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魔舞 一

  初雨过后,空气中还夹带着冰凉的水汽以及难以消散的血腥味。一轮明月不知不觉中悄然升起,透过层层的树影,将光芒洒向这片不知存在了多少年的埋骨地。

  夜露深冷,一层淡薄的水珠凝结在沧傲雪髻耳边,清澈透亮,在朦胧的雨月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她白衣胜雪,纤腰素颜,鬓角的一缕青丝轻轻飞舞,在月光的印衬下下,仿佛月宫中的仙子下了凡尘。

  在她的怀中,一只通体雪白的幼狐蜷成一团,舒适的酣睡着,深夜的寒冷和无声的沉闷似乎对它并没有产生任何的不适。

  “傲雪,夜深了,赶紧休息吧!明天还要赶路呢。”妙道真人的身影出现在沧傲雪的身后,看向她的眼中满是疼爱。

  沧傲雪摇了摇头,回答道:“师祖!我睡不着。”

  妙道真人将手中的一条绒毛坎肩披在了沧傲雪身上,轻声道:“今日之事惊险无端,你心中激荡,在所难免。今夜难以入眠的又何止你一人?只是魔教此番猝然发难,天云门身为正道领袖,责无旁贷,天亮之后,还有很多事等着我们处理呢。”

  沧傲雪沉默了片刻,应了一声,便转过身子。

  “是,师祖。”

  眼光却无意间瞥向那边的一棵古树,在古树的下方,两道身影已然入眠。

  她怔怔的看了一眼,目光有些复杂,最后将目光移开,与妙道真人一同消失在夜色之中。

  等到她们的身影完全消失,树影下的一道身影怀中突然拱动了几下,似乎冥冥之中感应到了什么。

  林小轩眼睛微微睁启,睫毛上挂着点点的水珠。他看了看怀中,不禁又抱紧了几分。

  虽然没有认真细数过,但林小轩也有个大概的印象,今日距离他第一次见到永善和尚还不满一个月的时间。但这段一个月不满的日子,却如同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世事变迁无常,这段时间,他终日赶路,几经生死,已经身心俱疲,但今夜还是无法入眠。背上的帝诛剑以往如常的安静,如同一个沉睡的魔神,等待着苏醒。

  他轻轻的吐了口气,看向天空中的圆月,心中却是无比想念山村中的匆匆岁月。若是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会离开山村。

  山外的世界,远比他想象中的复杂、残酷。

  他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之所以每逢变故,他都是这般狼狈不堪,几次三番的差点丢了性命,就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力量。

  这世间,终究还是强者为尊。

  力量!

  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闭上了眼睛。体内的功法随着他的意念开始游转周身,一遍一遍,周围复始……

  这一夜,许多人难以入眠。

  这一日之后,人间怕是再无宁日。

  ……

  荒山中终日被雨露般的雾气所笼罩,越靠近内围,湿意便越浓,风吹不散,沾衣欲湿。

  这种景象在荒山的外围山峦要好上很多,当清晨第一缕带有温度的阳光撒到林小轩脸上时,他就睁开了眼,却发现大家似乎都已经醒来了。

  秦师兄正带着师弟们整理着行囊,收拢的帐篷。虽说是修行之人,但若是在荒山中终日以天为被、以地为床,难免会受到毒虫蛇蚁的攻击。更为重要的是,荒山中的冬夜,寒风太过阴冷,吹多了终究对身体不利,何况这支队伍之中多是受伤之人。

  林小轩站起身来,便望见一言不发的楚牧云也在埋头整理着。原本这些活是有专门的外门弟子做得,只是昨日一役,昊天峰外门弟子皆尽命丧魔教之手,而罗不凡和小八又受伤不浅,这一切的杂活,现在都得由他来做。

  不过好在楚牧云自幼生活在荒山之中,也不是娇生惯养之辈,些许杂活,还是难不倒他的。

  林小轩打眼望去,原本浩浩荡荡的队伍,如今却只剩下不到十人。其中还多以天云门为主,他派弟子,已然十不存一。

  除了五名天云门中之人外,就只有林小轩和两名比他年纪稍大的少年了。这两人看起来修为不高,身上也是狼狈不堪,也不知为何,得以幸存了下来。

  林小轩镇了镇神,走到楚牧云身边,帮他一同整理。

  楚牧云抬头看了一眼,再发现是林小轩后,也没有过多的语言,只是点了点头,就继续埋头整理了。

  此时,妙道真人走到众人身前,苦叹道:“我昨夜得知消息,昨日期间,不仅我们天云,就连玄心宗也受到了猛烈的攻击,此次魔教有备而来,我们决定先退往牛角山,整装旗鼓之后,尽诛魔教。”

  众人心中一惊,连妙道真人身后的沧傲雪也是微微一动,显然她对这个消息也不知情。

  那两名幸存少年中的一名站了出来,目光凌冽,眼光有意无意的瞥向林小轩和楚牧云身上,语气不善的询问道:“仅凭我们这些人,自保尚且不能,还谈什么全歼魔教?你天云门实力强盛,昨日一役也活下来最多,这全歼魔教的重任,还是交给你们天云门吧!”

