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背诵功法

  孙瑾瑜等那人喝完酒,很不耐烦的问道:“说吧,到底要我学什么?”

  那人放下酒葫芦,笑道:“小兄弟,急什么呀,我们时间多的很呢。”

  时间哪里多了!那是你的时间多而已!若不是因为自己处处受制于他,孙瑾瑜真想把自己的满腔怒火全部倾泄在他身上。

  “行了,别站着想东想西了,过来坐下。”趁着孙瑾瑜在心头恨得咬牙切齿之际,那人已来到火堆旁,挺直上身,盘膝打坐,向孙瑾瑜招了招手。

  孙瑾瑜很不情愿的走了过去,挑了个离他比较远的位置坐了下来,问道:“可以开始了吗?”

  那人嘴角微微扬起,喊了声开始,便道:“我念,你记。记住,我只说一遍哦!”

  他便一脸正经的说道:“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也…………”他念的速度非常的快,而且内容量也是十分的巨大,孙瑾瑜只能集中全部注意力,努力跟上他的节奏。

  约是一炷香的功夫,那人停住了嘴,喝了两酒,润了润喉咙,又道:“行了,第一个就到这了,你全部背一遍与我听吧。”

  孙瑾瑜使出浑身解数,拼尽全力跟着他的速度,此刻脑子有些缺氧,甚至出现了一点眩晕感,趁着这人喝酒润喉咙的功夫,稍稍放松身体,这才好了一些。

  听到那人要他即刻背诵一遍,孙瑾瑜却是面无惧色,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开口道:“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他背的十分的流利,没有丝毫的拖沓。

  那人依旧大口大口的喝着酒,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其实听的十分的专心仔细,在心中暗暗夸赞孙瑾瑜,为他惊人的记忆力大为吃惊。要知道,他现如今所说出的正是当世四大宗门之一的东华寺修真秘籍――伏魔金刚心法。

  伏魔金刚心法分四篇,共三万余字,多是晦涩难懂、顺序不通的语句,莫说是现记现背,便是让你没日没夜地准备个天恐怕也够呛。

  既是背诵的十分通畅,孙瑾瑜一鼓作气,竟慢慢提高了速度,这让那人对他更加刮目相看。

  也是约一柱香的时间,孙瑾瑜便完成了背诵,他淡淡的说道:“我已经背完了。”

  那人拍了拍手,嘴角再次上扬,“好,好,好啊!没有别字,语句断的也十分的到位。既然第一次就记住了,那我们就开始下一个!”

  紧接着,他又说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心若冰清,天塌不惊。万变犹定,神怡气静。尘垢不沾,俗相不染。虚空甯宓,混然无物。无有相生,难易相成。份与物忘,同乎浑涅。天地无涯,万物齐一。飞花落叶,虚怀若谷。千般烦忧,才下心头。即展眉头,灵台清悠。心无罣碍,意无所执。解心释神,莫然无魂。水流心不惊,云在意俱迟。一心不赘物,古今自逍遥。清心如水,清水即心。微风无起,波澜不惊。幽篁独坐,长啸鸣琴。禅寂入定,毒龙遁形。我心无窍,天道酬勤。我义凛然,鬼魅皆惊。我情豪溢,天地归心。我志扬迈,水起风生!天高地阔,流水行云。清新治本,直道谋身。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这是南山剑城四象玄清功法下篇,虽没有伏魔金刚心法那般艰涩难懂,却是字数众多,凡六万五千三百二十一字,比那四象玄清功法上篇多出了整整两倍。

  千百年前,南华道人在天权峰上发现了大量修真秘籍,揉会贯通后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编成了道家典籍,这才有了今日的四象玄清功法。

  只是,南华道人在编写时似乎只注重了内容的丰富与奥妙,却忘了收住篇幅,一下笔便如水流倾泄三万里,的确是难住了许多后来人。

  这次,孙瑾瑜不待他说,直接开始了背诵。如第一次一般,仍旧是在相仿的时间内,流利的未犯如何错误地背诵了出来。

  这完全超出了那人的预算,没想到孙瑾瑜的记忆能力如此的惊人。既是如此,他若不趁热打铁岂不是成了傻子。昆仑神刀门的、镇北阁的,甚至一些小门派的修真心法都被他一一念了出来。

  孙瑾瑜哪知道他所念之物究竟是什么,只觉得有些奇怪,为何佛家、道家什么的都囊括在其中了。虽然有一丝芥蒂,却还是一心照着他说出的内容背诵便是了。

  若是他知道,这人此时口中所诉说的皆是其他门派的修真典籍,你便是打死他,他也绝对是不会学的。原因无它,偷学其它门派的武功心法,一来是不为师门所容;二来还容易走火入魔、损耗真元,严重者甚至会因为体内真气紊乱爆体而亡。

  这一点,他又怎么会没有考虑到,若是让孙瑾瑜走火入魔或者是爆体而亡,那他费这功夫传与孙瑾瑜如此多的修真心法岂不是多此一举。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两面性,凡事有利必有弊。

  孙瑾瑜的体内已被种有妖兽饕餮,饕餮生性贪婪,常常饥不择食,故包容性极为的强大。

  这世间,恐怕再也找不出,比孙瑾瑜更为适合的人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