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还有一个月就是新年了。从北方入侵的寒流被禁锢在了这里,使天气骤然变冷。这几天,大山里的雪还在连续地下。正好是寒假,子韵已经和周生约定好要去哈尔滨看望朱凡,因为夏生辉的分公司正在国外上市,所以才没赶得上和他们一起。

  哈尔滨这几天也是暴雪天气,全国各地就像是早就约定好的一样白茫茫一片。以前,子韵认为香雨村的冬季应该是最冷的,特别是碰到大雪封山的时候,但现在他再也不会这么认为了。

  冬季,天黑的很早,特别是北方。傍晚时分,雾沉沉一片,人们都窝在家里吹暖气、吃火锅,街头只有寥寥几个人还在晃悠,其中就包括了子韵和周生。刚一下火车,他们就把全身包裹地像木乃伊,一直孤零零地暴露在寒风之中,等和朱凡约定好了,才在一家火锅店里快活地坐下。

  北方的火锅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儿,就像是中秋节的月饼,端午节的粽子,一种油然心头却又说不上来的味道儿。几个粗犷的大老爷们围在一起,翘着二郎腿,扯着闲话,吃一口火锅,然后就将一瓶高粱白酒一饮而尽。这种“壮举”,子韵只有在电视上看过,所以难免会把目光多逗留一会儿。

  朱凡是一个标准的东北汉子,是那种就着白葱就可以吃下好几个馒头的男人。在大学的时候,每当他经济拮据了,就经常这么吃饭。还有一次,子韵他们三个为了陪朱凡到食堂里去偷大葱,却被厨房阿姨当场捉住,骂的狗血淋头。尽管如此,每当看见朱凡把大葱吃出山珍海味的味道,他们都会肃然起敬,如果允许,真想在向他敬个升旗礼。因为子韵曾经也尝试过白葱配大馍的滋味儿,这却让他立马就下定了这辈子再也不碰面食的决心,所以他深刻地知道里面的难能可贵。想到这里,子韵不禁淡淡地笑出了声。

  再次见面,周生还是那副不谙世事的书生模样,时间好像唯一没有在他的脸上发生任何扭曲。都还没等到朱凡出现,他就开始埋头吃起了火锅。周生已经坐了一天的火车,所以在美食的诱惑下难免会把持不住,他在自己的碟子中加完一勺辣椒又来一勺。因为周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zq小伙子,所以才会视辣如命。大学就像是一种来自青春的信仰,它可以让五湖四海的人们如激情澎湃地浪潮碰撞到一起。十分钟不到,桌子上已经狼藉一片,周生一边吸溜着嘴,一边继续狼吞虎咽。

  “你是饿死鬼投胎啊?”子韵不安好心,开始毫不留情讥笑道。只有到了现在,他才可以放下心中所积压的一切,做到真心实意地嘲讪。

  “才不是呢。东北的火锅果然名不虚传,简直太好吃了,快…快…你也快点儿尝尝。”周生嘴里含着食物,说话不清不楚,一边回味,一边竖起大拇指,话都还没说完,又低下头继续开吃。

  “你慢慢吃,不用着急,这里都是你的,没人会和你抢。如果实在不够,你干脆把这火锅店的大厨也打包带回家,虽然他比较胖,放在行李箱里可能有些儿艰难。”说完,子韵哈哈大笑了起来。他将红酒倒在杯子里摇了摇,轻轻地抿上一口,朝向周生继续补刀。

  自从和梓墨分手后,子韵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不喝酒就吃不下去饭的坏习惯,即使只是尝尝酒的味道,这顿饭他才能够吃得安心,但他又喝不惯东北浓烈的二锅头,所以就点了一瓶红酒。

  “嗨,兄弟们,好久不见。”朱凡扯大嗓门,难以抑制语言中的兴奋,惊喜的背后隐藏着更多地是阔别重逢的感动。他慢慢地走近,虽然已经欢呼雀跃,但是握在他手里的东西,却一刻也舍不得放下。

  子韵一转头,看见朱凡高大的身影,他推着一辆银白色的轮椅,经过玻璃门,正在小心翼翼地走过来。顿时,子韵大吃一惊,就连周生也停住了筷子,嘴里含着的青菜突然掉落出来。这些儿年没见,朱凡已经苍老了很多,他消瘦的身材再也没有当过兵的痕迹,此时,如果是和他偶遇街头一定不会把他辨认出来。他顶着一个光头,并不是为了耍酷,上面油光泛亮,很明显头发已经掉尽。朱凡不再是那个整天油腔滑调满嘴黄冷笑话的非主流青年,反而在举手投足间都自然散发着成熟男人的世故沉着。最重要地是,他手里面推着的竟然就是他相恋多年的女朋友——曼丽,这一点,子韵和周生死都无法接受,至少是现在。

  幸福的微笑就像阳光一直挂在朱凡的脸上,中间似乎没有掺杂一点儿来自现实的阴霾。他温柔地将曼丽扶在沙发上坐好,自己也紧贴着坐下,仿佛身边的女人已经成为了他生命的中心,但幸运的是,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平淡的生活方式,所以并没有感觉到有一丝的后悔或则不满。

  曼丽坐在靠里的位子上一句话也不说,她把头耸拉在朱凡的肩膀上,眼神空洞、苍凉,渐渐显得有些儿冰冷。她的身材已经走样,一直紧贴着朱凡的身体,看见过往的人流,就像是一个在暴风雨中受过伤的小动物一样恐惧。

  子韵和周生不再说话,虽然一直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但是内心却比外面的冰天雪地还要寒冷,一对“坏死的”目光只是同情地望着对面的两个人。此刻,他们就像是一对安静的雕塑者,正在各自的脑海中雕琢关于朱凡和曼丽之间故事的每一个细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