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千里奔袭

  面对这明军的强大攻势,鞑靼大军终于选择了撤退,明军于是很快便是获得了出征的第一场胜利,很快两千未能逃跑的残军被明军层层包围,那些鞑靼士兵的脸上,有不甘,有愤怒,当然还有恐惧,看着那些盔甲鲜明,杀气正盛的明军,他们此时只能是紧握着自己手中的弯刀,尽管这这样,却是已经是改变不了什么。

  很快,明军之中一阵骚动,几个不一样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眼前,其中正中间的一人,看着年纪异常年轻,而身边还有两个看着已经是岁数不小了,但是却是没有半点胡子的家伙。

  “你们听着,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要不投降,要不去死,快点选择!”陆炜此时声喝道,而此时大军同时发出怒吼:“选,选,选!”

  那些鞑靼士兵看着这些愤怒的明军,一时间显得很是茫然,“不选是吧,弓箭准备!”陆炜看着那些鞑靼士兵没有反应,再次大喝道,而与此同时,那些明军则是已经是弯弓搭箭,那冰冷的箭头键阳光下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此时这些鞑靼士兵,但是没有回答,结果瞬间便是赢来一波箭雨,几百人瞬间倒下,顿时剩下的鞑靼士兵,引发出一阵阵巨大的骚乱,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就是因为回答慢了,这些汉人就真的这么干脆的杀人了,这些家伙和之前那些高唱仁义的汉人完全不一样,简直就是有些像是他们这些蒙古人。

  “选不选!”陆炜再次喝道,而同时,第二波箭雨,已经是准备好了,是要对方再不回答,很明显这些箭雨自然是毫不留情的落下,“大将军,你这可是杀俘虏,这可是大忌,皇上可是仁德之君,你这可是在为皇上脸上抹黑!”突然陈洪厉声阻止道。

  当然,他可不是什么好心,他这么做无非是为了自己多点功劳,上次黄锦出征,跟着捞了一场军功,顿时在司礼监的地位便是不一般了,世间功劳有很多种,但是唯有军功是最值钱,放到台面上,就算是御史言官,也是不好挑刺的,而陈洪也是立即感到了黄锦对自己的威胁,所以这次他辞海会要求跟着一起出征。

  而刚才的一战,这军功已经是到手了,但是他感觉这还不够,所以他需要在锦上添花,而陆炜这般屠杀,却是给了他一个拍皇上马屁的机会。

  陆炜此时则是笑道:“陈公公,我在杀俘虏吗,没有吧,我刚刚问他们选,结果没有一个投降的,那么不投降怎么是俘虏,我这就算是杀光了他们,也是不会损了皇上半分英名,黄公公,您说是不是?”陆炜最后又是将话头,抛给了黄锦。

  黄锦此时则是又是那弥勒佛一般的笑道:“是啊,陈公公一心念着皇上的颜面,自然是忠心可嘉,可是,也是要分分时候,刚才这几万将士的眼睛可是看的真真的,这些鞑子没有一个说投降的,陈公公就说他们是俘虏,说大将军杀俘虏,这要被人家传错了,还以为您和这鞑子有关系呢!”

  “黄锦!”陈洪当即是咬着后槽牙瞪着黄锦,但是转而很快脸上便是露出笑意,“对对对,是咱家疏忽了,咱家这第一次上战场,不懂战场规矩,还望大将军原谅!”说着还向陆炜做了一个抱拳礼。

  陆炜此时自然是顺坡下驴,“哪里,陈公公也是一心为了国家,为了皇上啊!”随即,陆炜的目光,再次转向那些鞑靼士兵。

  “这回选好了吗?”陆炜冷声道。

  那些鞑靼士兵,此时惊人都是不由得颤抖了,忽然,一个看着先是鞑靼百夫长的汉子大着胆子上前,“敢问,这位可是大明巫狼大将军,陆炜陆大将军?”

