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筛选、招募 一

  鲍宁今晚又留宿在公主赵颖的房间,因为他准备和公主商量一下,白天最终筛选出的名单上的人选,看看哪些比较合适。毕竟赵颖对他们的了解比自己多。

  鲍宁躺在床上,翻看了一遍手中厚厚的名单:

  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今江西新余)。淳化进士,真宗初年……

  林特:字士奇。南剑州顺昌人(今属福建)……

  丁谓:字谓之,后改字公言,苏州长洲人……

  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今属江西)……

  陈尧佐:字希元,阆州阆中人(今属四川)……

  宋庠:字公序,安州安陆人(今属湖北)。天圣进士第一名……

  宋祁:字子京,宋庠之弟。天圣进士……

  陈执中:字昭誉。少以父任为秘书省正字……

  刘沆:字冲之。吉州永新人(今属江西)。天圣进士……

  贾昌朝:字子明,真定获鹿人(今属河北)。同进士出身……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今属安徽)。进士出身……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今属山西)。淳化进士……

  蔡齐:字子思,祖籍洛阳,徙居莱州胶水,举进士第一……

  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今河北蠡县)……

  高若讷:字敏之,本并州榆次人(今属山西),徙家卫州。进士出身……

  杨崇勋:字宝臣,蓟州人……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今山西汾阳)……

  吴育:字春卿。建安(今属福建)人……

  程戡:字胜之,许州阳翟人(今河南禹县)。进士出身……

  盛度:字公量。世居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不是南京),后徙居杭州余杭县。举进士……

  丁度:字公雅,祖籍恩州清河(今属河北)……

  王尧臣:字伯廉,应天府虞城人(今属河南)。举进士第一……

  田况:字元均,冀州信都人(今属河北)……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今属山东)。咸平进士……

  张知白:字用晦,沧州清池人……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举进士……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今属江西)。景德初,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王随:河南人(今河南洛阳)。举进士……

  章得象字希言,原籍泉州,后居浦城。第进士……

  吕夷简:字坦夫,原籍莱州,徙居寿州。举进士……

  张士逊:字顺之,阴城人(今湖北光化)。淳化进士……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今属河南)。举进士……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诗士……

  富弼:字彦国,河南府人(今河南洛阳)……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进士出身……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举进士……

  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钱俶之子……

  张昇字杲卿,韩城人。举进士……

  赵慨:字叔平,初名禋。南京虞城人……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人。举进士……

  余靖:字安道,韶州曲江人(今广东韶关)。举进士……

  任福:字佑之,开封人……

  这些人名,鲍宁前世差不多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或是看过他们的记载,上面虽然有些人彼此是政敌或是有贪官污吏,但是这些就是仁宗时期的重臣。

  “驸马,你真能控制住这些朝廷重臣吗?他们有的在朝堂之上就敢和皇兄辩论朝政,甚至否定皇兄的圣旨,我怕将他们招入东厂,你的东厂以后会举步维艰。”赵颖躺在鲍宁怀里,看着鲍宁手中的这份名单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公主放心,我知道你怕我掌控不了这里面的几个老滑头,我只会从中挑选出几个我认为可以控制的官员,剩下的那些老滑头,即使我让他们来,他们也不会来的。难道他们会自降身价,跑到我东厂当差吗?我只是想多了解一下当朝的这些巨头们的情况,以后遇到了,可以知己知彼。公主还能详细的给我介绍一下他们吗?”鲍宁对赵颖说道。

  “王钦若与丁渭、林特、陈彭年、刘承珪被称做‘五鬼’,个个老奸巨猾,真宗时期,大辽攻打我大宋,王钦若曾经密请真宗迁都金陵,为寇准所阻;丁渭排斥寇准去位,升为宰相,封晋国公。暗中交结内侍雷允恭,左右朝政。后贬崖州司户参军。

  夏竦,积家财巨万,生活奢侈,但为郡守有政绩,治军尤严;鲁宗道,为人刚正,遇事敢言,时人誉为“鲁头参政”;蔡齐,为官刚正、谦让,不妄言、不附权贵;程琳,前后守大名府十年,择要害,修壁垒,加强对大辽的防守;杨崇勋,为人贪鄙,喜中伤人,故人多畏避;狄青,常为先锋,屡败西夏兵,为范仲淹等所常识并擢用;宋绶,其人博通经史,藏书万余卷,亲自校勘,尤精笔札,撰《卤簿图》十卷;盛度,实地观察,参阅汉、唐图籍,绘《西域图》以献又绘《河西陇右图》,真宗称赞其博学;王尧臣,对防御西夏、将帅作用、边防部署、营田治兵诸事颇多建议;田况,性敏捷,宽厚待人,有文武才略,数论政事,尽言无隐。

  王曾,皇兄即位,刘太后听政,拜相。其人素恶侥幸,太后姻亲多为其所裁抑,罢知青州。皇兄亲政后,让其回京任职;张知白,清廉自持,无毫厘为私,虽身居显贵,其俭朴如寒士;杜衍,其人刻苦学习有大志,不甘落后殖私产,好引荐贤士,为官清正;自少好学,善古隶八分,笔力端劲,尤工诗;章得象,在翰林十二年,向太后献策临朝听政,宦官方盛,太后每遣内侍至学士院,得象必正色以待,或不交一言。为官多年,其族人亲戚,皆不蹬其门;韩琦,为官体谅民情,缓调赋、逐贪吏、汰冗役、减轻百姓困苦。

  富弼,与范仲淹等推行“庆历新政”,被排斥,出知郓州。据说,富弼因母亲过世,现在辞官在家;文彦博,其虽身居富贵,但待人接物谦逊,居洛阳期间,接待程颢兄弟,如同布衣之交,与富弼、司马光等十三人相聚,论年龄不论官位,称“洛阳耆英会”,为时人钦慕;范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节俭,平时食不重肉,为政宽厚,所至有惠政。曾力谏废郭皇后,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与富弼、欧阳修等推行“庆历新政”,为权贵所谗,罢为副相;韩亿,为官不避权贵;钱惟演,初附丁谓逐寇准,丁谓罪行被发,遂排斥丁谓以求自解。宰相冯拯恶其为人,上书降其官职;欧阳修,力赞范仲淹推行新政。博学多能,有志于史学、文学;余靖,力谏罢范仲淹被贬,后入为右正言,数论事,切中时弊,疏论自西边用兵,国库虚竭,民无储蓄,十室九空,戒广事浮费,又陈夏竦奸邪,不可为枢密使。

  “水,本公主渴死了,现在口干舌燥的了。”赵颖将自己所了解的官员情况向鲍宁粗率的介绍了一遍。

  鲍宁连忙起身下床,给赵颖倒了杯水。

  “对了,今天张尧佐让他儿子送给我个信封,里面是一张二十万的银票和一张地契。”鲍宁说完,将信封和水杯递给赵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