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五 传话

  朝香宫说完,抬步欲往外走……

  “报告,门外一队海军的人请求觐见。”

  “海军的这么快就得到消息了,反应不慢嘛。告诉他们,人由我们照料了,想说什么直接跟大本营说好了。”

  朝香宫自然不知道消息这么快是自己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名字的部下——小野的功劳。小野听到杨毅进去那么一会就制造了如此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也禁不住呆了。还好有了杨毅打的底,只是呆了一会,也只能呆一会。小野也不笨,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人是自己带来的,发生如此大的事,再不走马上就会被凑个半死,事后也难逃一死。事到如今,不按杨毅说的办也绝对不行了,只有杨毅活着,自己才有说得清的机会,否则自己最后死了,也要背着个“奸”的罪名。小野趁着众人被着闻所未闻的狂妄之举惊得慌乱不堪,暂时没反应过来关照自己之际,偷偷跑了出去……

  “司令官,已经给他们说过了,可带队军官说,他们这次主要的任务就是护送井田中尉顺利抵达上海,发生这样的事情,每个海军的人都愧对亲王阁下,但这也是他们护卫不周所致。请亲王将他们一并坐罪,并将他们和井田君一起关押,以成他们的军命,否则作为军人他们实在没脸回去。”

  “他们倒是说得漂亮,实际上明明是不相信我们,怕我们下黑手啊。”

  朝香宫笑了,要是换其他人敢这么干,多少脑袋都砍了,来陪多少脑袋也照砍……

  经过刚才一幕,雅子怎会不明白这队海军跟杨毅在一起的必要性,适时递上了一句:“看来海军也不乏忠勇之士,这正是今日大日本之需,理应彰显,亲王何妨成全他们的忠勇义举。二则也让他们见证下大日本皇军的光明磊落、公正严明,矫正他们对大日本皇军的一些错误印象。”

  既然已决定不再教训下这小子,雅子的话听起来绝对是个不错的好主意,“好,想不到海军也如同我们一样有些忠勇之士,既然如此那就成全他们吧。告诉他们,既然都是待罪之身,进了我陆军的军营,再像往日那样嚣张跋扈,立刻从严法办。”

  ……

  雅子轻轻替杨毅擦拭着伤口,语气难以抑制的悲伤道:“井田君,国事纷争你何苦这么极端,你弄谁都还有人能帮你缓和,可偏偏去触碰……,现在恐怕没人能救得了你啊。”

  杨毅何尝不知,可又能如何,整个日军除了朝香宫自己,谁能、谁敢违背他的命令?知其不可为而不得不为之,古已有之,古人知己心。从未见过雅子如此绝望,这么没信心的话头一次听她说,顿时把杨毅残存的一丝生望浇了个透凉。“看亲王刚才样子,已无杀我之意,只要他不坚持,难道还不能回旋吗?”

  “亲王不再为难你为的是陆军的颜面,同样为了陆军的颜面不可能不追究于你。井田君,你要单为国事纷争而挟持战地最高长官,海军出面保你,众人再出面周旋,最多只会解除你军职……。你看,近些年这几次兵变,重臣死了不少,肇事者有几个重办的?更何况你是立了那么多功,是帝国寄予重望的人。难以回转的是:亲王是陛下至亲,皇族神圣不可侵犯。谁能替你开这个口,又怎么替你开这个口?”

  既如此,又何必让雅子多增伤感,还是借雅子的口向日本高层传递一些话吧。“雅子,自我到海兵以来,才慢慢明白仿效满清入主中原,是日本精英层的最大梦想。自明治维新后,支那日渐衰弱,日本却是越战越强,到今天,千百年来的梦想终于从来没有过的贴近了现实——我们现在占领了大半个支那,可日本越发强大就难免引发列强的担忧。他们是不会眼看我们做大的,接下来肯定会转而支持抗日力量,给日本制造麻烦。我们以往对满洲的治理政策迟迟不能安定满洲,必须全面调整。我们要吃蚌中肉,要不被蚌拖住,关键要尽快打垮蚌的抵抗意志,收服好人心。到那时,有再多的渔翁也是图呼奈何了。所以,我真的不愿陆军多枉杀一人,多结一份仇怨,为帝国未来的大业多一分麻烦。此番话是我入支那以来,综合各方情况而得,恳请雅子转告元老和陛下。此次我冒天下之大不韪,实在是不愿帝国千百年来的夙愿就此渐行渐远。”

  杨毅顿了一下,不由得饱含深情道:“能像元老一样寓情坐渔庄是我平生夙愿,奈何大争之世,敢不为国尽力?然国业未竟,身将殉于国法军规。我所为已然注定有负于元老、校长,也负于雅子你……。此生无报,唯愿来世觅得一太平盛世,安享坐渔庄。”

  不知道什么时候雅子已经听得泪流满面,“不,井田君,这些话你要亲自说给帝国听。你所做的完全是为帝国利益,你对得起帝国,帝国理应还你个公道。”说到这,雅子一抹泪水,坚定地道:“你且在此吃我为你做的料理,安心养伤,我这就去向爷爷他们说明情况,一定让他们替井田君申诉,让帝国给井田君一个公正的裁决。”

  “雅子,陆军恐怕不会让你这么做?”

  雅子一扫愁云,一笑道:“我此次乃直接授命于陛下而来,他们岂敢拦我?”

  杨毅不由得一呆,怪不得朝香宫会如此客气。不管雅子为何而来,都是冥冥中天佑中华,有了雅子这条纽带,自己就不用拎着脑袋、明刀明枪去跟日本人争了。陆海相争注定了自己根本没可能干涉日本陆军的事,现在有了雅子这个带有特殊使命还穿上了陆军军服的人,似乎就有了可能……

  看着雅子转身就走的倩影,杨毅不禁感慨,多希望雅子也能成为中国人的朋友,可希望归希望,这个赌下不得,以雅子的聪明睿智最好想都不要想。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