈拜见大王!”

  刘弥上前扶起太史慈,笑道:“子义不必多礼,今天乃是孤为爱子摆满月酒,子义若不嫌弃,痛饮一番如何?”

  “却之不恭,多谢大王!”

  刘弥拉着太史慈到了自己身边的那一桌上,安排他坐在孙策身边,刘弥他自己这一桌坐的乃是皇甫嵩、韩融、周术等老辈人物以及王妃陆婉瑶等家眷,孙策那一桌更合适他,刘弥也想看看太史慈与孙策历史上这两个不打不相识的人物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这一场酒宴从午间未时一直喝到戌时,文臣们早已经吃不消散去,老辈人也走了,只剩下刘弥、孙策、周瑜、太史慈、黄盖、宋谦、周泰等武将还在,其中还有一个小娃娃吕蒙,邓当的小舅子,今年才十五岁,可是了解一点历史的刘弥知道这可是将来的大将之才,虽然年纪小,却很是看重,将他送进武学院、讲武堂培养了,武学院是刘弥在皇甫嵩到来之后新建的传授军事知识的学院,学院每两年只招收二十人,都要通过严格考验,皇甫嵩亲自传授知识,刘弥深知皇甫嵩的能力,要不是年纪大了,加上对汉室一根筋的愚忠,三国乱世应该由他一席之地的,当年他可是占据了雍州之地,被董卓一封假诏就诓骗回了洛阳,自此被董卓软禁了,若不是刘弥将他救出来,只怕也没多少活头了。

  “子义,孤先前知道你一直在徐州,怎么这次来到扬州了?”刘弥询问道。

  “先前大王救援徐州,家母对草民言道,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能老死家中,于是让草民外出闯荡一番,草民原本是去投靠徐州陶使君的,但是陶使君说草民这身本领在他帐下实在是浪费了,就让草民来扬州投靠大王,陶使君说殿下必是复兴汉室之人。”太史慈也是个率性洒脱之人,一五一十的将前后情由都说了出来,唯一没有让刘弥想到的是陶谦举荐太史慈到他帐下效力,看来陶谦是决心将徐州想让了,眼下已经是十一月了,估计陶谦活到明年春夏交际之时也就差不多了。

  “孤的子义,犹如高祖得樊哙也,孤甚幸哉,幸哉!”刘弥喝了一口酒笑道,对于太史慈的投靠刘弥很是高兴。

  随后众武将喝了半个时辰,也都散去了,刘弥暂时将太史慈安排在黄盖那里,而单单留下了孙策,他还有一件事需要询问孙策。孙策酒量也甚好,喝了那么多还是很清醒,二人来到刘弥的书房。

  “伯符,愚兄有事问你,你要老实回答,不可欺瞒。”

  孙策见刘弥这般严肃,知道肯定是大事,当下也端正态度,说道:“兄长但请名言,小弟必定知无不言。”

  “如今玉玺何在?”刘弥一个字一个字的问道。

  孙策顿时愣了一下,想了想,说道:“在我这里。”

  刘弥见孙策说了实话,顿时也轻松了许多,继续说道:“自贤弟到为兄这里来,已经有两年了,可你母亲弟妹们皆在豫州,在袁术手上,你可曾想过将他们接回来?”

  听到刘弥这么问,孙策顿时泪如泉涌,说道:“弟无时无刻不在考虑此事,可是袁术素来狡诈,如何肯放我家人,若是让兄长以城池换取,弟实在做不出来,城池皆是三军将士血战所得,岂可舍弃。”

  “我思得一法,不如用传国玉玺换你家人,玉玺虽是文台公遗物,但是若不是此物,也不会给文台公惹来杀身之祸,如今活人才是最重要的,何必贪恋一件死物。我相信若是文台公在天有灵,也同意你这么做的,你觉得怎么样?”

  “兄长言之有理,若是能够用玉玺换回家人,小弟愿意!”孙策答道。

  在安慰了孙策一番之后,刘弥派人将孙策送回客房休息,刘弥也回到王后皇甫淑处歇息。

  “王上辛苦了,王上每日只休息三个时辰,当保重身体啊!”

  厢房之内,正在休养身体的皇甫淑一边为刘弥按摩头部一边劝说道,刘弥这个大王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快活,如今扬州基本上都在刘弥手上,徐州南部也在刘弥势力范围之内,军国大事太多了,全部交给下面的人,刘弥不放心,江东士族在军政系统之中占据了四成,若是刘弥放权过甚,很有可能会被钻了空子,若是不放权就只有自己严格把关,那样的话就必须辛苦了,刘弥知道这些情况只是眼下的,国学院的第一批学士马上就要结业了,到时候将他们插进各个系统之中,这些年刘弥可没少在他们身上下功夫,还专门开辟了一项德业课,为他们洗脑,让他们彻底的在思想上臣服于自己,为自己所用,而不是变成世家的附庸势力。

  “王后放心,王后孤会注意的,不得不说王后这手法,世上只怕在也无人能及了。”刘弥一边与皇甫淑聊着还不忘调侃几句。

  第二天,刘弥就找来了冯熙,自己手下数他最善言辞外交之事,与袁术谈判的事情就交给他了,而且冯熙跟随自己多年,不结党不谋私,这也是刘弥最看重的,刘弥在书房将事情全部告诉了冯熙,刘弥的条件就是拿玉玺换人,地盘是不会让的,金钱粮草方面倒是可以赔偿。冯熙也是个明白人,知道此事事关重大,回到家中之后就立即出发了,谁也没有通知。

  冬天了,天气严寒,各诸侯也停止了攻伐,开始休养生息。一九四年就这样过去了,袁术忙着整顿治下,大有一副东山再起的势头,曹操忙着和吕布争夺兖州,关中也是大战不断,马腾、韩遂、李傕、郭汜等人你打我,我打你的,幽州也被公孙瓒彻底占据了,刘虞兵败被杀,袁绍也彻底拿下了冀州,势力开始向青州延伸,刘繇上任并州牧,原本他是扬州牧的,但是现在扬州在刘弥手上,也没他什么事请了,反而到了最北边,成了刘备的顶头上司,刘繇占据的其实只有并州南部上党全部、太原南部那一块,和历史上占据扬州的情形查不了多少,就连山沟里面的益州也没闲着,刘焉死了,刘璋继位,刘璋继位后以张鲁不服调遣为由杀了张鲁的老娘,惹得张鲁出兵抵抗,正是宣布**,割据汉中称霸,这个兴平元年没有复兴也不太平,刘弥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更乱。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