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英雄配宝刀

  鲍宁以为还得费一番口舌,兵部守门的卫兵,才能放自己进去。

  没想到鲍宁刚一说完自己的身份,卫兵就示意王大人在大堂等着他呢。

  鲍宁心想,我要来兵部的事,王德用会事先知道,一定是户部和兵部私下里互通有无,所以自己这边刚一离开,兵部就已经得到消息了,兵部和户部能这样,其他几个衙门估计也会如此,看来以后自己在六部说话办事,要格外注意了。

  鲍宁跟着一个卫兵来到了兵部大堂,还没进入大堂,就见里面正在升堂。

  鲍宁便站在大堂的房檐下面,边听里面升堂,边等王尚书。

  只见大堂正中帅案后,端坐一人,五十岁左右年纪,一把络腮胡子如钢针一般。紫色官服映着他黑漆漆的脸庞,难怪人们送他绰号‘黑王相公’。

  “薛凯,你好大的胆子,本官接管兵部时就曾言明,每日点卯,无论是谁,务必给本官按时到齐。但你今日迟到有何话讲?”王德用拍起帅案上的惊虎胆厉声问道。

  “回禀王大人,下官因为连续几日痢疾,所以身体十分虚脱,故此没能按时赶来点卯。还忘大人明察。”跪在大堂之上的一个官员解释道。

  “明察!好一个明察,你以为本官就没有明察,胆大的薛凯,你昨夜迎春楼和礼部的陈希喝花酒,你以为本官不知道。本官虽然立下了规矩,但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之前户部也曾有人点卯迟到,但是本官都网开一面,给他一个机会。薛凯,本官也记得你这也不是第一次迟到,上次本官也曾饶恕于你,你可记得?”王德用问道。

  “下官记得。”薛凯点头承认得。

  “那就好,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以为本官定下的规矩是儿戏吗?拖下去,重打二十军棍。”王德用将帅案上的将令丢在地上吩咐道。

  “大人绕过下官这次吧!大人下官的姑父可是……”薛凯的声音,被如狼似虎的军校的棍子声,所制止。随之而来的是一声声惨叫。

  “大人,二十军棍已完,请大人查验。”一个堂前小校回禀道。

  “仵作,何在?”王德用高声问道。

  “下官在,请大人吩咐。”一个仵作应声而至……

  王德用处理完政务,宣布退堂。他刚想起身回后堂,一个给事中上前对他耳语了几句。王德用才想起新任的厂公还在堂外等着自己,连忙让给事中将鲍宁请到后堂客厅,他自己去换身衣服,随后就到。

  鲍宁坐在客厅,边品茶,边无聊的打量客厅内的陈列。

  王德用因为是武将,所以他让人在他的客厅两侧都摆满了兵器架子,上面插满了十八般兵器。左面墙上挂着一把弯弓和箭壶,右侧墙上挂着一口宝刀。

  客厅正中是一扇屏风,屏风上面画的是一幅猛虎下山图。鲍宁虽然对绘画一窍不通,但也能看出,绘画之人的画技高超。屏风前则是一把披有虎皮的红木帅椅。

  鲍宁走到右侧墙边,将上面的宝刀取下,鲍宁把刀拿到手中,感觉这把刀很有分量,刀柄上镶嵌着一颗椭圆型的和田美玉,一条红布系于柄尾。刀鞘上两侧分别用金丝雕有二龙戏珠的图案,制作的十分精美。鲍宁拔出宝刀,立即感觉到房间中犹如打了一道闪电,刀身寒光逼人,刺人二目。

  “厂公,对我这口宝刀也有兴趣?”王德用换完衣服,进入客厅见鲍宁在欣赏自己的宝刀,开口问道。

  “失礼失礼,下官一时好奇,没经王大人同意,就冒然拿了王大人的宝刀欣赏,赎罪、赎罪。”鲍宁见王德用进入客厅,连忙将宝刀入鞘,递换给王德用。

  王德用没有伸手去接宝刀,而是开口介绍道:“这宝刀的名字唤作,新亭候。是汉末名将张飞初拜为新亭侯时,命铁匠取炼赤珠山铁,打造成一刀,随身佩带。后关羽战死,张飞为报兄仇出征东吴,出兵前酒后鞭打士卒,部将不堪忍受,趁夜晚潜入张飞营帐,用新亭候斩下张飞首级,连夜叛逃东吴。后来此刀被吴王孙权赏赐给了东吴名将陆逊,陆逊后人一直将此刀代代相传,不知道何时此刀因为陆家的破落,而辗转到了民间,我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此刀。”

  “没想到此刀居然有如此经历,这刀也是和王大人有缘,才能被王大人所得。”鲍宁恭维道。

  “有没有缘,暂且不提,但是这把刀确实陪我在沙场上征战十多年。”我德用感慨道。

  “王大人戎马一生,可谓我大宋的栋梁,下官听闻大人曾上书万岁,对于每次征战都要按照事先预定的阵法去迎敌的做法,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不知可有此事?”鲍宁讨教道。

  ‘啪’王德用听鲍宁提起此事,不由得大怒起来。王德用倒不是冲鲍宁发火,而是因为此事一直是王德用的一块心病。鲍宁正好点到了他的痛处。

  “厂公大人,所说不假,老夫确实是因为此事屡上奏则,但是最后殿议时,总是被否决,可恨啊!可叹!唉!”王德用怨恨的叹了口气。

  原来,王德用不仅善于管理军队,所谓“善以恩抚下,故多得士心”,还针对国防中存在的一些积弊提出改革方案。如他曾坦率地批评过天子授阵图的做法:“咸平、景德的战役中,朝廷都事先赐诸将阵图,人皆死守战法,缓急不相救,以至于屡败。”因此建议停用阵图,使带兵者能够随机应变,以获战效。但是多次就此事上书,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

  鲍宁说道:“每次我大宋出征作战,都设有监军,但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我大宋出征作战前,都要事先预定好阵图,以不变应万变。战争是瞬息万变的,胜败的因素很多,但有一点就是主帅应该根据战场上的风云变幻,而适时的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我宋军那样事先按照设定好的阵法去迎敌,必然是要失败的。

  如我方一字排开,向敌方冲杀过去,而敌方却见我方来势凶猛,将自己的阵营分为两队,分别向我左右侧翼合围我方,而我方却不做应变,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我方的阵营被敌方所分别蚕食,最后落得个被合围歼灭的下场。

  而因为有监军的存在,所以我大宋主将往往明知道应该变阵迎敌,而不敢去变阵。因为如果一旦变阵,我大宋赢了,做为主将战场上随意变阵,违抗圣旨回去后不被治罪已经是好的了,奖赏是一定没有的了。而主将临阵时,按照预订的阵图与敌人作战,即使输了,也不会被朝廷追究治罪。所以慢慢的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不愿意带兵出去为国征战了。

  下官准备筹建好厂卫后,就上书陛下,请求废除每次出征前就预订好阵图这一顽疾。”

  “厂公,你若能劝说圣上废除这一顽疾,实乃我大宋之幸、三军之幸啊。”王德用听完鲍宁的话,很是激动,他现在开始越来越觉得眼前这个年轻的厂公和自己对脾气了。

  王德用伸手一把将鲍宁手中的拿了过来,然后低头好好端详了一下他的这口宝刀。片刻之后,王德用又将宝刀递向鲍宁道:“宝刀配英雄,今天这把新亭候就归你所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