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北上

  贞观三年十月中旬,皇帝的敕书到达扬州,令扬州大都督府派三百骑兵赶往朔州协防突厥,另派医学博士率五名医学生隨行。

  杨恭仁接到敕书后,即派魏华林与上官云各率一百五十名骑兵北上,并令陆玉成带领五名医学生随行。

  陆玉成挑选了五名善治外伤科的医学生,并装运了大量自配的云南白药和其它疗伤药。

  云南白药于1902年由云南名医曲焕章创制,曲独家掌握其配方并秘密配制。1955年,曲家人将“云南白药”秘方献给了云南省政府。卫生部在关于《卫生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说明中的确表示,“绝密级事项其一就是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中药制剂,是指由卫生部确定的中成药。如云南白药,其保密期限为长期。”1984年8月国家医药管理局将云南白药配方、工艺列入国家绝密。

  2010年12月,网友在论坛和微博上指出,云南白药部分在国内是“保密配方”的产品在美国却被打上了配方。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云南白药产品成分表中,详细罗列了所谓的“保密配方”。陆玉成就是通过参照美国配方配制成了云南白药,经实践证明疗效非常好。

  此次北上,陆玉成决定带上陆雄和陆鹰。他已打听到陆贤和陆成也将在此行中,朱英杰也叫他带上族弟朱勇上战场以博取功名。

  杨荷无论如何也不肯独自留在扬州,决绝地表示要与他一起去。陆玉成深知她的脾性,无奈只得答应下来,但叮嘱她不可轻身冒险。

  陆达明和谢纤云心情沉重地为儿子准备了随行物品,而赵慧娘则整日心神不宁,偷偷哭了好几回。

  虞书鸿、虞书娟、顾潜、张右文、王天翔等都来送行。虞书娟泪流满面,她偷偷解下了身上的香囊塞到陆玉成手里,并与杨荷依依不舍地告别。

  一路晓行夜宿,旅途的疲累和寂.寞难为人道,面对眼前不断变化的景色,想起此行不可预测的命运,陆玉成不由吟诵起了先祖陆机初赴洛阳时所作的《赴洛道中作》: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到达朔县城。

  魏华林与上官云先让部队驻扎在城外,然后与陆玉成一起去定襄道行军总管府拜见上官。来到城内的总管府,经过通报,他们直接见到了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太宗李世民继位后,拜李靖为刑部尚书。贞观三年,封兵部尚书。此时,突厥诸部离叛,唐朝方盛,正想报昔日委曲求和之怨,就派李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乘间讨伐。今又改为定襄道行军总管,节制诸路大军。

  李靖身材魁伟高大,气度沉凝,一双虎目炯炯有神,不愧是一代名将。

  他查看了各人带来的文书,对陆玉成这位才十六岁的正七品下的田曹参军兼医学博士有些好奇。不由问了他过往的资历,当得知他就是在抗击瘟疫中立了大功和上《治蝗策》的人,高兴地与他攀谈起来。

  陆玉成本来就钦佩历史上这位声名赫赫的“军神”,他俩仿佛一见如故,相谈甚欢。陆玉成向李靖介绍了他带来的疗伤药品的非凡功效,引起了李靖的重视,连声称好。

  谈到这次对突厥的战事,陆玉成因熟悉这段历史,提出先以几千轻骑兵突袭突厥心脏定襄城,并实施反间计等等,让李靖听了双眼亮起了异彩。

  随后他叫来一位折冲都尉,让他具体安排陆玉成一行和军队,这位都尉看上去身形剽悍,神情坚毅。待问及这位都尉姓名时,陆玉成不由一愣。

  得知眼前这位折冲都尉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苏定方时,陆玉成颇为兴奋。他有意与之倾心结交,俩人边走边谈,气氛融洽。当苏定方得知陆玉成对他以往经历既熟悉且十分推崇时,诧异之余,顿生知已之感。

  苏定方知晓陆玉成手头有极好的疗伤药,就提出请他为手下几位军士诊治一下。原来这几位军士是他手下得力的斥候,昨天与敌军斥候相遇,寡不敌众,受了重伤。

  待宿营事项安排好后,陆玉成带了两位医学生,便随同苏定方来到他的兵营。

  这几位受伤的斥候伤势都很重,伤口渗血不止。陆玉成给他们用了云南白药后,伤口的出血现像很快就止住了,几天后伤势大好,一时云南白药的大名也传了开去。

  一来二往,陆玉成与苏定方越来越熟,他时常向其请教战略战术及突厥人的作战艺术和特点,苏定方都尽其所能予以解答。

  突厥军队的战术,以高速度的运动为特征,即唐太宗所说的"风驰电卷"。突厥人给中原汉地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它那支来去如风、骁勇善战的骑兵部队。

