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思过石洞

  华山派气剑之争前,环绕华山周遭的大小门派,世家,商铺。

  在当时华山派实力一时间堪比少林武当之时,纷纷依附、臣服于当时风头一时无二的华山派。

  但一场气剑之争后,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便树倒猢狲散。

  更有甚者,还想反咬那时大厦将倾的华山。

  好在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时的华山,在岳不群师父和岳不群联手治理下撑过了那段几乎要灭派的危机。

  当时在当时,公然宣布和华山断绝关系,弃华山而去的,便有一个在当时的江湖颇为知名的铸剑世家。

  岳不群很清楚,现在的华山,并不足以再让那些大小门派、世家依附。

  只因为实力永远是江湖上说话做事的唯一筹码。

  ……

  不日,岳不群便向全体华山弟子宣布闭关。

  之后,岳不群便独自上了一次思过崖。

  十一月的思过崖上,雪花已然开始堆积,乌云笼罩着大地,没有一丝月光。

  岳不群手执火把,进入山洞。

  思过崖上,那层掩盖了历史真相的薄薄石壁,被岳不群一掌破玉掌击穿。

  走过一段狭长的过道,步入一个洞室,地面凹凸不平,但却几可容纳千人。

  腐朽的骸骨内外生依附着的磷粉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光,十多具灰白的骷髅散落各处,地面上散落着的兵器,有的已然锈蚀,有的却依旧在火光照射下闪烁着寒光,显然并非下品兵刃。

  这些自然就是那些魔教十大长老以及一些作为炮灰送死的五岳派高手。

  举起火把往山洞四壁察看,只见右首山壁离地数丈处突出一块大石,似是个平台,大石之下石壁上刻着十六个大字:“五岳剑派,无耻下流,比武不胜,暗算害人。”每四字一行,一共四行,每个字都有尺许见方,深入山石,是用极锋利的兵刃刻入,深达数寸。十六个字棱角四射,大有剑拔弩张之态。又见十六个大字之旁更刻了无数小字,都是些“卑鄙无赖”、“可耻已极”、“低能”、“懦怯”等等诅咒字眼,满壁尽是骂人的语句。

  岳不群没有在意那些败者死前的废话,不过他也没有去诋毁的兴趣。

  没有兴趣去点评已死之人。

  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他这次来当然是为了石壁上的武功。

  石壁上的剑术,自然较现在的的五岳剑法更要精深广博,但是在如今的岳不群看来,却有些地方有些华而不实,画蛇添足之处。

  毕竟剑术这种偏向技巧性的东西,随着后人在经历的实战越多,就越容易发现其中可以修改的的地方,进而化繁为简。

  不过这些武功倒却有可以参照之处。

  虽然只有武功招式而无与之匹配的运功、运劲法门,但是紫霞神功作为一门上乘内功,又经过岳不群一番修正后,已然可以用来运使这世间大部分武功。

  正如就算鸠摩智没练小无相功之时,也可以施展几十门少林绝技一般。

  所谓的剑诀心法,在高手眼里是完全可以依凭自身经验补足的东西,否则在无招之境时,既然无招又何来与之匹配的剑诀心法?

