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广陵之战

  中平六年十一月,刘弥收到了朝廷的圣旨,董卓这家伙真的废了少帝立刘协为皇帝了,还自封为相国,让皇帝喊他亚父,一时间各地气愤之声到处可闻,对董卓的行为很是鄙视,董卓为了收拢人心,以皇帝的名义到各地宣诏加封恩赏,对刘弥的封赏是加封为扬州牧,征东将军,刘弥觉得这个董卓还是挺看得起他的,上次的恩赏刚刚过去才几个月而已,又给他升了,可是扬州不仅有他这个扬州牧,还有在寿春陈温这个扬州刺史,这是闹得哪出。

  但是这不是刘弥所要考虑的问题,眼下他关心的是广陵的事情,广陵一地毗邻吴国,得了广陵,刘弥进退游刃有余,在朝堂的恩旨到达之时,陶谦的求援书信也到了,陶谦与叛贼薛州、陈败在广陵耗了三四个月,始终没办法剿除叛军,眼下朝廷正是动乱之际,陶谦不想再干耗下去了,希望刘弥出兵协助剿贼。

  刘弥也早就对广陵垂涎三尺,只是就这样出兵,剿除叛贼不难,难的是如何能够得到广陵,到时候剿贼结束,陶谦接收广陵,刘弥总不能赖着不给吧,否则还不被天下人耻笑,所以刘弥召集手下之人,商议该当如何。

  “战广陵容易,可以名正言顺的得广陵却甚难,不知诸位有何妙策可献与孤?”

  诸人顿时沉默下来,这确实是个麻烦的事情,在气愤沉默了半晌之后,是仪进言道:“殿下,属下有一策,可助殿下得到广陵,殿下可出兵暂时不出兵,还要暗中协助叛军抵抗陶谦,等陶谦与叛军交缠不下的时候,陶谦自然只能回彭城暂歇,到时候殿下再以雷霆之势剿除叛军,陶谦若是来索取广陵,殿下可托病不见使者,陶谦也无可奈何?”

  不得不说是仪的计策确实是可行的,只是太过毒辣,摆明了是坑陶谦啊,这事要传出去,刘弥可名声不好,刘弥也不想做这种事情,这个方法只能得到一时之利,可是却不能得到长久之利。

  刘弥将眼光看向陈登与戏志才二人,陈登是徐州当地的望族,对徐州的情势最了解,所以刘弥希望听听他的意见,可是陈登却视而不见,刘弥很是无语,倒是戏志才起身说道:“殿下,子羽之策虽可得广陵之地,却难得广陵之人心,陶谦在徐州施政宽仁,徐州全境皆爱戴,若是以此策取广陵,百姓必心念陶谦而怨恨殿下,殿下可速速发兵先剿除叛军,而后将陈元龙举荐与陶谦,任职广陵太守,以鄱阳之利得广陵,到时候土地人心迟早都是殿下的。”

  相比较之下,刘弥还是觉得戏志才的计策更好,虽然暂时得不到广陵,但是有陈登在广陵,其实广陵就是在他手上了,以陈珪、陈登父子的名望,陶谦是不会拒绝的,就算陶谦拒绝了,刘弥还可以借此打击陶谦的名望,将来北进的时候就会少些阻力。

  “军师之策虽缓,然符合当下情况,既如此,可让周泰、蒋钦领五千水军先攻克沙头镇,三日后孤自领一万士卒前去与陶谦共同剿贼,黄忠为大将,陈登、是仪为军师。孤离开之后,张纮、顾雍总摄吴国政务。”

  众人只得刘弥的脾气,一旦刘弥下了决定,再说也是于事无补,于是大家都各自回去准备。

  等刘弥到达沙头镇的时候,周泰与蒋钦二人已经攻占沙头镇,驻守沙头镇的三千叛军被二人杀的大败,敌将万秉也被周泰斩杀,刘弥于是令蒋钦率军两千驻守沙头镇,自己带着其余军马赶往广陵,等刘弥到达广陵之时,敌将陈败与薛州早已经退守广陵城内,原本与敌军相持与高邮的陶谦也趁势率军直逼广陵,与吴军合击敌军。