  这支骑兵最盛时有40万人,虽然人数较中原王朝的军队并不为多,但往往能以寡溃众,令对手不寒而栗。一般来说,突厥骑兵由三部分组成,即侍卫之士、控弦之士和柘羯。其中,侍卫之士又叫“附离”,也就是狼的意思,他们属于可汗的亲兵部队,是突厥骑兵中的精华。突厥虽然经济力量薄弱,不可能与中原王朝打旷日ChiJiu的消耗战,但在一系列的袭击战和遭遇战中却总能够占据上风。这主要是因为突厥骑兵在装备水平和战术素养上并不弱于中原军队。突厥称马为“贺兰”,本来就是名产,而骑兵所用的战马更是优中选优。突厥马并不特别高大,体高基本上在140厘米左右,但筋骨精悍,比例匀称,最适合长途奔袭。唐太宗就非常欣赏突厥战马,认为它具备“往来之气”。突厥战马所配备的马具也是非常先进的。马衔均为铁制,成对使用。衔上有两个孔,中间系带。带扣为活扣,一般用铁、铜或骨头制成,能够调整带子的松紧。马镫一般是宽镫板、小革孔的8字形马镫。有些马镫制作得非常精美,往往在环孔和镫板上镂刻花纹,有时还会镶上草木纹银错。马镫的使用使突厥骑兵的双脚有了着力点,战斗中就可以变单纯的砍杀为切击,极大地提高了战斗力。

  突厥骑兵所使用的兵器大致可分为射远器、卫体武器、短兵器和长兵器四种。具体来说,射远器包括弓矢和鸣镝。突厥弓一般用木头制成,把手和两端多用兽骨做衬子。弓臂一般长1.25米,拉弓时两端弯曲成M形。所用的箭镞多为SanJiao形的铁制三叶镞。镞叶上穿有小孔,箭镞的下方带有钻孔的骨球,射出后遇风发响,故称“鸣镝”。卫体武器也就是突厥骑兵所穿的盔甲。一般认为,盔甲是侍卫之士的专用装备,控弦之士和柘羯不得染指。短兵器包括马刀、匕首和剑。马刀和匕首都做成直柄,区别在于前者厚重,后者刀锋有锲。剑制作得非常精美,剑身还镂刻图案,很可能是贵族佩戴的外来品。突厥骑兵所使用的长兵器有长矛和马绊两种。长矛也是用铁制成,矛尖狭长成棱形,锋利无比,可以刺穿敌人的重装甲。马绊也就是套马索,既是突厥牧民的牧具,也可以作为兵器。由于马绊如此重要,所以突厥法律规定盗马绊者处死。

  突厥骑兵的战术以高速度的运动战为显著特色。由于不习水性,突厥骑兵往往在冬季河水结冰之后南侵。而且,此时刚刚经过秋季,膘肥马壮,正是突厥用兵的好时节。同时,塞北隆冬季节,天寒地冻,草枯泉涸,通过掠夺南边的农业地区,也好解决草原上人畜的生存问题。总之,无论是装备水平还是战术素养,突厥骑兵在当时的条件下都是非常先进的,以至于毗伽可汗十分自豪地宣称:“我父可汗的军队有如狼,他的敌人有如羊。”骑兵对突厥的兴起和壮大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一天上午,陆玉成正在校场练习枪术,围观者都为他那势如雷霆的枪法而喝釆。

  只见这时苏定方陪同一位紫脸大汉过来。陆玉成一见,停下给他打了一个招呼。见紫脸大汉的穿着官阶很高,忙行了个军礼。

  苏定方把陆玉成介绍给紫脸大汉,然后又把紫脸大脸介绍给陆玉成,陆玉成一听来人大名,倒吸了一口凉气。

  尉迟敬德,名恭,以字行,唐初著名大将。他戎马一生,出生入死,为唐代前期的强大立下了汗马之劳。尉迟敬德这次被任命为定襄道行军副总管,他今天是来巡察兵营的。

  尉迟敬德饶有兴趣地看着陆玉成道:“某观小郎君大枪耍得不赖,就与某切磋一番吧!”说罢,叫人马上取来一支长矟。

  尉迟敬德那支长矟足有六米长,当他挥舞长矟朝陆玉成扫来时,其气势令围观者惊骇不已。

  陆玉成脚踏无影步,躲避几招后,手中大枪毫不示弱,如毒蛇吐信般向尉迟敬德攻去。

  俩人大战了三百多回合,谁也奈何不了谁。尉迟敬德的紫脸都气黑了,突然,他停了下来,丢掉手中的长矟,喝道:“某与小郎君比比拳脚功夫!”一个箭部冲上前,钵头大的拳头当xiong而击。

  陆玉成闪身轻易地避开了这一拳,让尉迟敬德略感诧异。尉迟敬德虽骑在马上挥舞长矟几乎天下无敌,但拳脚功夫却不如陆玉成。陆玉成一击崩拳打得尉迟敬德身形一个踉跄,紧接着他不让对手喘气,连续用炮拳、钻拳、劈拳像打沙袋一样打在对方身上,尉迟敬德皮厚肉糙,他顽强地抵抗,想耗尽对方的力气趁机反扑。直到陆玉成施展出师父教的虎吟拳,在暴风骤雨般的打击下,尉迟敬德那魁伟的身躯才轰然一声倒在校场上。

  当苏定方把鼻青脸肿的尉迟敬德扶起来时,尉迟敬德瞪着陆玉成半晌,丢下一句话:“好小子!够狠!打仗时尓就跟着某了。”然后一拐一拐蹒跚而去。

  欢迎光临本人新浪博客:http://blog.chuyunting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