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古道

  天香城的夜晚,月光非常明亮,与满天浩瀚的繁星相称,闪耀着点点的银辉,美丽极了,看起来就好像是完全没有受到天香城中那满城的孤魂野鬼还有那笼罩在安府上空无边的罪业的影响一般。

  王道一抬起头来,喃喃道:“今晚的夜色,真亮啊。”

  夜晚到来,天香城的街道上依然还是热闹纷繁,只是若是有意比较之下,终究还是比往日要显得清冷了一些,很显然昨天晚上在怡红院外发生的事情,并非没有对人们造成影响,只是不知是在有意还是无意之下,人们都刻意地走向了那条街道上,带着恐惧还有强烈的好奇心,似乎想着要去看一看昨晚出现的没有影子的家伙,今天晚上还会不会出现。可是他们带着恐惧,彼此间一定地保持着距离,似乎打着主意,若是见势不妙马上掉头就跑。

  长长的花街张灯结彩依然,只是大大的怡红院,今晚却是没有了多少生意,姑娘们在门外小心翼翼地招呼着,却也不敢胡乱拉客,因为她们被昨天晚上那一幕吓到了,实在很难想像,若是昨天晚上没有那个小和尚出现阻挡,她们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人们熙熙攘攘,表面的繁华却怎么也掩盖不了心中的迷茫和恐惧,或许突然有人会自问自己,所谓的活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人的一生就这么短短的百载光阴,对于很多人来说,过一天并不意味着就多了一天的生活阅历,而恰恰相反,每过了一天便意味着自己又失去了一天的生命,但却依然一无所为。

  每天在这看似繁华实则糜败的长街上游走于人流之中,看着其中多的是与自己一样活法的人,不免让他们感到心下稍安,觉得这一切其实都很正常,而人只需要一直正常地活下去就好了。

  转过了一连几天街道,都是如此,这种现象并不会被刻意掩藏,只要有心之下便会察觉,慧玄的眼中不由得带上了迷惑还有怜悯,想着众生芸芸,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宁愿在苦海中漫无目的地游来游去,也不愿意朝一个固定的方向前往寻找那可能存在的港湾。

  王道一轻轻一叹,不过对此却也无能为力,事实上对于他来说,世人怎么活法与他并没有关联,他是修仙者,修仙者的世界与凡人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凡人来说,百载光阴或许漫长,但对于修仙者而言,那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虽然修仙并不能说就等于长生,但因为修行大道,让得他们延年益寿,寿命比之一般人来说要长得多,所以凡人那所谓的一生对于他来说并不如何放在心上,只是想到古道不行,世风日下,他亦是难免感慨。

  花街多的便是********之事,但看来往行人面色饥黄,体态孱弱,那副身体纵欲无度,自然难以长寿,这未免让王道一感叹不已。

  王雷关心地问道:“师傅,您有心事吗?”

  王道一笑了笑,摸着王雷的脑袋,道:“无事,为师只是想到古行之道,再看看今日之世道,难免有些感慨而已。想到上古之真人,能够掌握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在这天地大气包裹之中,亦能够调节呼吸,吸收到其中精纯的清气,所以能够超然独处,令精神守持于内,锻炼身体,同时使筋骨肌肉与整个身体达到高度的协调,他们的寿命就如同这天地一般没有终了之时。只是如今古道不行,世间满布阴糜风气,人们寻欢作乐,纵欲无度,挥霍而不知节制,使得那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寿命常有尽时,不仅累及自身不能延年益寿,还会害得后代过早夭折,想想真是天壤之别。”

  王雷抬起头来,不解地问道:“师傅,为什么如今古道不行呢?”

  王道一道:“那是因为人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这天地间人数众多,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思想,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从而培养出他们那与他人亦不完全相同的观念,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所以生命如此繁多才不会显得无趣,所以生命才会如此珍贵。

  作为珍视生命的人,不管是王雷还是王道一,对此都是深有体会,他们深知每个人的不同,每个人的精彩都是造就这方天地美丽动人的版图,若是这个世界每个人都一样,那未免过于无趣,这个世界千篇一律,又怎么能够让人去热爱这样的生活?所以对于王道一的话,王雷听不懂,慧玄也是一样完全不理解。

  王雷试探着问道:“师傅,您为什么这么说?”

  为什么古道不行,会是因为人们有了自己的想法?难道说一个人拥有着自己的想法,还是错误的不成?

  王道一心知王雷与慧玄心中的疑惑,他笑了笑,问道:“王雷,慧玄,你们觉得,修仙者这一生,求的是什么?”

  王雷一怔,慧玄毕竟早有接触,想了想道:“长生。”

  王道一点头道:“还有呢?”

  慧玄又想了想,道:“修仙者一生,但求一道。”

  王道一又问道:“大道三千,孰道最强。”

  这话在佛门之中多有言论,慧玄几乎想也不想便答道:“道有三千,各达所意,强弱难辨,但天道居于首。”

  王道一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道:“上古之人,心无杂念,但随天地和。心由天地而起,身由天地而动,他们的一举一动便都是这片天地所需要他们行动起来的意志,可以上呼天道,下应民意,所以上古之人无争而长寿,那个时候的天地更是美丽而安宁,天道可以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显现出来,而不只是存在于高高在上而虚无缥缈的天际,人人可与天道相合,便如同得道之人,而且不是那些区区三千道则,而是至高无上的天道。”

  这样的说法,慧玄从来不曾听说,即便是在佛门之中,拥有最多典籍的藏经阁,其中也没有听说过有记载过这一纪闻的书来,且不论王道一这话引经于何处,他说的话已经让慧玄惊呆在原地,当今天下修仙盛行,只是修仙者修行一生,但求一道而不得之事亦不少见,得道之人寥寥可数,只是那些所谓的得道之人,亦多不过只是略微触碰一道而沾沾自喜之人,真正得道者又怎么会是慧玄如今可以知晓?但是上古之人不需修行,便可与天地同寿,便可一应天道,这样的事情,实在是惊世骇俗。

  王雷亦是有些不敢置信,他不明白上古是什么概念,但却知道至今一定很久远,他忍不住问道:“那那些人是不是还活着?”

  王道一摇头道:“他们只能够与上古那片天地同寿,而当今之天地已变,他们已经没有了长生的机会。”

  王雷想着王道一刚刚说的话,道:“就是因为人们有了自己的想法?”

  看看这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为利而来,为利而往,有的寻欢作乐,有的浑浑噩噩,生命在这些人身上显得丑陋不堪,王道一道:“天道是至高无上的,要与天地同寿便当与天道相合,遵从天道之意,才能够被天道认可,赐予长生,想要长生便得依天道的意志而活。只是当人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便会想要遵照着自己心中的想法而活,为此怎能不付出一些代价?倒不是说人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便是错的,只是有些人拥有了那些堕落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很多时候是会传染的,因为在这片天地间生活已久,人们早已习惯了人云亦云,跟风从众,久而久之,这片天地便变了。”

  王雷与慧玄听了暗自点头,想到上古之时的安宁与盛况,虽然他们并不羡慕上古之人能够长生,但亦为当世感慨,只是在他们看来,能够遵从自己的意志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王道一笑道:“讽刺的是,在这完全变了的天地之间,修仙者雀跃而起,竟是想着重新追求上古之风,但求一道,寻仙之途,以保自己长生,不过这种方式不同于上古之道,在今人的想法之中,能够自由自在依自己意志而活同时又能长生,才是最大的诱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