  “参见吴王,吴王前来相助,下臣实在感激不尽。”在合军之后,陶谦也立即亲自前来拜见刘弥,原本他只是派了部将曹豹前来,可是曹豹人如其名,草包一个,三万兵马与敌军一万多交战,竟然相持了两个月毫无进展,陶谦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自己亲自前来,可惜他也不懂兵事,也拿对方没有办法。

  “陶刺史见外了!同为大汉之臣,维持大汉治安,本是分内之事,何分你我!”刘弥倒是很热情的说道,虽是初次见面,但是却像是老朋友一般。

  “吴王深知韬略,吴王既然到来,下臣所率的两万多兵马皆听殿下号令,但请殿下示下!”陶谦倒是主动放权,知道靠自己没办法剿贼,只能依靠刘弥了。

  刘弥笑道:“既然刺史大人如此盛情,孤就却之不恭了,敌军虽是一群乌合之众,但广陵城池高坚,若是强攻必定损失惨重。”

  “不知殿下有何妙计可以拿下广陵城池?”这时,陶谦身后的一员将领出列说道,对刘弥怀有很大的敌意,刘弥知道这就是那个草包曹豹,这个家伙要不是靠着家族在徐州的势力也不可能有成为陶谦手下的重臣。

  刘弥对曹豹的敌意视而不见,依旧是云淡风轻的说道:“很简单,薛州虽与陈败合谋叛乱,然而薛州乃是广陵豪强,而陈败乃是黄巾残部,二人原本没有什么交情,乃是为利才会联合在一起,只要设计离间二人,自可大破敌军。”

  随后刘弥将自己的计策简单的说了一番,大家听后都觉得甚好,曹豹也沉默下来,不好再多说什么,刘弥之所以想到这个计策也是看三国才想到的。当夜,一封书信就射入城内,刘弥已经探清,今夜负责城防的是陈败,在刘弥看来,陈败这个黄巾余党要比薛州好对付,所以才从他下手。

  陈败收到消息之后,连忙跑来察看,守城小校连忙将刘弥射进城内的书信交予陈败,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刘弥希望陈败归降,说陈败也是被逼才会沦为盗贼,所以愿意既往不咎,只要陈败斩杀薛州即可。

  在陈败收到刘弥书信的同时,薛州也已经得到了消息,连夜赶来巡视,他与陈败一直都是各怀心思,薛州是为了借助陈败的力量占据广陵,而陈败是为了保障自家军马的生计,打家劫舍总没有占据城池稳定。

  “陈将军,据说敌军射来一份书信,不知道可有此事?”

  陈败也不是傻瓜,薛州这么急匆匆的赶来,难道只是想来看看?绝对没有那么简单的,当下陈败将收到的书信递给薛州,薛州看完之后,脸色大变。

  “陈将军,不知道将军意下如何?”薛州冷声冷气的说道。

  陈败顿时也没了好脸色,针锋相对的说道:“我与薛将军同生共死,难道薛将军不相信在下,在下岂会做此不义之事!”

  薛州也是老油条了,知道眼下与陈败共进退,不能得罪了对方,连忙换了一张脸说道:“陈将军误会了,在下也只是随便问问而已!”

  二人不欢而散之后,陈败也是憋了一肚子的气,对薛州很是气愤,手下小校劝说道:“将军,素闻吴王仁义,前番收留黄巾军马,皆妥善安置,皆不计前嫌,反观薛州此人,性情乖张,将军何必与他一同自寻死路,不如降了吧!”

  在小校的一番劝说之下,陈败也确实动心了,可是他还是担心,不知道吴王刘弥会如何对待归降之后的自己,眼下还是谨慎为好,他自中平元年至今,能够周旋在各州势力之间,就是因为他谨慎,不然也不会活到今天。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