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岳父来信

  鲍宁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感觉意外,因为历史上,李元昊的确是让自己的儿子宁林格杀的。

  只是杀李元昊的原因和时间多少有些不同而已……

  鲍宁端坐在大殿之上,他身边就是李元昊的龙椅,鲍宁没有坐在上面,而是将仁宗在自己临出汴梁时,赠与自己的一把御赐宝剑立在龙椅之上,以免给人落下口舌。几位副帅和众位将军则分别坐在两侧。

  大殿之下跪着的正是西夏太子宁林格,而野利皇后则坐在旁边,鲍宁特意命人给野利皇后设了一把椅子,毕竟野利氏的身份是皇后,虽然现在西夏被宋军占领,但是该优待照顾的,鲍宁还是要优待照顾的。

  “太子殿下,你能够大义灭亲,本厂公很是为你高兴,我已上书我主仁宗,建议保留西夏皇族在西夏的地位,同时西夏政权还是有你们党项族人自己去掌握。

  但西夏今后只能设立护卫队,而且人数也会有一定限制,另外我大宋会在西夏常年驻军。

  因为我主仁宗已经命我全权负责此次争讨西夏的全部事宜,所以我相信不日我主就会下旨颁布具体事宜的。

  另外厚葬李元昊,对了辽国的兴平公主的棺木派人送还给大辽辽兴宗。”鲍宁在大殿上安排道。在此之前他已派人查看过了,尸体确实是李元昊本人的。

  耶利皇后和宁林格对视一眼,因为他们从鲍宁的嘴里听到了西夏的希望……

  东京汴梁,百姓们纷纷讨论着关于西夏的话题,西夏被宋军占领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京城。整个大宋都在为这场胜利而庆贺,汴梁更是如此,仁宗已经下了圣旨,各行各业放假三天,以示庆贺……

  “陛下,真没想到,鲍宁竟然如此顺利的攻下了兴庆府。这下我大宋少了个危胁。陛下准备怎么处理西夏,是将其从此从地图上抹掉,还是让其继续存在?”八王千岁笑着问道。可以看出八王千岁今天十分高兴。

  “是啊,朕也没有想到会这么顺利,鲍宁真是大出中的预料。至于怎么处理西夏,鲍宁给朕写了一封奏折,王叔请看。”仁宗将鲍宁的奏折递给八王千岁。

  八王千岁将奏折打开看了一遍,然后又将信传给身边的包拯。然后问道:“不知道陛下什么意见?”

  “还是先听听王叔和包爱卿的意见吧。”仁宗早有打算,但慎重起见,还是觉得听取一下他们的意见。

  包大人看完奏折后,沉思片刻,说道:“臣以为,当下的局势,应该以安抚为主,臣同意鲍宁的意见。”

  八王点了点头,也表示同意。

  “好,朕也觉得鲍宁的建议很好。既然王叔和包爱卿都同意,那么就让鲍宁按照他的方法去做吧。在西夏设十万常驻军,即可防止西夏日后再起事端,又可在辽国的西线牵制辽国。可谓一举两得。朕这就下旨。另外朕准备明日祭祖,告慰先祖这大好的消息。一会你们留下陪朕用膳吧,今日朕的心情比登基时还要高兴。”仁宗决定好好的喝上几杯……

  三月份的北方依然十分寒冷,旷野上一只身着孝服的军队,在向东方冒着凛冽的寒风艰难的跋涉着。

  这只打着宋军旗号的军队,都骑着战马,在队伍中间有一辆马车,马车上面的装饰也被白布所遮掩,这是一辆装有灵柩的马车。

  这只军队奉了厂公鲍宁的命令,前往大辽要将辽国兴平公主的棺椁送回辽国安葬。同时还将西夏战败辽国时俘虏的辽国大臣一并送回。

  辽兴宗耶律宗真此时已经听说了西夏被宋军占领的消息,他原本还怕宋朝军队会顺势来攻打辽国,没想到宋朝却把妹妹的棺椁,连同十几位被俘虏的大臣都送了回来。

  耶律宗真为了表示感谢,特意休书一封,让宋军带回,给鲍宁表示感谢。信中,表示愿意与大宋世代修好……

  鲍宁看过信后,微微一笑,心想你大辽想和我世代修好,不过是看我大宋现在势大,你们刚经历了溃败拿什么和我抗衡,等我料理完西夏这边的事,再找你们辽国好好谈谈。

  现在的西夏境内已经连零星的抵抗都没有了,因为李元昊已经死了,所以西夏的国政此时暂由耶利皇后代管,昨天耶利皇后刚刚颁布一道圣旨,宣布从此西夏臣服与大宋,不再设立军队等事宜,内容都是按照鲍宁先前说的内容执行的。对于耶利皇后的表现,鲍宁十分满意。

  但是毕竟现在西夏的实际掌控者还是鲍宁,所以他也需要翻阅一些西夏方面的奏折,至于内容,耶利皇后已经让鲍宁手下的像胥翻译成了汉文。鲍宁翻阅了一会西夏方面的奏折,感觉有点累了,刚想回寝宫休息,黄芝兴高采烈的跑了进来。

  “什么事这么高兴?”鲍宁见黄芝高兴的样子,连忙问道。

  “下个月,我两个哥哥要成亲了。”黄芝喜悦的说道。

  “哦,怎么回事?哪家的女子?我们从汴梁出来的时候,我这两个舅哥可是连亲事都没定呢,怎么才一个月的时间,两个舅哥就要结婚了?”鲍宁同样对这个消息也是很高兴。

  “父亲来信了,信上说是枢密副使欧阳修的两个侄女,都是书香门第、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是经人介绍,欧阳修又考察了两位兄长几次,见他们俩个为人忠诚可靠,又在锦衣卫任职,而且舍老太君也帮忙说了几句好话,所以欧阳大人才同意这门婚事的。父亲让我们尽早赶回去,参加两位兄长的婚礼。”黄芝介绍道。

  “原来是枢密使欧阳修大人的两个侄女,这我就放心了,欧阳大人的人品,我早有耳闻,他的侄女应该也错不了。真是件天大的好事,可谓双喜临门,说起来,两位舅哥,还有点高攀了。

  我也应该回去参加两位舅哥的婚礼,可是我现在正身处西夏,而且西夏刚刚宣布从此附属我大宋。现在正是最需要安稳过渡的时候,此时我回去了,怕这边再出现了纰漏,你看能不能你自己先回去和我岳父大人好好解释一下?”鲍宁有点为难的说道。

  “知道啊,知道你现在很忙,每天都睡的很晚,一直在处理政务。我能够理解,放心我会回去和父亲大人、两位兄长解释的,相信他们也会理解你的。只是这次回去,估计就不能让我再来西夏找你了。”黄芝满脸失望的说道。

  “谢谢你能够体谅我,我会尽快处理这边的事务的,这边局势稳定下来之后,我也会很快回到汴梁的。你就别回来找我了,也许你人还没到兴庆府,我就已经率军返师了。正好明日我准备将五万大军撤回我大宋,你就随同大军一起返京吧。”鲍宁向黄芝保证说,同时也劝黄芝不要再到西夏找寻自己了。

  第二天,鲍宁亲自来到兴庆府南门,在这里将五万宋军送走,而此次带队的则是韩琦副帅,文官则被安排专门保护黄芝一路的安全,黄芝在军中对方的身份是东厂未来的指挥同知的培养对象。因为东厂相对来说,色彩更神秘一些,黄芝又身着鲍宁的蟒袍,所以没有人怀疑黄芝的身份,毕竟经常可以看到这位俊美异常的未来指挥同知,经常和厂公大人在一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