  陆炜一听这个称呼,当即脸上不禁一阵苦笑,对于自己这个外号,他已经是知道了,只是现在就这么硬给自己临时凑了一个官职,倒是令他有些哭笑不得了,“我就是陆炜!”陆炜随即应道,话音刚落,那些鞑靼士兵顿时纷纷下马,跪下,接受投降。

  他们都是勇猛的战士,他们也不会因为一场战败而惧怕敌人,但是眼前这个少年则是真的令他们畏惧,因为他太过于年轻了,而就是这个年轻人,尽然是在那种雪天,带着原本比他们还要少上许多的军队,硬是险些将他们大汉斩杀,之后又是从自己的公主那里得知,又是这个少年,竟然是敢和狼群相搏,却是还活了下来,着一切都是那么匪夷所思,所以他们感到这个少年或许并不是人,他或许是天神派来克制他们的,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年轻便是如此厉害,似乎在他们的蒙古的历史上,只有他们的成吉思汗才是这般,所以此时他们根本没有再战的斗志了。

  京城,西苑,“哈哈哈,哈哈哈,伯言果然不负朕望,蓟州捷报,伯言亲率我大明铁骑,突袭鞑靼,斩敌三千,俘获敌人两千余人,威震敌胆!”嘉靖皇帝拿着那刚刚得到的捷报,脸上的喜悦溢于言表。

  “呵呵呵,此乃陛下慧眼识人,陆将军,实乃我大明将星,天赐神剑,此番鞑靼之难,只要有陆将军在,便是不日可解啊!”仇鸾此时急忙道,脸上也是异常欣喜,但是暗地里却是不住的冷笑:“小子,先让你得意一下,之后有你好受的!”

  “文孚,此番伯言可在这强敌压境,边关惶恐之际,便是以此雷霆手段,旗开得胜,虽然是一场小胜,但是却是极为鼓舞军心,朕要重赏,来啊,传令,加封神威侯太子少保,从一品衔!夫人杨莲,封二品诰命!”嘉靖皇帝笑道。

  “臣,代犬子,叩谢天恩!”陆炳当即叩拜道。

  “陛下,此事似乎不妥,神威侯,不满二十,便是已经是拜为侯爵,如今却是由此如此加封,实在是过于厚重,这实在是过了!”高拱此时突然开口道。

  “怎么,不行吗?”嘉靖皇帝此时顿时语气变得有些冰冷。

  “高拱,放肆!”徐阶此时出声喝斥道。

  “自古朝廷封赏当有度,神威侯虽是,年少有为,但是不满弱冠之年,便是如此封赏,他日再有奇功,将是如何封赏,臣只是恐生祸患!”高拱辩驳道。

  “不错,事事当有度,但是凡是也是不可一概而论,严阁老,你说呢?”嘉靖皇帝将这目光转向严嵩。

  “皇上圣明,昔日汉武帝曾言:盖非常之功须待非常之人,小侯爷,年少有为,弱冠之年便是骁勇异常,翻遍史册,能有此作为的人,无非是汉之霍去病,南北乱世之兰陵王等等屈指可数,既然是非常之人,又怎么可以用常理度之,此番小侯爷,旗开得胜,鼓舞军心,若是皇上封赏不厚,岂不是要寒了将士之心,鞑靼的可是还有十数万大军在这大同至辽东一线,若是因为这些寒了将士的心,这边疆谁来守?”严嵩此时用着他听着似乎绵软无力,但是却是又是异常清晰的声音说道,一番话说的肉中带钢,既是拍了皇帝的马屁,同时,又是再给高拱挖下陷阱,此番只要高拱反驳,便是难逃一个祸乱军心的罪名。

  “首辅大人,所言极是!”徐阶此时急急出声道,同时示意高拱不要再说话了,高拱无奈便是只好闭嘴。

  之后这捷报,便是很快传遍京城,神威侯这三个字再次成为百姓们议论的焦点,陆府之中,杨莲听到自己丈夫旗开得胜的消息自然是万分惊喜,倍感荣耀,同时一颗也是稍稍放下,不过她眼中还是带着一丝忧愁,毕竟这是战场,古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

  想到此处,杨莲又是不由得为自己的丈夫开始祈祷。

  而此时的陆炜却是根本没有来得及听到自己的封赏,便是已经是踏上西去的征途,对于这次胜利,陆炜并不会感到多么轻松,因为他很清楚,那股鞑靼骑兵,只能算是一支偏师,散兵,他们又是突袭,加上兵力占优,才是大胜,所以这份胜利,里面有多少水分,他自己很是清楚。

  所以当杨博率军会和之后,陆炜便是与杨博商定下一步战略,从所得情报,此番鞑靼大军虽然是号称二十万,但是其中还有如瓦剌等其他部族的军人,而这些部族原本与鞑靼骑士也是保持敌对,只是因为这次,都是面临天灾之后,才是联合在一切,而他们内部人心并不齐,尤其是对于瓦剌,鞑靼可是一直都是不放心。