  就算是那些魔教十大长老创出的看似死板的“破招”,也有可以借鉴之处。

  岳不群想从中学的不是死板的招式,而是魔教十大长老于绝境之时,将一生心力都沉浸入破解五岳剑术时的那种顿悟理解力。

  前辈高人武功与智慧的结晶,尽在于此。

  故而不论是五岳剑派的各种剑术,还是十大长老刻下的破招之法,都有其参考价值。

  岳不群的目光飘忽不定,用了近一天的时间,将石壁上的所有武功都尽数默刻于心。

  剑术之道,讲究行云流水,任意所致。

  在高手对决时,灵机一动的变化,与应对时的反应速度是取胜的关键,而想要磨砺这些,去参照更多不同的武功就是一种好办法,此外,就是实战。

  闭合双目,展开想象,一时间,脑海内模拟出五岳剑派的五位高手配合上魔教十长老在围攻他岳不群的画面。

  岳不群以指代剑,在黑暗寂静的石洞内静坐,脑海内则不断与这十五位高手过招。

  ……

  时间在流逝。

  脑海内模拟的战斗中,岳不群已经不知道被击杀了多少次,然而随着时间过去,他能撑的时间,忽长忽短……渐渐地,他开始能够反杀对方几人。

  五岳剑术、辟邪剑法、日月神教的诸般武功,在岳不群的脑海内不断交错。

  招式在岳不群的脑海中晃过,但是这些武功的创造者在创造这些武功时的心境、思路、见解,却被岳不群一步步悟出。

  最后将这些武学中最核心的心得进行互相对照进而完善。

  ……

  三天的时间,岳不群除了日常的运功打坐以外,就是在悟。

  其中倒还有两个意外之喜,其一就是岳不群从魔教长老“飞天神魔”赵鹤身上,搜到了一本名为鹰飞九天的身法秘籍,据说是当年魔教青翼蝠王韦一笑死前所创。

  韦一笑所学轻功自然是高明至极,但他能够达到那种金庸世界轻功的极致,还是在于其本人的特异体质。

  岳不群不指望单凭学习这门“鹰飞九天”身法就能达到韦一笑的境界。

  故而,岳不群所想的是如何把辟邪剑谱中的身法与这门“鹰飞九天”的轻功身法合二为一。

  在学了这“鹰飞九天”的轻功身法后,再与辟邪剑谱上所录身法相结合后,岳不群已然能在脑域内模拟的战斗中与那十五人五五开了。

  气势却是垂天翼地,如同凌云大鹏一般,浩然有龙虎之气,岳不群闭着的一双眼睛,仿佛一条长长的星河,在十五人的围攻下,丝毫不惧,闲庭信步,举手抬足间具能攻向对方一处破绽要害。

  再厉害的招式,再强的攻击,都能轻轻避过,仿佛云游乘雾,就那么简简单单的一跨,空见就似乎在他脚下缩短,一步踏出,整个空间似乎都为之震颤了一瞬。

  大道若拙,真正的步法轻功,就是不动则已,一动必游走于生死之际!

  疾速移动于敌人的死,与自己的生之边缘的身法。

  最可怕的是,在岳不群眼里,这套步法,还未创成,还有更高的发展可能性。

  其二便是从一位华山前辈遗体中搜出的华山反两仪刀法。

  说起来岳不群就有些质疑那个留下“鹰飞九天”身法的魔教长老的智商。

  死于敌方洞穴之中,以后若是被发现,自然也是被敌人发现,那么留下的武功秘籍自然要便宜了敌人。

  相较于这位华山前辈留些华山反两仪刀法来说,显得有些脑抽。

  毕竟华山的武功被华山人找到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岳不群倒也能理解那位魔教长老“飞天神魔”赵鹤的想法,一套绝世身法不能就他手失传,而祖辈留下的秘籍也不能就此损毁。

  但是却都便宜了岳不群。

  这套两仪刀法,乃是反两仪,式式不依常规,倒与辟邪剑法的那种从常人无法做到无法想到的部位角度出剑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重要的是,一旦这反两仪刀法若能与昆仑派的正两仪剑法相合,正反两套武功联系在一起之后,阴阳相辅,正反相佐,再无任何破绽。

  华山、昆仑两派的正反两仪刀剑之术,是从中国古时那精微奥妙至深的河图洛书以及伏羲文王的八卦方位中推演而得,其奧妙精微之处,若能钻研到极致,比之西域的乾坤大挪移、甚至是独孤求败的独孤九剑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易理深邃,能否悟通全看个人造化,那何太冲夫妇及高矮二老只不过学得二三成而已,但就是这两三成便能将同时掌握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的张无忌打的左支右拙。

  固然有开始时张无忌托大的原因,但也不可否认这套武功的可怕。

  可惜,莫说现在碍于武学派别的分歧,江湖上一向忌讳偷学别派武功,他也不可能去向昆仑派掌门人的震山子直接索要昆仑正两仪剑法,何况就算是要来了,也难以以一人之力施展正反两仪。

  更何况,两仪刀剑术虽然精妙至极,但却和独孤九剑一样存在其极限。

  岳不群相信,以风清扬或者独孤求败的剑术,足以将原本毫无破绽的正反两仪刀剑阵引诱、撕扯出破绽与漏洞。

  这门武功,对于岳不群来说,只能说借鉴……不如说这世上所有的武功,在岳不群的眼里都只有借鉴的作用。

  若是能取得补全这门武功,却是能够在整体上加强华山派的实力。

  在岳不群默记下秘籍后,就统治宁中则来此学习,嘱咐她要着重学习反两仪刀法并且要在学完这些武功之后,立刻将石壁上所有武功尽数抹去,免得流于宵小之手。

  宁中则刚来时的震惊自然不用提,不过在岳不群的解释之下也接受了事实。

  “我下山一趟,这段时间华山就交给你。”

  岳不群跨出石洞,说道。

  “师兄,魔教不久前才打上来,你这时候离开华山有什么必须要做的事吗?”

  宁中则听到后一怔,着急的说着。

  “所以不要把我离开华山的事说给其他人听,就算是灵珊也不可以。”

  岳不群嘱咐道。

  宁中则静思片刻,点了点头,又说道:“但你究竟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

  “太叔世家,这个逃兵,也该回来了。”

  岳不群冷冷地说道。

  接着,便化作一道青影,远遁而去。

  (求收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