  全然不理会身后另一名少年偷偷拉扯着他的衣袍,持着长枪,兀自站立着。

  沧傲雪脸色一寒,正待发怒,却被妙道真人拦了下来。

  妙道真人眼中闪过一丝不喜,已经不知多少年,没有人敢这般顶撞她了。

  “少侠若是被魔教吓破了胆,自管离去便是。”

  那少年哼了一声,扭头便走,另一名少年拉之不及,站在原地左看看,右看看,一时左右为难,但犹豫了半响之后,还是流了下来。

  小八站出来道:“那人是断魂枪的传人,乃云州王家弟子,名为王修远。”

  “无胆鼠类,叫什么断魂枪,叫丢魂枪还差不多。”楚牧云在一旁嘀咕道,他生性高傲,自是看不惯这‘临阵脱逃之人’。

  小八轻声道:“昨日一役,断魂门四人,三人丧命。他此番离去,在我看来,怕是对我天云心存芥蒂了。”

  楚牧云一愣,想起他先前的眼神,心中信了八分,恐怕他不仅是对天云心存芥蒂,怕是对自己和林小轩都有了意见吧。

  毕竟昨日鸾凤首座出手来援,而妙道真人则救援另一旁的小八他们。原本并没有错,只是没想到魔教中竟然还出动了青丘真人这等难缠厉害之辈,鸾凤首座一时拿之不下,最后不得已发动了‘大道惊仙剑’才将其击退。

  可是这点时间之内,正道人士却是损失惨重,断魂门随秦无涯留下断后,王修远的一名师叔和两名师弟,皆命丧魔教之手。若是当时妙道、鸾凤两人一起出手,损失或许会小不少。

  只不过同样的,小八那边的压力会更大,全军覆没也说不得。

  此事虽然无关对错,但是王修远心中终究意难平。

  王修远的离去,只是一个无关轻重的小插曲,但是却显露出天云门的威望,正在动摇……

  一行人整理完行囊后,各怀心事的朝着山外走去。妙道真人走在最前方,沧傲雪亦步亦趋,林小轩和楚牧云搀扶着重伤不醒的罗不凡,紧随其后,小八和那名留下的少年最后押尾。

  那少年名叫卢锦治,乃是宁州卢家弟子。

  宁州卢家也是当地有名的大族,虽不能与名门大派相提并论,但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家族。卢家以武立家,身法‘踏梅寻雪’奇妙无比,乃是江湖上一等一的高超功法。

  卢家盘踞宁州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底蕴深厚。卢锦治乃卢家现任家主的二公子,自幼拜入宁州名门沧浪涯,习得一身好本事。

  再加上无与伦比的高妙身法,因此,昨天一役才得以幸存下来,只是他的同门师兄弟,确实没有他的身手,也已经命丧黄泉了。

  卢锦治与王修远身世相若,修为也相近,因此,先前倒也相谈甚欢,只是两人性格却是大相庭径。

  云州王家世代修炼《断魂枪》,一手枪法独步天下,王修远也是年轻一代的佼佼者。断魂枪此枪法威力无比,能开山断岳,功法自然也是刚烈无比。王修远自幼练习《断魂枪》,性格也如同他的枪法一般,强硬无比,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

  而沧浪涯功法《沧浪决》,乃是由道家真法‘胎息法’演变而来,以人为炉鼎,以天地灵气为灵药,讲究万事清心,同天化地。

  《沧浪决》功法与《断魂枪》可谓是恰恰相反,因此也造成了两人迥然不同的性格。当意见产生分歧之时,选择也是尽不相同。

  不过相比之下,天云诸人还是比较中意卢锦治,毕竟《沧浪决》和天云门的《太上清虚道》同出一脉,两者渊源极近。

  林小轩得知两人身份之后,也是颇有震惊。果然不能小看天下英雄,先前自己还存有疑惑,此时才知这二人虽然看起来年纪不大,但都是来历不凡,修为出神入化,比起罗不凡也不遑多让。

  而自己虽然得蒙先生传授《太上清虚道》,又身怀永善大师传授的不知渊源的《菩提经》,自己又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代魔主藏青山及姬弥生的传承,可谓是机运连连。但是光凭修为而言,自己怕是再修练几年,也比不得眼前这名卢家子弟的。

  想到这里,林小轩也不禁有些颓然。他们几人,包括小八在内,皆是自幼便得恩师传授,勤加修炼,才有如此建树。而自己和楚牧云,还有不知身在何处的方诗婧都是才刚刚踏入修道之门,比起同龄修道问仙之人,少了何止十年的光阴。

  众人各怀心事的朝着山外行去,那里有座山峦,刀劈斧削,高耸入云,远远望去,如同一只牛角直插云霄,它正安静的矗立在那,等待着他们。

  那座山峰的名字叫做——牛角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