  当初瓦剌在也先为太师时,一度强盛,统一各部族,重创大明,直至土木堡事变,后因京城之事,被于谦重创,自后渐渐衰败,而后鞑靼崛起,瓦剌西迁,而瓦剌并非黄金家族,作为黄金家族后裔的鞑靼自然是对于这个曾经如此强大的草原同胞自然是极为不放心,虽然这些年一直都是鞑靼强势,但是瓦剌此时也是蓄积不少力量,只要鞑靼一旦虚弱,那么他就随时会出手,所以此番南下,鞑靼才会将瓦剌一起拉下水。

  而陆炜此和杨博他们商定的便是驱狼吞虎之计,便是,由陆炜率领骑兵突袭瓦剌属地,将瓦剌驱赶至鞑靼领地,迫使鞑靼瓦剌回援,当然这是最好的结果,不过陆炜他只要是希望可以使得鞑靼内乱,瓦剌退出,那么鞑靼就要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鞑靼之前与陆炜鏖战便是也是损失不小,加上这天灾,陆炜他们相信,一旦瓦剌抽离,那么俺答汗,也是不会死磕到底,那么边关之难自然是可解。

  所以这回由陆炜带领三万精锐骑兵,前往哈密卫,而杨博他们这是率大军镇守蓟辽,将鞑靼他们拖住。

  “还有几天,我们可以到哈密?”陆炜问道。

  “回大将军,依照我们现在的速度,我们最多还有两天,便是可以感到哈密卫,只是到了哈密卫,我们却是还要面临恶战,这时间上,不知能不能够啊!”柳行面露担忧道。

  哈密卫,始设于永乐四年,其地当西域要道。明朝在此封王置卫,目的在于迎护朝使,统领诸番,屏蔽西陲。哈密之地汉代属伊吾卢,明帝时置宜禾都尉。唐为伊州。宋入于回纥。元为蒙古贵族威武王(后改封肃王)世袭封地。明初,其王兀纳失里遣使入贡。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太祖朱元璋因其阻遏西域朝贡使者,发兵攻破其城。明军撤回后,兀纳失里继续统治其地,并向明朝进贡。永乐初,许其以马市易,收马给值。二年,明朝封威武王之弟安真帖木儿为忠顺王。

  明地方八年,安顺王脱脱死,封其弟兔力帖木儿为忠义王。宣德三年(1428),忠义王脱欢帖木儿与忠顺王卜答失里同理政事,并向明朝入贡,年贡三四次。正统二年,明朝规定每年一贡。此后哈密受瓦剌侵扰,势力日弱。

  天顺四年,忠顺王卜列革死,无子,王母弩温答失里主国事,部众益离散。后为加思兰攻占,王母率其亲属逃至苦峪,成化二年始还故土。四年,明以脱欢帖木儿外孙把塔木儿为右都督,“摄行国事”。八年,把塔木儿卒,子罕慎嗣职,但明宪宗不令其主政事,“国中政令无所出”。土鲁番乘机攻占哈密,王母被掳,罕慎率部分哈密人逃至苦峪,筑城,哈密卫移置于此。十八年,罕慎会合罕东、赤斤两卫,恢复哈密,罕慎进为左都督。弘治元年,明朝封罕慎为忠顺王。同年,土鲁番以联姻为名诱杀罕慎,复占哈密。明朝拘留土鲁番使臣,责令其悔罪,退还所侵之地。弘治四年,土鲁番归还哈密。翌年,明朝立陕巴为忠顺王。六年,土鲁番主阿黑麻又出兵攻占哈密,执陕巴。时明朝兵部尚书马文升等人锐意兴复哈密。八年,许进为甘肃巡抚,出兵收复哈密,仍以陕巴治理其地。但因屡受土鲁番的攻扰,难得宁居。直至十一年,明朝以王越总制三边军务兼经理哈密后,始趋于安定。十八年,陕巴死,其子拜牙即嗣立。正德八年,拜牙即投降土鲁番,哈密又为土鲁番所有。终正德一朝,明朝虽先后派员、派兵兴复哈密,均未成功。嘉靖初年,土鲁番多次兴兵攻扰肃州等地。明廷内部因大礼议之争,就收复哈密事掀起“封疆”之狱,处置了甘肃巡抚陈九畴等四十余人后,明朝最终失去对哈密的直接控制。哈密服属土鲁番,但每年仍向明朝入贡。

  当大漠渐渐泛起鱼肚白,陆炜大军的眼前渐渐浮现出一座古城的轮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