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主动请缨

  张元听到李元昊没有采纳自己的意见,而是选择掠夺之后,放弃城市。心里只想骂娘。

  但是张元不敢,他了解自己伺候的这位主子是多么的残暴。但张元没有办法,他只能尽全力去辅佐李元昊,证明自己,因为他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给宋朝的统治者看,让宋朝皇帝知道自己多么有才华能力。你们不用我做官,我一样可以做官,而且我要让大宋付出代价,付出蔑视我的代价……

  辽国都城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辽国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

  辽兴宗,耶律宗真,契丹名只骨,字夷不堇,辽圣宗耶律隆绪长子,母钦哀皇后萧耨斤,辽国第七位皇帝,通晓音律,爱好儒家学说,豁达大度,但政治上无法延续父亲时的盛世。

  此时偌大的朝堂,只有耶律宗真和太师张俭两人。

  张俭,字仲宝,宛平(今北京)人,辽朝大臣,统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张俭为圣宗、兴宗两朝重臣。

  为人生性正直诚谨,不喜虚夸矫饰。深得上官、同僚的敬重。辽圣宗到云中一带游猎,按照契丹的旧例,皇上经过之处,当地的地方长官应该有所献贡。当地的节度使奏称:“臣辖区内没有什么特产,只有幕僚张俭,为一代之宝物,希望能将他献上。”在此之前,辽圣宗曾经梦见有四个人侍奉在他的身旁,赐给他们食物每人两口,待到听说了张俭之名“俭”字,辽圣宗方才恍然大悟,明白梦兆应在了张俭的身上。于是,辽圣宗马上召见张俭,张俭仪容举止质朴无华;辽圣宗很是高兴,向他问及谋身治世之事,张俭便当面口奏三十多件事,都很合辽圣宗的心意。张俭从此特别受辽圣宗青睐,历任监察御史、司门外郎清高显贵之职,号称明智干练。兴宗即位之后,加太师、中书令、尚父,先后受封为韩王、陈王。

  “太师刚才朝堂之上,为何只有你反对朕出兵讨伐西夏李元昊这畜生?”耶律宗真不悦的问道。如果刚才在朝堂之上,换了是旁人反对出兵西夏,耶律宗真一定会让殿上武士将其拿下治罪,但偏偏是两代辽国帝王,所仰重的太师张俭,所以耶律宗真才决定私下里问问太师张俭的想法。

  “陛下,虽然兴平公主不幸故去,而且此仇,我大辽一定要报。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一旦与西夏发生战事,大宋正好得渔翁之利,我们应该待西夏与大宋发生战事的时候,拒绝西夏出兵协助,待他们两国打得疲惫之时,再出兵一举灭了西夏和大宋。”张俭建议道。

  “哼,朕已经不能再等了,他西夏本应该是依附于我大辽,朕将妹妹,赐婚给李元昊是看得起他,给脸不要,就休怪我大辽无情。

  你的担心是多余的,你看看这封信,是大宋新任厂公派人送来的,信上说,大宋仁宗已经断绝给西夏李元昊提供物质援助,他们此次好水川伤亡太大,如果我大辽与西夏开战,他们愿意出兵从南面协助我大辽。相比之下仁宗可比李元昊为人强的多。”耶律宗真说完,丢下一封书信,离开了大殿……

  “陛下,好信息,从辽国传来的好休息,辽国辽兴宗已经开始准备出兵西夏,希望我大宋从西夏南部,协同他们一起歼灭李元昊。这是耶律宗真写给陛下的书信。”鲍宁刚进了仁宗的御书房,便立刻将喜讯上报给仁宗。

  “快,拿来我看。”仁宗从鲍宁手中接过书信,拆掉书信上面的蜡签,展开书信,认真看了起来。

  “耶律宗真为了感谢我大宋出兵协助,愿意将我大宋每年给予他们的各种物质都减半,以示诚意。你看看。”仁宗对于耶律宗真的诚意很是满意。

  “据臣所知,耶律宗真此次出兵讨伐西夏李元昊,受到了朝中重臣张俭的极力反对。朝中其他大臣虽然表示支持耶律宗真的出兵,但私下里也是颇有怨言的。臣倒不是很看好辽国的这次出兵。”鲍宁看完信后,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哦,厂公有什么理由,说给朕听听,你为什么不看好辽国的此次出兵。”仁宗疑惑的问道。

  “据臣所知,耶律宗真年幼时是由齐天皇后萧菩萨哥抚养长大,在耶律宗真继位初期,皇权其实被其生母萧耨斤所掌控。萧耨斤甚至有废掉兴宗改立兴宗之弟耶律重元之意,幸而耶律重元将母亲的计谋泄露给了兴宗,兴宗便一举铲除了萧耨斤及其党羽的权力,但耶律宗真的性格过于豁达大度,所以对于朝中重臣很难掌控。大臣对耶律宗真的命令经常是阳奉阴违。所以我据此推断,辽国很难战胜李元昊的西夏。但好再有我大宋的协同,所以此次未必不可一战。但前提是,我们大宋要在尽量减少损伤的情况下去协同辽国,所以臣想请缨为此次我大宋军队的最高指挥官,请陛下恩准。”鲍宁恳请道。

  “这个,容朕想想、容朕想想。”仁宗可不想让鲍宁亲自去前敌指挥这场战役,因为这意味着风险。

  自从鲍宁建议组建厂卫以来,再加上鲍宁所提出的十条变法措施,仁宗感觉到了大宋已经开始在进步,朝中官员比以前卖力了,军队的士气提升了,老百姓的日子好了,现在是万民所向。

  这一切的可喜变化都是因鲍宁而起,现在是最离不开鲍宁的时候,所以仁宗不准备让鲍宁统领此次北伐西夏。

  “厂公,近一时期很是辛苦,这次协同辽国讨伐西夏李元昊,厂公就不要去了,朕给你几天假期,你好好在家休养上几天。讨伐西夏李元昊的事情,我会让韩琦负责。”

  “陛下,此次协调辽国讨伐西夏李元昊,臣必须得亲自前往,原因有三,一是、此次讨伐西夏,务必要将西夏打得再没有能力威胁到我大宋,当然能灭了西夏最好;二是、我厂卫新建正需要这样一场胜利,来稳固厂卫的地位;三是、我锦衣卫直接听从臣的指挥,然后受命于陛下,恐怕韩琦将军不能指挥得了,反而造成我军失合,到时反倒耽误了战机。所以还是臣亲自前往,最为合适。”鲍宁向仁宗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仁宗沉思了片刻,最后同意了鲍宁的请求。另外仁宗亲自点将,由韩琦、和杨延昭为副元帅,杨文广和任怀亮为先锋,点雄兵十万即日发兵西夏,一切指挥调度由厂公鲍宁负责……

  鲍宁回到太尉府,将自己要随军兵发西夏的事情和狄青做了交代。

  狄青开始还埋怨鲍宁为何不带上自己一同前往,鲍宁解释了他的想法,然后嘱咐狄青一定配合范仲淹将厂卫各项公务处理好。又让文广和怀亮回家准备行装,明日随军出发……

  鲍宁回到清萌阁时,天已经黑了下来,白天他连去了六部衙门与六部尚书都一一做了交代,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人员配置、钱款拨放,都需要事先安排好。所以鲍宁忙碌了一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