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地道的故事

  狂喜欲涕的同时,曾玉春还想朝手机再说点什么,可骤然间电话被另外一名机器人劈手夺过,旋即交还宋老头手里。他只得干瞪眼。

  你不是要我替你转述那些乱七八糟的话吗?怎么又变卦了?神经病?!

  宋老头仍旧一语不发,完全令人捉摸不透。须臾,他对旁边的机器人淡淡地说了几个字:“取一桶水来。”

  机器人照办。而他则开始拆解手机,先是把电话卡卸下、掰碎,接着在曾玉春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将整部手机毫不犹豫地丢入冰桶里。不防水的机身很快发出漏电才有的颤响,短路,最后彻底黑屏报废。这种赤果果的暴殄天物让过惯了富足日子的曾玉春都难免觉得不可理解和难受。当然,最令他难受的是,如此一来,文绮和陈海东他们定位这部手机进而寻获自己的可能性就完全泡汤了。

  可恶,这个怪老头居然留了这么一手。难怪他敢有恃无恐地命自己打电话!懊恼万分之余,曾玉春发觉自己小看了宋坤林的缜密心思。他只能再三告诫自己,镇静,平静,冷静。

  好在宋坤林没怎么注意他表情的变化。做完系列举动后,他下了道更简短的命令:“带上他。”话音未落,早有两个机器人一左一右上前揪起曾玉春两条胳膊,押着他跟上率先迈开步子的宋坤林。

  喂?喂!你想把我带到哪去?放手——任凭曾玉春在后面勉力挣扎,四条金属手臂就像生了根地紧贴他的肌肉,勒得他生疼;宋老头却连他的话都似乎不想接触,以不亚于年轻人的步速走向连接餐厅的厨房。随后曾玉春也被那群医护机器人推搡进去。

  他终于头一次看清整间厨房的全貌。只是,虽说洗碗槽、油烟机、消毒碗柜等一应俱全,但看上去和普通中产阶层的陈设别无二致,更没有几分特别之处。他顿感困惑:那为何之前宋坤林他们对这间厨房讳莫如深呢?

  答案在接下来获得揭晓。宋坤林走到一个电门插座前,伸手把插座盒子拔开,像是做了个按键的操作。片刻后,他所站的位置附近发出异响,地砖开始向墙的外侧自动挪开,先是露出一条三英尺长、巴掌宽的缝隙,接着地缝越来越大,直至变成一个近乎正方形的黑洞洞的缺口,就像是探险电影里时不时冒出的地洞地道一样,充满时空回溯的神秘感。

  但令曾玉春不敢相信的是,这么古怪的洞穴竟会出现在一间现代风格浓郁的厨房里,那块机关活动的厚实瓷砖分明还是近几年的工艺。若非亲眼所见,谁会相信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那微乎其微的几毫米?

  一名机器人打开随身准备的强光手电筒,一马当先地走下去。三分钟后,洞里传出“滴滴”的电子声。宋坤林旋即握着另一支手电也拾阶而下,然后又是鱼贯而入的其他机器人。

  来到地洞里的空间,曾玉春发觉自己的认知极限再度被拉高了。他原以为地下无非是个大窖洞,最多是那种上个世纪特有的地下防空室。可进来后,他才蓦然发现,原来这里藏着一条可供两个瘦子并排而行的隧道。而他们脚下踩的正是地道的入口!

  虽然有两支手电筒先后照射,地下暗道的视线尽头处依旧漆黑一片,伸手不见十指,静得能听见空气的流动声。吹向洞穴外的阴潮气息如同东方传说里的阴风般,一阵接一阵,扑面而来。人往里望,仿佛真的看到了幽冥世界的一角,不寒而栗。若非是被机器人硬拽下来控制在原地,曾玉春早已拔腿就跑了。

  率先进洞的那个机器人已不知所踪。而站在虎嘴般阴森的洞口,宋坤林却突然间没有继续朝深处走的意思。曾玉春按捺不住,问他:“这是什么地方,通往哪里?”

  “我先讲个故事吧。”似是因为探路的机器人尚未回来的关系,宋坤林一反常态,俨然准备长篇大论的口吻。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位年轻人,跟随科考队登上某座小岛。他们在这座岛发现了史前的文明——而且可能来自地外。所有人都特别高兴。但因为炙手可热的学术成果,团队内部也开始产生分歧,直至对立。更讽刺的是,那名年轻人因为没有选边站,反而被其他队友排挤,差点被赶出科考队。”

  “你不会就是想告诉我,那个年轻人,就是站在我眼前的你吧。”年轻人的遭遇确实值得同情,可曾玉春无论如何也无法将他与现在这个乖张无常的老头子联系到一起。

  “可我也没向你暗示,那座岛就在这里啊。”宋坤林目光深邃盯着他,似乎自觉把话题扯远了,又回归正话,“在那种勾心斗角的氛围下,科考活动已然变味,到最后,还演变成严重事故。除了给当地造成不可逆的破坏,科考队也伤亡惨重,包括那个年轻人……当然,尽管缺失了一部分记忆,可他还是比那些同伴幸运——起码,他捡回了半条命。真正令他沮丧的,是那次任务的功败垂成。从那以后,岛上的居民就对考古工作抱有抵触,尤其是那片古文明的遗址,彻底沦为科研的禁地。这一禁,就是三十八年。”

  哦,我大概明白了。结合宋坤林略带沧桑的感慨,曾玉春从其中的只言片语,慢慢拼接出一个从三十年前就开始秘密筹划的计谋。很明显,岁月和境遇没有摧垮那个年轻人的抱负和野心。想必事过境迁,再加上年轻人这些年的奔走和准备,所谓的史前文明遗址的考古项目又被提上议程,而那个管理委员会正是关键性的环节。也因为如此,当年的年轻人必须暗中干涉其人事机构的调整,把支持重新开展考古工作的代表拱上台,把反对重启的保守势力拉下马,以获得绝对的赞成票。

  于是在偶然的机会下,已经步入暮年的年轻人瞄上了天生乌鸦嘴的自己。对科研的狂热令他反而迷信起这种冥冥之中却又无从解释的诅咒力量,并企图予以控制、利用,实现他掌控考古研究管理委员会的意图……再然后,自己便阴错阳差落入对方的魔爪。

  思路豁然清晰,曾玉春再也抑制不住一吐为快的冲动:“所以这么多年你处心积虑,排除万难,才终于等到这个机会。恭喜你啊。”

  尽管他落在宋坤林手里,但他存心要让对方知道,自己不是只会听故事的傻瓜。

  特别是“恭喜你啊”四个字,讽刺之意溢于言表。

  “故事先讲到这里吧。现在你得跟我走一趟。说起来,这条地道通向何方,你心里肯定也有数了。”

  曾玉春立即联想到宋老头刚刚故事所说的史前文明遗迹。难道这条暗道就是对方苦心多年挖通的,目的是为了潜入遗址内部?可要是那样的话,宋老头早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进行发掘,为什么还得大费周章、非走明面渠道不可?

  “是吗?但就算我心里有数,又能够帮助你做什么?”拉回思绪,他索性刨根究底。

  “能够做什么,等我们过去那里,你就知道了。”宋坤林又恢复了那副乖戾冷漠的嘴脸。

  曾玉春的心蓦地一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